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中国古代史(讲义)ppt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中国古代史(讲义)ppt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中国古代史(讲义)ppt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中国古代史(讲义)ppt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中国古代史(讲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专题,1,本专题主要讲以下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二、经济发展的三方面表现三、土地问题及古今中外的解决方案四、中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制度及其沿革规律五、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六、中国传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七、经济重心的南移,2,一、历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调整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劳动力、资金、市场、资源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劳动者的地位和素质,3,3、商业、交通、城市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城市货币交通运输,二、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工具水利工程农作物的引进农学著作:2、手工业:治铸业纺织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重点记忆三个时期:春秋战国、隋唐、明清,4,1、农业:,(1)工具:,铁制农具、牛耕、犁、翻车、曲辕犁、筒车,(2)水利:,(3)农作物的引进,葡萄、胡萝卜、茶叶、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5,(4)农学著作:,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明宋应明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6,2、手工业:,治铸业,纺织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朝代,成就,(1)表现,7,(2)手工业著作:,战国:考工记,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8,3、商业、交通、城市(热点),国内贸易:春秋战国、隋唐、明清,交通运输:总P366第七点,对外贸易:两汉、唐朝、明朝、清朝,城市:,货币:秦半两、五铢钱、开元通宝,城市发展的规律及时代特征,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时代特征,城市发展的规律1、传统的政治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2、城市布局逐步打破坊市界限。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10,练习:我国战国时期与明朝中晚期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参考答案:作用:战国商人逐渐转化为新兴地主,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创造的条件。明朝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就是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11,三、封建土地制度及中外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2)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总P362第一点,12,2、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及其解决方案(1)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私有制和买卖制度的存在。土地兼并的后果: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恶化农民的生存条件。(2)古今中外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国:封建政府实行均田制,农民的均田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世界各国: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拍卖,法国的君主立宪派的赎买和雅各宾派的小块分期付款出售,俄国的赎买,美国的宅地法,日本废除土地买卖禁令。,13,练习:唐代中期以后,均田制不再推行,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A、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进入衰落B、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断加深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D、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B,14,四、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编户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免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思考:中国古代有哪些赋役制度?内容分别是什么?,15,租(庸)调制:均田制下,受田的农民,每年须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帛(绢)或布,叫做调;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唐朝规定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叫做两税法。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摊丁入亩(即地丁银制):清朝雍正帝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重点,16,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1)税收形态:由劳役和实物形态转向以货币形态为主,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征税标准(对象):由以劳动力(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为主,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驰。(3)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的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17,五、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产生时间和标志:明朝中后期,江南某些城市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即手工工场)。前提: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明朝的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局限性:只出现在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