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oc_第1页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oc_第2页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oc_第3页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oc_第4页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对外贸易强劲发展,尤其是入世以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迅速,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大国。在我国成为对外贸易大国的同时,也步入了贸易摩擦高发期。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迅猛。自1983年美中之间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方面认为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将损害美国国内的利益。因此,近年来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也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以及设置环保审核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的产品向美国出口,防止美中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文章通过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概述,从中美两方面分析总结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反倾销 ;贸易现状;贸易摩擦;影响;应对措施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reign trade of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it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een promoted continuously. Among which, the most noteworthyisthe rapid growth and expanding of domestic product re-imports.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ofthe annual total importsand the domesticproductre-imports actually nullifies the result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specially the exporttrade. This article exploresthenegative impacts ofdomestic products re-imports for the Chinas foreign tradeanddomestic economy in the inspect of an overview of the status of re-import of products which are made in China and it analyzes the growth of re-import products from the point of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nd then the article suggests five measures which can suppress the phenomenon. Therefore, we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ogistic carrier of Chinas bonded port , bonded logistic park and bonded logistic center. Then we should further optimize the trade structure, upgrade the processing trade, and strengthen the statistical management of classification of tax payment and tax policy adjustment. At last, we should deepen reforms of the customs managem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supervision.Keywords: anti-dumping; trade; trade fricti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目 录1 绪论12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现状12.1中国在美国对外反倾销目标国中的地位12.2美国对中国外反倾涉及的行业分布22.3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32.4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涉案金额43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原因53.1调查评估存在歧视性 53.2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原因63.3美国利益集团的自我保护63.4“中国经济威胁论” 的死灰复燃73.5利用反倾销达到其他目的83.6自身问题层出不穷83.7企业的应诉意识不强94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104.1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04.2反倾销对中国企业的影响115中国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135.1政府应采取的对策135.2行业协会应采取的对策155.3企业应采取的对策176结语18参考文献20致 谢 辞22附录110 / 351 绪论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飞跃发展。特别是1983年中美之间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以后,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就不断扩大,美国部分人士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将损害美国国内的利益。因此,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美国在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发补贴调查的同时,又设置环保审核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产品向美国出口,以控制中美之间贸易逆差。通过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概述,从国际、美国、中国等方面总结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探究美国对华反倾销对我国经济及企业产生了哪些不利的影响,结合以上的分析,做出具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2美国对华施反倾销现状自从1974年建交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不断的扩大。据中国商务部网统计,中美之间在1993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金额为62.76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仅2011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2023.7亿美元,是1993的32倍还多。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他们认为,中美之间的这种严重的贸易逆差不仅损害了美国经济利益,而且对其国内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是近年来美国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1。当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时候,中国政府及企业在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积极应对的同时,还要全方面的分析各方面的原因,寻找解决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方法。2.1中国在美国对外反倾销目标国中的地位早期,美国对外反倾销主要针对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种种需求,美国对外反倾销逐步转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样其矛头就指向了中国。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的次数有大幅度的增加,被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也远远大于被调查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印度的4倍。从1980年第一次反倾销开始,当时作为头号目标国的日本被征收的税率仅为50.4%,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对华征收的税率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仅2007-2011年这段时间内,中国被征的平均税就是当年日本的五倍(表2-1)2。表2-1 美国反倾销国家的变化 单位 %地位1980-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1年国家件数国家件数国家件数税率1日本65中国62中国78150.32西德34日本44印度1944.13意大利30韩国33韩国1327.84台湾29台湾26日本1210410中国17墨西哥22德国978.7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网)2.2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涉及的行业分布虽然近几年中国在对美国的贸易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经济依存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美之间的进出口差额拉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不断加大,从2004年的1249.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23亿美元,直到2009年才因全球经济危机有所下降。危机过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又有了快速增长3。第二,中国有些产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过大。美国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的主要产品是化工、钢铁、纺织和轻工等产业,其比重分别为41%、17.7%、17.7%和11.8%;但是到了90年代,钢铁和机电产品成为美国反倾销的重点目标产业,而化工、轻工和纺织产品在美国反倾销占得份额稍小,仅为3.4%和5.1%。进入21世纪以后,钢铁、化工和轻工行业遭受反倾销的比例明显提高,分别为31.5%、33.2%和13.3%(见表2-2)。表2-2 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产品变化表 单位:%轻工业化工业纺织业机电钢铁1980-1989年数量27313比重11.84117.75.917.71990-1999年数量6160711比重9.329.601320.32000-2010年数量9221320比重13.331.5合计164541134(数据来源:万方数据库)2.3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据相关部门统计,从1979年开始,截止到2011年的11月份,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进行了1114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且数量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自1980年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其调查的数量逐年增加,到2011年数量就达到了157起,占国外对华反倾销总数的14.1%。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仅从案件总量上看, 2001-2011年这段时间内,案件就高达76起,占全球对华案比例的36%;从所占比例看,1980年以来一直呈上升状态,1980-1985年为6.3%,加入WTO的12年里进一步提高到18.6%。尤其在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美国对华产品的反倾销活动越来越频繁。在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比重下降的情况下,对中国调查的比例却是逐年上升的。这种情况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2.4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涉案金额据商务部统计,美国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随着数量的增加,其涉及金额也在不断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的反倾销案件中,大部分都是几百万美元,千万美元的案件基本没有。但是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反倾销的涉案金额疯狂增长,从表2-3不难看出,现在超过千万美元的案件很常见,甚至部分案件都突破亿的大关。显而易见,涉案金额的加大,会对我国经济及企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的手段和力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不断的加强,其实美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以反倾销为由,通过反倾销的调查来降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中的比例,同时恶化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近而达到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反倾销案件及涉案金额的不断扩大也与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比如出口的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的更新换代慢、产品的安全性能不稳定、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反应过慢、没有及时与政府及企业协会沟通等造成了上诉不及时等,这些原因造就了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时处于被动状态,最终导致了涉案金额不断上升4。表2-3 2002-2008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及涉案金额 单位:件立案时间200220032004200520620072008发起案件78910634涉案金额(百万美元)230.9890.2113.91861960141.611.62(数据来源:商务部信息网)3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3.1调查评估存在歧视性根据WTO的相关规则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价格构成的确定采用的是第三国标准,即用某一市场经济国家相似的产品价格作为参考,而且作为参考价格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不是有非市场经济国家来定的,这样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当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在2016才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5。但实际上,中国从20世纪末至今,其国内经济及综合国力的都有明显的增强,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际市场地位不断提高。而国际市场上通用的市场经济定位标准是该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在60%以上,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早在2002年就已达70.9%,远远超过了这一标准。但是美国现在还是把中国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定位与WTO的相关规定有很大的出入,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歧视性,在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时,其替代国选择上也有问题。美国往往会故意选择一些国内经济不发达或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中国产品的替代国,由于该国国内的资源匮乏或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畸形,造成了中国产品的成本被高估,导致了中国产品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很难胜诉,最终造成中国企业被征收很高的反倾销税。在对华反倾销案中,美国常常用一些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来代替中国产品的价格,虽然他们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国相似,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们永远比不了的,那就是中国国内资源丰富,各种能源充足,像煤炭、钢铁等产业在全球都名列前茅。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那些替代国的生产成本,但是美国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用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作为中国产品的替代价格,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近日美国掀起了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反倾销调查,它就是用印度作为我国的替代国,直接导致中国光伏产业价格明显低于国际价格,欧盟的一些国家受其影响,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了反倾销的调查,给中国的光伏产业造成了巨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 3.2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最近的几十年,美国对外贸易赤字与日俱增,仅1996-2006的10年间,美国对外的贸易赤字就高达4 2918亿美元。巨额的贸易赤字使美国国内的部分人士感到巨大的压力,坐立不安。为了保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置贸易壁垒,对国外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对一些产品实行贸易补贴等,意图来挽回或减少贸易逆差6。中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也在不断的加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也随之扩大。仅2011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高达2023亿美元,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23.75%,这些就引起了美国当局的高度重视,为遏制中国产品更多地进入美国市场,美国贸易当局就加大了对华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力度。3.3美国利益集团的自我保护众所周知,美国反倾销利益集团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保护自身行业的企业而形成的利益集团,第二种是为政府捐资的利益集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面临着工业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一些有绝对优势的传统制造产业不再具有优势,成为夕阳产业,而中国在这些行业却有很大的优势,中国产品的进入给美国的这些需要转型或者已经转型的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美国这些相对落后产业的企业家集团及工会不断寻求机会,加大对华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以达到名副其实的对本国相关产业保护的目的。第一种利益集团为了保护自身的企业,贸易当局以国内经济及部分产业发展受威胁为由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实施限制,减少从中国进口同类产品或者对从中国的同类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使中国的同类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不再具有任何优势。第二种利益集团则通过政府捐资对美国的相关反倾销裁定机构施加压力,使裁定的结果偏向自身,保护其自身产业的目的。再加上近几年,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如从前,甚至在部分年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现象。有关人士认为,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很大可能的促使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滋长,这也是中国这几年频频遭到美国对华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3.4“中国经济威胁论” 的死灰复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当前经济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政治更加的稳定、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国民生产总值快速上升,其金额已由1999年的89677.1亿元增至2012年的519322亿元,而且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我国一直对美国保持着贸易顺差,自此我国加入WTO后,贸易顺差逐步扩大,从2008-2011中美之间的易逆差呈不断上升的状态(表3-1),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分别为1708、1433、1812和2023亿美元。这引起了美国的不安与敌视7。而且美国向来对社会主义中国一直持有很强的偏见,特别是这几年中国的经济一直在平稳有序的发展中,所以美国就到处宣传中国经济威胁论,希望以中国经济威胁论来引起全球对中国的敌对,来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进程。 表3-1 2008-2011中美贸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2008-2011中美贸易统计时间进口出口差额20082522814170820092208774143420102833102018132011324512222023(数据来源:中国贸易统计网)3.5利用反倾销达到其他目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大了与世界接轨力度,与时俱进,积极的引用外国先进技术,加快中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了世界上极具吸引力的大市场,大量的国外资金涌入中国市场,尤其是美国。但是近年来美国为了扩大其优势产品出口及获得更多投资利益,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若上述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以加强贸易壁垒,制造贸易争端等方式进行报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强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等,其中现在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以反倾销调查名义来遏制其国内的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及限制他们在中国生产产品的进口8。3.6自身问题层出不穷一直以来,中国出口的部分商品是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过度竞争态势,部分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多出口,甚至有些企业不惜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以低价抢占国际市场,而不是在如何加快新产品开发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这样不仅破坏了中国现有的良好出口秩序,而且还很容易授人于把柄,引起另有企图的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指控。其实中国的自身产品的质量监管也确实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例如2008年在中国反生了轰轰烈烈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这样的毒奶粉事件不仅使外国的进口商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产生怀疑,而且还会对中国的产品失去信心。为减免中国产品的进口,外国进口部门不得不借助一些反倾销等手段来限制中国的产品,以实现对自身的保护。美国是中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而且其国内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美国进口商对中国产品失去信心必然会诱发美国政府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增加。其实反倾销也存在很大的随大流的情况,当一国对某种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很大程度上也会引起别的国家对这种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所以无论任何产品,我们都经过加大自身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的不给某些国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的机会9。3.7企业的应诉意识不强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在遭受反倾销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从以前的只知道不应诉或者消极应对到现在知道运用法律武器及相关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与政府部门及企业协会沟通及交流,来维护自身企业的权益,这是中国企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到现在仍有部分企业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依然采取沉默出声的态度。虽然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有时候只针对的是某一具体产品,但其牵涉的企业却是非常多的,像一些原材料采购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就业。有些涉案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企业,他们认为毕竟自己的出口份额有限,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比较低,应不应诉无所谓,而且某些应诉费用真的很高,一些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不应诉。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要以整个国家的大局为重,在遭遇反倾销调查时,不仅要及时应对,而且还有有理有据的应对,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及自身企业的权益。4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4.1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1.1影响中国的经济正常发展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实力快速增强,这与外资的大量涌入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外资来说,之所以在中国进行投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的市场上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在中国各种资源丰富,这样就很大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充足,专业知识人才众多,在中国能够获得的利润是他在本国利润的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对于中国来说,吸引大量外资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我们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外资进行国内建设,又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共赢的交易,不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外资来说,都是非常好的10。但是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西方发达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他们调查最多的是一些合资和外资企业,对他们征收巨额的倾销税,让这些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中国投资产生的所获得的利润还没有其在本国产生利润高,这就会严重挫伤外商在华投资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外资企业有些迫于压力,直接退出中国市场去寻求更好的国外市场,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些外资的流出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4.1.2阻碍中国产品出口 众所周知,如果中国一种产品在某国市场上遭受到反倾销调查的话,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市场上其他国家的进出口企业会因为心存疑虑而不敢在中国大量订货;如果被初步定为倾销的话,这些进口商在提货时就要向海关部门预交一部分巨大的保证金;一旦被认定反倾销,进口商就需要想向关部门交纳巨额的倾销税。所以,外国进口商为避免风险,他们往往会尽可能的减少从中国进口以前遭受过反倾销调查的商品,或者根本就不再从中国进口而去寻找相对安全的别国同类产品,这样对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甚至有可能会完全的退出该国市场。现在经济的竞争是以科技为前提的,市场不再是某一国的市场,各国市场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保持这深刻的交流。所以当一种产品在某国市场上遭到反倾销调查时,其他国家也会很快的得到具体的信息及数据。这对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反倾销调查的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使企业遭受更大范围内的反倾销调查。4.2反倾销对中国企业的影响4.2.1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是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中国出口的重要产品,然而就是这些产品却频频遭到国外反倾销指控和调查。如纺织、家用饰品、鞋类、玩具、打火机、电视等,这些都是中国出口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其中像服装、化纤等产业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在这些生产企业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资合资的,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中国的就业率。由于某些国家的恶意行为,对这些外资企业进行严格的反倾销调查,迫使他们不得不减产、停产或转产,造成了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信心大减,这些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出口受阻的产品不得不从新开始在寻找市场,这样就使中国国内的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这些外资企业的重创,最终导致中国国内整个产业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后致使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偏离,影响到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4.2.2企业出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导致反倾销案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的产品向来是以“物美价廉”著称全球, 中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都相当丰富,生产成本比较低,这也就是中国产品低价格的关键因素,价格优势成为中国企业争取国际市场的一个重大亮点。众所周知,当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时,很多企业就会蜂拥而至。他们为了占去国际市场份额,彼此见相互降价,最终造成了出口数量虽然增加了,但是产品的价格却下降了。WTO在确定反倾销案能否成立的时候,他们最看重的就“剪刀差”。“剪刀差”就是一国企业出口产品数量增加与产品价格下降之间的差额。中国出口产品低价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各种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所以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会像一些资源稀缺的国家那样高。但不排除有些产业结构不完善,部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底下,而且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的企业以低价进入国际市场。低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会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彼此之间进行价格战,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到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中国的企业。 4.2.3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事情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慢慢消失,反倾销的影响也一样,但是有些时候它的连锁反应具有滞后性,且其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的。一旦某国对某种产品成功实施了反倾销调查,那样有很大的可能会引起别的国家对同等产品或其相关产品进行反倾销的调查。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会提高警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适时的对其他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以取得相关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它的连锁反应11。这样就会使该行业进入一个被反倾销的恶性循环当中,如果处理不当,整个行业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5中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5.1政府应采取的对策5.1.1充分利用WTO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惊人,但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也在不停的增加,而且是愈演愈烈,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美国对华的反倾销,我国政府、企业协会及企业应充分做好准备,通过WTO解决贸易争端的相关机制,积极主动的应对。对于美国进行贸易保护的行为,我国政府应积极向WTO的相关机构提起申诉,以维护我国整体的利益。我们要深刻的了解和学习WTO机制的相关规则,以便在以后的多边贸易体系中拥有主动权及更多的发言权,加强中国在WTO中的能动性,同时我们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按WTO的相关机制做事,争取尽快得到WTO成员国对中国的认同,早日取消对中国偏见,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享受公平的待遇12。5.1.2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谈判交涉并重其实美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大多数都是以反倾销的名义,来实现对本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企业的保护。中国政府要深刻认识到美国对华实行反倾销的本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涉,放权于市场,让市场成为分配的主体。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以价格为导向,使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其次就是要加快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企业的体制改革,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家对企业要尽量减少直接的管理与控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放权给企业,使企业能够真正的自主经营。在遇到反倾销指控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默,在分析其原因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反倾销诉讼中去,通过这种合法途径,来维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权益。 另外中国政府还应加强与美国政府的交流,就“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交涉。中国政府还要多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就,展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争取尽快转变美国对中国的偏见,为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5.1.3规范出口企业经营活动秩序 政府在放权于市场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出口产品的监督力度,严把出口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寻求广阔的海外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建立完善的出口秩序,尽量减少低价竞争现象的出现。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策略,坚决查处破环出口秩序的企业及个人,营造一个和谐的出口环境。然而仅从以上两点着手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出口数量的控制,尽可能的减少同类产品同时出现在同一市场的概率,建立完善的出口秩序,这样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还有利益吸引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提高中国政府在国际中的声望。同时中国政府应积极配合国际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认定的调查,用事实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在市场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另外中国政府还应当积极参加国际活动,通过外交手段,与多国达成多边贸易,为中国企业的出口创造一个良好国际秩序,以减少国外对华企业的反倾销调查。5.1.4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建设政府要重视行业协会的发展及其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协会是企业的领导者,它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出口产品的数量,及时反馈产品信息,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帮助企业应对美国对华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反倾销不仅涉及该产品,就连其相关的产业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下游产业。假如企业各自为营,不相互团结的话,不仅应对反倾销的实力会遭受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在案件中胜诉的几率。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协会发挥它的独一无二的作用了,积极与政府沟通,收集相关信息,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对于政府来说,第一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反倾销体系,充分利用驻外机构的能动性,深入了解所在国的法律及风土人情,关注市场动态,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应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关注市场变化,及时做好与政府及企业协会的沟通,帮助他们积极应诉。第二是要专门为企业协会创建一个基金,国家给予一定赞助,企业根据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按比例缴纳。其目的是为行业协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柱,来更好的应对国外对华的调查。5.1.5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反倾销工作技术性强,需要掌握法律、外贸、外语、财务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一块,正是我们现阶段最为缺少的。但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反倾销人才呢,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努力。第一,政府要有全局观念,从全局出发,加大对反倾销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尽快的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来转变中国在反倾销专业人才匮乏的不利局面。 第二,需要我们在拥有过硬的掌握专业知识人才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积极的吸收外来的知识,关注世界的动态,深刻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根据其需求来不断的完善自己。5.2行业协会应采取的对策中国行业协会虽然只是民间经济组织,但是它却是连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重要纽带。企业协会在处理反倾销的问题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经常穿梭于多国政府与企业之间,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按照国际惯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把国际反倾销应诉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政府应诉;第二类是行业协会应诉;最后一类是企业应诉。但是政府和企业都存在不同的问题,有时候的信息会有延迟,而企业协会却能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从国际情况来看,我们很少发现有单个企业进行反倾销诉讼的,大部分都是企业协会进行反倾销诉讼的,这样可以加大诉讼的胜算。当单个的企业遇到有组织的反倾销申诉者,就会出现主体不平等的问题。在遭受到国际反倾销调查时,如果行业协会能够及时出面, 就帮助企业解决主体对等的问题了。5.2.1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管理企业协会要创造一个和谐的进出口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出口秩序,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及管理。在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过程中,它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国家及整个行业,所以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合法途径来获得其需要的资金,广泛的收集应对国际反倾销的信息、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在遭受反倾销的时候积极应诉。它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发布信息等措施来帮助企业赢得反倾销诉讼的胜利,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同事还要规范企业的竞争手段,避免同行业之间的内耗和无序竞争。对于某些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竞争的企业,要给与严厉的处罚。5.2.2了解相关行业市场动态近几年中国是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但是胜诉的案件却是非常少的,追其根源,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企业在应诉的过程中面临的往往是一个政府活动或是一个较大的企业组织13。这些部门,不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国际经济活动能力方面,都远远高于中国的某一个企业。在整个国际环境下,部分企业害怕打“洋官司”,他们一般采取的是不应诉或应诉不力,最终导致我国企业在应诉的惨败。如果我国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那就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而不能光靠政府,还要靠企业协会。企业协会通过加强与美国的交流,了解美国相关行业组织、贸易促进机构的动态。同时要加大对外交流,为企业出口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帮助企业了解美国市场相关行业的动态,努力创造良好的进出口环境,从而改善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不利地位。另外企业协会还要提高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认知能力,完善产销配合机制,建立国际市场的预警机制,不致造成国内厂商集体陷入杀价倾销于国际市场。 5.2.3行业协会要动员企业积极应诉自中国入世以来,国际市场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的调查是最多的,但积极应诉的企业还不到一半。大部分企业不知道怎么样应诉,甚至有的就不应诉。据海关部门透露,全球反倾销案成功的比例大约为53%,而在美国一般只有27%。反倾销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某国政府在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时候,如果应诉成功,中国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客户、更大的市场,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威信和知名度,这样一来,反倾销就变成好事了,所以中国企业及企业协会在遭受反倾销时要积极应对。5.3企业应采取的对策5.3.1了解美国国内市场在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企业不仅要积极应诉,还应该及时引用大批充分了解美国反倾销的相关法规的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根据自身产品的需求,全面的了解相关或相似产品的在美国市场的动态。每个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的法律,美国也不例外,所以为了在以后的反倾销诉讼中加大胜诉的筹码,我们必须深层次的了解美国有关贸易的法律条文,以防止在以后的诉讼处于被动局面。一个企业要想完全的进入美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美国的风俗习惯及人文地理14。例如,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一些中高档产品是很好销售的。5.3.2转换营销理念,提高竞争力 中国的出口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以前,就要对美国的国内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熟知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在当地市场上的价格构成、生产成本及市场的供求状况等,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选择市场需求大的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制定的出口产品价格,树立“以质量取胜”、“以服务取胜”的经营理念15。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加大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及其技术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按照国际市场管理办法做事,提升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地位。我们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美的产品服务来打入美国国内市场,建立良好的出口产品形象,增强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企业还要改变经营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本土化,这样就可以避开美国对华反倾销。海尔集团在美国设立的电冰箱厂就为成功的一例。5.3.3企业要积极应诉企业要想维护自身的权益,唯一的选择就是要积极的应诉。企业要不断的根据市场的需要,建立独立的市场预警机制,发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事态控制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真的遇到反倾销调查,企业也不要盲目的应对,要及时和政府及企业协会联系,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就这一点浙江嘉善出口企业做的就比较好。近几年,嘉善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案涉及到木业、轻工业、纺织业、化工、音响、光伏等行业的84家企业,其涉案金额可称为巨资,达到2.3亿美元。但在他们接到反倾销起诉的时候,并没有因为涉案企业多而出现混乱的局面。他们及时与政府及企业协会取得了联系,在企业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这次反倾销案的胜利,为企业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6结 语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加大,是美国对华反倾销增长的关键原因,他们担心中美之间的持续增长的贸易逆差会严重的影响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由来已久,这也与中国采取的积极引进外资等措施有关,这些政策措施导致了中美之间贸易差额越来越大。近几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有明显增加,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分析了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后,我们根据相关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客观的说,一国的贸易差额太多或者太少都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中国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寻找问题的俄根源及时改正。这样不仅有利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明.张鹏.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6(3): 28302沈国兵.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2006:793李娜.论中美经贸的逆差由来J.世界经济,2008:11134Peter F. Marcus and Karlis M. Kirsis.Global Steel Mill Product Matrix: Core ReportJ.World Steel Dynamics, 2006.5: 345王亚飞.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理论与实证分析M.河北 学出版社,2009: 249261 6亢梅玲.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4): 18197Cliff Stevenson.GlobalTrade Protection 2008R.A 2008(12):238叶全良.王世春.国际商务与反倾销M.人民出版社,2005: 87939秦娟.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的国内研究综述J时代经贸,2006: 121510Doug Cameron, Wariness Remains as Sector Finds New Rhythm. Financial Times, 2006.6: 344211郭羽诞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安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2123112高永富.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研究J. 国际贸易,2009(2): 5913柳剑平.郑绪涛.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4514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ort Relief U.SDB/OL.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Steel. 2005.9: 12112715刘力.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8: 79致 谢 辞时光荏苒,在不知不觉之中我已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我学到了很多,学校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做人,还教会了我怎样做事。在此,我要感谢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特别是我的舍友,09-1班的同学及给予我教导的老师们。其中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论文导师吴畏老师,谢谢吴老师对我的论文的帮助,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给我做出了细心的指导。假如没有吴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想我的论文不会完成的那样顺利。眼看就要离开在这生活过四年的学校了,可能以后的路会充满艰辛,也许我会感到迷茫,但是我不会停下我前进的脚步,因为每向前一步,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附 录Chinas WTO entry changing the world(AFP)Beijing - China will mark its first five years 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ith16 hours of live television broadcasts Monday. Given the global impact of Chinese membership, perhaps the whole world should be watching, analysts say. China has moved to a position as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trading nation, up from sixth when it entered the WTO in 2001, embedding the nation seemingly irrevocably in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Because Chinas economy is more open, and Chinas economic size is much bigger, the world is more sensitive to whats happening in China, said Long Yongtu, Chinas former WTO chief negotiator. I think in that way China is really changing the world. Longs counterpart during months and years of arduous negotiations, former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Charlene Barshefsky, agreed. China is no longer a bystander in the world economy, she told Chinas Xinhua news agency in an interview.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ub in the global economy.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cheap Chinese shoes and textiles flooding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ay underpaid Chinese labor may threaten to wipe out entire industries abroad. Roughly one third of all anti-dumping cases in the world currently target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ducts where China is dramatically increas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