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吸痰技术相关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无菌吸痰技术相关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无菌吸痰技术相关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无菌吸痰技术相关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无菌吸痰技术相关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吸痰术重症医学科,.,患者无力咳嗽咳痰或不能充分排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通过吸痰协助清理呼吸道。溺水者,大量咯血者。,经过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及误吸的呕吐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病人因气道阻塞而造成的呼吸困难、肺不张及肺部感染。,一、概述,吸痰的适应症:,1、听诊双肺有痰鸣音。2、呼吸机吸气峰压增加即气道压力增高。3、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4、患者咳嗽、呼吸频率加快。5、气囊放气减压前,1、缺氧而未给氧者,除非确定缺氧是由于气道痰堵所致。2、心血管急症者3、声门、气管痉挛者,二、吸痰操作流程,准备,评估,听诊,拍背,负压,试吸,吸痰,评估,(一)评估,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缺氧和氧疗情况,了解患者痰量、粘稠度、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能力、合作能力。评估患者口、鼻情况:鼻腔是否通畅、有无堵塞,鼻腔粘膜有无破损等,查看是否有义齿,口唇、舌面、口腔粘膜有无破损等。,(二)听诊,听诊的目的,听诊的部位,胸骨上窝锁骨中线上、中、下部,(三)胸部扣拍,将手掌微曲成共弓形,五指并拢,有节奏的拍打病人背部,可以使用机械扣拍器,频率3-5次/秒。重点扣击需引流部位,沿着支气管走向由外周向中央扣击,利用腕关节活动,力量适中,重复扣击时间1-5分钟。手法:拱型手,五指并拢以腕部为支点扣击病变部位扣击频率根据患者反应,不可在乳房组织、脊椎、肋骨以下部位或伤口处施行,避开纽扣和拉链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力度应使患者不觉疼痛由下而上,由外到内,注意事项,(四)负压的选择,根据病人情况及痰液粘稠程度选择合适的负压:一般成人40-53.3kpa,(300400mmhg)儿童33-40kpa(250-300mmhg)负压过高可将小粘膜吸入气管内导致内出血,且会增加肺不张、低氧血症和创伤的危险,负压较低只能吸出稀薄的分泌物,达不到吸痰效果。,电动吸痰器,中心负压装置,(五)吸痰管的选择,根据患者年龄选择吸痰管:一般婴幼儿4-8号,年长儿8-10号,成人12-14号,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1/2吸痰管插入深度根据患者咳嗽反射强弱而定,咳嗽反射强者只需在气管口吸引,无咳嗽反射者吸痰管插入有效深度后遇阻力上提0.5-1cm。一般经口约10-15cm,经鼻20-25cm,(六)吸痰,插管吸痰退管抽吸冲洗,左手将导管末端反折,“轻”:吸痰动作轻柔,轻轻插入,不可反复上下提插。“快”:吸痰动作迅速,每次吸痰时间15S。“转”:采用边旋转边上提边吸引的吸痰方法,防止拉锯式和边插边吸的损伤性吸痰。“散”:采用一次性多孔吸痰管。,吸痰谨记,三、注意事项:,1、缺氧患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流量,如病情需要可重复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4次,重复吸痰中间应充分给氧。2、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每次都必须更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交叉感染。3、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每次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引时时间间隔3分钟,吸引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道粘膜。4、吸引器各管道连接准确、无漏气,吸引瓶及时倾倒,水面不超过吸引瓶容积的2/3。,注意事项,5、在进食后半小时内谨慎吸痰和拍背。6、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及时停止。7、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前后给予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四、吸痰的并发症,1、低氧血症:因负压吸引常需停止供氧,吸痰前、中、后未能有效充分供氧,使用的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吸痰过于频繁等2、气道粘膜损伤:若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吸痰时未能旋转吸痰管等均易造成气道粘膜损伤出血3、继发感染:因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物品消毒不严等均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4、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和低血压: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吸痰的并发症,5、支气管痉挛:主要由于吸痰管刺激所致6、肺陷闭:主要由于吸痰管插入太深,进入一侧肺所致,五、痰液粘稠分度,I度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易咳出,不粘玻璃管,II度较I度粘稠,需用力咳出,有少量粘管,但易冲洗干净,III度痰液粘稠,呈黄色或伴有痰痂形成,不易咳出,有大量痰液粘管且不易冲洗干净,痰液颜色的判别,六、操作后注意事项,1:吸痰之后应再次评估患者口腔鼻腔情况,听诊有无痰鸣音2:观察呼吸血压心率3:观察气道是否通畅等4:擦拭脸部分泌物5:整理床单位,(1)气管内吸痰仅仅是在病患有痰的时候,而不是常规性的。也就是说病患有需要吸痰的指征时才吸痰(2)如果病患在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浓度。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向婴儿提高基础氧浓度的10%(3)建议在给应用呼吸机的病患吸痰时不要让病患与呼吸机分离,AARC2010气道吸痰指南,10项推荐操作标准:,(4)建议对婴儿采取封闭式的气管内吸痰(5)对使用高浓度的氧或PEEP,或具有肺泡重新塌陷风险的成人和婴儿采用封闭式吸痰(6)基于对婴儿和儿童所做的研究证据,建议使用浅吸痰而不是深吸痰。主要是避免深吸痰有可能会造成气管黏膜的损伤(7)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吸痰前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8)如果有急性肺损伤的病患发生由于吸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