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i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 - ii 目 录 第第 1 章章 总论总论 .1 1.1 项目提要.1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3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1.4 结论.5 第第 2 章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 2.1 项目建设背景.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第第 3 章章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条件 .13 3.1 自然地理条件.13 3.2 社会经济情况.16 3.3 土地资源条件.18 3.4 保护区保护条件.18 3.5 外部协作条件.20 第第 4 章章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目标 .21 4.1 项目建设目标.21 4.2 指导思想.21 4.3 建设原则.21 4.4 主要建设任务.22 第第 5 章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 .24 5.1 项目选址方案.24 5.2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25 - - iii 第第 6 章章 消防、安全、卫生和节能节水措施消防、安全、卫生和节能节水措施 .40 6.1 消防.40 6.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40 6.3 节能.41 6.4 节水.41 第第 7 章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43 7.1 生态环境现状.43 7.2 项目对环境影响.43 7.3 项目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5 第第 8 章章 招标方案招标方案 .47 8.1 招标范围.47 8.2 招标组织方式.47 8.3 招标方式.48 第第 9 章章 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管理 .49 9.1 建设管理.49 9.2 运行管理.52 第第 10 章章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实施进度 .53 10.1 建设期限.53 10.2 建设进度安排.53 第第 11 章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4 11.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54 11.2 投资估算.55 11.3 资金来源.55 第第 12 章章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 .57 - - iv 12.1 生态效益评价.57 12.2 社会效益评价.59 12.3 项目风险评价.60 12.4 项目影响分析.60 12.5 项目评价.60 第第 13 章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62 附表:附表: 1、项目投资估算表 2、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附件: 1、项目建设单位法人证书、机构代码证 2、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有土地使用证 3、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界林权证 4、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明山林场改为大明山水源林 保护区管理处的批复(桂政办198136 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泥河湾等 17 处新建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的通知(国办发200234 号) 6、南宁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机构更名的批复(南地编200242 号) 7、国家林业局关于北京松山等 30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 划的批复(林计发200312 号) 8、关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编制问题的 通知(南编2005112 号) - - v 9、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可行 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及评审专家名单 附图:附图: 1、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2、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3、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现状图 4、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布局图 第 1 章 总论 - - 1 第 1 章 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 1.1.2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3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罗世敏 1.1.4 项目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1.1.5 项目性质 续建 1.1.6 建设目标 通过完善保护基础设施,提升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宣教力 度,提高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阻隔 系统、通讯系统、信息指挥系统和专业消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防火 装备和物资储备,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加强对野生动植物 第 1 章 总论 - - 2 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与监测,以有效保护大明山的山地森林生 态系统,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 1)保护工程)保护工程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10km,新建物理防火隔离带 10km,维修林道 15km,疏通防火护林道 160km,新建植物防治检疫站 200m2,防火瞭望塔 1 座,巡护车辆 1 批等。 (2 2)科研与监测工程)科研与监测工程 新建科研中心 1000m2,补充部分科研设备,新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 监测中心 200m2,开展野生动植物监测与评估等。 (3 3)宣教工程)宣教工程 建设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 1200m2,购置展示中心设备等。 (4 4)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森林防火中心 600m2,森林防火训练基地共 5000m2及配套设施,冰灾 受损房屋维修 1200m2,重建 56m2,冰灾破损水管维修 4.8km,受损供电线 路维修 0.5km;新建 10 个保护站(点)的附属设施 1300m2,供电线路改 造 15.5km,铺设供水管线 15.0km,蓄水池 20 座,高位水池 1 座;建设 森林巡更系统、森林防火预警视频系统各 1 套;建设通讯设施 1 批;建 设小型高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一套,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 3 处及生物多 样性展示中心等水电配套设施;购置保护站(点)办公配套设备及自动 倾倒式垃圾压缩存储设备等。 1.1.8 建设期限与进度 项目建设期 2 年,即 2012 年至 2013 年。 第 1 章 总论 - - 3 1.1.9 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 2992.2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2527.2 万元,占 84.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322.5 万元,占 10.8%;基本预备费 142.5 万 元,占 4.7%。(详见附表 1)。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投资 2394.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0;地方配 套资金 598.2 万元,占 20.0%。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 编制依据 (1)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2030); (2)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3)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 划(2001-2030); (4)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 5126-04); (5)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HJ/T 129-2003); (6)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规定(试行)(2006); (7)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2); (8)关于切实加强我区自然保护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紧急 通知(桂林护发200810 号); (9)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其他有关规定。 1.2.2 编制原则 (1)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严格保护的 前提下,合理安排建设项目。 (2)本着实事求是、全面论证的原则。 (3)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4)本着为用户及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原则。 第 1 章 总论 - - 4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拟建于各个站(点)的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运输中均发生二次运输 费用,因此,均比在保护区山脚管理局处建设的建筑工程造价高。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1-1。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工程量工程量工程造价工程造价 序号序号项目项目 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单位单位指标指标 备注备注 一一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 1土建工程用地规模hm2 hm2 2新增建筑面积m25200m2 3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m21200元/ m22500框架结构 4科研中心m21000元/ m22500框架结构 6森林防火指挥中心m2600元/ m22000框架结构 7防火基地附属用房m2700元/ m21500砖混结构 8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m2200元/ m22500框架结构 9保护站的附属设施m21300元/ m21800砖混结构 10植物防治检疫站m2200元/ m21800砖混结构 11护林道维修km22.5万元/km5.00 12防火护林道维修km160万元/km5.00 13生物防火带km10万元/km7.00 14物理防火隔离带km10万元/km6.00 二二其他费用其他费用 1勘察设计费按基本建设投资的 3.0%计 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基本建设投资的 1.5%计 3工程招投标费按基本建设投资的 1.5%计 4工程监理费按建安投资的 2.0%计 5工程保险费按基本建设投资的 0.35%计 6工程报建报监费按基本建设投资的 5.0%计 7基本预备费按基本建设投资的 5.0%计 三三项目投资项目投资 1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2992.2 其中:建安工程费万元1783.1 仪器设备购置费万元514.1 其他费用万元695.0 2投资来源 中央投资万元2394.0占 80.0% 地方配套万元598.2占 20.0% 第 1 章 总论 - - 5 1.4 结论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其山地常绿阔叶林生 态系统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科学研究 价值。 第二期建设工程以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森 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提升科研和宣教能力为重点,项目的实施将使大 明山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 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内容和布局较合理,规模适宜,投资额度适当,与一期工 程建设衔接较好。地方政府重视,配套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可行。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6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保护区概况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 1981 年,初为自治区级,2002 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广西中南部,地 跨南宁市的武鸣、上林、马山三县,总面积 16994.0hm2,主要保护对象 是北回归线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黑叶猴等濒危特有 动植物资源和独特自然景观。 大明山是桂中一座孤山,山体呈西北向东南走向,是广西六大暴雨 中心之一,年均降雨量 2630.3mm,是桂中重要的水源林区,提供周围 74 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和 62 座水电站的用水,直接影响范围 2900km2,为 下游的右江、红水河流域,乃至珠江流域提供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 护区生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已知维管束植物 2023 种,脊椎动 物 294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 53 种,其中国家 I 级重点保护物 种有黑叶猴、金钱豹、林麝、蟒蛇和伯乐树。大明山的山地森林生态系 统保存完整,植被原生性好。在全球北回归线上的其他地区,基本都是 干旱草原和沙漠,而大明山尚保存完整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 上不可多得的绿洲,其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大明山自然 保护区也因此在 1996 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为中国 40 处具全球意义 的自然保护区之一,1999 年被接纳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 员。 南宁作为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交通最便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进 入东盟的“桥头堡”。2003 年 10 月 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7 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从 2004 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 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国东盟博览会由此永久落户南宁。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南宁市来说尤为重要。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 南宁市中心仅 93.0km,是南宁市的“生态绿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 该保护区也是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场所,是广西与东南亚 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许多国 外宾客和友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一些重要活动被安排在保护区内进行。 因此,该保护区又是展示我国国际形象的一扇窗口。保护区的建设不仅 对促进生态广西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于 2002 年由国家林业局 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2003 年,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3 12 号文批复同意实施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于同 年以林计批2003194 号文批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 2004 年下达投资计划。 2.1.2 一期工程建设概况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 2003 年获国家批 复,2004 年下达投资计划。一期工程核定总投资 825 万元,其中中央国 债资金投入 495 万元,地方配套 330 万元。到目前为止,一期工程实际 到位资金 841 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到位 495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到位 346 万元,为应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 330 万元的 104.8%。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新建管理局办公楼 1000m2,4 个保护站(含动物 救护点和病虫害防治站)用房 480m2,8 个保护点用房 640m2,动物救护点 200m2,病虫害防治站 150 m2,检查站(1 处)100m2,动物围栏 500m,隔离 防护栏 15km,瞭望塔 2 座,高位水池 11 座,气象观测站 2 处,水文观测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8 站 1 处,地质监测点 1 个,固定样地 30 个,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 设,保护、科研、监测、办公、交通、通讯等配套设备一批。 一期工程建设于 2005 年开工,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将于 2011 年 8 月完成竣工验收。 2.1.3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期工程建设主要解决了部分站(点)的办公和保护设施问题,但 是,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自然保护区工作的“软肋”防火、 科研、宣教,社区发展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主 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灾后重建任务繁重,资金紧缺 2008 年冰冻灾害对水电、房屋等设施损坏和林木损毁造成的直接经 济损失达 5000 多万元,灾后重建工作约需资金 500 多万元,全体职工虽 开展了自救工作,但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2)保护区部分站点的交通、水、电等设施落后,亟需加以解决 沟通天坪保护站、朝阳保护点及敢造保护点之间的道路路面损毁严 重,朝阳等保护站点不通电,西燕保护站仍喝不上干净的水,橄榄河保 护点饮用水源不足,这些设施亟需进行建设。要让保护区的一线职工用 上电、喝上干净的水,解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的切实困难。 (3)治安、防火、安全生产等形势严峻,保护的设施和技术手段亟待 加强 保护区周边的集体林区多是马尾松等极易燃烧的针叶林,农地也较 多,人为活动频繁。加上冰雪灾害造成受灾林区可燃物急剧增加,导致 区内森林防火风险加剧,有必要完善保护区外围防火林带。2007 年起, 随着各类旅游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逐年递 增,2010 年游客数量达到 5.4 万人次,保护区的治安、防火、安全生产 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难度陡然增大,形势极其严峻,仅依靠人员巡视的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9 办法难以适应这一形势变化需要,建设覆盖整个保护区的防火预警监控、 微波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提升保护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以及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4)保护区内游客数量不断增多,污染防治需加大投入力度 大明山是广西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力 度加大,旅客数量不断增多,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护区的污染 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加强,而且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尽量应用高新技术来 防治污染,保护自然环境。考虑到天坪保护站一带的旅客较集中,服务 设施较多,宜建设高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建设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 购置自动倾倒式垃圾压缩存储设备等先进环保设施设备,切实保护好大 明山自然环境。 (5)科研设施和科研力量不足,科研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保护区现有科技人员专业结构较单一,同时,科研设施匮乏。受人 才、设施、设备和经费等方面的制约,保护区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和对重 要保护对象的监测还不能有效开展,保护管理决策缺乏长期、系统的监 测信息的支撑,无法实施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 与保护区总体规划设定的建设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科研中心将大 大改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条件,促进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开展, 提升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6)宣教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其一是对保护区职工队伍的培训不够;其二是对社区群众的宣传、教育、 培训不够;其三是对来访者的宣传不够;其四是主动地对外宣传不够。 缺乏必要的宣教培训场所及相应设施设备是原因之一。大明山每年的旅 客超过 5 万人次,保护区的宣教工作必须面向这个广大的群体。一期工 程建设虽在保护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内设置了宣教室,但充其量只能算 是小会议室,可用于职工一般性培训,规模和位置均不能适应开放性的、 面向广大来访者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建设大明山国家级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10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配备宣教设备,改善宣教的软硬件环 境,全面提高宣教效果。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基础设施,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需要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设施有管理局办 公楼,4 个保护站、8 个保护点、检查站、气象观测站、动物救护点以及 病虫害防治站的用房,新建防火瞭望塔,建立固定样地等。一期工程建 设改变了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设施近乎空白的状况。 但是,目前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设施还不完善。沟通天 坪保护站、朝阳保护点及敢造保护点之间的道路路面损毁严重,朝阳等 保护站点不通电,西燕保护站饮用水仍无保障,橄榄河保护点饮用水源 不足,这些设施亟需进行建设。保护区周边与集体林区相接的地带多是 马尾松等极易引发火灾的针叶林,且人为活动频繁,急需修建防火林带 将保护区林与集体针叶林隔开。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的旅游胜地, 2007 年起,随着各类旅游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进入保护区的游客 数量也逐年递增,2010 年游客数量达到 5.4 万人次。保护区的治安、防 火、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难度陡然增大,形势极其严峻,仅依 靠人员巡视的办法难以适应这一形势变化需要。建设覆盖整个保护区的 防火预警监控、微波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提升保护区森林火灾综 合防控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在天坪保护站 建设高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添置垃圾压缩存储 设备等,是应对保护区内旅客数量大幅度增加,保护好大明山自然环境 而急切需要进行的建设项目。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设定的将“保护区建成管理先进、设备完善、 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也与大明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11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中国 40 处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之一、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南宁市“生 态绿肺”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很有必要进行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进 一步完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体系,对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和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现存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同纬度地区山地 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参照系,是开展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 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在条件十分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大明山自然保护 区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协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达十多项,取得较好成 绩。自 1980 年以来,保护区先后接待国外专家学者 200 多人次,并已经 成为数十家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基地,科学研究的国内 外交流日益频繁。 一期工程建设没有科研中心项目,管理局在办公楼中设置有两间共 36m2的实验室,不能满足较大项目科学研究人员交流多,技术要求高的需 要。另外,实验室与办公室混合,互相干扰较大,有必要建设具有独立 出入口的科研中心,既解决科研需要,还可以发挥科研人员的专业优势 和影响力,扩大科普和宣传的效果。实施第二期工程建设,为保护区创 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将大大促进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科研 的能力和水平。 (3)掌握保护区自然资源状况,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需要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量宝贵的物种资源,已知有维管 束植物 2023 种,脊椎动物 294 种。其中,国家 I 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 物有伯乐树、黑叶猴、金钱豹、林麝、蟒蛇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 动植物有白豆杉、格木、黑熊等 48 种,大明山特有植物有 32 种以上。 保护的目的是进行科研与利用,而科研又是促进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的必要手段,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然 第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 12 而,人们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认识仍存在许多空缺, 如中山地带黑叶猴种群习性与基因特性、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群落 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等的认识甚少,无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地 保护措施。十分有必要在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研监测 工作,强化监测手段,开展相关调查与监测,建立本底资源档案,为有 效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4)扩大宣传教育覆面,有利于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南宁是中国进入东盟的“桥头堡”,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南宁市来说 尤为重要。2006 年 5 月,南宁市政府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了创建全 国生态示范区的请求,同年 6 月获得批准。至 2020 年,要把南宁市建设 成为山川秀美、经济发达、文化进步、人们生活富裕、人与自然高度和 谐的“中国绿城”生态城市。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作为距离南宁市最近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南宁市的“生态绿肺”,在南宁市生态安全 和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生态广西建设中居于关键的地位。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场所,是广西 与东南亚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展示我国国际形象的一扇窗口。 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许多国外宾客和友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一些重要活动被安排在区内进行。2010 年,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达到 5.4 万人次,这些人是保护区对外宣传的重要群体,对如此庞大的游客群 展开宣传教育工作,是普及科技知识,增强公众生态保护理念的很好途 径。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基础、科研及宣教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开 展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既可以和国内、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的保护区进 行双边、多边、政府或民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也可以采取请进来、 送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管理和 科研水平,提升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在国内保护区的影响力和国际上的知 名度,繁荣生态文化,为生态广西建设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3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 自然地理条件 3.1.1 地理位置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宁市境内,属武鸣、上林、马 山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2010834,北纬 23 242330。 保护区范围包括柑栏河大沟、朝阳大沟、公益山、尖岭、望兵山、 龙头山、六毛峰、象头山一带,呈西北东南不规则长方形状,南北长 约 50km,东西宽约 1030km,总面积 16994.0hm2。 保护区管理局现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汉屯南侧。保护区对外 交通方便,210 国道从山脚通过,保护区管理局距两江镇 12km,距武鸣 县城 51km,距南宁市中心 93km。 3.1.2 地质地貌 大明山属于广西中南部弧形山地的西翼南段,山体脉络分明。在地 质构造上,大明山属于以龙山系为轴心的穹窿背斜层,整个背斜组成的 岩层中部以下古生代寒武纪地层及泥盆纪地层的砂、页岩系为主,加里 东期褶皱成山,准平原化后发生沉降,沉积了泥盆系地层,印支期再度 褶皱隆起而成。大明山主脉西北东南走向,全长 68km,最宽处 23km, 一般海拔 1200m 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 海拔 1760.4m,相对高 1563m,是广西中南部最高的山峰。在大明山的南 面和西面为武鸣盆地,北面为马山槽谷盆地,东南为上林盆地。自然保 护区属中山地貌类型,其地势是西北主峰一带高而东南低,受断层影响,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4 西南坡坡度大,相对陡峭,东南坡相对较平缓。山体中心主要由寒武纪 的浅变质岩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千枚岩构成,地势较平缓,形成 “天坪”,水陈峰一带较平坦,为泥盆纪的坚硬砂页岩所包围,形成锯 齿状起伏的山峰,崖壁裸露,整个大明山山体坡度在 2540之间。 3.1.3 气候特征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 大明山年平均气温 15.1 ,极端最高温 28.6,极端最低温-6.0, 最冷月 1 月平均 5.8,最热月 8 月平均 21.9,10积温 5047.7。 大明山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山体东北坡平均气温垂直递减 0.51/100m, 西南坡平均气温垂直递减 0.59/100m,年无霜期 292312 天。 大明山年均降雨量 2630.3mm。降水量地域分布表现为东南坡多于西 北坡,中低山区多于山脚丘陵地区。雨季为 49 月,旱季为 10次年 3 月。大明山是广西的暴雨中心之一,降水性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 日通常 59 天,最多达 19 天之多。大明山植被茂密,终年空气湿度大,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91%,相对湿度月变幅为 11%。 3.1.4 土壤条件 在母岩、母质、气候、植被、海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明 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山地垂直土壤类型。保护区范围的主要土壤类型(亚 类)有赤红壤、山地赤红壤、山地黄壤、山地灰化黄壤和山地表潜黄壤, 局部地区分布有山地草甸土和山地灰化草甸土。总的特征是随着海拔的 升高,土层厚度减薄,但有机质含量增加,C/N 比增大,并且在海拔 1200m 以上的山地,土壤普遍存在灰化现象。 3.1.5 水文 大明山是广西六大暴雨中心之一和重要的水源林区,是上林县清水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5 河、武鸣县武鸣河等河流的主要源头,是周边四个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 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区。自然保护区境内溪涧河流纵横交错,发源于大 明山的主要河流有 33 条,其中流向武鸣县的有达响河、汉江河等 15 条, 全部流入武鸣河后依次进入右江、邕江、郁江;流向上林县的有柑栏河、 东春河等 16 条,全部流入清水河后依次进入红水河、黔江;流向马山县 的有达栏沟和水绵沟 2 条,汇入姑娘江后依次进入红水河、黔江;最后 这些河流全部汇入浔江,属珠江水系。这 33 条河流的集雨面积近 700km2,年产水量 115758 万 m3,汇入 33 座大小水库(有效库容 18626 万 m3),561 口山塘(总容量 321 万 m3),每年流向武鸣县 43915 万 m3,上林 县 48581 万 m3,马山县 16031 万 m3,宾阳县 7231 万 m3,有效灌溉周围农 田 3.2 万 hm2,影响稻谷产量 20 万 t,提供周围 74 万人生活用水和 62 座 水电站(装机容量 8208kW)的用水,直接影响范围 2900km2。 3.1.6 植物资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 15319.3hm2,其中针叶林 312.1hm2,阔 叶林 15007.2hm2。森林覆盖率 93.25%。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活立木蓄积量 720256m3,其中森林蓄积量 717548m3。 大明山的植物群落依次发育为地带性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常 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顶苔藓矮林。 在大明山保护区核心区保存着近 6000hm的原生植被。 保护区已知有维管束植物 2023 种,隶属 209 科 764 属(被子植物按 恩格勒系统统计,详见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其中蕨类植物 42 科 84 属 250 种,裸子植物 7 科 9 属 18 种,被子植物中 的双子叶植物 138 科 544 属 1531 种,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 22 科 127 属 224 种。按照植物的性状统计,木本 1094 种,占 54.1%;藤本 285 种, 占 14.1%;草本 644 种,占 31.8%。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6 在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属国家 I 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钟萼木)1 种, II 级保护的有桫椤、白豆杉、福建柏、格木等 15 种。大明山特有植物有 32 种以上。 此外,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还生长着大型真菌 18 目 31 科 78 属 202 种, 具有食用价值的有 20 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有 43 种。 3.1.7 动物资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已知有脊椎动物 294 种,分别隶属于 5 纲 31 目 90 科 208 属。其中鱼类 22 种,两栖类 19 种,爬行类 42 种,鸟类 151 种, 哺乳类 60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 37 种,其中 I 级保护的有黑叶猴、 金钱豹、林麝、蟒蛇等 4 种,II 级保护的有黑熊等 33 种。 3.1.8 自然景观资源 大明山地处北回归线上,是桂中南最高蜂。具有险峰峡谷景观、瀑 布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高山气象景观和壮乡神话传说等,是我国最南 端的赏雪胜地,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心泉等的外景 多拍摄于大明山,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春之岚,夏之瀑, 秋之云,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观的缩写,在大南宁旅游圈中具有一 定独特性,被誉为“广西庐山”,已成为南宁北部旅游的龙头。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人口及劳动力 据武鸣、上林、马山、宾阳 4 个县 2009 年统计,大明山自然保护区 周边 8 个乡的人口为 31.9 万人,有瑶、壮、汉等多个民族,其中:壮族 26.3 万人,汉族 4.5 万人,瑶族为 1.1 万人;壮族人口大多居住在保护 区的外围周边地区;保护区内没有村组分布,也无乡村居民居住。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7 3.2.2 经济 (1 1)保护区经济)保护区经济 保护区 2010 年经费来源总额为 3276 万元,其中:其中:国家森林生 态效益补偿基金 125 万元;自治区财政下拨管护经费补助 40 万元,南宁 市财政拨付事业经费 1444 万元,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GEF 项目)补助经费 164 万元,南宁市财政拨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经费 1171 万元,南宁市旅游局、发改委拨入旅游发展基金 95 万元,门票等事业收 入 209 万元,其他收入 28 万元。 (2 2)地方经济)地方经济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涉及武鸣县、上林县、马山县和宾阳县,人 均耕地面积 0.064hm2,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 273.0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4.5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187 元,农业和牧业是保护区周边乡镇的 主要支柱产业。 3.2.3 交通条件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外部交通方便,由南宁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网已 经形成。水南高速公路从武鸣县境的大明山旁经过,与保护区管理局现 所在地武鸣县两江镇的那汉屯之间有二级公路连接。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部交通不便,除汉江至二天坪由交通部门养护 的林三级公路 32.0km 以及天坪保护站至望兵山微波站林三级公路 3.6km 外,保护区内仅有至朝阳和敢造保护点的两段林区便道 11.4km。 3.2.4 通讯条件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与外部的通讯较方便,已接通了程 控电话,能及时与周边的县乡和大部分行政村进行通讯联系;但保护区 内部通迅全靠高频无线电对讲机联系。管理局设有一个能与周边县、乡、 第 3 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8 村联网的无线对讲台。保护区管理局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可收看 10 个 电视台节目。 3.3 土地资源条件 3.3.1 土地权属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全部为国有,总面积为 16994.0hm2,1988 年至 1990 年分别由武鸣、上林、马山 3 县人民政府颁 发了山界林权证书,保护区四至地界清楚,山林权属无争议。 3.3.2 土地现状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为 16994.0hm2,其中林业用地 面积 16902.4hm2。按行政区域划分,属于武鸣县境内 7062.0hm2,占总面 积 41.6%;属于上林县境内 8519.0hm2,占总面积 50.1%;属于马山县境 内 1413.0hm2,占总面积 8.3%。 3.4 保护区保护条件 3.4.1 保护机构和技术力量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国有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 当处级。根据总体规划,大明山保护区采用“管理局保护站保护点” 三级管理体系。保护区管理机构定编 218 人,现有在职职工 186 人。在 职职工中,管理人员 39 人,专业技术人员 98 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3 人、其它人员或技工的 95 人)。除管理人员外,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8059-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
- GB 28288-2025足部防护足趾保护包头
- 2025年医美项目申请报告
- 2025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4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服务满意水平提升责任承诺书(6篇)
- 2025河南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金融机构稳健管理承诺书9篇
- 2025湖北天门市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5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如果我是一朵云的故事6篇范文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农业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拟聘用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口腔执业医师助理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 艾滋病梅毒乙肝课件
- 2025年化工分析工(高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汽车4S店客户投诉培训
- 非遗文化傩戏面具2
- 12345职能部门培训
- 2024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7
- 近几年版新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2教案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