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祭十二郎文,韩愈,2,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3,学习目标,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4,作者和背景简介,5,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6,背景介绍:,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7,题解,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8,此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骈为散,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在叙述中抒发苦情与悲情。整体上按“回忆往事-寄托哀思再回忆往事再寄托哀思”展开。,整体感知,一、此文与一般祭文的不同点在哪里?,9,二、追叙往事的情感触发点是什么?由此分哪几个时段追述了哪些往事来寄托哀思?,惊闻噩耗,追叙往事,寄托哀思,触发点,少时:,成年,相依-,相别-,相思-,相隔-,孤苦零丁、骨肉情深,聚少离多、悔恨自责,惊愕怀疑、凄苦悲伤,痛责内疚、沉痛之极,时段,事,情,10,文章结构,祭文的开头文字,固定形式。交代写祭文的时间、情况及致祭的对象。,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11,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12,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至情之文,千古绝调,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13,祭十二郎文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知道,依靠,形旁为歹,到阴间地下去,引申为不好。声旁是没字省写,合义为死,丁为小果实,零为落,取“树上落下小果实”与人合义,形容孤单,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含,怀着义,通馐,美味食物,不久,后来,通“逝”,死去的长辈,14,赏析文章1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要强调身世?,(1)作者强调身世孤苦,依靠兄嫂抚养,是为了突出与兄嫂之子十二郎相依为命的情感,以突出十二郎之死带给作者的沉重哀伤。,(2)“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表明十二郎是他这一代的唯一传人,他的生命也因此而非常宝贵;但十二郎壮年死去,令作者尤为哀痛。,15,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手持戈代表军务,取老虎追赶野兽表象,表急.突然。,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为乘,万乘指天子的武备,即高官。,离开,探望,住了一年,妻子儿女的统称,第二年,离开,成为事实,实现,16,2第三自然段写作者与十二郎聚少离多,有何作用?,为下文写哀痛做铺垫。写二人因种种原因,聚少离多,表达了作者因在十二郎生前未能好好照顾他和家人而产生的悔恨、哀伤之情,也突出了突闻死讯的惊讶、痛惜之情。,17,身世家世,三别三会,抱憾终生,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写的?,叔侄深情,2.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18,(1-3)忆往事:相依为命,漂泊离合,19,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忧伤,形旁上“口”表人,下为“册”简写即谱牒.“司”为声旁兼表宗法,接礼法或宗法册定继承人为“嗣”.,健康强壮,取消句子独立性,离开职守,谁知道,真实确实,表选择,纯正明智,能,为何,动词,继承的事业,确实,寿命的长短,20,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21,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22,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23,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者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虽然这样,有的,精神,多久,才,幼儿儿童,希望,成长立业,近来,时常疼得厉害,这,选择关系连词,丧,这,24,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在,大概,将,给,才,来,25,(4-9)抒悲哀:一悲少强者殁,长病者存二悲盛德夭嗣,纯明早逝三悲不从汝死,忧虑后代四悲不知死因,不明死期,26,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从穴乏声,即葬时下棺入穴,安慰,来,接来,马上,有能力,墓地,代奴婢,临,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互相照顾着生活,实在是我造成得灾难,抱怨,什么时候才有尽头,27,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问题:,1.概括段意:分哪几个层次写的?,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同“享”,鬼神享用祭品。,希望,28,(1012)谋后事:接其妻儿,迁葬祖坟,抚养子女,29,一(1-3)忆往事:相依为命,漂泊离合,二(4-9)抒悲哀:一悲少强者殁,长病者存二悲盛德夭嗣,纯明早逝三悲不从汝死,忧虑后代四悲不知死因,不明死期,三(1012)谋后事:接其妻儿,迁葬祖坟,抚养子女,言有穷而情不终,30,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至情之文,千古绝调,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31,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宽阔背景中处理,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三兄早世,两世一身,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如上,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微.再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显出哀痛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是写祭文,不如说是诉衷情。,32,2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本文虽是直抒胸臆,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将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衬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五是因为悲痛至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此来摆脱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最后,作者以“呜呼!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33,3借助文言虚词表达思想感情。本文除借助叙事表达思想感情,还极其准确地借助虚词来表达感情。如第5段:一开始连用3个疑问句,引起下文层层抒发极度悲痛之情。句中3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死的事实,反诘语气有力强化了作者震惊程度。接下去几句,3个“也”“乎”合用,写出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相信但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5个带“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而信,不得不信,写出了作者哀痛不已心情。最后,作者无力摆脱悲哀,只好归咎到天、神、理、寿,表示出对这噩耗的万般无奈。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的作用:第一.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第二.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34,要点归纳,一、重要虚词其:1、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2、止一岁,请归取其孥;人称代词“他的”3、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人称代词“我的”4、呜呼!其信然矣!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其”,“是还是”,表选择关系。6、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反问语气:难道,表选择关系,35,其他虚词1、乃:季父愈闻汝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才)2、始:汝之子始十岁(才,刚)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初次)3、抑: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或者)4、比: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36,5、然: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这样)6、而: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如果,表假设)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并且,表并列)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表修饰,“往往”是“剧”的状语)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却,表转折)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因而,表原因),37,二、重要实词,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心意)使建中远具时羞(备办)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谋生)请归取其孥(家眷)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实现)将成家而致汝(安家)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骤然)吾不可去,汝不肯来(离开职守),38,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悲哀)未可以为信也。(真实)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继承家业)不克蒙其泽矣(能/继承/福泽)所谓理者不可推(天理、自然规律)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没多久)又可冀其成立耶(希望)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严重),39,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墓地)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责怪、怨恨)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没有心思)敛不凭其棺(靠着)窆不临其穴。(下葬),40,词类活用,乃能衔哀致诚,不省所怙,汝又不果来,莫如西归,而视茫茫,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然后惟其所愿,长吾女与汝女,名,诚意,动,实现,成为现实,名,父亲,状,向西,名,视力,动,继承事业,名,愿望,使动,使长大,名,尽头,名,灰白的头发;白发,41,三、重要句式,惟兄嫂是依。(只依靠兄嫂。“依”的宾语“兄嫂”前置。构成“唯是”格式,“是”起提宾作用。成语“唯才是举”、“唯你是问”、“惟利是图”都是这种格式。)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是做梦呢?还是传送的消息不确实呢?)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以上两句是选择复句,构成“其其”格式。),42,状语后置,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省略句,吾念汝从于东,吾,43,著名悼亡诗词欣赏,悼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特殊题材。以此为题材的诗词中,有许多以真情动人的名作,诗人们抒发哀痛之情,感叹人生的短促、春花秋月的倏忽即逝、相聚时光的宝贵,吟唱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歌谣,44,哭李商隐(其二)(唐)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wn,弯曲)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三光:日月星;夜台:人死后去处),45,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缘:因为),46,李煜悼亡诗二首书琵琶背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侁shn,匆匆奔走。难胜数缕绦:憔悴瘦弱,以至于难以承担身上很轻的衣物。凤尾,乐器的末端。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47,梅花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蛾眉:代指女子,作者怀念之人,即大周后娥皇。东君,传说中的春神。),48,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49,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数据挖掘与智慧课堂构建-洞察及研究
- 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跨文化传播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基因亲子鉴定-洞察及研究
- 后勤安全每日一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考研数学真题解析:判题思路抓重点
- 北京地区中端婚礼服市场的多维剖析与发展前瞻
- 分形方法在旋转机械系统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与探索
- 混凝土耐久性与施工工艺的关系-洞察及研究
- 体外成骨细胞研究进展-洞察及研究
-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思想政治必修4人教版-第三单元测评
- 2026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英语模拟试卷|新高考I卷(含答案解析)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试基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承兑汇票转让协议书
- 业主直接参与物业管理区域的物业管理
- 《运动医学与康复》课件
- 2025年自建房施工合同书 (包工不包料 C款)
- 军事心理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