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1页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2页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3页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4页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以前所讲国民产出的决定理论一般偏向于短期,本讲主要研究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其中,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收入围绕长期趋势波动的问题。,本章主要结构,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时期,产出,峰顶,峰顶,峰顶,峰顶,O,谷底,谷底,谷底,衰退,衰退,衰退,复苏,复苏,复苏,潜在产量,实际的经济增长过程,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恐慌、谷底)复苏(过渡)繁荣,第二节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国民生活质量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如: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回2,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第一个时期:50年代,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第二个时期:60年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三个时期:70年代之后,研究经济增长的极限第四个时期:8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新的突破,80年代之后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突破,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分离前者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为中心,注重理论,新古典学派是其主流后者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已从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为中心,注重应用,凯恩斯主义是其主流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因素的内在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较为宽泛,是一个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结果,资料马赫布卜ul哈克,资料马赫布卜ul哈克,1971年,在70年代就业和收入分布:一个新的透视说:“发展的目标一定要确定为减少并最终消灭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肮脏、失业和不平等人们教导我们要重视国民生产总值,因为它将消灭贫穷。让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我们应当重视贫穷,因为它将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有缺陷的GDP可以粗略地度量一国生活水平,是现成指标但不是完美指标;衡量了人们过上一种有意义生活的投入能力,增长率微小差别会导致相对生活水准的显著差异。,(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1、经济增长涉及的三个中心问题:(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因素?(3)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2、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1)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2)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与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三、增长核算和因素分析,第三节增长核算,与增长相关的基本来源是对一国积累要素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非经济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中应考虑的,一个社会只有在具备了经济增长所要求基本制度条件,有了一套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之后,直接因素才能良好地发挥作用。,一、增长核算和因素分析,Yt=f(Kt,Rt,Nt,At,St),社会能力,资料西蒙S库兹涅茨,资料西蒙S库兹涅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经验统计学之父。“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和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第三节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二、增长核算方程(直接原因)A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F(劳动,资本)Y=AF(N,K),二、增长核算方程,若劳N,资本变动K,技术变动A。产出变动:YMRPNNMRPKKF(N,K)A,两边同除以Y=AF(N,K):,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第三节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二、增长核算方程(直接原因)A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索洛剩余,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索洛剩余。,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六个具体影响因素:(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第四节新古典增长理论,一、基本假定和思路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一、基本假设和思路,1、基本假定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0s1。K=vY,Kt=vYt,Kt1=vYt-1所以,t期净投资ItKtKt-1=vYt-1vYtv(YtYt-1)表明:t期投资取决于产出变化。变动幅度取决于v。V被称为加速数。经济学含义:增加一定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即K/Y。,二、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强调导致投资变动的因素:1)某种因素,如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投资数量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收入增加。2)收入增加后,消费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3)国民收入增加后,通过加速数的作用,投资增加。4)循环往复,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收入增加。5)社会资源有限性,在经济达到周期的峰顶时,收入不再增长,投资下降为0,导致下期的收入下降,在加速数的作用下,投资进一步减少,收入下降,处于衰退时期。6)衰退到谷底后,长期的负投资,而折旧不断,设备要更新,重置投资,投资增加后,进入新一轮乘数加速数循环。,三、乘数加速数模型,Yt=Yt-1+v(Ct-Ct-1)+Gt式中:Yt为现期收入,Yt=Ct+It+Gt为边际消费倾向Yt-1为上期产出(收入)v为加速数,大于零Ct为即期消费,Ct=Yt-1Ct-1为上期消费Gt为政府支出,三、乘数加速数模型,社会经济生活中,投资、收入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致新的投资;通过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