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11.1 设计原始资料11.1.1 工程概况11.1.2 设计条件1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2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3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42.1建筑平面设计42.1.1建筑平面布置42.1.2柱网布置52.2剖面设计52.2.1房间各部分高度52.2.2屋面做法52.2.3楼面做法62.2.4 地面做法62.2.5 墙体构造62.3 立面设计72.3.1 外墙面做法7第三章 结构设计73.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73.1.1 结构方案的确定73.1.2 基础类型的确定73.1.3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的选择73.1.4 结构计算简图103.1.5 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113.2 框架荷载计算123.2.1 恒荷载计算123.2.2 楼面活荷载计算163.3 风荷载计算173.3.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173.3.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193.4 内力计算213.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13.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63.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303.5 内力组合383.5.1 一般规定383.5.2 框架梁柱内力组合413.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733.6.1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733.6.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803.7 现浇板的结构设计903.7.1 板的结构计算简图903.7.2 楼面现浇板设计913.8 楼梯设计973.8.1 平面布置图973.8.2 楼梯梯段斜板设计983.8.3 平台板设计1003.8.4 平台梁设计1023.9 框架结构柱下基础设计1033.9.1 设计资料1033.9.2 基础设计104 3.10 PKPM 内力计算111 总 结122 参 考 文 献123 致 谢124 附录 任务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外文原文与翻译 实习报告 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1.1 设计原始资料1.1.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四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建筑面积,建筑物共四层,底层层高,标准层层高,总高度,室内外高差,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该办公楼为钢产品公司自用办公楼,拥有休息厅、会议室、库房、大空间办公室、小会议室等。楼内设有一个电梯两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进深均为,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一、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防,抗震等级为四级,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二、基本风压: 0.50,B类粗糙度;三、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四、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1.5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序号岩土深度天然重度(KN/m3)土层深度(m)厚度范围(m)地基土承载力(kPa)压缩模量(MPa)1杂填土18.50.01.41.4903.52粉质黏土221.413.311.91505.03淤泥质土17.413.324.010.7803.44含泥中粗砂18.524.029.85.81806.05残积砾粘性土18.529.831.11.32206.06花岗岩2031.190.159.0350-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一、基本要求: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00(图1-1)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00(图1-2,图1-3)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004、剖面图:比例 1:10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50及1:20图1-1 标准层平面图 图1-2 -轴立面图图1-3 -轴立面图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一、基本要求:在建筑方案设计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梁柱截面大小,正确布置主梁、次梁位置,掌握建筑结构的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绘制的结构图纸要求基本上达到施工图的要求。二、规定绘制的结构施工图为:1、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 1:1002、一榀框架结构配筋图:比例 1:1003、屋面板、楼面板的配筋图:比例 1:1004、楼梯配筋图:比例 1:1005、基础设计图:1张三、结构设计计算书内容:说明结构方案如何确定的,材料选择。列出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方法、计算假定、计算原则、计算简图、内力图及计算结果。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2.1建筑平面设计2.1.1建筑平面布置一、建筑结构方案:对于建筑物的土质和所在地区的抗震等要求,选择框架结构和桩基础,具体见结构施工图。二、平面组合:对于办公楼来说,首先要保证其用途,并且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在平面布置上符合抗震和消防的要求,已经在办公楼适合的位置设置抗震缝。在消防方面,楼梯的布置和走廊的长度、宽度均已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三、交通组织及防火疏散设计:在垂直的交通方面,在适合的位置都已设置了楼梯,并加设了消防通道。考虑到防火疏散的要求,办公楼楼的走廊适当的放宽。四、采光通风:根据该建筑物的性质,将窗台安排到离地面900mm的高度,以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2.1.2柱网布置 图2-1 柱网布置图2.2剖面设计2.2.1房间各部分高度1、层高和净高:底层层高4.7m,净高3.75m;标准层层高3.6m,净高3.45m;顶层层高3.6m,净高3.48m。2、室内外高差:0.30m。 3、窗面及窗高: 窗面距楼面为0.9m,窗高为2.6m。2.2.2屋面做法1、保护层;40厚细石混凝土2、保温隔热层:40厚挤塑泡沫板3、防水层: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找平层:20厚1:3水泥沙浆5、基层处理:1:1:6水泥焦渣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30厚)6、120厚现浇钢筋砼屋面板7、10厚板底抹灰8、V型轻钢龙骨吊顶2.2.3楼面做法 1、面层: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20水泥砂浆打底)2、120厚现浇钢筋砼楼板3、10厚板底抹灰4、V型轻钢龙骨吊顶2.2.4 地面做法 1、面层:10厚抛光砖,白素水泥擦缝2、素水泥结合层(掺建筑胶)3、1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护层4、2厚JS-II聚合物防水涂料防水层5、20厚C20细石砼找平层6、100厚碎石垫层7、素土夯实2.2.5 墙体构造一、外墙面1、涂料式面层2、5厚聚合物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玻钎网格布)3、25厚无机保温砂浆B型4、涂刷界面砂浆一道5、240厚墙体层(采用粉煤灰空心砌块)二、内墙面1、刷乳胶漆二道2、满刮腻子二道3、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4、240厚墙体层(采用粉煤灰空心砌块)2.3 立面设计2.3.1 外墙面做法1、相对标高+1.050以上外墙面用12厚水泥砂浆打底,8厚混合砂浆找平,外墙防水涂料二度,颜色为粉蓝色,线脚颜色为褐色。2、相对标高+1.050至室外地面间外墙用12厚水泥砂浆打底,外贴300300的仿大理石墙面砖。第三章 结构设计3.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3.1.1 结构方案的确定考虑到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够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房屋造型,故本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1.2 基础类型的确定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选择独立基础。3.1.3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一、基础顶面设计标高的确定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建议,地基持力层可设在粉质黏土层上,该层距室内地面1.4m13.3m之间,现选用独立基础,故取基础顶面距离室内设计地面0.5m处。二、楼板厚度的确定本工程中因大多数的板的长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0,板上的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相应的支撑梁上,板沿两个反向受力,故采用双向板肋梁楼盖。民用建筑的双向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本工程取用120mm。三、梁截面的确定横向框架梁A、截面高度 故取B、截面宽度考虑地震区,故取纵向框架梁A、截面高度框架梁的高度可按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 故取B、截面宽度考虑地震区,故取次梁A、截面高度 故取B、截面宽度故取四、框架柱截面的确定按轴心受压公式计算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四级,其轴压比限值为0.9;各层的重力代表值近似取。中柱: 边柱: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六、材料选择1、混凝土强度等级:除基础垫层混凝土选用C10,基础选用C25外,基础以上各层混凝土均选用C30。2、钢筋级别:框架梁、柱等主要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选择HRB400级钢筋;构造钢筋、箍筋及板内钢筋选用HRB335。3.1.4 结构计算简图选号轴线横向框架计算简图如图3-1所示。 图3-1 轴线横向框架计算简图1) 梁的计算跨度 :5700mm; :2100mm; :6600mm; 2) 柱的高度 底 层:; 二四层:;3.1.5 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由于楼面板与框架梁的混凝土一起浇捣,对于边框框架梁取I=2I0。 AB、CD跨: BC跨: A轴D轴底层柱:A轴D轴其余各层柱:令 = 1.0,则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 5.68104/1.8104 = 3.156=4.91104/1.8104 =2.728=1.9104/1.8104 =1.056=1.4104/1.8104 = 0.778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图3-1所示,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依据。3.2 框架荷载计算3.2.1 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40厚细石混凝土 220.04=0.8840厚挤塑泡沫板 40.04=0.16 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0.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0水泥焦渣混凝土找坡 100.03=0.30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50.12=3.010厚板底抹灰 200.01=0.20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屋面恒荷载 5.59边跨(AB、CD跨)框架梁自重 0.30.625=4.5梁侧粉刷 0.02(0.6-0.12)172=0.236中跨(BC跨)框架梁自重 0.250.425=2.5梁侧粉刷 0.02(0.4-0.12)172=0.190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4AB1=g4CD1=4.826 (注:这里的下标4表示第四层即顶层框架梁)g4BC1=2.690g4AB2=g4CD2=5.594=22.360g4BC2=5.592.1=11.739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水磨石地面 0.65 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50.12=3.010厚板底抹灰 200.01=0.20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楼面恒荷载 4.1边跨(AB、CD跨)框架梁自重及梁侧粉刷 4.826 边跨(AB、CD跨)填充墙自重 0.24(3.6-0.6)8=5.76墙面粉刷 0.02(3.6-0.6)172=2.04 中跨(BC跨)框架梁及两侧粉刷 2.69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AB1=gCD1=4.826+5.76+2.04=12.626gBC1=2.69gAB2=gCD2=4.14 =16.4gBC2=4.12.1=8.61 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 柱: 连系梁自重 0.250.44.025=10.0 粉刷 0.02(0.4-0.10)24.017=0.816 0.6m高女儿墙自重 0.64.00.2419=10.944 粉刷 0.60.0224.017=1.632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04.05.59=22.36 顶层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4A=G4D=45.752中 柱: 连系梁自重 0.250.44.025=10.0 粉刷 0.02(0.4-0.10)24.017=0.816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0+4.0-2.1)1.055.59=17.32 4.02.05.59=22.36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4B=G4C=50.4964、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 柱: 连系梁自重 0.250.44.025=10.0 粉刷 0.02(0.4-0.10)24.017=0.816 钢窗自重 1.352.30.45=1.397 窗下墙体自重 0.240.93.619=14.774 粉刷 20.020.93.617=2.203窗边墙体自重 2.25(3.6-2.3)0.2419=13.338 粉刷 20.022.25(3.6-2.3)17=1.989框架柱自重及粉刷 0.40.43.625+0.0240.43.617=16.358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04.04.1=16.4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A=GD=77.275 中 柱: 连系梁自重 0.250.44.025=10.0 粉刷 0.02(0.4-0.10)24.017=0.816 内纵墙体自重 3.6(3.6-0.4)0.2419=52.531 粉刷 3.6(3.6-0.4)20.0217=7.834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 -2.11.0(0.2419-0.2)=-9.156 框架柱自重及粉刷 0.40.43.625+0.0240.43.617=16.358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0+4.0-2.1)1.054.1=12.70 4.02.04.1=16.4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A=GD=107.483 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本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3-1。 图3-1 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3.2.2 楼面活荷载计算1、 框架梁上线荷载标准值: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P4AB=P4CD=2.04.0=8.0P4BC=2.02.5=5.0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PAB=PCD=2.04.0=8.0 PBC=2.52.5=6.252、屋面框架梁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板传荷载)为:P4A=P4D=4.04.02.0=8.0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板传荷载)为:P4B=P4C=(4.0+4.0-2.1)1.052.0+4.04.02.0=14.1953、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中层边节点集中荷载(板传荷载)为:PA=PD=4.04.02.0=8.0中层中节点集中荷载(板传荷载)为:PB=PC=(4.0+4.0-2.1)1.052.0+4.04.02.5=16.195 本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3-2。 图3-2 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3.3 风荷载计算3.3.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为了简化计算起见,通常将计算单元范围内外墙面的分布荷载,化为等量的作用于楼面集中荷载,计算公式如下:Wj=zzs0 (hu+hd)B/2式中 基本风压0 =0.5kN/m2;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为B类,由规范查得; s风荷载体型系数,s=1.3; z风振系数,本建筑结构高度H30且高宽比H/B=16.1/16.44=0.9791.5,故可取z1.0; hu上层柱高,对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2陪; hd下层柱高; B计算单元迎风面的宽度,B=2.0m; 计算过程如表3-1所示。本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3-3。 表3-1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楼层Z(m)()hd(m)hu(m)Wj()41.01.315.51.14550.53.61.23.57431.01.311.91.05320.53.63.64.92921.01.38.31.00.53.63.64.68011.01.34.71.00.54.73.65.395 图3-3 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3.3.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位移计算时,各荷载均采用标准值。1) 侧移刚度D见表3-2和表3-3。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uj=Vj/Dij式中 Vj第j层的总剪力标准值; Dij第j层所有柱的抗侧移刚度之和; uj第j层的层间侧移。j层侧移 顶层侧移 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计算见表4-4。3)侧移验算对于框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1/550。从表4-4中可见,本框架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在低层,其值为1/5890,满足:1/58901/550要求,框架抗侧刚度足够。 表4-2 横向24层D值的计算构件名称K=ib/2icc=K/(2+K) D=c12 ic/h2A轴柱23.156/(21)=3.1560.6120.56676icB轴柱2(3.156+1.056)/(21)=4.2120.6780.62782icC轴柱2(2.728+1.056)/(21)=3.7840.6540.60576icD轴柱22.728/(21)=2.7280.5770.53425icD=(0.56676+0.62782+0.60576+0.53425)ic=42.0228 表4-3 横向底层D值的计算构件名称 K=ib/icc=(0.5+K)/(2+K) D=c12 ic/h2A轴柱3.156/0.778=4.060.7520.31796icB轴柱(3.156+1.056)/0.778 =5.410.7980.33712icC轴柱(2.728+1.056)/0.778 =4.860.7810.33027icD轴柱2.728/0.778=3.510.7280.30751icD=(0.31796+0.33712+0.33027+0.30751)ic=23.2704 表4-4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计算楼层Wj()Vj()Duj(mm)uj/h43.5743.57442.02280.0851/4232834.9298.50342.02280.2021/1782224.68013.18342.02280.3141/1146515.39518.57823.27040.7981/5890u=uj=1.39mm3.4 内力计算3.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 等效均布荷载梯形或三角形荷载等效成矩形均布荷载。由固端弯矩相等原则可知:梯形: 三角形: 其中,为矩形均布荷载峰值 ;为荷载峰值;(如图4-1)。所以,屋面恒载均布荷载可等效为:gWAB= g4AB1+ g4AB21-2(2/5.7)2+(2/5.7)3 =4.826+17.82=22.65kN/mgWCD= g4CD1+ g4CD21-2(2/6.6)2+(2/6.6)3 =4.826+18.876=23.70kN/mgWBC= g4BC1+ g4BC25/8 =2.690+11.7395/8 =10.03kN/m楼面均布荷载可等效为:gWAB= gAB1+ gAB21-2(2/5.7)2+(2/5.7)3 =12.626+13.70=25.70kN/mgWCD= gCD1+ gCD21-2(2/6.6)2+(2/6.6)3 =12.626+13.844=26.47kN/mgBC= gBC1+ gBC25/8 =2.69+8.615/8=8.07kN/m 图4-1 梯形和三角形等效荷载分布取计算简图如图4-2 图4-2 恒载结构计算简图 (均布荷载单位kN/m,集中力单位kN)二、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弯矩思路:书中求弯矩图时,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得到整个框架结构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很显然,叠加后框架内各节点弯矩并不一定能达到平衡,这是由分层法计算误差所造成的。为了提高精度,现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法,求得整个框架结构的弯矩图如图4-3所示。并进而可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 图4-3 轴线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单位:) 图4-4 轴线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单位:kN) 图4-5 轴线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单位:kN)3.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 等效均布荷载屋面活载均布荷载可等效为:PWAB= P4AB(1-22+3)=8.01-2(2/5.7)2+(2/5.7)3 =6.38kN/mPWCD= P4CD(1-22+3)=8.01-2(2/6.6)2+(2/6.6)3 =6.75kN/mPWBC= P4BC5/8 =5.05/8 =3.12kN/m楼面活荷载可等效为:PAB= PAB(1-22+3) =8.01-2(2/5.7)2+(2/5.7)3 =6.38kN/mPCD= PCD(1-22+3) =8.01-2(2/6.6)2+(2/6.6)3 =6.75kN/mPBC= PBC5/8 =6.255/8 =3.91kN/m取计算简图如图4-6图4-6 活载结构计算简图 (均布荷载单位kN/m,集中力单位kN)二、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弯矩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法,考虑活荷载分布的最不利组合,各层楼面活荷载布置可能有好几种组合形式。这里指计算满跨均布荷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 图4-7 轴线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单位:) 图4-8 轴线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单位:kN) 图4-9 轴线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单位:kN)3.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一、框架在风荷载(从左向右吹)下的内力用D值法(改进的反弯点法)进行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3-3。1) 求各柱反弯点处的剪力值 计算数据见表4-1。 表4-1 各柱反弯点处的剪力值楼层KCD=12c (ic/h2)D(ic/h2)总剪力VjVij=DVj/D(kN)一般层K=ib/2ic底层 K=ib/icc=K/(2+K)c =(0.5+K)/(2+K)4A轴边柱3.1560.61210.20242.0233.5740.87B轴中柱4.2120.67811.3010.96C轴中柱3.7840.65410.9040.93D轴边柱2.7580.5779.6160.823A轴边柱3.1560.61210.20242.0238.5032.06 B轴中柱4.2120.67811.3012.29 C轴中柱3.7840.65410.9042.21 D轴边柱2.7580.5779.6161.95 2A轴边柱3.1560.61210.20242.02313.1833.20 B轴中柱4.2120.67811.3013.55 C轴中柱3.7840.65410.9043.42 D轴边柱2.7580.5779.6163.02 1A轴边柱4.060.7525.72323.27118.5784.57 B轴中柱5.410.7986.0684.84 C轴中柱4.860.7815.9454.75 D轴边柱3.510.7285.5354.42 2) 求各柱反弯点高度yh根据总层数m,该柱所在层n,梁柱线刚度比K,查表得标准反弯点系数y0:根据上下横梁线刚度比值1查表得修正值y1;根据上下层高度变化2、3查得修正值y2、y3;各层反弯点高度yh=(y0+y1+y2+y3)h。反弯点高度比的计算列于表4-2。 表4-2 反弯点高度比y计算楼层A轴边柱B轴中柱C轴中柱D轴边柱4K=3.156 y0=0.451=1 y1=02=1 y2=03=1 y3=0y=0.45K=4.212 y0=0.45 1=1 y1=02=1 y2=03=1 y3=0y=0.45K=3.784 y0=0.45 1=1 y1=02=1 y2=03=1 y3=0y=0.45K=2.758 y0=0.4391=1 y1=02=1 y2=03=1 y3=0y=0.4393K=3.156 y0=0.5 1=1 y1=02=1 y2=03=1 y3=0y=0.5K=4.212 y0=0.5 1=1 y1=02=1 y2=03=1 y3=0y=0.5K=3.784 y0=0.5 1=1 y1=02=1 y2=03=1 y3=0y=0.5K=2.758 y0=0.4891=1 y1=02=1 y2=03=1 y3=0y=0.4892K=3.156 y0=0.5 1=1 y1=02=1 y2=03=1.30 y3=0y=0.5K=4.212 y0=0.5 1=1 y1=02=1 y2=03=1.30 y3=0y=0.5K=3.784 y0=0.45 1=1 y1=02=1 y2=03=1.30 y3=0y=0.5K=2.758 y0=0.5 1=1 y1=02=1 y2=03=1.30 y3=0y=0.51K=4.06 y0=0.55 1=1 y1=02=0.76 y2=03=1 y3=0y=0.55K=5.41 y0=0.55 1=1 y1=02=0.76 y2=03=1 y3=0y=0.55K=4.86 y0=0.55 1=1 y1=02=0.76 y2=03=1 y3=0y=0.55K=3.51 y0=0.55 1=1 y1=02=0.76 y2=03=1 y3=0y=0.552、 柱端弯矩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柱端弯矩按以下公式计算,即 MC上=Vij(1-y)h MC下=Vijyh式中 Vij第j层第i柱的层间剪力,其值见表4-1; y反弯点高度比.风荷载作用下柱端弯矩计算列于表4-3。 表4-3 风荷载作用下柱端弯矩计算柱楼层Vij/kNyyh(m)(1-y)h(m)MC上 ()MC下 ()A轴边柱40.870.451.62 1.98 1.72 1.41 32.060.51.80 1.80 3.71 3.71 23.20.51.80 1.80 5.76 5.76 14.570.552.59 2.11 9.64 11.81 B轴中柱40.960.451.62 1.98 1.90 1.56 32.290.51.80 1.80 4.12 4.12 23.550.51.80 1.80 6.39 6.39 14.840.552.59 2.11 10.21 12.51 C轴中柱40.930.451.62 1.98 1.84 1.51 32.210.51.80 1.80 3.98 3.98 23.420.51.80 1.80 6.16 6.16 14.750.552.59 2.11 10.02 12.28 D轴边柱40.820.4391.58 2.02 1.66 1.30 31.950.4891.76 1.84 3.59 3.43 23.020.51.80 1.80 5.44 5.44 14.420.552.59 2.11 9.33 11.43 3、 梁端弯矩、剪力及轴力计算由节点平衡条件,梁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弯矩之和,将节点左右梁端弯矩之和按左右梁的线刚度比例分配,可求出各梁端弯矩;根据梁的平衡条件,可求出水平力作用下梁端剪力;节点左右梁端剪力之和即为柱的层间轴力,计算中注意剪力的实际方向。所以,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列于表4-4,梁端剪力计算列于表4-5,柱的轴力计算列于表4-6。 表4-4(a) 梁端弯矩MAB、MDC计算楼层A柱端弯矩()D柱端弯矩()柱端弯矩之和()MAB()MDC()4-1.721.661.72-1.661.721.6631.411.305.124.895.12-4.893.713.5923.713.439.478.879.47-8.875.765.4415.765.4415.414.7715.4-14.779.649.33 注:弯矩以顺时针为正。表4-4(b) 梁端弯矩MBA、MBC、MCB计算楼层B柱端弯矩C柱端弯矩柱端弯矩之和 B柱ib左/ib右 C柱ib左/ib右MBAMBCMCBMCD 4-1.901.840.75:0.250.28:0.72-1.420.48-0.511.331.901.8431.561.515.685.490.75:0.250.28:0.72-4.261.42-1.533.964.123.9824.123.9810.5110.140.75:0.250.28:0.72-7.882.63-2.837.316.396.1616.396.1616.616.180.75:0.250.28:0.72-12.444.16-4.5111.6710.2110.02注:弯矩以顺时针为正。表4-5 梁端剪力计算楼层MABMBAVAB=VBAkNMBCMCBVBC=VCBkNMCDMDCVCD=VDCkN41.72 -1.42 0.55 0.48 -0.51 0.47 1.33 -1.66 0.45 35.12 -4.26 1.64 1.42 -1.53 1.40 3.96 -4.89 1.34 29.47 -7.88 3.04 2.63 -2.83 2.60 7.31 -8.87 2.45 115.40 -12.44 4.88 4.16 -4.51 4.13 11.67 -14.77 4.01 表4-6 风荷载作用下柱轴力计算 单位:kN楼层VABNAVBAVBCNBVCBVCDNCVDCND40.55 -0.55 0.55 0.47 0.08 0.47 0.45 0.02 0.45 0.45 31.64 -2.191.64 1.40 0.24 1.40 1.34 0.06 1.34 1.79 23.04 -5.233.04 2.60 0.44 2.60 2.45 0.15 2.45 4.24 14.88 -10.11 4.88 4.13 0.75 4.13 4.01 0.12 4.01 8.25 注:计算中注意剪力的实际方向。4、 绘制内力图1) 弯矩图根据表4-34-4,画出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4-10所示。2) 剪力图 根据表4-5,画出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2025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八公山区2025安徽淮南八公山区老年学校(大学)工作人员特设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乌当区2025贵州乌当区农业农村局招聘驻嘉旺屠宰场动物检疫协检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5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温州市鹿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供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制人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盐业集团公开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调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73人三(本科及以上学历)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2月云南思茅产业园区紧缺人才1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
- GB/T 5780-2016六角头螺栓C级
- GB 1903.50-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胆钙化醇(维生素D3)
- 横河DCS-培训讲义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欧洲非常规的知识产权战略课件
- 外滩建筑介绍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
- 你好,无废校园主题班会
- 中药煎服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