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器材及药品使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简易器材及药品使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简易器材及药品使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简易器材及药品使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简易器材及药品使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主讲人,2,常用抢救器材,1简易呼吸器2气管插管导管3咽喉镜4喉罩5通气道6电动吸引器7除颤仪,3,简易呼吸器的使用,4,简易呼吸器的使用,5,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组成(1)面罩(2)单向阀(3)球体(4)氧气储气阀(5)氧气储气袋(6)氧气导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6,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工作原理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气动作暂存于球体内,在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7,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工作原理2.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口放出。3.与此同时,进气阀受到球体松开所产生的负压,将进气阀打开,储气袋内氧气送入球体,直到球体完全回复挤压前的原状。,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工作原理4.为避免过高的氧气流量及过低挤压次数而造成球体及储气袋内压力过高,特设计储气安全阀释放出过量气体,以便保持低压的氧气供应,保障患者的安全。,9,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1.将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2.清除口腔与喉中假牙等任何可见的异物。3.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10,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4.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额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5.将面罩扣住口鼻,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按住,其它的手指则紧按住下额。,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6.用另外一只手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规律性地挤压球体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成人:12-15次/分,小孩:14-20次/分),12,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13,简易呼吸器的使用,(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14,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鼓起。(氧流量810升/分),15,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无发绀的情况-适当的呼吸频率-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16,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请依照下面步骤自病人处移开并取下单向阀加以清洗。-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将单向发卸下用水清洗干净。,17,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使用完毕应清洁、消毒及测试简易呼吸器,以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1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清洁与消毒1.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2.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3.储氧袋只需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19,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清洁与消毒4.如遇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5.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6.做好测试工作,备用。,20,气管插管导管的使用,21,22,气管插管的步骤,一、插管前准备二、插管操作三、确认固定,23,一、插管前准备,1、摆放体位2、加压给氧3、准备物品,24,1、摆放体位,操作者(医生)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首先将病人取去枕平卧位;用抬颏推额法或者双手托下颌法使病人头部尽量往后仰,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同时开放气道、显露喉结,以便镜片和气管尽量在一条直线上。,25,2、加压给氧,使用复苏球囊面罩加压法手动给氧,然后交予助手(护士),继续给病人有效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26,3、准备物品,医生独立完成,顺序:戴手术帽、口罩和无菌手套,两个器械盘铺无菌治疗巾;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要求内径至少8.0mm);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部分导管的套囊人为设置细小破口);在导管内放入导引钢丝并塑型,确认导丝距管口至少有1.0cm距离;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27,3、准备物品,选择适当大小的弯形喉镜片,检查喉镜光源亮灯后关闭,放置于左手边备用;带翼牙垫;固定胶布;听诊器;吸引器连接吸痰管放置于床旁备用。整个准备过程限时2分钟。,28,二、插管操作,1、姿势及体位准备2、正确置入喉镜3、充分暴露声门!4、插入气管导管5、调整插管深度,29,1、姿势及体位准备,物品准备完成后,操作者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保持视线与病人喉轴线平行,打开喉镜并且亮灯(听到“喀嚓”声开始操作计时)。,30,2、正确置入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指与食指交叉拨开病人上下牙齿及口唇,左手正确手势握持喉镜柄,从右侧口角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内,左手尾指顺势将病人下嘴唇推开,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将喉镜向左移动、推开舌体,保持喉镜在口腔正中线上,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喉镜进入口腔后,操作者应及时将右手移至病人前额,用虎口往下压住额头,始终保持病人头后仰状态。,31,3、充分暴露声门!,左手缓慢地把喉镜沿中线向前推进,过悬雍垂后在原位上翘喉镜、看清会厌,依次暴露病人的悬雍垂和会厌(解剖标志);将镜片放置于会厌的上面(即会厌在镜片的下方),继续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深入、直达会厌盲腔底部;然后用力向前上方45合力提喉镜,从而抬起会厌,充分暴露下方的声门。整个动作要求一气呵成、一步到位,喉镜在病人口腔内不能来回进退、左右移动和反复寻找等重复操作动作,或者以病人的牙齿为支点去撬门牙(插管模型会发出“卡嗒”的报警声)。,32,4、插入气管导管,上提喉镜抬起会厌、暴露声门后,马上可以见到左、右声带及其之间的裂隙;操作者用右手握毛笔手式持气管导管,将导管前端的斜口面朝左,沿着镜片的右侧金属凹槽送入口腔,直视下对准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轻柔地旋转导管,使其顺利地通过声门裂插入气管内,要求一次性送入导管,插管一次成功。插管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33,5、调整插管深度,当气管导管过声门裂1.0cm后,立即请助手拔除管腔中的导引钢丝,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5.0cm,调整并确认导管刻度距门齿读数在2123cm之间;此时套囊已完全通过声门裂,而导管顶端距离气管隆突至少有2cm(可拍摄X光胸片证实)。注意插管时不允许带着导引钢丝一次插到底,必须先拔除导引钢丝、再前进导管送到位(声门裂下6.0cm),以避免坚硬的导引钢丝对病人气管造成强烈刺激和损伤;气管导管也不可以送入过深,务必防止进入一侧支气管而造成单肺通气。,34,三、确认固定,1、确认导管位置2、最后固定导管,35,1、确认导管位置,先放入牙垫、再将喉镜取出(顺序不能反),(请助手)立即用注射器给导管气囊充气58ml,随即由助手将复苏球囊连接气管导管,开始第一次捏皮球有效人工通气(此刻即停止操作计时),单纯插管操作过程限时20秒钟内完成;在捏皮球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尖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并将听诊器移至病人上腹部检查有无气过水声(口述),由此判断插管位置正确无误。,36,2、最后固定导管,【先放入牙垫、再将喉镜取出(顺序不能反)】牙垫的两片固定翼应置于病人牙齿与口唇之间;用两条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部,为了防止松脱,第一条胶布应先将导管与牙垫分开各缠绕一圈,然后再捆绑固定到一起。固定妥气管导管后,随即接复苏球囊正压给氧通气,先捏皮球过渡、同时准备人工呼吸机。,37,2、最后固定导管,从打开喉镜开始插管至确认并固定好导管后接复苏球囊正压通气,整个气管插管操作全过程必须在60秒以内完成。如果单纯插管操作时间超过1分钟仍未成功,或者气管导管位置插错而误入食道内,说明第一次插管失败,必须立即退出喉镜,改用复苏球囊面罩加压给氧,等人工通气23分钟以后,再来尝试第二次插管操作。,38,咽喉镜的使用,39,40,操作前准备,1、术前禁食一餐。2、向受检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和配合方法。3、采用鼻腔进管时,选择较宽的一侧鼻腔应用1%麻黄素溶液收缩血管,后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并作咽喉部表面麻醉3次,地卡因液的用量要严格掌握,不得超量。4、冷光源、电子、纤维喉镜、吸引器、活组织钳等均准备就绪。,41,操作程序,1、一般取平卧位,全身放松,检查者立于受检查的头端。如取坐位,则坐在受检者的对面,戴好手套。2、纤维喉镜远端涂以甲基硅油或其它润滑油,左手持喉镜的操纵体,右手指捏住镜体远端,轻轻送入一侧鼻腔,沿鼻底滑入鼻咽腔,使远端弯曲向前,进入口咽部。由口腔进管时,嘱受检查咬一个环形开口器,喉镜由开口器的圈内送进口咽部。,42,操作程序,3、从接目镜中可看到舌根、会厌游离缘、会厌舌面和双侧会厌谷。继续推进喉镜,进入会厌喉面,嘱受检查发“咿”“咿”声,便可看到随发声运动的白色声带、假声带、双侧构状软骨、构会厌皱襞、前联合和声门下区。转动操作钮,旋转180度可看清后联合、咽后壁和梨状窝,分泌物遮盖视野时,脚踏吸引开关将分泌物吸出,也可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将分泌物下咽。,43,操作程序,4、摘除声带息肉或取喉活体组织检查时,助手将喉息肉或喉组织钳从侧孔插入,检查者在喉镜操纵下,右手将喉息肉钳轻轻向前推进。息肉钳远端出孔后,适当调整喉镜角度,使息肉钳到达息肉处。明视下看清钳的两页包涵息肉时,令助手闭合息肉钳,肯定息肉全部咬住后,将息肉钳向外拔出,并检查息肉是否取尽,以同样方法可切取喉活体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如果肿瘤表面有坏死渗出,应在溃疡边缘取材。,44,喉罩的使用,45,46,结构,47,正确的位置,套囊前端紧贴食管上段扩约肌前壁套囊两侧位于梨状窝内套囊后上部紧贴舌根,并抵向前方会厌位于勺状凹陷内即使位置不佳,多数情况也可保持良好的通气效果,48,诱导与置管方法,所需麻醉深度与口咽通气道相似丙泊酚2.5mg/kg多数不需使用肌松剂体位:深吸气位方法:盲插法和喉镜明视法,49,食指盲插法,50,将喉罩顶向硬颚方向注意腕部的弯曲,51,将喉罩向下滑入同时伸展食指,52,食指向另一只手方向用力形成对抗压力,53,向咽下部推送直至遇到阻力,54,固定导管外端同时移出食指,55,套囊注气(60cmH2O)可见导管自动向外退出约1.5cm,56,胶带固定导管,57,拇指盲插法,58,将喉罩顶住硬颚,59,当拇指顶到硬颚后向上用力,使头部伸展,60,向面部舒展手指使拇指向下滑入,61,用图示方法完成置管,62,通气道的使用,63,64,口咽通气道的结构,翼缘,牙垫,咽弯曲,65,口咽通气道的型号选择,长度:大约相当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个牙齿为最佳,降低病人咬闭通气管腔的可能性。,66,口咽通气道的使用,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将床放平,使患者头后仰。打开病人的口腔,将口咽通气道放入,直至其末端突出门齿1-2cm双手托起下颌,将双手的拇指放置在翼缘上,向下至少推送2cm,直至口咽通气道的翼缘到达唇部的上方。检查口腔:口唇、舌。,67,口咽通气道的置入方法,反向插入法:即把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面朝向腭部插入口腔。,1,2,68,电动吸引器的使用,69,70,电动吸引器吸痰,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有盖罐2只,各盛有无菌生理盐水及以消毒的吸痰管数根,纱布,止血钳,无菌持物钳置于盛有消毒液瓶内,多头电插板,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床栏上系一盛有消毒液的试管。,71,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方法(1)检查吸引器各部连接是否完善,有无漏气。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一般成人吸痰负压约4053.3kpa(300-400mmhg),小儿吸痰小于40kpa,将吸痰管置于水中,试验吸引力,并冲洗皮管。,72,电动吸引器吸痰,(2)将病人头部转向护士,铺治疗巾于颌下。(3)插入吸痰管,其顺序是由口腔前庭颊部咽部,将各部吸尽。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下鼻道鼻后孔咽部气管(约20-25cm),将分泌物逐段吸尽。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将痰液吸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行吸引。,73,电动吸引器吸痰,(4)气管内吸痰,待病人吸气时,快速将导管插入,自下而上边退边左右旋转导管,消除气道分泌物,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后再行吸出。并随时冲洗吸引管,以免痰液堵塞。,74,电动吸引器吸痰,(5)吸毕,关闭吸引器开关,弃吸痰导管于小桶内,吸引胶管玻璃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瓶内备用,将病人口腔周围擦净。观察吸出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必要时做好记录。,75,注意事项,(1)吸引器所用电压与电源电压要相符,否则易损坏电动机和影响吸力。(2)吸痰动作要轻、稳。一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3分钟。(3)治疗罐治疗巾每日更换消毒一次,吸痰管每次更换使用。,76,注意事项,(4)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马达,损坏机器。储液瓶洗净后,应盛少量的水,以防痰液粘附于瓶底,妨碍清洗。(5)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其良好效能。,77,除颤仪的使用,78,除颤仪使用的适应症,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79,除颤仪使用的禁忌症,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80,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准备除颤观察整理,81,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82,除颤,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关闭同步键2连接心电监护导联,确认室颤或室速(无脉搏)3电击板上涂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包裹4选择能量时单向电流除颤成人每次均选择为360j,双向电流除颤成人每次均选择150j。5将电击板分别放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83,6按压充电键,等待监视屏显示达到所需值。7嘱周围抢救人员离开病床及病人8电击板紧贴皮肤并加压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