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整理版】.doc_第1页
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整理版】.doc_第2页
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整理版】.doc_第3页
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整理版】.doc_第4页
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整理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10月36目 录编 制 说 明3第一部分 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4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基本信息4分区县户籍老年人口基本信息7分功能区户籍老年人口基本信息11户籍人口老年抚养系数13百岁老年人情况15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情况18第二部分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20养老保障20医疗保健24养老服务25敬老优待28老年人文教体活动31第三部分 区县老龄事业发展状况372014年度北京市各区县老龄工作情况一览表37东城区39西城区41朝阳区44海淀区51丰台区55石景山区60门头沟区64房山区67通州区70顺义区73昌平区76大兴区79平谷区82怀柔区85密云县88延庆县91编 制 说 明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区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配合下,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了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现向社会发布。本报告相关文字和数据说明如下:1、第一部分“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中,60至89岁老年人口数据为市公安局户籍人口监测系统2014年底时点数据,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据来源于市老龄办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统计系统,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情况来源于2015年北京市老龄事业统计系统。相关比例均以精确到“人”的数字进行计算。2、除特别注明外,本报告中的数据均截至2014年底,人口数均为户籍人口数,“岁”指的是周岁。3、第二部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是按照相关委办局提供的2014年涉老工作报告整理汇编而成的。4、第三部分“区县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是由各区县提交的2014年亮点工作材料汇编整理而成的,重点介绍各区县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成效。5、本报告自2007年起按年度发布,各年度报告均可自“首都之窗”网站“统计信息”(/tjxx/tjgb/)栏目查阅或下载。第一部分 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基本信息截至2014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33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96.7万人,占总人口的22.3%;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5.0%;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1.6万人,占总人口的3.9%。表1 2014年北京市按不同年龄划分的户籍老年人口构成 单位:万人,%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占60岁及以上的比例男女人数占同年龄组人口比例人数占同年龄组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296.722.3100.0142.748.115451.965岁及以上20015.067.495.447.8104.652.280岁及以上51.63.917.425.148.626.551.4在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中,男性老年人口142.7万人,占48.1%,女性老年人口154万人,占51.9%;性别比为92.7。表2 2014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占60岁及以上的比例男女人数占同年龄组人口比例人数占同年龄组人口比例60岁至69岁15611.752.67648.78051.370岁至79岁89.16.73041.646.747.553.380岁至89岁483.616.223.448.824.651.290岁及以上1.746.9253.1合计296.722.3100.0142.748.115451.9单位:万人,%在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中,60-69岁老年人口156万人,占52.6%;70-79岁老年人口89.1万人,占30%;80-89岁老年人口48万人,占16.2%;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万人,占1.2%。图1 2014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年龄构成 60-69岁52.6%70-79岁30%80-89岁16.2%90岁及以上1.2%表3 2010年2014年北京市分年龄组户籍老年人口状况 年龄组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总人口1257.8100.01277.9100.01297.5100.01316.3100.01333.4100.060岁及以上235.018.7247.919.4262.920.3279.321.2296.722.365岁及以上170.513.6177.613.9184.614.2191.814.620015.070岁及以上124.09.9129.210.1133.410.3137.710.5140.710.675岁及以上75.76.081.86.487.96.87.380岁及以上35.12.838.63.042.63.347.43.651.63.990岁及以上0.3100岁及以上434(人)479(人)544(人)589(人)643(人)单位:万人,%图2 2010年2014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变化 单位:万人,%296.7279.3262.9235247.922.321.220.319.418.710015020025030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万人181920212223%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从2013年底至2014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17.4万人,增长6.2%,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从21.2%增至22.3%;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8.2万人,增长4%,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从14.6%增至15%;7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3万人,增长2.2%,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从10.5%增至10.6%;7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3.8万人,增长4.1%,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从7.1%增至7.3%;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4.2万人,增长8.8%,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从3.6%增至3.9%;9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0.4万人,增长12.1%;10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54人,增长9.2%。图3 2010年2014年北京市分年龄组户籍老年人口 单位:万人247.9235170.512435.12.375.72.6177.6129.281.838.6262.9184.6133.442.62.987.9279.3191.8137.73.393.447.4296.72003.6140.797.251.605010015020025030060+65+70+75+80+9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区县户籍老年人口基本信息截至2014年底,全市16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为51.3万人、45.1万人和35.7万人。户籍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幅排在前四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分别增加了3万人、2.6万人、2万人。16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分别为26.2%、25.6%和25.4%。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例,比上年增幅排在前五位的是石景山区、东城区、丰台区、门头沟区和延庆县,分别增加了1.4%、1.2%、1.2%、1.2%和1.2%。16个区县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为9.2万人、8.9万人和8.1万人。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西城区、东城区和海淀区,分别为22.7%、22.1%和19.7%。表4 2013年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户籍老年人口变动情况 单位:万人,%区县2013年201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80岁及以上老年人8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80岁及以上老年人8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北京市279.3296.722.351.63.9首都功能核心区57.360.6东城区23.624.9西城区33.735.725.08.15.6城市功能拓展区127.721.822.73.9135.722.925.34.3朝阳区48.324.0丰台区27.825.04.94.429.6石景山区4.39.7海淀区42.53.7城市发展新区62.766.920.08.12.4房山区14.9191.51.915.920.01.72.1通州区14.315.3顺义区11.612.3昌平区10.411.119.01.52.5大兴区11.512.3生态涵养发展区31.633.6门头沟区5.65.9怀柔区2.55.4平谷区7.88.3密云县7.98.3延庆县2.55.7表5 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分年龄组户籍老年人口情况 单位: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人数占60岁及以上比例人数占60岁及以上比例人数占60岁及以上比例北京市296.7160.053.989.130.051.617.4首都功能核心区60.630.650.516.527.213.622.4东城区24.912.751.06.726.95.522.1西城区35.717.950.19.8城市功能拓展区135.766.448.944.132.525.318.6朝阳区51.325.549.716.6丰台区29.615.151.018.2石景山区9.75.051.53.030.91.818.6海淀区45.120.846.115.434.18.919.7城市发展新区66.940.059.818.728.08.112.1房山区15.99.7 61.04.528.31.710.7通州区15.39.31.811.8顺义区12.37.359.33.528.51.512.2昌平区11.16.41.513.5大兴区12.37.359.33.427.61.613.0生态涵养发展区33.618.956.39.728.94.914.6门头沟区1.728.80.915.3怀柔区5.43.055.61.629.60.814.8平谷区8.34.857.82.3密云县8.34.756.62.5延庆县5.73.256.11.628.10.814.0在全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38.5万人,占80.4%;农业人口58.2万人,占19.6%。表6 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户籍老年人口的户口性质单位: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京市296.7238.580.458.219.6首都功能核心区60.657.310000东城区24.924.9100.000西城区35.735.7100.000城市功能拓展区135.7129.6朝阳区51.348.9丰台区29.627.7石景山区9.79.7100.000海淀区45.143.3城市发展新区66.933.550.033.450.0房山区15.98.553.47.446.6通州区15.36.844.78.555.3顺义区12.35.343.17.056.9昌平区11.16.861.54.338.5大兴区6.250.1生态涵养发展区33.614.242.319.457.7门头沟区5.94.678.51.321.5怀柔区5.41.834.23.665.8平谷区8.33.340.1559.9密云县8.32.732.05.668.0延庆县5.71.831.13.968.9分功能区户籍老年人口基本信息截至2014年底,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60.6万人、135.7万人、66.9万人和33.6万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0.4%、45.7%、22.5%和11.4%。图4 2014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分功能区分布图 城市功能拓展区 45.7%首都功能核心区 20.4%生态涵养发展区 11.4%城市发展新区 22.5%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即老龄化程度)分别为25.1%、22.9%、20.0%和20.3%,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0%、1.1%、0.9%和1.0%。四个功能区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即高龄化程度)分别为5.6%、4.3%、2.4%和2.9%,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2%、0.4%、0.1%和0.2%。图5 2014年北京市分功能区户籍人口老龄化情况 单位:万人,%60.633.666.9135.720.320.022.925.10406080100120140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万0510152026%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图6 2014年北京市分功能区户籍人口高龄化情况 2.44.30612182430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万0123456%80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单位:万人,%户籍人口老年抚养系数2014年底,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33.3%,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按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为20.2%,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表7 2010年2014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抚养系数比较 单位: %不同年龄组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0-14,60+)12.826.038.813.327.640.914.129.443.515.031.546.516.333.349.6(0-14,65+)12.017.629.612.418.430.813.019.833.614.720.234.9注:少儿抚养系数为少年儿童人口数除以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抚养系数为老年人口数除以劳动年龄人口数;总抚养系数为少儿抚养系数加老年抚养系数。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分别为39.0%、34.4%、29.4%和29.4%;按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分别为23.3%、21.7%、16.9%和17.5%。16个区县中,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分别为40.8%、39.6%和39.4%;按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朝阳区和西城区,分别为24.5%、24.3%和23.3%。表8 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户籍人口抚养系数 单位:%(0-14,60+)(0-14,65+)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北京市16.333.349.614.720.234.9首都功能核心区16.239.055.214.423.337.7东城区15.739.455.113.923.237.1西城区16.538.855.314.723.338.0城市功能拓展区15.934.450.314.421.736.1朝阳区16.2 39.055.214.424.338.7丰台区14.840.855.613.124.537.6石景山区15.039.654.6海淀区16.327.143.4城市发展新区17.529.446.915.816.932.7房山区16.3 29.1 45.414.716.531.2通州区17.632.650.215.718.2 33.9顺义区16.929.6 46.515.2 16.2 30.1昌平区18.227.745.916.616.433.0大兴区18.9 27.646.517.216.433.6生态涵养发展区15.429.444.814.017.531.5门头沟区14.535.249.712.920.433.3怀柔区16.5 27.9 44.415.0 16.731.7平谷区14.929.8 44.713.517.7 31.2密云县15.9 27.9 43.814.6 16.6 31.2延庆县15.2 28.3 43.513.816.9 30.7百岁老年人情况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共计643人,比上年增加了54人。百岁老年人中,男性203人,女性44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3人和41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从2013年底的4.5人增加到4.8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百岁老年人数分别为238人、287人、73人和45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分别为9.9人、4.8人、2.2人和2.7人。表9 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情况 单位:人合计男性女性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北京市6432034404.8首都功能核心区238921469.9东城区9338559.3西城区145549110.2城市功能拓展区287842034.8朝阳区10531745.1丰台区5216364.6石景山区165114.2海淀区11432824.8城市发展新区7311622.2房山区133101.6通州区163132.3顺义区132112.2昌平区160162.7大兴区153122.3生态涵养发展区4516292.7门头沟区13495.2怀柔区6422.1平谷区8262.0密云县7251.6延庆县11473.916个区县中,百岁老年人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分别为145人、114人和105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西城区、东城区和门头沟区,分别为10.2人、9.3人和5.2人。2.12.01.61.6012345678910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延庆县平区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房山区人昌图7 2014年北京市各区县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排序门头沟区石景山区从2013年底至2014年底,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百岁老年人数分别增加43人、26人;城市发展新区百岁老年人数减少15人;生态涵养发展区百岁老年人数不变。16个区县中,百岁老年人数比上年增幅排在前三位的是东城区、朝阳区和西城区,分别增加了26人、18人和17人。 表10 2010年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情况 单位:人百岁老年人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北京市434479544589643首都功能核心区139154183195238东城区6559646793西城区7495119128145城市功能拓展区196212245261287朝阳区83849287105丰台区2844445152石景山区8981316海淀区7775101110114城市发展新区6272738873房山区1114141413通州区1718222716顺义区8771513昌平区1116131716大兴区1517171515生态涵养发展区3741434545门头沟区89111113怀柔区32466平谷区14121398密云县89897延庆县4971011纯老年人家庭 纯老年人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包括:独居老年人家庭、夫妇都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与父母或其他老年亲属同住的老年人家庭。人口情况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48.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6.4%,比上年减少0.2万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分别为6.4万人、22.1万人、11.6万人和8.7万人,占该功能区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0.1%、16.3%、17.3%和26.0%。16个区县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8.4万人、6.8万人和4.7万人。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数占该区(县)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怀柔区、门头沟区和密云县,分别为31.5%、28.8%和26.5%。表11 2014年北京市分区县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情况 单位:万人,%纯老年人家庭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纯老年人家庭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北京市48.6296.716.4首都功能核心区6.460.610.1东城区2.624.910.4西城区3.835.710.6城市功能拓展区22.1135.716.3朝阳区8.451.316.4丰台区4.729.615.9石景山区2.29.722.7海淀区6.845.115.1城市发展新区11.666.917.3房山区3.615.922.6通州区3.215.320.9顺义区2.212.317.9昌平区0.911.18.1大兴区1.712.313.8生态涵养发展区8.733.626.0门头沟区1.75.928.8怀柔区1.75.431.5平谷区1.68.319.3密云县2.28.326.5延庆县1.55.726.3第二部分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养老保障(一)社会养老保障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14年底,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92.6万;其中,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228.9万人,月人均养老金3050元,比上年增加277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市累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86.3万;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人数37.9万,月人均养老金约484元。3城乡居民福利养老保障全市48.9万名55岁及以上无社会保障城乡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待遇水平每人每月350元。4征地超转人员保障全市共有征地超转人员92814人,比上年增加17330人。征地超转人员人均每月享受生活补助由上年的1374元增加到1463元。自2013年1月起,征地超转人员参照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58号)及相关政策规定,实行持卡就医,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医疗待遇标准,超转孤老医疗费用实报实销。(二)老年社会救助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低保对象33071人,占全市低保对象总数的23.1%。城市老年低保对象9775人,占城市低保对象总数的11.2%;农村老年低保对象20138人,占农村低保对象总数的36.3%。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家庭月人均6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各区县自行制定,最高标准是家庭年人均7800元(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顺义、大兴、通州已实施城乡低保标准并轨),最低标准是家庭年人均6720元。城乡低保老年人按有关规定享受分类救助。2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截至2014年底,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151名,其中60岁及以上五保老年人3158名,占五保供养总数的76.1%。平均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3553元,标准最高的为朝阳区,年人均19307元;最低为延庆县,年人均10091元。全市4151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中,集中供养的1936人,分散供养的2215人。城市特困人员平均供养标准每人每年26275元,标准最高的为西城区,年人均29474元,最低为延庆县,年人均18155元。3低收入老年人救助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最低标准为家庭月人均850元。符合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可根据家庭困难情况申请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和一次性临时救助待遇。4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享受我市社会救助的老年人可享受由政府资助参加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此基础上,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对于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70%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其中门诊救助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为4000元,住院救助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为40000元。除此以外,享受我市社会救助的老年人还可享受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救助,其中特困供养人员和民政部门管理的因公(病)致残返城知青中的老年人,可享受住院押金100%减免,其他享受我市社会救助的老年人可享受住院押金70%减免。对于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先行按照医疗救助政策给予垫付,民政部门再定期与医疗机构进行结算,享受我市社会救助的老年人只缴纳个人实际负担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为进一步缓解享受我市社会救助对象罹患重大疾病的医疗负担,印发关于调整完善我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将享受我市社会救助的老年人罹患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I型糖尿病等十五类重大疾病的救助比例由70%提高到75%,全年救助最高额度为80000元。继续实施“携手助老送健康慈善医疗卡”救助项目,全市60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年可享受500元的慈善医疗卡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挂号费、诊疗费。5贫困老年人的住房保障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的农村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申请危房翻建或者旧房维修。翻建维修房屋以每户3间、按平米标准给予补助。翻建房屋按每间15平米、每平米1000元给予补助,每户补助4.5万元,维修房屋每平米补助300元,每户补助1.35万元。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收入、家庭资产符合规定标准的城市老年人,按照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可以申请廉租住房,家庭成员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可申请实物配租。6燃煤自采暖救助 享受城乡低保和生活困难补助的老年人,依靠燃煤自采暖过冬的,每个采暖季可享受500元救助。7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自2014年起,北京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金分别由每人每月160元、200元提高到400元、500元。探索帮扶“失独”家庭的新模式,开展“暖心”计划,为全市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父母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全年投入资金2160万元,覆盖人群超过6000人。(三)老年社会福利全年共为90-99岁高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4084万元,为10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51万元。全年共办理老年人优待卡27万张(包含为符合条件的外埠老年人办理的10万张),办理老年人优待证11万张(包含为符合条件的外埠老年人办理的3万张)。全年为2758人次9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补助医疗费用699.95万元。向3333位高龄困难老年人发放慰问金金199.98万元。表12 2014年养老保障情况 单位:万人、元享受养老保障待遇人数保障水平(月均收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28.9305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7.9484城乡居民福利养老保障48.9350征地超转人员保障9.31463城市最低生活保障0.986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1560650农村五保供养0.321130医疗保健(一)医疗保障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截至2014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31.26万,其中退休人员260.09万。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在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90%;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70岁及以上的报销90%,70岁以下的报销85%。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住院费用报销95%以上。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3万,其中无医疗保障城镇老年人参保人数19.67万。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待遇的城镇老年人门诊费用650元以上报销50%,一个年度报销额封顶线2000元;住院费用1300元以上报销70%,一个年度报销额封顶线17万元。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即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上一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额医疗费用实行“二次报销”。城镇居民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金额后,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再报销50%; 5万元以上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再报销60%,不设封顶线,有效减轻了患重大疾病人员的医疗费负担。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15533人,参合率99.23%。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参合患者2014年发生的医疗费用在享受当年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大病起付线的部分,由新农合大病保险资金再次给予补偿报销,报销比例不低于50%。(二)老年医疗服务2014年,全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1.8岁。全市正常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91个(不含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室)。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对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以老年人群为重点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即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280.9万份,为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1342.3万人次,新建老年人家庭病床315张,免费查床4912人次。为191万老年人签约并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为40.9万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养老服务(一)居家养老服务继续落实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评选出市级万名“孝星”。向45万余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助残)券,全年发放总额5.1亿元。投入以奖代补资金1500万元奖励了50家养老(助残)餐桌和养老服务企业,促进了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市场化发展。为部分城区符合条件的空巢老年人安装5000个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一按灵”)。开通“北京市养老(助残)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定期举办大型展览。签约32家市级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定点单位。推进“心灵家园”工程活动,为因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伤残、孤寡的特殊老年人家庭提供专项生活补助、免费体检、心理慰藉等服务。全市已有养老(助残)餐桌3429个,托老所(日间照料)床位1.86万张,培训养老(助残)员4400名;对社会办全托型托老所给予运营补贴,收住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每床每月500元予以资助,收住生活自理老年人每床每月300元予以资助;发展1.4万家养老(助残)服务单位,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老年教育、其他服务等六大类110项服务;积极发挥各社会组织的作用,深入社区、家庭、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关怀服务。2013年11月启动北京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依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专门针对在北京市生活或工作的50至60周岁退休人员和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为老年人在各类活动场所发生意外伤害时提供保障。年度保险费为17元/份,保险期限为一年。其中具有北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的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及失独老年人,由北京市财政统一出资投保,每人享受一份,近7万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受益。凡属于自主参保的老年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给予每份2元的保费优惠,参保人实际缴纳保险费为15元/份,最高购买份数四份。保险保障范围涵盖老年人可享受优惠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类场所,涉及市域内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城铁)等三种公共交通工具,公园、博物馆(院)、公共体育场馆、医疗机构等十二种公共服务场所,以及养老管理服务中心(站)、养老(助残)餐桌以及托老(残)所等六类为老服务单位。2014年全年共有30.39万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费658.06万元,受理理赔申请1583件,支付赔款382.99万元。(二)机构养老服务全市养老服务机构410所,床位总数达109380张,其中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214所,床位数42628张,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196所,床位数66752张。为推进本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出台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入住定点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办法,按每人每月1100元标准给予补助,2014全年为526名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下发补助金346.965万元。图7 2012、2013年北京市按投资人类型分养老服务床位数410521318605700521625354441742263152017069543764720151306133372263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村、居委会办合资、合作办单位、企业或社团办个人办乡镇办街道办区属市属张2012年2013年(三)社会化管理服务2014年,新接收国有破产、注(吊)销、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外商投资等10.1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同比增长53.3%。到2014年底,全市累计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达66.37万人,同比增长18.1%。在全市3551个社区建立17285个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组织51万人次退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