儿童保健PPT课件_第1页
儿童保健PPT课件_第2页
儿童保健PPT课件_第3页
儿童保健PPT课件_第4页
儿童保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 童 保 健,1,儿童保健的概念;同属于儿科学和预防医学的分支,是二者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儿童各年龄时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措施,促进有利因素,防止不利因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儿童保健的内容;儿童体格生长及社会心理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健康促进、儿科疾病的预防及管理。,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4,胎儿期特点,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胎儿早期(38周),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5,胎儿致畸敏感期,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6,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预防感染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妊娠的合并症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7,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预防产时感染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妊娠的合并症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8,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预防遗传性疾病预防感染:TORCH感染避免化学毒物避免接触放射线合理治疗慢性疾病谨慎用药,9,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10,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11,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胎 盘,12,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13,新生儿特点,体温调节不完善,各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格发育迅速,新生儿期保健重点,14,重点在出生1周内出生时护理居家保健,新生儿期保健重点,15,出生时的护理,居家保健,保暖合理喂养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疾病筛查及计划免疫谨慎用药,新生儿期保健重点,16,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新生儿期保健重点,17,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新生儿期保健重点,18,新生儿疾病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听力筛查视力筛查,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期保健重点,19,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20,婴儿期特点,体格生长第一高峰,营养需要量多,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儿期保健重点,21,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婴儿期保健的重点,包括婴儿的营养、卫生保健、情感关爱、生活技能培养及智力开发。,婴儿期保健重点,22,父母接受科学知识能力,育儿水平,营养,卫生保健,情感关爱,生活技能,智力开发,儿童早期发展,儿童早期发展,婴儿期保健重点,23,合理营养及喂养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完成基础免疫体格锻炼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婴儿期保健重点,24,促进情感、感知觉、语言、运动发育生活技能培训口腔保健,婴儿期保健重点,25,预防感染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食物过敏 、中耳炎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异常 、视力 、听力 、泌尿、生殖系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婴儿期保健重点,26,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27,幼儿期特点,神经心理发育迅速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幼儿期保健重点,28,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健康检查预防意外发现疾病及时矫治,幼儿期保健重点,29,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0,学龄前期特点,智能发展快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免疫活跃,学龄前期保健重点,31,学龄前期保健,加强入学前期教育保证充足营养合理安排生活预防意外,学龄前期保健重点,32,体格检查 每6月至12月检查一次视力保健口腔保健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尿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学龄前期保健重点,33,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4,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心理发育成熟,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5,学龄期保健,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体格检查眼、口腔保健进行法制教育,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6,正确的性生理及心理知识教育预防意外疾病筛查 骨骼畸形 、性发育异常 、单纯肥胖症 、脆性X综合征 、学习困难等。,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7,青春期保健,性知识教育心理教育疾病筛查 矮小 、月经不调 、 心理行为障碍等,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8,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39,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40,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一)护理(二)营养(三)计划免疫(四)儿童心理卫生(五)定期健康检查(六)体格锻炼,41,儿童心理卫生,42,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儿童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引起心理行为障碍的疾病日益增多。儿童心理保健的目标是以预防为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在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有益的教育和训练,自幼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灵活的适应能力,使小儿具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良好的素质。,43,习惯培养,睡眠习惯进食习惯排便习惯卫生习惯,44,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独立能力控制情绪意志社交能力创造能力,45,父母和家庭对儿童心理,父母态度 小儿性格 民主 善于人交往、机灵、大胆、 有分析思考能力过于严厉,打骂 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倔强、紧 张性高、易误解他人的行为 过于溺爱 缺乏独立性 、任性、 情绪不稳定,46,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47,1. 菌苗死菌苗(霍乱、百日咳、伤寒菌苗)活菌苗(卡介苗、鼠疫菌苗)2. 疫苗:灭活疫苗(乙脑、乙肝、狂犬病疫苗)减毒活疫苗(麻疹、脊髓灰质炎)3. 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主动免疫特异抗原有三类:,48,被动免疫有,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全血免疫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49,我国卫生部规定: 1岁内婴儿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五种疫苗的接种。,50,51,2008年卫生部规定新增以下几种疫苗归为计划免疫范围:甲肝、麻风、水痘、腮腺炎、乙脑、风疹疫苗。,52,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1接种的准备工作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要摆放有序。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要做到每人用一副注射器、一个针头,以免交叉感染。,53,2受种者的准备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应清洁,防止感染。接种最好在儿童饭后进行,以免晕针。,54,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Tb、肝病、发热、急性传染病 绝对禁忌症过敏、肿瘤、自身免疫病、精 神病、皮肤湿疹、免疫缺陷 特殊禁忌症结核病人不能种BCG,提示,55,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1)一般反应1)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红肿直径在 2.5cm以下为弱反应,2.65cm为中等反应, 5cm以上为强反应。处理: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56,(2)全身反应:接种后24小时体温升高,持续12天,但接种活疫苗需经过一定潜伏期才有体温上升。体温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此外,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等反应。处理: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57,2)晕针:接种时或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乎足冰凉、心跳加快等症状,重者知觉丧失,呼吸减慢。晕针是由于各种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处理:立即使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可针刺人中穴,也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每次O.5lml 。,58,3)过敏性皮疹: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于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经服用抗组胺药物后即可痊愈。4)全身感染:免疫系统有原发性严重缺陷或继发性免疫防御机能遭受破坏(如放射病)者,接种活菌(疫)苗后可扩散为全身感染。,59,(2)异常反应:,1)过敏性休克:注射后数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