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探究,材料一:因为发菜的谐音“发财”,它能够做中药材,所以每到雨季,便有数十万“大军”成群结伙地进入内蒙古草原疯狂采掘。在内蒙古已经沙化的0.39亿公顷草场中,仅掘发菜破坏的就达0.13亿公倾以上。,探究,材料二:每到春季,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都会出现若干次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其中影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沙尘主要发源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和所提供材料,分析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春季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土壤,岩石,大气,水,生物,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关系,人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内容概要,(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地球发展初期阶段,地球形成约在50亿到46亿年前。当时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浆横流,环境之恶劣不在今日金星之下。但由于地球距离太阳较金星远一些,且自转周期合理,这为生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地球表面的不断冷却和水气的增加,大地开始出现了水,并逐渐汇集得越来越多。,(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太古代,约在25亿年前,地球为广阔的海洋。几乎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在太阳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形成蛋白质。在随后的几亿年中,这些蛋白质越来越复杂,终于在34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了。此时代,地球上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南非斯威士兰系),(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元古代,从距今34亿18亿年前这漫长的16亿年中,原始无真核细胞在不断地进化。从距今18亿年前到6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从此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这时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蓝藻、红藻和绿藻,原生动物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到距今6亿年前时,已经有浮游动物、杯海绵和腔肠动物了。元古代晚期出现了大片的陆地。,寒武纪的三叶虫(无脊椎动物)世界,古生代,泥盆纪的鱼类(脊椎动物)世界,古生代,石炭纪的两栖动物世界,古生代,(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海洋中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鱼类演化为两栖类。陆地出现了大片植物,蕨类植物繁生。此时代,地壳活动剧烈、陆地面积大大增加,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中生代,生物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各种恐龙繁生,出现了始祖鸟。本时代中期裸子植物出现。地球上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环太平洋带地壳运动剧烈。,(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本时代,地球上海陆与地形与现代接近。第四纪出现了气候寒冷的时期第四纪冰期。,海藻,孢子植物,裸子植物,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和恐龙同岁的植物,银杉水杉,柏树,被子植物,番茄,桃子,杏子,西瓜,葡萄,原始生命体,动物孕育萌芽,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人类时代哺乳动物时代,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全球环境变迁包含了气候变迁、陆地和海洋生物及生产力的变化、大气中化学成分的改变、水资源变化及生态系统的改变。,生物灭绝,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和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2)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50%以上无脊椎动物灭绝试思考生物灭绝的原因,恐龙灭绝原因,气候变迁论,陨星碰撞论,超新星爆发论,造山运动论,大陆漂移论,物种斗争论,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以及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我国很多珍贵稀有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初步统计显示,全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为15至20,远高于10至15的世界水平。,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白鳍豚,长喙针鼹鼠,沼泽兔,古巴沟齿鼠,海地岛沟齿鼠,苏门答腊犀牛,黑犀牛,澳洲毛鼻袋熊,双峰骆驼,苏门答腊兔,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区别于其他要素最显著特点:有意识适应和改造自然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4)环境污染,退出,(1)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水,淹没沿海低地,大气co2增多,地貌,大气,植被,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富纳富提岛,图瓦卢是一个国家,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南北两端相距560公里,由西北向东南绵延散布在约13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里,而陆地面积仅26平方公里。首都富纳富提位于主岛上,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侵袭岛上最大的巨浪是3.2米,而图瓦卢海拔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持续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威胁着图瓦卢,使这个国家面临被遗弃的困境。,全球气候变暖,(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4)环境污染,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利于人类生存,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破坏环境危及人类生存,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练习:1.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A.原核细胞动物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汽车后市场数字化服务平台竞争格局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教育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户外露营经济兴起与产业链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飞行模拟器操作试题
- 2025年大学教育学专业题库- 大学教育学专业实习实践报告案例分享与总结
- 初级安全员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数学苏教七年级下册期末解答题压轴模拟测试试题经典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会计科目财务会计报告模拟试卷
- 2025年医疗信息化产品质量风险分析与安全保障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固态变压器(SST)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临床指南
- 少年读史记课件
- 任职资格认证汇报
- 2025年三力测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题【附答案】
- 新统计法培训
- 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 北欧女神2完美图文流程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