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1998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目前玉米期货是国内现货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仅2006年上半年就成交了727258万手,1128331亿元,占同期全部农产品期货交易的21%和326%。玉米与豆粕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其中玉米在配合饲料中所占比重可达到60%左右,其价格波动对于饲料企业影响很大。运用玉米期货,可以有效利用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功能来引导玉米产地的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吸引社会游资分担产业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用具体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了国际和国内玉米期货的经济形势,国内玉米期货供需状况,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对玉米期货的投资策略。本文通过国际玉米期货的生产情况、消费情况、贸易情况、政策发展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国际玉米期货的供需状况,围绕玉米的供给、需求、进出口以及美元指数等方面研究了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状况以及国内玉米期货的投资策略,为了获得投机利益,提出了对玉米期货的投资策略。关键词:供需状况 价格波动 投机利益 投资策略AbstractSeptember 22, 2004 corn futures listed on th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which is since 1998 Chinas futures market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unch of corn futures. Corn futures is the largest agricultural futures in the domestic spot size. Turnover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6 alone, 72,725,800 hand and 1.128331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21% and 32.6% of all agricultural futures in the same period. Corn and soybean meal is an important feed ingredients, including corn in the compound feed, the proportion of about 60%, and its price volatility for feed companies a great impact. The use of corn futures price can be an effective use of discovery and to avoid the risk function to guide the planting of the maize origin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but also to attract social hot money to share the risk of the industry, enhanc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rn market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rn futures with specific data and graphs, supply and demand of domestic corn futur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ice of corn, the corn futures investment strategy. International Maize futures production, consumption, trade situ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s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International Maize futures around the corn supply, demand,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the dollar index of corn futures prices factor.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ditions as well as domestic corn futures invest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peculative interests, corn futures investment strategy. Keywords: Supply and demand;Price volatility;Speculative interests;Investment Strategy29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1章 绪 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21.3研究意义21.3.1理论意义21.3.2 现实意义21.4研究现状31.4.1国外研究情况31.4.2国内研究情况4第二章 我国玉米供需状况62.1生产情况62.1.1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走势62.1.2玉米单产走势62.1.3未来趋势与分析72.2消费情况72.2.1 消费增速较快72.2.2消费结构发生变化72.2.3玉米消费空间分布发生变化82.2.4玉米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92.3贸易情况9第三章 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1131生产成本因素113.2需求因素113.3供给因素113.4库存因素113.5宏观经济因素123.6汇率因素12第四章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及投资策略134.1价格变动趋势分析134.1.1需求因素分析134.1.2供给因素分析134.1.3库存因素分析144.1.4宏观经济因素分析144.1.5汇率因素分析164.1.6玉米期货的k线分析164.1.7国家相关政策分析174.1.8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因素分析194.1.9玉米进出口204.1.10其他因素分析204.2我国对玉米期货的政策214.2.1 2010年国储收购政策延后推出,限制令改变市场需求节奏214.2.2国储拍卖持续进行,计划量、成交量逐级萎缩224.2.3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玉米深加工企业面临较大政策压力234.2.4国内放开进口闸门,预期玉米供应依旧偏紧24第五章 结论26参考文献27致 谢29沈阳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第1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玉米是世界三大农产品之一,年产量6亿吨左右,国际间年贸易量达7000万7500万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交易品种,也是最重要、最成熟的交易品种之一。玉米期货市场是世界上最早,最成熟的期货品种。从1865年起,世界上第一张标准化期货合约玉米期货合约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交易以来,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其价格发现功能已得到良好发挥,玉米期货价格能真实反映玉米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供需情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稳定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达程度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农产品期货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期货品种最多的市场,目前三家交易所中,大连和郑州两家都是以农产品为主的交易所。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占我国粮食产量的13,年产量和年消费量均在12亿吨左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玉米逐步由口粮品种转变为工业原料,目前国内80以上的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玉米淀粉、酒精、味精加工以及制药等。吸取以前玉米期货发生过的风险和经验教训,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玉米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行稳健,期货价格能比较真实反映了现货市场供求,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最低交易保证金也不一样,我国是合约价值的5,而且在临近交割和进入交割月以后无论是保证金和持仓量的限制都是越来越严格。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产品,其中玉米单产最高,它是发展现代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最重要的原料,同时,随着近年来的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玉米被大量的用于制作燃料乙醇(石油的替代品),消费量巨增,它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我国,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占我国粮食产量的13,年产量和年消费量均在12亿吨左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它是目前现货规模最大的粮食期货品种,玉米价格变动关系到中国的国计民生问题。玉米作为大宗农产品,其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有很大影响。1.2研究目的综合来看,国际市场原油出现回落情况引发国际玉米大幅回调,但是总体仍旧高于国内玉米价格。其对国内玉米价格的拉动作用将会一直存在。此外成本增加、通胀压力依旧等都对玉米价格走强构成支撑。但是作为投资者也要注意潜在的利空因素,一是国内供给依然平衡有余,二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有望对所有商品价格构成打压,那玉米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因此玉米价格尽管存在上涨的内在动力和要求,但在看涨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的回调风险。因此针对以上背景,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了解产量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消费对期货价格的影响、玉米期货走势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研究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及投资方法。1.3研究意义1.3.1理论意义我国玉米期货市场自2004年9月22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仅有两年多的时间,目前它是最活跃的期货品种,去年的交易量为所有品种之首,目前对其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状况的研究还较少,而对其它品种研究的较多,如铜和大豆。1.3.2 现实意义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取决于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玉米也同样如此。但是影响玉米供求关系的因素复杂,有国内因素、国际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等。特别是在世界玉米产量下滑、燃料酒精需求加大、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等复杂情况下,更需要把握好影响玉米价格取向的关键因素,研判其中期趋势,才能在玉米的投资操作中立于不败。1.4研究现状1.4.1国外研究情况1.4.1.1 玉米的供给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到了近20%,南美的产量占到了大约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1.4.1.2 玉米的需求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对玉米消费较高的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这些国家对玉米采取的进出口关税以及玉米消费的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对于玉米需求的预期。1.4.1.3 玉米库存的影响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玉米价格走低;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玉米价格走高,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1.4.1.4 相关商品的价格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粮食品种包括饲料小麦和饲料稻谷。历年的价格实践表明,上述粮食品种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例如饲料小麦和玉米的正常比价关系约为0.9:1.0,如果两者比价关系超过这一水平且幅度较大,则会引起两种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况的发生。因此,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成为影响玉米价格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1.4.1.5 气候的影响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1.4.1.6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就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的影响因素之一。1.4.1.7 货币的汇率无论以人民币还是以美元作为玉米价值的货币进行衡量,货币实际币值的波动必然会对玉米的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因此,货币汇率是除了供给量、需求量和经济周期等决定玉米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4.1.8 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甚至左右着玉米市场和玉米价格。 1.4.1.9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五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外,在玉米的播种与生长期间,经济景气情况、政治局势、军事行动以及一些突发事件都对玉米的价格走势有影响。1.4.1.10 期货市场交易因素有时基金抛售打压,玉米期货市场甚至会出现跌至停板。1.4.2国内研究情况1.4.2.1 迪拜危机重创全球市场,但我国所受影响不大 事件导致全球股市、油价、金价大跌,欧元走弱。所幸中国主要银行并未牵涉其中。此外,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强调外汇管理局一直坚持审慎投资的原则,不会受到这次事件的影响。因而,可以预计,迪拜事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仅是心理层面的影响,且这负面影响也是暂时的。 1.4.2.2 临储玉米东北地区即将停拍,成交继续转佳 由于本周,国家将暂停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拍卖,继续投放南方地区的跨省移库玉米。受此影响,为了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营和必要的库存,在临储玉米比新玉米略有价格优势下,东北用粮企业积极参与竞价拍卖,因而,成交率大幅提高。南方销区,市场可流通的玉米较为稀少,粮源紧缺,多数地区玉米价格超过了2000元/吨。最近,北方将再次遭受寒流影响,运输困难问题或将继续困扰粮食市场流通问题。因而,国家加大了南方地区临储玉米的拍卖力度,且饲料企业也纷纷参与竞价拍卖中,其成交率与成交均价均创新高。 1.4.2.3 生猪养殖市场前景明亮 生猪存栏数量较大,尤其是传统的南方生猪养殖地区生猪存栏量同比均明显增加,这对饲料需求形成有力支撑,且旺盛的饲料需求将一直维持到春节左右。 1.4.2.4 收储政策尘埃落定 收购主体放开,种粮农民惜售加强,如果企业按照1500元的平均收购价进行采购,预计很难采购到粮食。因而,企业只有把国家给予的补贴加到采购价上,才能保证采购工作顺利进行。 1.4.2.5 美玉米继续围绕4美元盘整 当CBOT玉米期价站在4美元上方后,上周展开了调整,其主要原因是呕吐毒素继续影响玉米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进口国开始采购小麦进行饲料需求的替代。 综上所述,虽然最近期货市场表现得极其不平静,但主要是受股市大幅下挫的影响,但经济复苏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因而,商品期货价格走低只是暂时的调整,且农产品的金融属性远远低于工业品,其所受影响较为有限。而政策面上,收储政策终于落实,政策处于中性。基本面上,年前国内玉米需求将保持旺盛,而农民卖粮并不积极,这加大了连玉米期价走强的可能性。第二章 我国玉米供需状况2.1生产情况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因其喜暖湿气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2.1.1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走势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除2003年略有降低外,2001到2008年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 2008年的播种面积为29863.80khm,比 2001年的 24282.20khm增加了 23%。 总产量2008年为16591.50万吨,比2001年的11409.00万吨增加了45%。10 个主要玉米种植省份的播种面积也呈现增长趋势,增长最大的为黑龙江省,从2001年的2132.70khm增加到2008 年的 3593.90khm,播种面积增长了 68.5%,其他省份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玉米种植省份的总产也都呈现增长趋势,由于面积增加的原因,黑龙江的总产量2008年比2001年增加了1000万吨以上。产量增加最少的为云南省,也增产50万吨。2.1.2玉米单产走势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玉米单产水平除2003和2007年比上一年度有一定的降低外,单产水平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08年比2001年每hm 增加857kg,增产 18.2%。由此可以看出,全国总产的增加除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外,单产的增加也是重要的因素。 在 10 个玉米主要种植省份中,2008与2001年相比,吉林省的单产提高的最多,每hm增长在2000kg以上,其余大部分省份单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未来,由于播种面积的有限性,大幅提高总产量的希望应该更多地寄托在单产的提高上来。单产的提高潜力理论上而言是巨大的。玉米高温优低研究与推广协助组1研究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光能生产潜力约 1650021000kg/hm。以河南省为例,李潮海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作物增产潜力估算办法,计算出河南玉米光温增产潜力为 1500021000kg/hm。2.1.3未来趋势与分析2012年4月18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12年农村绿皮书发布会暨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预测今年粮食存在九连增的可能性,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5.8亿吨,同时玉米因饲料需求和工业需求旺盛,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估计2012年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2消费情况2.2.1 消费增速较快根据中华粮网数据,2000/01年度,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约为11189万吨,经过10年来的发展,预计2010/11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将增加到16700万吨, 年均增长率达到3.8%3。 国内玉米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与我国饲料及养殖业迅速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蛋奶肉的需求量开始增加,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饲料养殖业的发展。据数据显示,2010/11年度,国内饲用玉米消费数量1亿吨。除了饲用玉米消费之外,近年来,深加工的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玉米消费加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2000年以后,伴随着国际市场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寻求替代能源的热潮,刺激了我国玉米深加工的飞速发展,玉米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其消耗玉米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据中华粮网数据,预计2010/11年度工业玉米消费总量约为5000万吨,而2001/02年这个数据为1250万吨4。2.2.2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目前我国玉米消费的构成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口粮及其它消费。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的饲料生产以手工作坊为主,产量较低,饲料玉米消费量也较低。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饲料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玉米消费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据统计,2000年,我国饲料玉米消费量所占比例达到峰值5。2000年以后,随着玉米深加工的发展,饲料消费占比开始回落,但饲料消费总量仍然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与之相对应的是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费所占比重开始增加。饲用玉米消费占玉米消费的比例由2001/02年度的约74%下滑到2010/11年度的60% ,而深加工消费所占比例由2001/02年度的11%上升至2010/11年度的30% 。玉米深加工的迅速发展改变了玉米饲用消费独大的单一消费结构,延伸了玉米产业链条。玉米食用消费和种子消费用量较小。 图1a. 2001/02玉米消费结构图1b. 2009/10玉米消费结构2.2.3玉米消费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国内玉米消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由于玉米消费与玉米生产在空间分布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玉米贸易的产生。目前饲用消费玉米的主要地区有广东、四川、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是我国饲用玉米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其次是云南、广西、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饲用玉米消费具有典型的全国分布特征,覆盖了产区和销区。玉米工业消费在全国的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即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华北黄淮产区。其中工业消费玉米量最大的是山东和吉林,其次是黑龙江、河北、河南、内蒙古、辽宁等地区。工业玉米消费主要集中在北方产区,广大的南方销区市场工业消费数量较少。2.2.4玉米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图2.我国玉米历史进出口数量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开始急剧下降。根据海关数据,2010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玉米数量为155.8万吨,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出口玉米数量为12.08万吨,净进口量为143.72万吨。玉米出口大幅下降而进口大幅增加的原因除了2009年国内玉米大幅减产之外,玉米消费的持续增加是国内玉米进口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预计随着国内玉米产消的变化,今后通过进口玉米来调济国内玉米市场余缺将会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国内玉米消费量的增加,未来国内玉米市场或从目前的紧平衡向产不足需过渡。2.3贸易情况2010年,我国玉米进出口开始出现逆转。由于我国畜牧业和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迅速,所以未来玉米将有可能持续进口。但是,2010年9月以来,国际价格开始高于国内价格,进口量可能不会出现大幅度扩张。4月中下旬,国家暂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购进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有可能导致玉米进口数量的减少。从进口来源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与出口国,近年来其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玉米种植业者行业组织加大了对我国玉米的出口促进力度。预计未来我国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的局面将会持续。2010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承诺将对阿根廷开放我国的玉米市场。2011年5月,我国贸易代表团访问,阿根廷就植物检验检疫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根据阿根廷玉米种植户协会透露的消息,中阿玉米贸易有望在年内实现。因此,阿根廷有可能成为我国又一大玉米进口来源国。特别需要关注的是DDGS的进口,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到,我国DDGS进口量激增。DDGS不受进口配额的限制,不存在进口上限,所以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2010年底,国内企业对美国进口,提出反倾销诉讼,12月商务部提起反倾销立案。如果反倾销调查认定美国DDGS为倾销,未来的进口量将大大减少。第三章 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31生产成本因素玉米投入与产出价格的相对关系。玉米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农民的玉米种植季节性,进而会影响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上述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玉米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成本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粮价过低,农民会惜售;收益情况会影响农民对下一年度玉米种植安排,收益增加,农民可能会增加种植面积,反之可能会减少种植面积。3.2需求因素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3.3供给因素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小。3.4库存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供给紧张。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常常呈现负相关关系。3.5宏观经济因素2011年,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再遇险境。尽管2011年的商品市场已经对欧债危机有所消化,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多数欧盟国家的还债期主要集中在2012年的2-4月,其中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债务数目最大,或令原本趋于平静的市场再次面临风险。不过,美国经济复苏好于市场预期,有利于抵消欧债危机带来的部分不利的影响,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从2011年的年中最高点开始回落,2011年11月和12月的失业率分别为9.0%和8.6%;季度GDP在2011年末回升至2.5%。另外,2011年中国的通胀压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12年将要面对的是保经济增长。预计2012年的货币政策有望相对于2011年偏松。我们认为,宏观经济前景不佳将可能影响到全球商品需求,令玉米需求放缓,抑制其价格上涨。3.6汇率因素利率变化以及汇率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常会引起商品期货行情波动。无论以人民币还是以美元作为玉米价值的货币进行衡量,货币实际币值的波动必然会对玉米的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由于金融资产与商品期货之间有着一定的连动性,所以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相应地,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出现下跌。因此,货币汇率也是决定玉米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从2002年以来美国CBOT玉米等商品期货品种走势与美元走势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元贬值是推动商品期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第四章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及投资策略4.1价格变动趋势分析4.1.1需求因素分析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口粮消费总体变化不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最高,达65%以上,由于受国际市场和疫情的影响,历年来畜牧业一直初步稳定的波动中,直接影响了对饲料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对玉米的需求,从而作用了玉米的价格走势;工业加工用玉米所占比例占25%左右,近年来玉米深加工的发展是玉米需求增加,供给趋紧,成为其价格上涨的直接推动力。尽管东北玉米上货量增加,下游养殖利润继续下降,但是存栏基数处于高位是不争事实,国内食品安全监控下,未来东北玉米需求程度必将有增无减。东北产区种植基本结束,华北地区冬小麦也进入集中收割期,同时又面临新季玉米播种在即,尽管种植面积增加预期强烈,但未来作物天气的变化对价格影响更多偏为利多因素。此外此次华北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形势严峻,因后期减产预期加大,恐将影响未来饲用小麦替代供应量,未来价格涨势无疑。投资策略:玉米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因此此时适合买入并持有玉米期货。4.1.2供给因素分析相对于大豆等农产品,我国的玉米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每年进口量较低,出口量相对稳定,每年的国内产量成为影响国内供给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国内玉米在10月底开始陆续上市,上市时正是玉米现货价格走低的时候,到来年5、6月份与玉米开始走向紧缺,价格开始走高,到7、8月份价格达到顶峰。投资策略:根据玉米期货攻击规律,应当10月底,也就是上市时开始买入玉米期货,到来年7、8月份卖出,如为保险起见,可在5、6月份开始陆续卖出。4.1.3库存因素分析国储玉米库存数据一直对外保密。按照业内人士的测算,自2009年以来,政府为了调控物价,向市场释放了超过5500万吨的国储玉米,目前国储玉米库存大约是1000万吨,还不及国内一个月的玉米消费量。去年3、4月国内玉米价格也曾出现大幅度上涨,当时粮食主管部门在改变拍卖玉米策略的同时,还推出一系列控制玉米深加工企业参与收购的政策措施,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下一步玉米涨幅继续加大,国家势必会实施扩大玉米进口、调整玉米收储、拍卖以及控制玉米深加工等政策措施,大力整顿国内玉米市场,把抑制玉米为主的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今年稳定物价的重点。投资策略:玉米期货库存不足也会导致价格上涨,因此玉米期货适合持有。4.1.4宏观经济因素分析4.1.4.1新季玉米生产情况受比较收益较高影响,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增加。根据中华粮网调查,预计201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8亿亩,较上年度增加900万亩,增幅1.9%。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已全部结束,在玉米和大豆面积之争中,玉米仍占据了优势。特别是东北的黑龙江产区,由于近两年大豆价格相对较低,种值大豆的收益低于玉米,部分地区农户由大豆改种玉米。另外,黑龙江省今年提出“2011年粮食总产量1000亿斤以上”的目标,而大豆产量较低,扩大玉米种植更容易实现目标,因而在地方政府导向上或更倾向于引导农户种植玉米,也成为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之一。预计黑龙江省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将较去年增加约 500万亩。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也将小幅增加。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东北玉米播种期间气温较高,土壤墒情较好,春播进展顺利,加上播种面积的增加,目前总体玉米出苗情况良好。从华北黄淮产区来看,由于该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对保持玉米种植面积的稳定提供了基础。而玉米价格的高位也增加了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预计华北黄淮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也将出现增加态势。4.1.4.2当前玉米市场价格情况2011年,国内玉米价格受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呈现持续上涨走势。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以稳定国内玉米价格。特别是4月份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出台的针对玉米市场的专项调控措施对抑制玉米消费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受供求矛盾的支持,国内玉米价格继续走强。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 6月9日,河北石家庄饲料企业进厂价2160222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00元/吨;山东德州饲料企业收购价2240-226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30元/吨;吉林长春深加工企业进厂价约2100214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50元/吨;广西南宁东北玉米站台价24002500元 /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50元/吨;四川成都东北玉米到站价2350238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40元/吨。4.1.4.3当前饲用玉米消费情况成本推动、存栏不足、供需趋紧是猪肉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3月份国内的生猪存栏量为44750万头,环比上涨0.77%,生猪存栏止跌回升,同比上涨1.40%;能繁母猪4710万头,环比下跌0.43%,连续下跌3个月,同比下跌2.69%,3月份全国母猪存栏总量已经降至3年来的低位,因此,2011年生猪供应总体紧张,猪肉价格将维持高位。后期,生猪及猪肉的高价位后期将会推动生猪补栏增加,饲用玉米需求有继续增加态势。4.1.4.4深加工玉米消费情况根据数据,预计2010年玉米淀粉加工消费玉米数量将达到2850万吨,玉米酒精消费玉米数量将达到1580万吨。从去年以来,由于酒精和淀粉类价格持续上涨,深加工企业普遍保持了较高开工率。但从今年4月份之后,由于玉米原料价格的上涨,而酒精和淀粉类产品出现滞涨或回落,特别是许多淀粉生产企业成本压力较大,企业开工率出现下降。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粮价推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产品销售却持续低迷,下游需求连续数月疲弱不改,多数淀粉生产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问题。淀粉企业不得不一再下调产品出厂价格,端午节前,东北地区淀粉生产企业整体大幅下调淀粉出厂报价超过100元/ 吨,生产利润再遭削减。4.1.4.5小麦替代量增加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国内玉米价格从4月份开始超过小麦的价格。据价格监测显示,2011年6月5日,全国三级白麦与二等黄玉米的比价为 0.96,其比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小麦与玉米比价的变化将会加大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从而抑制玉米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的幅度。根据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的数字,2010年全国饲料公司消费了730万吨小麦,同比猛增146%。由于今年小麦玉米比价进一步降低,预计饲料小麦消费量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目前新季小麦开始上市,小麦价格优势突出,非常有利于小麦替代玉米的实现。投资策略:虽然农民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但各省玉米价格仍有上升,消费需求上涨,适合买入并持有玉米期货。4.1.5汇率因素分析投资策略:目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导致玉米期货价格上涨,所以适合买入并持有。4.1.6玉米期货的k线分析图3 玉米连续 周线 图4 玉米连续 月线图5 玉米连续 季线投资策略:玉米连续周线虽有下降趋势,但从月线上看虽有波动,仍为持续上升趋势,从季线上看呈明显上升趋势,所以可以考虑买入并持有。4.1.7国家相关政策分析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甚至左右着玉米市场和玉米价格,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粮食的市场化改革,从19851997年的“合同定购、国家定购和价格双轨制”,1998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2001年的“放开销区、保护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至目前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玉米市场基本上已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玉米价格已经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场供需,但相关的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储备政策、货币政策仍将对玉米市场及其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需予以关注。4.1.7.1国家政策“组合拳”初显成效2010年11月份以来,为缓解玉米供求偏紧局面,稳定市场价格,国家先后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一是发布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主要对收购主体以及数量上做出严厉警示性规定,这对减缓玉米价格上涨及打击市场投机性囤粮行为将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二是在关内增加玉米跨省移库销售量,并对跨省移库玉米交易细则进行修改,对参与竞买的企业资格和采购数量等方面作了限制,使得日趋严格的玉米拍卖又新增了一道门槛,以避免粮源过多地进入贸易环节;三是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提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不仅如此,近日各地发改委对玉米深加工已建和在建项目的清理工作正在展开。此外,玉米深加工项目的核准已被喊停,成为国家调控玉米市场“组合拳”中的又一措施。目前上述政策因素已初显成效,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已出现回调。4.1.7.2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继续低位徘徊12月7日,2010年第70批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拍卖活动继续举行,由于此前有关部门对政策性玉米拍卖的细则做出了更加详尽的修改,准入门槛较高,以致参与企业的数量急剧减少,拍卖成交结果依然保持着上几轮的低迷态势,其中:东北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计划销售26.58万吨,实际成交1.51万吨,周比减少3.31万吨;成交均价1645元/吨,周比上涨36元/吨。关内移库玉米(含中央储备)计划销售177.72万吨,实际成交19.65万吨,周比减少9.59万吨;成交均价1852元/吨,周比下跌28元/吨。4.1.7.3农户持粮惜售心理有所松动在国家政策调控的干预下,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产生波动,东北农民的卖粮心理也相对受到影响,加上临近年终,由于偿还贷款需要,一些农户必须将手中部分玉米出售变现,惜售心理开始松动,以致近期东北部分地区送粮人数开始增多。同时,自11月下旬以来,山东地区用粮企业就不断对玉米的收购价格进行下调,加上政策强势施压的现状目前依然难以改变,且目前已临近年底,农户在短期看涨无望的情况下,对市场价格的认可程度也有所提高,惜售心理在部分地区开始逐渐减弱,玉米上市量也因此出现较明显增加,以致一些企业继续下调收购价格。4.1.7.4养殖企业理性观望,国内生猪价格逐步企稳近一周以来,随着供需双方心态趋于理性,国内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呈现止跌企稳的运行态势。目前国内品种毛猪收购价大多集中在6.8-7.3元/斤区间,与上周基本持平。同时,面对近期猪价的回落,部分大型养殖企业表示,由于目前生猪养殖效益仍处于盈亏平衡水平上方,近期价格的回调仍在接受范围以内,因此提前抛售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也抑制了生猪价格的进一步回落。随着元旦前期传统收购高峰的逐步临近,近日国内养殖企业对于后市生猪价格的预期也有所改观。部分养殖企业认为,由于11月下旬以来,储备肉投放已经导致生猪价格出现一定回落,政策性调控已有所成效,且此前贸易商以及屠宰企业对于生猪收购的观望导致库存出现下降,因此,后期市场收购量的增加有望带动生猪价格再度回升。投资策略:国家采取政策使部分地区玉米期货价格平稳,对缓解玉米供求偏紧局面,稳定市场价格初见成效,但价格并未平稳回落,对于玉米期货的持有还要时刻观察市场现状,不能麻痹大意。4.1.8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因素分析玉米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会对玉米的供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销情况,导致玉米未来价格的走势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这种比价关系很重要,例如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玉米和大豆属于竞争作物,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如果大豆价格偏高,农民就会多种大豆而少种玉米,这在最近几年黑龙江的种植面积上有比较明显的迹象。但是大豆价格升高后同样也会拉动玉米价格走高,这是因为农民在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后玉米的供应量下降,在供应减少而需求量没有同步减少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势必会被抬高。玉米和小麦不是争地作物,但是小麦除了食用以外,同样也是饲料的一大来源,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小麦就会被用来替代玉米作为饲料消费。通常市场上比较认同的小麦玉米比价为1.1:1,如果小麦价格下跌,那么玉米作为饲料的消费量就会减少。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粮食品种还包括饲料小麦和饲料稻谷。历年的价格实践表明,上述粮食品种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例如饲料小麦和玉米的正常比价关系约为0.9:1.0,如果两者比价关系超过这一水平且幅度较大,则会引起两种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况的发生。因此,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成为影响玉米价格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由于玉米现阶段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因此同样用于饲料生产的豆粕价格的变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的价格。尽管两者间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目前国内豆粕供给充裕的情况下,豆粕价格的涨跌常常是市场饲料产量和需求量增减的直观反映,玉米价格的变动将受到饲料需求量变动的影响。投资策略:受其他农产品价格以及供应量的变化的影响,玉米期货价格呈上升趋势,适合买入并持有。4.1.9玉米进出口玉米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对国际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玉米的进口情况,这些国家玉米生产、消费的变化对国际玉米进出口贸易都有直接影响。对国内市场而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主产国,我国是玉米净出口国,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由于我国玉米价格跟国际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差异,直接出口并不能获得利润,因此出口已经成为国家对市场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要重点关注国内出口方面的政策,出口对国内玉米市场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投资策略:玉米出口会拉动需求,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升高,适合买入并持有玉米期货。4.1.10其他因素分析除了上述主要方面的影响外,在玉米的播种与生长期间,还应注意国内经济景气情况、运输玉米贮存、运输成本如原油、海洋运输费率、运输紧张等其他因素变化、政治局势、军事行动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对玉米的价格走势的影响。投资策略:玉米期货的价格还受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玉米期货的买入卖出还要时刻关注时事新闻。4.2我国对玉米期货的政策4.2.1 2010年国储收购政策延后推出,限制令改变市场需求节奏 在2008年经历金融危机后,国家为稳定秋粮正常销售活动而适时推出了国储收购政策,2008 年 10 月和 2009 年 11 月的收储政令起到了稳定市场所面临的新粮上市的价格冲击,而步入2010年秋粮开始陆续上市以来,诸多粮食作物的收购价格陆续出台而久久未见对玉米的收储政策,直至2011年1月中旬,市场传出中储粮将展开玉米收购补库活动,收购价格为新国标三等玉米黑龙江地区每斤0.89元、吉林0.90元、辽宁0.91元,另外每吨50元的入库管理费用,但由于最后的收储价格偏低于东北地区现货干粮价格,使得农民继续惜售和成交不兴的状况。另外,为让道中储粮收储,1月中下旬政府叫停了中粮集团等“国字头”旗下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收购,随后“限购令”扩展到黑龙江地区,限期至4月中旬。 临近农历春节期间时,随着农民售粮意愿减弱,南北倒挂现象持续,使得市场整体购销较为清淡,也导致玉米现货价格面临较为沉重的下行压力。虽然多数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在年前备货2个月左右的库存,但是春节后的玉米淀粉、酒精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库存不足的深加工企业面临进入市场集中购粮而又无粮可收的状况, 反而对现货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据最后报道的公开收购信息,截至4月25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 10 个玉米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 2010 年新产玉米8630.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699.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31%。 然而,前两年由于玉米价格的偏低,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而对2010年度的收储推迟2011年1月推出,表明当年玉米集中上市阶段的价格较为合理,不需要国储托市价格的效用,政策性的提高价格已经意义不大,今年新粮上市阶段,如果仍面临新粮价格接轨陈粮价格的现象,则国储收购政策仍有可能重演2010年度的推迟。 4.2.2国储拍卖持续进行,计划量、成交量逐级萎缩 从2010年年初“玉米疯”开始以来,国家为平稳价格而提前在4月开始竞价抛售活动,并且按照每周拍卖的节奏持续拍卖至今,从 2009 年拍卖到今已累计达到 3000 万吨国储玉米,跨省移库累计达到1600万吨,总共动用了4600万吨的国家储备。 但临储和移库的成交率上所反映的需求局面明显不同临储高成交率在2010年4月至8月时段,在新粮上市之前始终维持 80%左右的高成交,可以显见当时对东北主产区拍卖玉米所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回收避坑知识培训课件
-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电煤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高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本溪初二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热惊厥讲解课件
- Penicillin-V-b-sulfoxide-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华大学日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育理论考试考那些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超大型矿用卡车电动化转型技术路线及成本效益分析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至2030中国太阳能发电中的水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剖析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洞察与改革路径探究
- 2025年药品监管与安全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大讲堂+管理办法
- 高中班级常规管理课件
- 销售部区域划分管理办法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