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讲义第一篇金融法总论_第1页
金融法讲义第一篇金融法总论_第2页
金融法讲义第一篇金融法总论_第3页
金融法讲义第一篇金融法总论_第4页
金融法讲义第一篇金融法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法专题,第一篇金融法总论,金融法的概念金融法的基本原则金融法的渊源及体系金融体制及金融立法,第一节金融法的概念,一、金融和金融关系(一)金融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金融货币资金融通。它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金融的基本分类:,直接金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将资金直接转移给证券发行人(企业、公司或政府)的资金融通行为。(发达国家)间接金融存款人通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贷款人),将资金贷给借款人的资金融通行为。(发展中国家),金融产生的条件:,1、货币从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分离出来,起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用;2、信用(信贷)日益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出现;3、银行等专门金融机构的出现。,(二)金融关系的概念及含义,1、概念金融关系金融监管调控机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监管、调控活动和金融业务活动过程中,同其他金融主体之间发生的、与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相关联的各种经济关系。,2、含义(1)金融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2)金融关系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经济关系;(3)金融关系的参与者,除了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还有其他金融主体。,二、金融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一)概念金融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用以确定金融机构的性质、地位和职责权限并调整在金融活动中形成的金融监管、调控关系和金融业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调整对象1、金融监管、调控关系2、金融业务关系(金融交易关系),三、金融法的本质、特点及功能,本质金融法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一国社会各阶层利益再分配、再调节的一种方式,是统治阶级实行经济政策、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一种工具。横向和纵向的结合;微观和宏观的结合。,特点:,1、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2、融合公法和私法,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法;3、具有强制性和准则性;4、调整范围越来越广、法律内容日益增多。,金融法的功能:,1、确认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2、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规范和调整金融市场行为,协调、确保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金运营效益,实现资金融通的个体效益目标和社会整体效益目标的有机统一。,3、确定金融宏观调控、监管目标,规范金融调控、管理、监督行为,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监管体系。,第二节金融法的基本原则,一、金融法基本原则的含义金融法的基本原则是调整整个金融关系、从事金融调控、监管活动和金融业务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二、我国金融法的基本原则,(一)依法统一管理金融,实行管理和经营分离,规范和完善国家金融调控、监管行为的原则;(二)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则;,(三)以社会整体利益和金融秩序稳定为依归,依法规范和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业公平、公开、有序竞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维护金融市场各利益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原则;(五)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通行立法做法和国际惯例的原则。,第三节金融法的渊源及体系,一、金融法的渊源(金融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一)国内渊源国内渊源,指国家有关机关制定并发布的有关金融组织及其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1、宪法2、金融法律3、金融行政法规4、金融行政规章5、金融地方性法规、规章6、金融司法解释7、自律性规章,(二)国际渊源国际渊源,指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协定以及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为国际社会接受并认可的国际惯例。,1、国际条约是我国参加国际金融活动所签订或加入的双边或多变条约。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及附则国际金融公司协定及附则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金融服务附件等,2、国际惯例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形成的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并承认的,一经有关国家确认就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习惯性规范。包括:巴塞尔资本协议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二、金融法律关系,(一)金融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金融法律关系是由金融法律规范调整的在金融监管、调控活动和金融业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反映国家意志的金融法律规范的存在二是要有某种具体的金融监管、调控活动或金融业务活动的存在。,特征:,1、在金融法律关系主体中,应有一方当事人是金融机构;2、金融法律关系具有纵向金融管理和横向金融协作的双重性,是比较典型的经济法律关系;3、金融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征;4、金融法律关系的确立、变更和终止,多采用书面形式,其格式往往标准化。,(二)金融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金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1)特殊主体(2)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3)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4)自然人(5)国家,2、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参加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货币、金银、有价证券)3、金融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三)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是指通过一定的保护机构,采取一定的保护方法,确保金融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正确行使权利和切实履行义务,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保障整个社会的正常金融秩序。,1、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机构,(1)金融监管、调控机构(2)仲裁机构(省会)(3)司法机构,2、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1)行政保护方法(2)经济保护方法(3)司法保护方法,三、金融法的体系及主要内容,(一)金融法体系的含义金融法的体系是指在金融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调整金融关系不同侧面的金融法律、法规、规章等金融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金融法律制度,共同实现金融法的任务,而形成的相互连结、和谐统一、层次分明的统一整体。,(二)金融法体系的主要内容,1、金融组织法2、金融调控与监管法3、间接融资法4、直接融资法5、期货、期权与外汇法6、金融中介业务法,第四节金融体制与金融立法,一、金融体制的概念金融体制是指一国划分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业务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业务范围,协调彼此之间活动及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制度系统。包括: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和金融制度体系。,二、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金融体制与金融立法,(一)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1、美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1)实行“双线多头”的金融管理体制(2)联邦储备系统在组织上的不完整性(3)单一商业银行制(4)金融业务分离制(5)直接融资比重大(6)银行控股公司占有相当优势,2、英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1)有一套完整和行之有效的金融体制(2)现行金融体制中仍存在传统金融机构的痕迹(3)外国银行是英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高度统一监管(金融服务管理局),3、德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1)实现全能银行制度(2)银企关系非常密切(3)形成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制(4)证券市场相对落后(5)金融监管法制健全,监管体制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化,4、西方工业化国家金融体制的共同之处:(1)都十分注重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2)都实行“二级银行制度”(3)都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和调控(4)商业银行在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地位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地位上升(5)直接融资比重增加(6)政策性融资机构增加,(二)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立法及趋势,1、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立法概况(1)银行立法(2)证券立法(3)票据立法(4)信托立法(5)保险立法(6)金融监管立法,2、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立法趋势(1)放宽金融管制、鼓励竞争(2)提高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独立性,加强金融宏观调控(3)强化监管机构的地位和职权,建立健全动态调适的、以风险监管为本的金融监管体制,确保金融安全(4)各国金融立法有日益趋同、走向融合的趋势,三、旧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立法,西周泉府南北朝寺院经营典当业务唐朝中期柜坊(“飞钱”,“帖”)北宋钱铺元、明高利贷盛行明朝钱庄清代票号,鸦片战争后,1845-1948年间,英属丽如银行相继在香港、上海、广州设立机构。1897年5月27日,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设立。,1908年清王朝颁布中国第一部金融法-大清银行则例。货币立法方面,1910年清政府颁布铸币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票据立法方面,1929年10月国民党政府公布实施中华民国票据法。证券立法方面,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证券法证券交易所法。,四、新中国金融体制的沿革与金融立法,(一)新中国金融体制的沿革与发展1、1949-1977年是我国单一制的银行体制时期(一级银行体制),即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垄断金融时期。2、1978-1986年是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二级银行体制)的确立时期。3、1987-1993年是我国试办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中央银行体制的时期。,4、1994-2002年时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时期。5、2003至今,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期-设立中国银监会统一行使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二)新中国金融立法的沿革与现状,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金融活动的规范和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因而无所谓金融立法。实行改革开放后,制定了大量的金融法规和规章。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金融立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1995年时我国的“金融立法年”,颁布了四部金融基本法律及一个决定:1995.3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12修订)1995.5商业银行法(2003.12修订)票据法(2004.8修订)1995.6保险法(2002.10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8.12,颁布证券法(2005.12第二次修订)2001.4通过信托法2003.10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2003.12通过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10修订),2005.10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2006.10反洗钱法1999.12、2001.12、2005.2、2006.6先后通过涉及金融领域犯罪的刑法修正案,(三)中国金融立法趋势,金融立法的滞后性:1、立法层次不高,法律效力低。2、法律体系系统性差。3、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