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本节主要内容:一、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界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五、住宅外部环境设施设计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3,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一、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构成:是住宅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的最重要组成,是不同居住形态的基本反映,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到了诸如社会生产力因素、地理气候因素、家庭结构因素、社会习俗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住宅建筑群体规模的或大或小,空间形态的开敞或封闭,从而演进为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居住形态)。,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4,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一)住宅建筑群体空间规划的基本要求1.功能要求:基本要求2经济要求:3.美观要求:1.功能要求日照:日照间距,日照时间、日照质量,活动场地日照。通风:主导风向;住宅内、外自然通风。安静:噪声控制(措施标准)。便捷:考虑居民活动规律。安全:防盗、防止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洪等。,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5,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舒适:室外环境设施的数量与质量,居民与场地的联系。交往:活动及交往场所;归属感和认同感。2.经济要求1)主要用地指标:容积率:是指用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是反映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容量控制)建筑密度:是指用地上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用地面积之比,是反映建筑群体空间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叫建筑覆盖率(密度控制)。2)室外环境设施工程量和造价3.美观要求景观要求;整体设计(建筑与环境);地方特色。,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6,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二)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我国不同时期规划模式、规划结构和居住形态1)传统居住形态北京:“街道一胡同一四合院”上海、武汉等:“街道一里弄”2)建国初期(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采用居住街坊的布置方式。3)现在规划结构(主要形式)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两级规划结构)居住区一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三级规划结构),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7,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1.成街、成坊的布置1)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2)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配置少量的公共建筑。3)街坊道路间距:200300m,交叉口较多,儿童上学、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图8-3)2.居住区分级1)居住区分级: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2)概念:居住区(P301)居住小区(P301)住宅组团(P301),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8,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见下表)4.居住小区规划理论新发展淡化组团级结构,强化院落式的单元组合,突出地方特色和环境特征。居住区划分为若干个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再划分为若干居住组团。生活服务设施的重点放在居住区一级。居住区一住宅组团二级规划结构采用少。,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9,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三)住宅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1.群体空间构成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围合类型空间尺度比例空间构图手法空间领域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掌握概念,特点,形式,适用住宅类型)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院落式,混合式。,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0,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1.群体空间构成1)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的构成要素一般分为硬质要素和软质要素两类。硬质要素:一般包括建筑物、围墙、铺地、建筑小品等;软质要素:主要包括诸如成年大树、行道树、树群、灌木丛、草地等(图8-8)。2)空间围合类型:住宅空间的围合一般可分为三类:庭院一广场型、带型、组合型(图8-9)。,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1,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3)空间尺度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建筑物高度和空间宽度之间适宜的比例,易于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感。带型空间的高宽比:一般以1:11:2.5为宜,高宽比1:2.5的空间感觉开敞庭院广场型空间的高宽比:最大不宜超过1:4(图8-10)。,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2,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4)空间构图手法:空间构图是创造建筑群体清晰、优美和富于变化的空间景观的基本手段,如a.加强空间对比变化空间形状变化空间大小空间对比手法变化空间类型变化围合要素变化建筑高度b.注重空间的节奏与韵律c.创造鲜明的空间主题等(图8-11)。空间主题构图方法:如组团中院落及公共活动用房。,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3,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5)空间领域:住宅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就是易于形成与居民活动范围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根据不同领域的使用性质,一般分为:(图8-12)私有空间:住宅私有庭园、阳台或露台。半私有空间:住宅入口单元周围的场地。半公共空间: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的空间。公共空间:小区级集中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掌握外部空间领域和层次划分示意图)6)空间特征:如动态空间、静态空间。7)空间形态:如开敞(公共空间)、封闭(私有空间)。,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4,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五种)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图8-13)。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易呆板、单调。2)周边式:沿街坊道路布置,有单周边式和双周边式。特点:街景,且内部较安静,节地,但部分朝向、日照通风较差,转角处视线干扰(图8-14)。3)点群式:低层独院式、多层点式以及高层塔式住宅布置:围绕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地布置,可形成丰富的群体空间。特点:便于结合地形灵活布置,不利于节能(图8-15)。,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5,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4)院落式:(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特点: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有利于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并能提高容积率,近年来采用较多(图8-16)。5)混合式:混合式是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或院落式,其中二种或数种相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特点:空间丰富,适应性广(图8-17)。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低层、多层与高层的不同层数与类型相结合,组成空间多变的住宅组群。,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6,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四)住宅建筑群体组合的经济要求(节地)1.住宅设计对使用土地的经济性的影响(节地常用办法:)1)大进深,小面宽2)降低总高度,缩小日照间距:降低层高、采用复式或夹层、北向退台式或坡顶式等手法。3)提高住宅层数(如高层)2.群体组合对使用土地的经济性的影响(节地常用办法)如建筑空间的综合利用,采用高架平台和过街楼,适当增加拼接长度,采用周边式、不同层数住宅混合布置等。,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7,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一)住宅外部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两大类)1.人车分行:(私车多时采用)特点:平面交通组织。小区内安全、宁静、舒适,机动车交通影响小。车行道分级明确,人行、车行相对独立(图8-18)。综合式:特点:立体交通组织。采用步行高架平台或步行天桥。2.人车混行:(私车少时采用)3.居住小区道路系统的联系方式:互通式、尽端式和综合式三种。,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8,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1.道路类型(两类)(1)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主要交通)(1)步行道:联系各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建筑(兼有交通联系和休闲活动双重功能)2.道路分级(四级)1)按三级规划结构划分,居住区的道路通常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20m(山地15m)小区级道路:车行道宽58m,人行道宽1.5m组团级道路:路面宽度35m,采用人车混行方式宅间小路:路面宽度2.5m,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19,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2)居住区内道路设置要求a.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均匀分布,以形成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并有利于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b.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2个出口(可同一方向)。c.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2个方向出口与外围道路相连系。3)各级道路作用,道路断面形式和基本尺寸(P311)a.机动车道(间距150m)双向:一般7m宽单向:一般4m宽b.非机动车道(如自行车):一般34m宽c.人行道宽(出口间距80m):一般1.5m,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0,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3.自行车停车1)自行车停车设施:独立停车库、停车棚,住宅底层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房和住宅出入口的露天停放。2)停车方式:集中停放和分散停放两大类。3)规划基本原则:方便、经济、安全。4)停车位置、服务半径、停车位面积单台自行车尺寸:2mX0.6m4.机动车停车1)私车增多带来的问题(P311)2)机动车停车设施:露天停车场,停车库(地上或地下),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1,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3)规划基本原则:方便、经济、安全。4)停车方式、位置:a.集中停车场(库):设于居住区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服务中心周围。b.分散停车场(库):设于住宅组团外围,靠近组团出入口。低层别墅区:私家车库或路边停车多层居住区:采用分散式停车场(库)高层居住区:采用集中式停车场(库)5)停车规模: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机动车总量不低于小区总居住户(套)数的20%,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2,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6)服务半径、停车位面积小汽车停车位面积停车场:2530m/车位停车库:3040m/车位小汽车转弯半径(内边缘):R6m停车位基本形式: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7)停车场(库)出入口数量设置:露天停车场:50辆,一个出口(双车道7m)50辆,两个出口(间距15m)500辆,三个出口(间距15m)地下停车库100辆,一个出口100辆,两个出口,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3,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界(一)住宅外部绿地环境的构成1.城市绿地:包括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非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以及生产、防护绿地等几类。2.住宅外部绿化环境:(即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区绿地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及街道绿地等。(二)住宅外部绿地环境的功能组成小区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功能:遮阳、防尘、降温、防风、防灾、防止噪声以及调节空气等。,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4,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三)绿地标准(2种)我国衡量居住区绿地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两种:1.公共绿地面积与居住总用地的比率:包括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化、广场花坛、街道绿带等公共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居住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居住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以m/人为计算单位)。2.绿地率:指居住区用地栽植乔、灌木以及花卉、草坪等地被植物的各类绿地(含水面,不含屋顶绿化)的面积与居住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5,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3.居住区绿地指标1)公共绿地指标:a.组团:不少于0.5m/人,b.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0m/人,c.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不少于1.5m/人,d.带状、块状公共绿地:宽度不小于8m,且面积不少于400m。2)绿地率: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6,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四)各类绿地的规划要求1.规划要求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一般是根据居民生活的需要以及居住区规划结构分类、分级进行规划。(表8-1、图8-21)。2.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儿童公园(居住区级或小区级)游园(小区级)儿童游戏和休息场地(组团级)(五)绿地植物配置1.景观构成要素: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7,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2.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在绿化环境中,植物既是造景的素材,又是观赏的要素,还具有很强的功能作用,其大小、形态、色彩千变万化,因此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创造居住区绿化环境的关键(图8-22)。3.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1.植物的体形与大小(乔、灌、草、花)2.色彩(季象)3.质感(粗糙感和光滑感)4.空间的构成(开敞与隐蔽、尺度变化与序列形成),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8,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一)居民的行为活动类型1.必要性活动:如上下班、购物等。2.自发性活动:如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驻足观望等。3.社会性活动:如儿童游戏,邻里交往功能:组织功能,协调功能,心保健功能。(二)活动场地的分类(考虑不同年龄居民的户外生活)1.儿童游戏场2.青少年运动场3.成人、老年人活动场4.综合性游园等。,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29,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三)儿童及青少年活动场地规划1.年龄分组与行为特征婴幼儿期(6周岁以前)、童年期(712周岁)、少年期(1318周岁)以及青年期(1924周岁)。2.儿童游戏场地分布(覆盖整个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按0.51.0m/人计算。3.儿童游戏场地类型及规划要点1)幼儿期:游戏场地在住宅院落内2)童年期:游戏场地在组团中心绿地内3)青少年期:活动场地在小区级或居住区级的集中绿地内,建筑学系/李志军制作,30,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4.儿童游戏场的主要设施1)沙坑:向阳处,形状,松软与清洁。2)水池:浅水(1530cm)水池,辅以喷泉、雕塑,改善场地小气候。3)草坪与地面铺装:草坪柔软,铺装图案。4)游戏器械:迷宫墙、攀登架、秋千、滑梯等。(四)体育运动场地居住区体育运动场地是居住区公共活动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精缩尿止带药课件
- 2025年无人机行业市场应用前景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行业智能家居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通讯设备行业通讯设备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商场员工安全防火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游戏产业全球化市场前景报告
- 作品使用许可知识产权合同范本-知识产权合同5篇
- 吉林省2025春季吉林省地方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昌市2025上半年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专业技术人才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乐至县2025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8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海南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选聘事业单位6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电力电缆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药物制剂工(中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小班晨间活动体能大循环
- 绿化小型工程合同范例
- 涂层材料与叶轮匹配性研究-洞察分析
- 讯问笔录课件教学课件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