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问诊,1,1掌握问现在症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了解问诊的意义,目的要求,2,全面系统的问诊住院病人重点问诊急诊和门诊病人,问诊的分类,3,1、充分收集其它三诊无法获取的病情资料分析病情、判断病机、辨别证候的基本依据2、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采取多方面的诊断和治疗病情复杂或诊断困难的病人,问诊的意义,4,安静适宜的环境态度和蔼、严肃认真语言亲切、通俗易懂围绕主诉,全面询问适当提示,避免诱导危重病人,抢救为先,如何应对,5,二、问诊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6,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联系电话,7,主诉,就诊的主要原因疾病的主要矛盾,8,现病史,起病情况病因、病性、病位、处理病程经过好转加重、新的症状病情变化规律诊治经过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现在症状十问歌,9,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既往患病情况外伤手术史预防接种史、过敏史,10,个人生活史,家族史遗传病、传染病,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经带胎产,11,清陈修园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四、问现在症,12,怕冷,病人的主观感觉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畏寒怕冷,加衣添被或近火取暖则缓解恶寒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寒战恶寒严重,伴全身发抖战慄,(一)问寒热,13,五心烦热自觉胸中烦热,伴手中心发热骨蒸发热自觉有热自骨髓向外蒸发之感,发热,14,并见外感表证(表寒、表热、表虚)兼症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煦;卫阳失宣,郁而发热,“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1.恶寒发热,15,1、新病恶寒外感初起尚未发热或寒邪直中脏腑2、久病畏寒经常怕冷,得温可缓里虚寒证,2.但寒不热,16,(1)壮热实热(2)潮热l)阳明潮热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3)阴虚潮热骨蒸发热身热夜甚(3)低热轻度发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内伤发热阴虚、气虚、血虚、血瘀、气郁,3.但热不寒里热,17,1、少阳证恶寒发热,无定时2、疟疾疟邪伏募原寒战壮热,有定时,4.寒热往来,18,“阳加阴谓之汗”,当汗无汗,不当汗而汗多,或局部汗出,(二)问汗,19,表证无汗表寒证里证无汗阳虚蒸化无力;津血亏耗,生化乏源局部中风、痿、截瘫。风痰、瘀痰、风湿阻滞于一侧经络,1.无汗,20,1)表证:表虚、表热2)里证(1)自汗气虚或阳虚证(2)盗汗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3)大汗实热证、亡阴亡阳,2.有汗,21,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疾病向愈汗出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邪胜正衰,病情恶化,4)战汗病情变化的转折点,22,1)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2)心胸汗多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3)手足心汗阴虚,中焦湿热,脾虚,阳明燥热,(3)局部有汗,23,不通则痛实痛不荣则痛虚痛,问诊要点:具体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加剧或缓解因素(喜好)及兼症,(三)问疼痛,24,疼痛的性质,25,续表,26,阳明,厥阴,少阳,太阳,少阴,(二)疼痛的部位,27,胸痛,28,胁痛,29,胃脘痛,30,腹部,31,需与按诊密切配合,腹痛,32,1、太阳风寒腰痛突然腰痛拘急,伴恶寒发热,头项强痛2、寒湿腰痛腰脊或腰骶部冷痛重着,阴雨天加重3、湿热腰痛腰髋弛痛,痛处伴热感,或肢节红肿4、肾虚腰痛腰脊酸软,绵绵作痛,喜按喜揉卧则减轻,遇劳加重,反复发作5、瘀血腰痛刺痛,固定不移,日轻夜重,或有外伤史经络痹阻腰脊痛连及下肢下焦湿热蕴结的淋证腰痛牵掣少腹或侧腹伴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腰痛,33,行痹四肢疼痛游走不定风邪痛痹疼痛剧烈,遇寒尤甚,得热痛缓寒邪著痹重着而痛,肌肤麻木不仁湿邪热痹关节红肿灼痛湿热或寒邪郁久化热独见足跟或胫膝酸痛肾虚年老体衰之人,四肢痛,34,风、火、痰、虚、瘀1、肝火上炎2、肝阳上亢3、气血亏虚4、痰湿内阻5、肾精不足6、瘀血阻络,眩晕,(三)问头身,35,胸闷心、肺、肝,心气虚、心阳虚肝气郁结痰湿阻肺,36,心悸,心悸心慌、心跳不能自主者惊悸因惊恐而心悸,心悸易惊而恐惧不安者怔忡心慌,心跳剧烈而上至心胸、下至脐腹,,37,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38,(五)问耳目,耳鸣实证虚证耳聋暴聋渐聋,39,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口味,脾胃、肝胆大小肠、三焦,(六)、问饮食口味,40,口渴与饮水,41,食欲与食量,42,食欲与食量临床意义,43,口味五味配五脏,44,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七)问睡眠,45,失眠,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睡着时间短,甚至彻夜不眠,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虚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肝血虚、心胆气虚实证肝郁化火、余热扰膈食滞胃脘、痰热内扰(胆郁痰扰),46,1、湿邪困脾2、脾胃气虚清阳不升3、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正气将复,嗜睡神疲思睡,经常不自主地入睡,唤之易醒,醒后即睡阳虚阴盛,阳不出表,47,胃之腐熟脾之运化肝之疏泄,水谷,粪便,肺之肃降大肠传化肾阳之温煦,脾之运化肺之肃降肝之疏泄,尿,水液,小肠之分别清浊、三焦之决渎、肾与膀胱之气化,(八)二便,48,大便异常简表,49,续表,50,小便异常简表,51,行经期(35天)初潮年龄14岁末次月经时间(LMP)月经周期(28天)或绝经年龄49岁经量中等(50100ml),经色正红,不稀不稠,不夹血块,肾、肝、脾、胞宫、冲任、气血,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月经的量、色、质有无闭经或行经腹痛,初潮或绝经年龄,末次月经日期,(十)问经带,52,经期异常临床意义表,53,续表,54,经期异常临床意义表,55,(2)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常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血虚、肾虚、寒凝血瘀、痰湿阻滞(3)闭经血海空虚或血行不畅。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生理性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暗经。闭经,经少经闭,56,经色淡红质稀气虚或血少不荣经色深红质稠血热内炽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兼小腹冷痛寒凝血瘀,(3)经色、经质异常,57,痛经,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难忍(1)肝郁气滞(2)瘀阻胞宫(3)寒湿凝滞(4)湿热蕴结(5)气血两虚(6)肝肾亏虚,58,1、白带色白量多,质稀如清涕,淋漓不断(无味)脾肾阳虚,寒湿下注色白质稠,状如凝乳,或呈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