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260-1996 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信息技术行业标准,全称为《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该标准旨在为软件产品的质量评估提供一套统一的框架和方法,帮助软件开发者、用户以及评价机构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分析与评价。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对象是所有类型的软件产品,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服务性软件等,规定了软件质量特性的定义、分类及其评价指南。
-
引用标准: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确保评价活动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
术语和定义:详细解释了软件质量、质量特性、子特性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清晰的语义基础。
-
质量模型:提出了软件质量的六大主要特性,即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并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特性。这一模型构成了评价软件质量的核心框架。
- 功能性:关注软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等。
- 可靠性:涉及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涵盖成熟性、容错性、稳定性等。
- 易用性:衡量用户学习、操作及从软件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包括易理解性、易学性、用户满意度等。
- 效率:评估软件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包括时间行为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
- 维护性:涉及软件修改的容易程度,包括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等。
- 可移植性:衡量软件从一种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包括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等。
-
评价指南:提供了如何应用上述质量模型进行软件评价的具体指导,包括评价的目的、过程、方法和应考虑的因素。强调了评价应基于具体应用场景,综合考虑各种质量特性的相对重要性。
-
附录:包含了一些补充信息或示例,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实施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软件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了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为软件开发方和用户提供了一套共同的语言和评价基准,有助于提升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和用户满意度。通过遵循这一标准,软件企业可以系统地识别和改进软件产品的不足之处,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网上借款合同转让协议
- 服装漂染加工合同范本
- 矿山机器转让合同范本
- 物流下乡运输合同范本
- 采购弹性元件合同范本
- 私人地皮出租合同范本
- 门面转让标准合同范本
- 淘宝物流货运合同范本
- 饭店包房租赁合同范本
- 民间小吃售卖合同范本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质量总监.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