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浓硫酸、浓硝酸,-,2,(1)硫酸是一种_色_状_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_,若其密度为.84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硫酸是一种高沸点_挥发的酸,_溶于水,能以_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释放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的时候一定要_,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无油液,98.3%,18.4,难,易,任意,1、硫酸的物理性质,一、硫酸,-,3,1、酸的通性:H2SO4=2H+SO42-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二、硫酸的化学性质:,-,4,浓硫酸,稀硫酸,H2SO4,酸的通性,自身特性,-,5,1、吸水性:吸收气体或液体中的水,用途:干燥剂,注意:能干燥H2、O2、CO2、SO2、HCl、Cl2、CH4等.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一些还原性气体(如Hl、HBr、H2S).,浓硫酸的特性:,-,6,-,7,现象(1)蔗糖由白变黑,(2)体积膨胀,呈疏松海绵状,(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4)放出大量的热,演示实验:浓硫酸使蔗糖炭化,-,8,2、脱水性:,-,9,(1)与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的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3、强氧化性,(2)与金属反应,现象:溶液从无色蓝色,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1.浓硫酸的作用?,强氧化性和酸性,-,10,硫酸的用途:,二、浓硝酸,1、物理性质1)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以任意比溶于水,2)纯HNO3的沸点是83,密度为1.5027g/cm3,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12,二、化学性质,2、硝酸的不稳定性:,1、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硝酸应如何保存?,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13,3、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强氧化性,无色气体红棕色2NO+O2=2NO2,反应,注意:硝酸几乎与所有的金属反应,但都不能放出H2,-,14,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1)Fe、Al、等金属和稀HNO3能反应,但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2)金属与硝酸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硝酸盐,浓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稀HNO3还原产物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地区济南鲁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高校毕业生招聘约140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10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河南济源示范区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绍兴新昌县卫健系统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人员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协议书栈漏洞
- 消防器材协议书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新能源车用电池回收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报告
- 自己签的协议书有效
- 2025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兴闪贷协议书
- 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检查员真题练习附有答案
-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
- 间歇充气加压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长春南湖水质情况分析报告
- 外阴癌疾病演示课件
- 孙康映雪的故事
- (完整版)《供应链管理》历年自考判断题试题及答案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单元、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完整资料)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十四号线道岔监测系统的应用与分析
- GB/T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