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论文获得湖北省二等奖让语文教学在网络世界里一网情深 南漳涌泉完小 李建申【文本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日显重要,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鲜明地指出了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引领学生漫步美的殿堂。她在兴趣培养,情感激发,剖析形象、展现画面、品词酌句、启发想象、难点突破、思维创新、博客交流平台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情感 品词想象 创新 网站 博客【正文】: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上奔腾而出。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网站和博客,通过鲜活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灵活的互动,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课标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处理好师生关系,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让学生心灵激荡、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一、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催化剂。离开了情感这一要素,语文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如若在授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件进行导入,籍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学生仅从优美的词语中去感受到张家界的美丽风光,体会索溪峪风光的“野”便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整篇文章学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后,“十里画廊”、“百丈峡”等景点的图片在动听的背景音乐声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身临其景,游览于索溪峪的群山之中。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思维状态也变得更为活跃、灵动。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象,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 多媒体升华学生爱国感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极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让学生一吐为快,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意境。如我参加南漳县“三大活动”比武,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八国联军在我国犯下的罪行。教师语:八国联军进圆明园后,只要是拿得动的、抢得走的,都被这些强盗运回他们自己的国家。并且陈列在他们自己国家的博物馆里。但凡拿不动、抢不走的就砸。有“万圆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被他们洗劫一空,八国联军为了掩盖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砸、抢、虐夺圆明园后,火烧圆明园。这把无情的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渐渐熄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绝世之作在大火中就这样消失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却躺在外国博物馆。这是怎样的三天三夜啊!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火燃烧下的三分钟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件件奇珍异宝没有了;一幅幅字画真迹不见了;一栋栋亭台楼阁在他们眼前消失;“平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买卖街”、“乡村山野”,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灰烬。看完这段画面,同学们不由的深深出了一口心中的郁闷之气。教师紧跟着问道: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八国联军是一群无耻的强盗”一个学生没等教师点他就激动的站起来愤怒的说道;“他们简直不是人,是恶魔”一个学生憎恨的说;“还我圆明园”又一个学生站起来激昂的说;还有一个学生紧握着双拳,怒目圆瞪仇恨的说:“我要报仇” 看得出学生已被文中的所传出的情深深的感染了,爱国情感在这一刻得到升华。三、多媒体波动学生情感之弦“文章是鲜活的生命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存在着“启而不发”的现象。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创设真实的情境,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可见的图像。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田,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并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自景生“不启自发”的目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逝世后,“八亿神州泪纷纷,千家万户哭总理”的悲痛场面。教学时,教师先在投影周总理遗像的同时播放哀乐,接着用一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创设出庄严、悲痛的课堂气氛。然后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深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观看“胸前佩着白花,臂上缠着黑纱的男女老少,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哭泣着”的画面。悲壮的乐曲,深情的语言,庄严的画面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无比悲哀的气氛之中。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这种“揪心撕肺”的悲痛场面,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的庄严哀伤的情景之中,实现了文本表达和个体体验的统一,课堂上师生感情交融,浑然一体。周总理的高大形象赫然显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并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回味之中。四、多媒体带领学生领略自然美诗人毛泽东说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秀美典雅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银装素裹的吉林雾凇,四季变化的烟台的海,与众不同的三亚落日,台湾美丽的蝴蝶谷,奇妙的海底世界,浩瀚的星际如此怡人的风光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藏。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将这怡人的风景请进课堂,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就象插上了双翼,飞往祖国各地,再也不会受书本文字的束缚,再也不用空洞的想象,在返璞归真,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情与美在这里交流,心与心在这里碰撞。如海底世界一课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图片的,也可以是录象的,鼓励学生把上网搜集的资料归类整理,激发学生探究大海的欲望。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喜欢大海的理由,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各抒己见,然后老师趁热打铁,适时播放从网上资源库中下载潜水员遨游海底的视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潜水员在海底漫游,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观毕,兴趣浓厚,有一种身临其境、其乐融融的感觉。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对于地球,学生熟悉而又陌生,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蓝蓝的天际中群星璀璨,其中一个蓝白相间格外美丽的星球在不停地旋转,还配有语言介绍,学生注视着屏幕,倾听着如梦如幻的背景音乐,有身临其境之感,自然而然地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产生强烈的共鸣。有了多媒体的参与,学生在反复浏览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时,加强了直观感知,体验到了书中所描绘的情境,演示中,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性高涨,科学探索欲油然而生。同时点击有关人类破坏行为带来的生态灾难等视频文件,学生从反面认识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他们在欣赏地球美的同时,一种自觉保护环境的心灵之美也在自然的教学中得到了熏陶。五、品词酌句,感受古诗的语言文字美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又如教小儿垂钓第一、二句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明朗、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的:一阵风吹来,嫩绿的柳枝舞动着细细的腰枝;清清的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瞧,小男孩的头发被风吹乱了,短褂也被风吹开了,露出了可爱的红肚兜呢!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黄鹤楼”、“扬州”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再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 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像品茶那样,好好地品一品文章中的词句,从那阵阵墨香中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让这份清香之美在唇间,在心中,久久回味。六、多媒体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功能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 例如:我执教的爬天都峰一文,首先,大屏幕显示天都峰的图像,同时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同学们去欣赏它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的景象。接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头脑中的想象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细细品味文中描绘天都峰的“险”、“陡”。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电脑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天都峰顶被云彩缠绕着,笔陡的石级直插云霄,在这里我特别制作了一个课件,石级上的铁链突然从云霄席卷而下,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让学生边看边体会,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然后,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朗读,体会此情此景,并有感情地读出它的语气。同学们争先展示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如:在翠鸟一课的导入阶段,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同学们在配音朗读中欣赏着翠鸟的美。接着我又问:“通过眼前的这幅图画,你能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吗?”同学们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我用课件出示翠鸟每一部分颜色,把文字提示写出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课件的步步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自主、自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力。七、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平时我及时引导学生业余时间在网上和好友、老师互相发电子邮件、聊天。这也是促进学生习作的良好方式,每当学生有不开心、受委屈的时候,他们都懂得利用网络向好友倾诉;节假日,也会给老师发出一封封热情洋溢的电子邮件;对老师工作方式不满的地方,也会通过聊天和发邮件等形式进行沟通。如学生们走进李白网站,和伟大的诗人对话,去领略李白的豪迈、浪漫的诗仙情怀,注重友情的常人情怀。进入了走进鲁迅的专题网站,全面而深刻地探究了鲁迅的生平事迹、文章风格及其它相关知识。进入感恩专题网站,体验到人间亲情的深刻而博大,增强了讲孝心、讲追求的成才意识。另外,在一些主题鲜明的学习任务的要求下,学生畅游网际的广阔空间,遴选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更具有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的新特征。这种学习能力的增强,很好地应对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八、博客让教学充满生机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将经过过滤过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传递给他的伙伴。通过浏览别人的博客日志,知识获取的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博客提供学习的丰富情境。专家将最近看了哪些书,读了哪些人的文章,听取了哪些意见都通过博客方式表达出来。同样,这一方式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有效的,学生的博客日志可以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于问题的想法与思路、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博客提高学生的媒体文化水平。博客的个人化使得学生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要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过滤与说明,使得他的博客日志能够为更多的人接受,使得他的思想和资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在博客里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博客更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议题发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学总论课件
- 笔译考试三级真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包含半导体么
- 社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1章 统计、数据和计算机
- 交叉学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源泉
- 哪些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产物
- 民族民间舞蹈课件
- 医护关系矛盾化解
- 2025-2030中国纳米气泡发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高清版)DB11∕T2279-202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范
- 语文-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 北京一年级数学试卷
- 低压电工(特种作业)取证近年考试真题(300题)
- 养老院老人衣物洗涤保养制度
- UL2775标准中文版-2019气溶胶灭火器UL中文版标准
- 工程进度责任状(3篇)
- 工具模型-尤里奇2021年版新HR胜任力
- 华中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心理健康 1.别让时间悄悄溜走 教案
-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考核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