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薪酬管理研究.doc_第1页
珠三角薪酬管理研究.doc_第2页
珠三角薪酬管理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三角薪酬管理研究政法学院 11法学2班 莫学卓珠三角薪酬状况总括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对于充满着资本气息的年轻地区来说,珠三角仍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首先,我们来回顾2010年的薪酬状况。资料显示,当次调研涉及了八大行业1200家企业,企业分布在东莞、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惠州七大城市,其中有效样本1136份。据介绍,通过对样本企业城市分布、企业性质、行业分布、员工规模及样本企业年营业额五个维度进行了调研,调研行业涉及IT制造业、电器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微电子)、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五金、模具、塑胶这八大珠三角支柱产业。参与调查企业以中型企业为主,性质以独资企业居多,占47.0%的比例,民营企业37.1%,合资企业15.9%,调查样本中43.8%的企业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2亿元,6.1%的企业年营业额在10亿元以上。调查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等七个城市八大产业中,东莞以平均月薪3402.28元超越广深,位居珠三角七个城市之首。平均福利方面,塑胶、IT业福利较高 “带薪年假”福利较普遍。从每月福利的补贴额度看,塑胶和IT业平均福利较高。以主管III级为例,分别是1190、1158元,比处于较低值的模具/电器业(590元)高出101%。电子、家具、五金、纺织服装均保持在700-877元的中间值。同一职位不同企业间的福利额度差别也较大,以IT业为例,主管III级的月福利较低值是360元,较高值则高达3000元。至于福利类别,由于珠三角气候性及工作室温环境事宜的原因,“取暖补贴”则成为企业为员工提供津贴补助的“大冷门”,调查所示无一家企业提供此项补贴。而企业为员工提供最常见的补助津贴则为“用餐食补”和“夜班津贴”。 从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数据来看,参与调研的企业中,近7成的员工均享有“带薪年假”,成为员工最热门的享有福利。其次,有近6成企业将员工的培训学习计划纳入福利当中,为员工创造能力提升的平台。专业人士给出了建议:在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重视总体薪酬思维,高底薪低奖金,把货币报酬当保健因素,把非货币报酬当激励因素,货币报酬满足员工。薪酬激励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非货币报酬方面,通过多用非货币报酬来节省劳动成本。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行业的薪酬福利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福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东莞作为外资企业较多的地区来说,经济依靠外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转型的困难,导致缺少知识技术含量的加工业薪酬不断减低,甚至出现裁员现象,这也是东莞逐步出现招工难的现象。回顾完2010,我们再看看2012的最新资料。以下是广州等地区中各行各业的比较以及最近状况:一线城市对比,广州地区薪酬水平竞争优势不足。根据众达朴信薪酬调研数据显示,和京沪深三个城市相比较,广州地区的薪酬水平在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方面仍处于劣势。以上海地区薪酬水平为基数,北京和深圳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96和0.94,深圳部分行业的薪酬水平已经超过北京;而广州地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生产制造行业占比较多,薪酬系数仅为0.9。专业经理层年薪突破15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广州地区部门经理层员工的年度总现金中位值为265840元,涨薪幅度为11.3%,各行业间薪酬差距较大;经理层年薪中位值突破15 万,涨薪幅度为12.4%,该层级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点对象;主管和专员层年薪中位值为97675元和45590元,涨薪幅度分别为10.6%和 12.2%;助理操作层员工年薪中位值为34743元,涨薪幅度为10.5%,技术工人的薪酬涨幅超过15%,是企业吸引和保留的核心人才。佛山、中山地区涨薪幅度较高。以深圳地区薪酬水平为基数,广州地区薪酬系数为0.96,中基层员工薪酬差距比较明显;东莞、佛山、中山三地经济发展较快,薪酬系数分别为0.92、 0.91和0.9,2011年,佛山和中山地区的薪酬涨幅都在14%以上,缩小了与广州地区的薪酬差距;此外,惠州和江门地区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86和 0.84,是近年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活跃的城市。金融、电信薪酬水平领跑广州地区全行业。由于行业利润和特点的不同,城市间的行业薪酬差距普遍存在。以广州地区金融行业薪酬水平为基数,通讯/电信、房地产行业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96和 0.95;此外,广州地区主要产业的石油化工、医药/医疗设备、汽车/汽配行业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92、0.88和0.86。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行业受限于行业利润率低的特点,薪酬水平普遍不高,薪酬系数仅为0.72,低于物流和快速消费品行业。IT/电子制造业薪酬竞争优势明显。珠三角地区加工制造行业集中度高,大多数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一线操作工和技工离职率大,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并不明显,但专业经理层级以上岗位,行业薪酬差距开始拉开。以IT/电子制造业薪酬水平为基数,电器和五金制造行业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94和0.92;纺织服装和家具行业的薪酬系数为0.88和 0.83,而塑胶/模具行业薪酬水平较低,薪酬系数为0.82。硕士起薪将超过5000元。近三年,广州区的毕业生起薪涨幅都在10%以上,据众达朴信监控数据显示,2011年,广州地区专科和本科毕业生起薪分别为2620元和3060元;2012年硕士毕业生起薪预计将突破5000元,涨幅达到10%。地区离职率突破30%,领跑一类城市。“用工荒”一直困扰着珠三角地区的用工企业,如何保留和激励一线操作人员是每个企业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广州地区的离职率连续5年都超过了25%,根据众达朴信监控数据显示,2011年广州地区离职率超过30%,达到30.8%,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后两个地区的离职率分别为19.5%和18.3%。距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广州虽然经济发达,但是相比较一线城市来说,差距还是存在不少。同时,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离职率突破30%,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思。其中一线操作人员离线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也持续上涨着,生活成本不断升高。但是珠三角地区平均薪酬增长较物价增长仍是缓慢,导致一线员工纷纷另寻出路。同时,由于珠三角的知识技术含量不足,高级技术人员缺乏,同时也不能排除本来在珠三角地区的技术人员的离职。最后,再来看一下职位状况。技术类人才依旧是企业宠儿 面对人山人海的求职者,56%的企业称不容易找到合适人选,14.6%的企业认为,由于应聘者要求太高,自己感觉合适可是应聘者不肯“低就”。在珠三角企业人才需求的结构上,技术类人才是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宠儿,占了需求量的48.8%。由于珠三角地区仍是劳动力高密集的生产基地,普通生产员工也是企业大量需求的,占24.3%。其他依次是营销类人才占19.5%,管理类人才占14.6%,文职类人才占4.9%。其中,19.5%的企业觉得中高级人才难求,14.6%的企业觉得普工难招。 据调查,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占58%),二是企业为了储备人才(占31.7%),最后是企业人才流失带来的空缺岗位需求约占10.3%。 网络聘用比例相对较低。对于招聘效果,有24.3%的企业认为很不理想,不少企业认为2006年新春的招聘计划没达到目的,68.2%的企业表示会继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