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_第1页
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_第2页
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_第3页
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_第4页
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分析,暗示性,诗歌语言,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启发性感染性,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探究: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拓展练习,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脱俗之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坚贞,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构成成分和基本特征。,请君试向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东流水”,衬托“别意”,文学作品中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意境,若干意象组成的包含作者情思的境界。,高考试题,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者,留也。表示不舍得亲人离去,要加以挽留的意思。,折柳曲是一首乐府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前人在评论这首诗中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本诗书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竹,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失落,消沉,夕阳,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游子,漂泊,云,特定意象,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时,要把这些特殊意象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柳竹夕阳云,-,同一种特殊意象在不同诗词中出现会有不同含义,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月,思乡思亲怀古明志凄清悲凉孤高隐逸,月,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思亲,凄清悲凉,怀古明志,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凄清悲凉,意境:,半夜月落,整个天空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让人置身于秋夜的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寂感受中。,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的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怀旧明志,昔盛今衰。,意境:,月,通过月白霜清的清秋夜景描写,产生遐想,思乡情浓。,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境:,思乡思亲,月,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中秋之夜,由月怀人,上片借月自喻孤高,下片用月的阴晴圆缺衬托别情。,朝雨的清晨,深情的离别。,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留恋,感伤,意境:,初春时分,翠绿的柳枝上有一对黄鹂在鸣叫,充满了春天新鲜优美生机勃勃的意味。,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柳,春天的美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公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酒,失意愁苦,得意欢愉,意境:,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无穷的烦恼力图摆脱,纵酒放歌,欣喜欲狂,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酒,失意愁苦,雁,孤独失意,梧桐,凄苦,细雨,凄凉,惆怅,黄昏,失落,消沉,意境:,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女词人在孤寂清冷中独守空闺,酒难消愁。鸿雁飞过,勾起旧日情怀,倍加思念亲人。“梧桐”“细雨”“黄昏”三种凄苦失落的意象叠加出现,更添愁绪。此境界,岂不令人扼腕叹息。,黄花,憔悴,凄凉,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在一首诗词中,通常需要多个意象组合,才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特殊意象的组合品味出它的意境。,声声慢-,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作者的身份乃漂泊他乡的游子,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又无一不指向萧条寂寞悲凉的情思,它们相互映照,相互加强,把愁苦思乡的情致推到了高潮。,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鸦:,压抑,失落,西风:,落寞,惆怅,游子思归,(瘦)马:,漂泊,夕阳:,失落,消沉,意境:,在夕阳的余辉中采菊东篱之下,既表现出闲适宁静的心境,又表现出诗人高洁脱俗的情志。,特殊意象诠释(一)植物类,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意境:,菊隐逸,高洁,脱俗,通过赞扬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强高洁如故。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格。,特殊意象诠释(一)植物类梅在逆境中不屈不饶,坚强高洁,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无开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境:,生男不如生女,女孩还能嫁给近邻,随着自生自灭得野草,男孩子只能埋骨沙场。,身份、地位的卑微生生不息的希望,强盛的生命力荒凉,偏僻,离恨,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兵车行(节选)唐杜甫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意象:,生生不息的希望,强盛的生命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意境:,斩不尽锄不绝的古原草,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更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荒凉破败,诗人抒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草,在漫天大雪的覆压下,青松且能“挺直”,通过对如此强盛的生命力的讴歌,表现革命者坚定傲岸的情操。,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境:,坚强傲岸的生命力,松柏,特殊意象诠释(二)动物类鱼自由,惬意,闲适,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意境:,“白鹭”,“桃花”,“鳜鱼”组成一幅山乡景色,在溪边悠闲地垂钓,远离尘嚣,自由而惬意。,九万里的鲲鹏展翅,无休止的大风扬波,乘着豪兴,追求理想中的幸福之境。,特殊意象诠释(二)动物类鹏理想,追求,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亟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境:,特殊意象诠释(二)动物类,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境:,本诗写于公元七六五年,杜甫携家人离开成都,在岷江,长江飘泊,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表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沙鸥飘零,伤感,诗人由于从长安贬到九江(浔阳),心情的痛苦凄恻可想而知,听到的声音也随之染上了凄厉悲惨的色彩。,特殊意象诠释(二)动物类,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意境:,子规(杜鹃)悲惨,凄厉猿猴哀伤,凄厉,诗人被贬永州,借大雪中独钓的渔翁形象,表达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特殊意象诠释(三)自然现象及其他类,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境:,雪环境的恶劣,高洁,美好,“雨细”鱼儿才能游到水面,诗人遣词用意精微,写出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活力动态,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黄昏景象。,雨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悲哀,愁苦,凄凉,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唐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意象:,潜移默化式的改变或教化,希望、生机、活力,悲哀、愁苦、凄凉,意境:,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充满着生活的辛酸和悲哀。,春雨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用拟人化手法写出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高考试题,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欢乐,失意,无奈,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凄凄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可谓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无不显现出山中的宁静,“春山一路鸟空啼”,写的是春山一路,那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花自飘零水自流。”更是满眼苍凉,四句诗就如四幅图画,描绘了春天野外盎然的生机,抒发了诗人对的无穷游兴,同时蕴含着时世乱离景物依旧的沧桑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1)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2)诗中的“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3简析“秋”字在“一别心知两地秋”中的表达效果。(2分)4赏析最后两句,分析其中包含的感情。(4分),答案:(1)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所答应是对意境的描绘,有人、有景、有情)。(2)示例一:这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示例二:这句诗语言精练传神。如“尽”,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