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读作者生平经历ppt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读作者生平经历ppt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读作者生平经历ppt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读作者生平经历ppt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读作者生平经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读作者生平经历,1,练习一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注释:将:岂纪:经营。,答:表现了作者搬到新家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与新邻居之间纯真而质朴的友谊的喜悦之情,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方法一、读题目中的事件或作者的生平经历通过分析题目中的事件或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判断诗歌的类型与诗人的思想感情,3,练习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处,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诗的主旨是什么?,练习三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舅姑比张籍、主考官,含蓄表达考前对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的担心,求张指点。,5,练习四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关心国事,愿为国事奉献自己的一切2、年老体弱,被贬僻远之地的悲伤,6,练习一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注】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前四句通过对苏州山水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之情;颈联通过万物兴衰都是天意来表达自己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尾联以“无缘”表达了自己不能留宿苏州的遗憾。,7,方法二、读注释中的事件或作者的生平经历通过分析注释中的事件或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判断诗人的思想感情,8,练习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沈佺期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注: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8、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答:8、对比手法,将洛浦美丽的风光与岭南崇山恶劣的瘴疠之气对比,突出现在被流放的凄苦,抒发了思国怀乡的感情。9、表达了作者被流放岭南、去国离家的凄苦,对友人杜审言和家乡的思念以及渴望重回朝廷、得到重用的情感。,9,练习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唐多令惜别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注:吴文英,号梦窗,宋代词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漫:空,徒劳。问:“燕辞归、客尚淹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