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代谢中医PPT课件_第1页
脂代谢中医PPT课件_第2页
脂代谢中医PPT课件_第3页
脂代谢中医PPT课件_第4页
脂代谢中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必需脂肪酸2脂肪酸-氧化3酮体4载脂蛋白5胆固醇逆向转运6.酮血症,1何谓酮体?请简述酮尿的临床意义?2请简述LDL受体代谢途径?3结合HDL代谢说明其对人体健康的保护作用?4简述饥饿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血症的原因。5严重糖尿病时为什么产生酮症酸中毒?6简述脂肪肝的发病机理,本章主要内容,.,2,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lipid),脂肪(fat):三脂酰甘油(triacylglycerols,TAG)也称为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类脂(lipoid):胆固醇(cholesterol,Ch)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E)磷脂(phospholipid,PL)鞘脂(sphingolipids),分类,定义,.,3,甘油三酯,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s),胆固醇酯,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X=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4,甘油三脂,X=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甘油磷脂,甘油,.,5,条件乳化剂(胆汁酸盐、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等)的乳化作用;酶的催化作用,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第一节脂类概述,一、脂类的消化,.,6,甘油三酯的消化与吸收,.,7,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8,.,9,血脂种类和含量,定义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来源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10,第二节甘油三酯的代谢MetabolismofTriglyceride,.,11,(一)脂肪的动员,定义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12,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ACTH、TSH等。,对抗脂解激素因子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烟酸等。,关键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triglyceridelipase,HSL),.,13,(二)脂酸的-氧化,阶段:脂肪酸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酸的氧化及乙酰CoA的彻底氧化。,.,14,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胞液),*脂酰CoA合成酶(acyl-CoAsynthetase)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CoA-SH,.,15,关键酶,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16,3.脂酸的氧化,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脂酰CoA,L(+)-羟脂酰CoA,酮脂酰CoA,脂酰CoA+乙酰CoA,.,17,肉碱转运载体,线粒体膜,.,18,.,19,活化: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氧化:,每轮循环四个重复步骤: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产物:1分子乙酰CoA1分子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NADH+H+1分子FADH2,4.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以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20,7轮循环产物:8分子乙酰CoA7分子NADH+H+7分子FADH2,能量计算:生成ATP810+72.5+71.5=108净生成ATP1082=106,.,21,乙酰乙酸(acetoacetate)、-羟丁酸(-hydroxybutyrate)、丙酮(acetone)三者总称为酮体。,代谢定位:生成:肝细胞线粒体利用:肝外组织(心、肾、脑、骨骼肌等)线粒体,(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肝内生成,肝外利用,.,22,CoASH,CoASH,NAD+,NADH+H+,-羟丁酸脱氢酶,HMGCoA合酶,乙酰乙酰CoA硫解酶,HMGCoA裂解酶,1.酮体的生成,.,23,NAD+,NADH+H+,琥珀酰CoA,琥珀酸,CoASH+ATP,PPi+AMP,CoASH,2.酮体的利用,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激酶(肾、心和脑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24,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乙酰CoA,乙酰乙酸,HMGCoA,D(-)-羟丁酸,丙酮,乙酰乙酰CoA,琥珀酰CoA,琥珀酸,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2乙酰CoA,.,25,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26,在正常条件下,血中仅含少量的酮体。在饥饿、糖尿病等糖代谢障碍时,脂肪动员加强,脂肪酸的氧化也加强,肝生成酮体大大增加,当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利用能力时,血液酮体升高,可导致酮血症.,简述饥饿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血症的原因,.,27,何谓酮体?请简述酮尿的临床意义?,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集体讨论:,.,28,肝、肾、肠,(五)甘油的代谢,.,29,组织:肝(主要)、脂肪等组织亚细胞: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肝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1.合成部位,(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30,乙酰CoA、ATP、HCO3、NADPH、Mn2+,2.合成原料,.,31,线粒体膜,胞液,线粒体基质,丙酮酸,丙酮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乙酰CoA,苹果酸,.,32,(1)丙二酰CoA的合成,3.软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乙酰CoA羧化酶,.,33,乙酰Co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是脂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是其激活剂。,.,34,(2)脂酸合成,从乙酰CoA及丙二酰CoA合成长链脂酸,是一个重复加成过程,每次延长2个碳原子。,各种生物合成脂酸的过程基本相似。,.,35,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CH3COSCoA+7HOOCH2COSCoA+14NADPH+H+,CH3(CH2)14COOH+7CO2+6H2O+8HSCoA+14NADP+,.,36,*3-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肝、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二)3-磷酸甘油的来源,.,37,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1.合成部位,肝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三)甘油三酯的合成,.,38,1.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2.CM中的FFA(来自食物脂肪),(二)合成原料,1.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2.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三)合成基本过程,.,39,甘油二酯途径,.,40,第四节磷脂的代谢MetabolismofPhospholipid,.,41,磷脂,定义含磷酸的脂类称磷酯。,分类甘油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酯(体内含量最多的磷脂)鞘磷脂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X指与磷酸羟基相连的取代基,包括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42,一、甘油磷脂的代谢,组成:甘油、脂酸、磷脂、含氮化合物,结构:,功能: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X=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43,机体内几类重要的甘油磷脂,.,44,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45,1.合成部位全身各组织内质网,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2.合成原料及辅因子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二)甘油磷脂的合成,.,46,.,47,3.合成基本过程,主要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48,(四)脂肪肝,脂肪肝的定义:,脂肪肝的发病机理:,TG来源多,营养过剩.营养严重缺乏,造成胆碱,乙醇胺等供给合成不足,磷脂合成受阻.肝功能障碍,.,49,.,50,(三)甘油磷脂的降解,磷脂酶(phospholipase,PLA),甘油磷脂,溶血磷脂1,溶血磷脂2,.,51,第五节胆固醇代谢MetabolismofCholesterol,.,52,*胆固醇(cholesterol)结构,固醇共同结构环戊烷多氢菲,概述,.,53,动物胆固醇(27碳),.,54,*胆固醇的生理功能,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控制生物膜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55,*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含量:约140克,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大约分布在脑、神经组织肝、肾、肠等内脏、皮肤、脂肪组织中也较多肌肉组织含量较低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存在形式: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56,一、胆固醇的合成,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小肠为主。细胞定位:胞液、光面内质网,(一)合成部位,.,57,1分子胆固醇,18乙酰CoA+36ATP+16(NADPH+H+),葡萄糖有氧氧化,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二)合成原料,(三)合成基本过程,.,58,1.甲羟戊酸的合成,.,59,2.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60,(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HMG-CoA还原酶,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午夜最高,中午最低)可被磷酸化而失活,脱磷酸可恢复活性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作用胰岛素、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61,二、胆固醇的转化,(一)转变为胆汁酸(bileacid)(肝脏),(二)转化为类固醇激素,(三)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皮肤),胆固醇的母核环戊烷多氢菲在体内不能被降解,但侧链可被氧化、还原或降解,实现胆固醇的转化。,(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62,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分类,电泳法,超速离心法CM、VLDL、LDL、HDL,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第五节血脂与血浆脂蛋白,.,63,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超速离心法分类,.,64,(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特点,.,65,(三)血浆脂蛋白的结构,疏水性较强的TG及胆固醇酯位于内核。,具极性及非极性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脂、游离胆固醇,极性基团朝外。,.,66,【血浆脂蛋白】,.,67,磷脂,胆固醇,载脂蛋白,胆固醇酯,甘油三脂,四、脂蛋白的结构,.,68,(三)脂蛋白的结构,.,69,.,70,三、载脂蛋白,定义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种类:apoA:A、A、AapoB:B100、B48apoC:C、C、CapoDapoE,.,71,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A激活LCAT(卵磷酯胆固醇脂转移酶)C激活LPL(脂蛋白脂肪酶)A辅助激活LPLC抑制LPLA激活HL(肝脂肪酶),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A识别HDL受体B100,E识别LDL受体,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功能,.,72,四、血浆脂蛋白的代谢,(一)乳糜微粒,来源,CM,.,73,代谢,.,74,CM的生理功能:,存在于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使CM中的TG逐步水解,产生甘油、FA等。,LPL(脂蛋白脂肪酶),运输外源性TG。,.,75,(二)极低密度脂蛋白,来源,+apoB100、E,代谢,VLDL(入血),VLDL残粒,LDL,LPL,LPL、HL,LPL脂蛋白脂肪酶HL肝脂肪酶,FFA,外周组织,FFA,肝细胞合成的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VLDL的合成以肝脏为主,小肠亦可合成少量。,VLDL,IDL,肝脏,.,76,VLDL的生理功能:,内源性VLDL的代谢,运输内源性TG,.,77,(三)低密度脂蛋白,来源:由VLDL转变而来,代谢,LDL受体代谢途径,LDL受体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细胞等全身各组织的细胞膜表面,特异识别、结合含apoE或apoB100的脂蛋白,故又称apoB,E受体。,.,78,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代谢途径:,.,79,LDL的生理功能,*正常人每天降解45%的LDL,其中2/3经LDL受体途径降解,1/3由清除细胞清除。,LDL的代谢,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80,(四)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在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来源:,代谢:,新生HDL(盘状),Ch,CE,HDL(球状),HDL(成熟),apoC,apoE进入CMVLDL,LCAT: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入肝,肝表面HDL受体识别,.,81,HDL的代谢,CETP:胆固醇酯转运蛋白,.,82,HDL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cholesteroltransport,RCT),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生理功能:,肝外胆固醇转向肝内。,.,83,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1.高脂蛋白血症血脂高于参考值上限。,成人TG2.26mmol/L(空腹1416h)胆固醇6.21mmol/L儿童胆固醇4.14mmol/L,诊断标准,.,84,按表型(脂蛋白及血脂改变)分五型六类,按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按基因分:发展趋势,分类,.,85,高脂蛋白血症分型,.,86,1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2001)A软脂酸B亚麻酸C硬脂酸D油酸E十二碳脂肪酸2体内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生成(2005)A葡萄糖B二氧化碳和水C胆固醇D酮体E草酰乙酸,(B),(D),.,87,3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2005)A三羧酸循环B乳酸循环C糖醛酸循环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4合成脂肪酸的乙酰CoA主要来自(2002)A糖的分解代谢B脂肪酸的分解代谢C胆固醇的分解代谢D生糖氨基酸的分解代谢E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代谢,(D),(A),.,88,5体内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2006)A氨基酸氧化分解B葡萄糖氧化分解C脂肪酸氧化分解D胆固醇氧化分解E酮体氧化分解6下列关于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2003)A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B合成原料是丙酮酸氧化生成的乙酰CoAC只能在肝的线粒体内生成D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氧化E酮体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B),(B),.,89,7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载体是(2004)ACoAB肉碱CACPD丙二酰CoAE草酰乙酸8关于脂肪酸-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2001)(E)A酶系存在于线粒体中B不发生脱水反应C要FAD及NAD+为受氢体D脂肪酸的活化是必要的步骤E每进行一次氧化产生2分子乙酰Co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