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人危怀安,法与经济学(LawandEconomics),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参考书目,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2、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3、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4、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6、张乃根:法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第1章法与经济学概述,4,本章包括以下四节:1.1法与经济学的内涵1.2法与经济学产生背景和条件1.3法与经济学的思想渊源1.4法与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5,1.1.1法与经济学概念,1.1法与经济学的内涵,法与经济学是法律学与经济学交叉生长的一门新兴边缘的学科,是揭示法律的经济本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法学理论和具体的法律问题的理论体系和法学流派。,6,1.1.2法与经济学不同于经济法学,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性质不同价值观不同,7,1.1.3法与经济学分析的经典案例,1、一家工厂(甲方)与附近一家营业性洗衣店(乙方)发生纠纷,甲方排放的烟尘,污染了乙方晾晒的衣服。乙方起诉,要求甲方停止排放并赔偿损失。法院如何审理此案?,8,2、假设乙方因烟尘污染蒙受的损失为5000元,若要消除污染,采取何种措施更经济?,9,3、法院判决甲方应负损害赔偿责任或不负该责任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吗?(1)在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条件下,不论法院如何判决,双方生产都是有效率的。为什么?,10,(2)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则法院的判决对效益结果有影响。为什么?,11,4、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法律的目的就是推进市场交易,促进交易成本最低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这是法与经济学的最根本的观点。,12,1.2.1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1.2法与经济学产生背景和条件,1、二战前,西方的法学阵地主要为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所占据,形成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13,2、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使经济学和法学真正地结合,从而导致了法与经济学的产生。,14,1.2.2学科间的相互渗透,1、二战后,在法理学中,“关于法的理论”的比重日益增加,越来越多地注重于与法律和法学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研究,其中法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导致法与经济学的产生。,15,2、在国家和法律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生产、资源和产品分配的情况下,客观上要求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结合两个学科的原理、方法,首先对直接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促成法与经济学的兴起。,16,1.2.3政策选择的需要,1、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效率与公正)两种经济政策谁优谁劣的争论,是促进法与经济学形成的重要因素。,17,2、为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经济学的研究向涉及经济的法律制度发展,法学研究在向法律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果发展。正是在这两种趋势的交叉点上,产生并形成了法与经济学这一边缘性、交叉性的法学流派。,18,1.3.1功利主义理论,1.3法与经济学的思想渊源,1、它是由18世纪英国著名的功利法学家边沁所创立。在边沁看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原则应成为国家立法、司法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9,2、边沁的学生密尔认为,幸福是物质与精神、求乐与避苦、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统一。,20,1.3.2制度经济学理论,1、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Economics)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派。主张用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分析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1,2、代表人物康芒斯主张,提高国家和法律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作用,特别强调法律和经济现象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甚至认为法律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22,1.3.3福利经济学理论,1、福利经济学认为追求功利的理性的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是有效益的,即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和最大化。,23,2、意大利福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最理想状态”概念来作为检验社会福利是否增殖的标准。即帕累托“最理想状态”,24,3、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希克斯提出补偿原则观点,即“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他们认为,如果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大于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殖,因而这种改变也是有效率的。,25,4、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是以分析各种外部影响为其重要内容的。福利经济学者庇古提出,借助于国家的直接干预和法律的介入,实现社会福利增值和资源最优配置。,26,1.4法与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1.4.1萌芽阶段,法与经济学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刑罚与犯罪的均衡性”原理。英国功利主义理论创始人边沁在阐述改革英国刑法制度的指导思想时更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倾向。,27,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20世纪20年代的康芒斯等人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法律和经济的关系或隐含这方面的理论,包含了法与经济学的思想理论的萌芽,28,1.4.2诞生阶段,经济学和法学的真正结合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从而标志着法律经济学的正式诞生。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课程设置的改革,使经济学成为法学院的正式课程。著名的经济学家哈里西蒙斯(HenrySimons)受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专职教授。这是法学与经济学实际相结合的关键一步。,29,1946年阿隆迪莱克特(AronDirector)与爱德华利维(EdwardLevi)合作,共同开设了“反托拉斯法”课程。创办了法学和经济学杂志。,30,1.4.3发展阶段,1、60年代以后,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不仅涉及反托拉斯法等传统的法律的经济分析领域,而且涉及其他法律领域,开始了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的发展的新阶段“新的”法与经济学(“New”LawandEconomics)阶段。,31,2、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和卡莱布雷斯的“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行为法的若干思考”(1961年)这两篇论文是“系统地”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那些并非公开宣布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领域的最初尝试。,32,1.4.4走向成熟阶段,1、进入20世纪70年代,是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才华横溢的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的出版。,33,2、一些编撰性的法与经济学著作陆续出版,如财产法的经济学基础(BA艾克曼编,1975年)、犯罪与刑罚的经济学论文集(GS贝克与WM兰德斯合编,1975年)。至此,法律的经济分析作为一个新的法学流派,日益成熟并为人们所接受。,34,1.4.5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发展,1、法与经济分析学说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并进入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法学院,经济系(或商学院)开设了“法与经济学”课程,一批高质量的教材纷纷出版面世,如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波林斯基(Polinsky)的法学与经济学导论(1983年等。,35,2、法与经济学学术研究活动活跃,有关论著接连问世,学术刊物日益增多。3、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相继成立。,36,4、法与经济学开始了其向司法渗透并产生影响的历程。在波斯纳等人的努力下,美国判例法的一些传统领域,如财产法、侵权行为法等已开始采纳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37,5、法律的经济分析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日益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学流派。,38,思考题:1、如何理解法与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2、试述法与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3、简述法与经济学产生和发展历程。,39,第2章法与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40,本章包括以下六节:2.1法与经济学理论概述2.2科斯的法与经济学理论2.3波斯纳的法与经济学理论2.4威廉姆逊的法与经济学理论2.5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6法与经济学的客观评价,41,2.1法与经济学理论概述,以赫兹教授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将法与经济学理论分为三类。(1)运用经济学观点分析法律制度的形成;(2)具体研究法律的效益或分配效应;(3)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寻求包含各种交易的法律程序的抽象模式。,2.1.1国外的“三分法”,42,2.1.2国内的“二分法”,以张乃根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把美国法与经济学分为两个学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耶鲁学派(YaleSchool)。,43,2.2科斯的法与经济学理论,2.2.1科斯简介,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HarryCoase)是法与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奠基人。,44,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1960年,他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1988年,他发表企业、市场与法律论文集,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45,2.2.2“企业的性质”交易成本理论提出,1、1937年,科斯发表了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他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解决了以下问题:企业存在根据、企业规模和企业活动的方式和方向。,46,2、“企业的性质”一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明确地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了经济分析之中。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质是效益最大化。,47,2.2.3“社会成本问题”科斯定理形成,1、1960年,科斯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这是当代被引用最多的经济学文献。,48,2、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法定权利的初始界定(即有无赔偿责任)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无关。这就是著名的“科斯第一定理”。,49,案例分析:假设牧场主A和农场主B。A养牛获利,但同时牛毁坏B的谷物,给B造成损失。如下表所示:,50,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法定权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益无影响,社会资源总是优化配置的,这就是科斯第一定理的实质。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条件下,法律机构应该把相应的权利分配给那些将会通过市场交易购买这些权利的当事人,也即把权利分配给那些最能使社会财富增值的人。这是“科斯第二定理”。,51,3、科斯定理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根据效益原理理解法律制度的一把钥匙,它认为,立法、司法和执法应该体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52,2.3波斯纳的法与经济学理论,2.3.1波斯纳简介,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兼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是法与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53,1973年发表其代表作法律的经济分析。1981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他的上诉审判决意见是联邦上诉法院引用率最高的。,54,在1978年以后出版的引证最多的50本法学著作中,波斯纳就占了4本;他的总引证率也是最高的(7981次)。1999年,美国法律人年终刊评选了100位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法律人,波斯纳是有专文介绍的13人之一。波斯纳的法与经济学理论集中体现在法律的经济分析和正义的经济学之中。,55,2.3.2经济效益观,1、“人是其自利的理性最大者”。这是波斯纳经济效益观的出发点。2、波斯纳提出了经济学的三条基本原理。第一,需求与价格成反比,即供求法则。第二,效益最大化。第三,资源利用在市场调节下将趋向价值最大化。,56,3、效用在经济学上有两种意义,一是指预期成本或收益的价值。二是在人们风险观不同时,更要区别价值与效用的意义。4、效益是指资源配置的价值最大化。卡尔多希克斯关于交易双方的总收益超过第三者总损失的效益观就是他的效益观。,57,2.3.3法律观,1、所有的法律归根结底都是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2、人们必须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现行的法律是否符合效益原则。,58,3、从效益原则出发,波斯纳还对经济学与法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4、波斯纳以其经济效益观作为指导,还对法律的定义进行了诠释。,59,2.3.4正义观,在波斯纳看来,公平有时指分配公平,有时指的就是效益。追求效益是作为社会善的最高标准。,60,2.3.5经济效益观与功利主义,波斯纳的经济效益观不同于功利主义。他对法律进行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财富最大值”这一伦理学基础上。,61,2.3.6对法律的系统性经济学分析,1、财产法的经济学分析。波斯纳提出财产权法律制度的效益三标准:第一,普遍性第二,排他性第三,转让性,62,2.3.6对法律的系统性经济学分析,2、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波斯纳指出,“合同法的基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他人对他们的合同当事人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以便鼓励经济活动的最佳时间选择和使颇费成本的自我保护措施没有必要”,从而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63,3、家庭法的经济学分析。在波斯纳看来,婚姻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它是夫妇为了互利而交换服务的自愿安排。婚姻产生家庭。,64,4、刑法的经济学分析。刑罚的作用在于对犯罪行为施加额外的成本。刑罚的基本目的就是对潜在的罪犯起到威慑作用,以减少犯罪。5、宪法的经济学分析。波斯纳认为,美国宪法与一般成文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制定成本特别高,因为需要绝对多数通过,交易成本高。第二,宪法规定了政府三权分立的结构。,65,2.4威廉姆逊的法与经济学理论,2.4.1威廉姆逊简介,奥利弗E威廉姆逊(OliverE.Williamson)是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从1976年起,在宾夕法利亚大学任经济学、法学与组织理论教授;后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律与组织经济学教授,并任法学、经济学与组织杂志主编。,66,威廉姆逊长期从事企业(即纵向一体化)等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打出“新制度经济学”的旗号。威廉姆逊的研究提高了耶鲁大学法学院作为法与经济学重要领地的学术声誉。,67,2.4.2法律与经济组织学说的主要观点,1、威廉姆逊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一书中,概述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他主要集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尤其是企业、市场以及相关的合同过程。,68,交易成本经济学有以下特点:(1)分析更趋微观化;(2)行为假定更具有自我意识感;(3)资产专门化的引入;(4)更依赖于比较制度分析;(5)将厂商视为管理结构而不仅仅是生产单位;(6)更侧重分析事后的合同制度。,69,威廉姆逊描述了合同过程中的程序特征:,70,2、威廉姆逊对法与经济学的意义不在于提供系统的、范例的、对法律的经济学实证分析,而在于提供一种富有哲理的规范性分析方法。3、法与经济学理论并不限于科斯、波斯纳和威廉姆逊的理论,还有卡莱布雷西、贝克尔、德姆赛茨等。,71,2.5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5.1法律的规范性经济分析,1、确定经济学的某种价值规范,是对法律进行规范性经济分析的前提。经济效益(EconomicEfficiency)是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的基本规范。,72,2、判断法律制度是否具有效益性,其标准主要是看其影响或产生的结果是否符合帕累托“最理想状态”或“卡尔多希克斯标准”。,73,3、效益是以自愿支付(Willingnesstopay)为前提;不涉及道德伦理上的评判;是指成本收益(Cost-Benefit)之比。4、法律的规范性经济分析方法建立在主观和个人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经济效益为最高判断标准,结论是法律应该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74,2.5.2法律的实证性经济分析,1、法律的实证性经济分析所采纳的方法主要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代数或平面几何。,75,如:汉德公式:BPL。B为预防事故的成本,PL为预期的事故成本,其中P为事故发生的概率,L为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只有当BQc,PmPc,完全竞争的社会福利(三角形APcB+三角形PcFB)小于垄断的社会福利(三角形APmC+四边形CPmFE)。,128,3、垄断厂商通过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使其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进一步降低,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增加社会福利。,129,当然,也存在一些提高垄断厂商生产经营成本的因素。如垄断寻租行为、过大规模和范围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以及垄断厂商内部X非效率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垄断的成本,降低垄断的效益,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130,经验事实证明,垄断状态从整体而言,是效率的象征和成功的代表。自1890年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以来的100多年里,垄断现象不仅没有绝迹,反而规模扩大和程度提高,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131,3.3.4垄断状态与技术创新的再认识,1、垄断市场的高进入壁垒和专利保护制度给创新者以排他性权利,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享有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必将刺激创新者扩大技术创新力度,在更广、更深层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132,2、完全竞争厂商只能在一些所花时间短、耗资小、技术攻关难度小和创新幅度有限的项目、领域有所作为。垄断企业可以投入大量的优秀科研人员和巨额的研究经费进行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具有推动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133,思考题:1、反垄断结构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如何理解反垄断结构法的经济学基础?3、怎样评价反垄断结构法的绩效?4、运用所学理论,评析垄断状态的利弊。,134,第4章财产法的经济分析,135,本章包括以下五节:4.1美国财产法概述4.2财产权的经济分析4.3产权妨害与相邻权的经济分析4.4产权制度的分配效应4.5租金控制法的经济分析,136,4.1.1概念,4.1美国财产法概述,财产(property)就是由某人所有的物。在美国法中,财产主要分为两大类:不动产与动产。财产权就是利用资源的权利。财产法的经济学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以及相应的产权界定。,137,4.1.2如何取得初始财产权,1、在美国的判例法和财产法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占据”(occupancy)原则。“皮尔逊诉波斯特”(1805年)案:一天,波斯特先生牵着猎狗在海滩边游玩。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狐狸,便驱赶猎狗去追捕。此时,附近的皮尔逊先生也看见这只狐狸,举枪射死了狐狸,并占为已有。这只狐狸究竟应归谁所有?,138,汤普金斯认为,该案诉讼标的是一只野生动物。此类无主物只有通过占有才能取得初始财产权。由于皮尔逊射死并第一个实际占有狐狸,因此享有对该无主物的初始所有权。汤普金斯的观点获得了多数法官的支持。一个确立占有原则的先例诞生了。,139,2、“皮尔逊诉波斯特”案涉及的仅是野生动物的初始所有权,但是,占有原则也适用于土地等不动产的初始取得。3、尽管现在未被占有的土地或水资源稀少,但各国还是依据“先占原则”提出对南极洲及周围海域的部分领土权要求。,140,4.1.3对财产权的政府管制,1、美国政府不仅拥有大量国有土地,而且从南北战争之后开始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由,对私有土地的使用实行一定的管制。对财产权的政府管制始于对私人住宅内部设施的强制性规定。,141,分区制的推行。私有土地的征用。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人民私有财产如无适当赔偿,不得被征为公用”。如1954年“伯曼诉帕克”案。,142,4.2财产权的经济分析,4.2.1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1、美国广播频率个案分析20世纪以前,美国的广播频率不属政府管制。私人可以设立电台,选择一定的广播频率,政府不予干涉。1922年3月,全美只有60个广播电台,至11月却猛增到564个。导致所谓“广播大混乱”。,143,无线电业为何进行政府管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兰克福特法官在“全国广播公司诉合众国”(1943年)一案判决中指出:无线电管制对于它自身的发展就像交通管理对汽车的发展一样重要。,144,科斯在“联邦通讯委员会”(1959年)一文中对此反驳。在他看来,政府管制之前,广播大混乱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在无线电频率这一稀缺性资源中建立产权。法律制度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清晰的权利界限,使权利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进行转移与重新组合。,145,2、三点结论第一,财产权的界定是财产权得以转让的先决条件。第二,在零交易成本的条件下,财产权转让的最终结果与初始的财产权界定无关。第三,在有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在最初界定财产权时,要考虑其能否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146,4.2.2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德姆赛茨认为,在一个人生活的“世外桃源”里,财产权不起任何作用。在现实世界里,人们总是处于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中。财产权的首要作用是激励人们设法将外部性成本和收益内化(Internalization)。当内化收益大于内化成本时,财产权便产生了。,147,土地私有权将内化那些与公有财产权相联系的外部成本,这就创设了更加有效益地利用各种资源的激励机制。在财产公有制下,公有财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将在无视许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148,产权界定不仅可以使外部性内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大大减少为消除外部性而付出的交易成本。例如,一位公有土地权的所有者(甲)在耕种其中一块土地,另一位公有者(乙)在邻地筑起一道水坝。由于甲需水灌溉,因此要求乙停止筑坝。乙一口答应,但要求甲补偿他停止筑坝带来的损失。甲表示给予补偿,但要乙保证以后不再在此地筑坝。,149,结论:私有产权比公有产权更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在公共产品领域却相反。,150,4.2.3产权制度的效益标准,波斯纳提出了产权制度的效益标准财产权的普遍性;财产权行使的排他性;财产权可自由转让。,151,4.3产权妨害与相邻权的经济分析,4.3.1解决相邻权问题的原则,防止妨害的收益是否大于作为停止产生该损害行为的结果而在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法院在有关妨害的案件中,实际上做的是决定各种资源如何利用。,152,4.3.2“布默诉大西洋水泥制造公司”案,1962年,美国大西洋水泥制造公司在阿尔伯马县科曼斯镇建了一家水泥厂。该公司安装了现代化除尘设备,但仍排放了一定的泥尘,对附近地区的布默等7户居民的土地使用造成了妨害后果。布默等人于1967年向县法院起诉,请求法院颁布禁令,阻止大西洋水泥制造公司的这家工厂继续对他们的土地使用造成妨害,并要求被告赔偿已造成的损失。,153,多数意见代表伯根法官认为,水泥厂确是周围地区空气污染的根源,而消除污染则取决于技术水平的程度,取决于谨慎地平衡关闭工厂的经济后果与继续生产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一审判决的理由是原告的损失与关闭水泥厂所致损失之比,相差悬殊,因而拒绝颁布禁令。,154,解决产权妨害问题有两种选择:其一颁布禁令,但缓期执行;其二,放弃颁布禁令,但赔偿损失。伯根法官认为,第一种选择不切实际,第二种选择是以支付永久性损害赔偿代替禁令,符合衡平原则。多数意见成立,由此产生一个反映产权经济学原理的先例。它所确立的“衡平”原则,是解决相邻权纠纷的基本准则。,155,4.3.3我国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有三点:(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2)团结互助;(3)公平合理。,156,4.4产权制度的分配效应,4.4.1产权制度存在分配效应,波斯纳指出:“即使在零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初始的权利规定不影响最终的效益结果,它也会对当事人的相对财富产生效应。,157,4.4.2产权制度的分配效应分析,从单个企业看,如图4-1所示:,158,159,4.4.3结论,产权制度的规定不仅会直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财富分配,而且会波及或多或少的第三者,因此,政策制定者、立法者或法官在作出有关产权制度的选择时须统筹兼顾,力求使总收益大于总损失。,160,4.5租金控制法的经济分析,4.5.1概念,租金控制法是美国政府对私有土地利用的政府管制的重大发展,是旨在保护承租者利益、对租金进行控制的成文法(RentControlLaws)。租金控制法是通过抑制租金上涨过快,帮助低收入者,但是它减少了土地所有者调整租金幅度的自由。,161,4.5.2租金控制法的具体分析,1、从供给看,如图4-3所示情况:,162,一项对美国34个大城市地区租金问题的实证研究表明,住宅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与地价变化有关。一般地,地价上涨10%,租金提高6.5%。如果不允许提高租金,低收入住宅数量将减少2.4%;如允许提高3.25%的租金,这类区宅数量减少1.2%。,163,2、从需求看,如上图所示。,164,据统计,19741975年,美国大城市地区低收入住宅弹性为+0.98。这就是说,在未控制的租房市场上,承担者年收入增加8%,如低收入住宅供给量不变,年租金上涨8%。如禁止租金上涨,这类住宅供给量减少8%。如允许租金上涨4%,供给量将减少4%。,165,思考题:1、运用所学理论,对中国物权法进行经济分析。2、怎样理解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效率性?3、请对我国最低工资法进行经济分析。4、如何评价产权妨害的经济分析?,166,第5章合同法的经济分析,167,本章包括以下五节:5.1美国合同法概述5.2交易成本理论与合同法5.3合同成立的经济分析5.4履约的经济分析5.5违约与补救的经济分析,168,5.1.1合同(Contract)成立,5.1美国合同法概述,1、合同就是法律上有效的许诺。我国新修订的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美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成立交易关系的协议。,169,2、合同的基础在于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这种合意的过程分为要约(Offer)和承诺(Acceptance)两个基本阶段。对有效要约的承诺,意味着合同的成立。要约的有效性是合同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莱夫科维茨与大明尼阿波利斯剩余商店”个案分析,阐述了要约有效的原则。,170,该案被告于1956年4月6日、13日两次在该市一家商报上刊登广告:“本周六上午9时起,本店出售新毛外套,价格为100$,欲购从速”。原告悉知这则商品信息,两度前往该店,要求按广告上标明的价格购买一件新毛外套。被告不肯出售,认为报纸上的广告不是要约,售价还需议定。,171,审理此案的墨菲法官认为:1)被告在报上刊登的广告是否构成要约?2)原告的行为是否构成承诺?该案的推论是,凡是公开和无讨价还价余地的要约均具有法律效力。承诺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要约的无条件接受。承诺时间的确认是合同法要解决的又一问题。“联合钢铁和输送设备公司诉福特汽车公司”一案的判决说明,一旦被要约人无条件地以明确的语言或行动表示承诺,合同即成立。,172,1956年7月26日,福特公司向联合公司订购一批设备,要求联合公司负责安装。订单还附有一项规定:卖方对设备安装过程中因其雇员或买方参与安装人员的过错所致损失负赔偿责任。联合公司于11月10日寄出签署过的订单,两天后,福特公司收到返回的订单。但是,在这之前,联合公司已开始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并于11月5日发生一起因福特公司雇员过错造成联合公司雇员伤害事故。谁对此负赔偿责任?,173,3、在美国普通法中,合同的成立还须有约因(Consideration)。约因是指“一方获得的权利、利益,或一方承受的义务、损失等”购买某种“允诺”的代价或补偿。约因是强制执行承诺义务的必要条件。,174,5.1.2履约,1、合同法要解决的是,当事人如何根据合同条款履约。(1)在履约中,当事人往往会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产生歧义,导致纠纷。法官的任务是通过合同的解释,弄清楚当事人表示的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勤事务岗工作人员(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京海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培训新闻课件
- 安全培训教师对学员评价课件
- 2025湖南湘潭韶山旅游发展集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伊春金林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广东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交通运输大类】模拟练习
- 安全培训教学启发课件
- Imirestat-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j11pro固件爵聆数播说明书
-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 房地产营销渠道拓客培训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指导方案
- GB/T 10781.2-2022白酒质量要求第2部分:清香型白酒
- GB/T 23353-2009梨干技术规格和试验方法
- FZ/T 52003-2014丙纶短纤维
-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课件
- 招商银行智慧营销体系规划方案((2022年-2023年)-2022)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斐波那契数列》课件
- 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