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第 19 卷2009 年第 3 期Vo1. 19No.3 2009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黄盼何仁生(湖南大学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摘要】目前我国在校生的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教学以其学习的主体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构成的交互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测评的多元性等特点,在培养创新能 力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五步导五步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并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关键词】网络环境;创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9103一 问题的提出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照超文本结构组织的 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 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2) 过程创新。创新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注重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网络环境网络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但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在校生创新能力状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教 学模式,在培养在校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网络教学的独特优势给在校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希 望。然而,当前网络教学的实践并不理想。笔者在一些学校 观摩了多门学科运用网络开展教学的课例,这些课例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网络教学并没有走出传统的教 学模式,这些课只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 台,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 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 挥出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网络教学 呼唤新型教学模式的诞生,而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呢? 怎样去构建?如何运用到教学实践,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中,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资料的提供者以及学习伙伴,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完善知识结构,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一系列 的分析、探究、思辨、实验、交流、查询活动,最终掌握知 识,并迁移创新运用。(3) 互动创新。网络教学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利用网络的优势,创设多种形式的互动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多种资源互动,为学 生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 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完善自我,有利于创新思维的 培养。而且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等克服了人际交流的心里障 碍,学生可以毫无顾及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了克服困难 的勇气和自信,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人格。2因此,网络教学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4) 评价创新。网络教学中,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学 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评价的功能从以往单 一的筛选功能扩展到诊断、改进与形成性功能、激励功能、 导向功能等;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包括 创新思维、探求意识、感悟能力、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过程性、公开性、公正性和统计性的教 学评价。网络教学的评价是多方位的、开放的,这样的评价二 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1 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是相对传统的知识传授论提出的,指在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氛围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改变教 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依存”关系,1构建的自主化、 个性化、协作化和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创 新、合作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 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 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互动评价等。我们 构建的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学体系如图 2.1 所示。(1) 资源创新。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图文*基金来源:湖南省重点教改课题(课题编号:07A07)和湖南大学教改课题“物理实验教学渗透 STS 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收稿日期:2008 年 10 月 16 日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发挥,让更多学生得到激励,还可以充分施展各自的才智,体现学习过程的创造性。2 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学模式设计 网络多媒体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所没有的优势,通过它可以在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指导作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 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以形象为依托,教得自如;学生 以形象为线索,学得轻松,师生互动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使教 学过程成为一种高效、和谐的活动过程。网络创新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交互讨论、自主学习、迁移创新,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网络 获取知识,如何通过协作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教学 质量。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 范式,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 学生的发展。根据上述的探讨,笔者构建了网络环境下教师 指导,学生探究创新学习的“五步导五步学”创新教学模式, 如图 2.2 所示。图 2.1 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学体系图 2.2 网络环境下“五步导五步学”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教学过程和结构序列,仍要表明教学活动展开的逻辑步骤,并作为教学模式理论在教学实际中的具体体现。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的活动程序如表 2.1 所示。表 2.1 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的活动程序统媒体的运用;(4)网络交流不要完全替代传统的交流方式;3 网络环境下实施创新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依托网络平台的创新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 弊端。然而,大多数的网络课程教学还不成熟,教师的教学 理念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将网络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 题总结以下五个方面:(1)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 节,适时调控指导;(2)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而不能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3)注重多媒体的展示而不能忽略传(5)注重学生个人成果的评价与分享。三 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实例现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过程为例,具体说明“五步导五步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 过程。该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块设计如图 3.1 所示。具 体模块的功能,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理解。教学环节教师作用网络平台学生活动学习准备分析教材创设资源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复习预习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搜索和展示平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讨论指导讨论解释解难交流协作答疑平台交流协作学习练习反馈评价提供测试接受反馈测试反馈平台接受测试反馈状况迁移实践创新创设知识应用情境知识应用实践平台知识应用实践创新图 3.1 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版块,学生首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上传到日志1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习版块下设的课前预习版块中,教师上传自制的情境资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物理技术,创设与原子核结 构有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学生学习的背景资料有: 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等各类发电站的音视频资料,丹麦奥斯 特实验,对法拉第生平及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及其坚忍 不拔的意志的介绍。学习了背景资料后,引导学生质疑,如: 电流能产生磁场,那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怎样才能产生 呢?产生电流的方向?3等等。2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指导 学生进入学习版块下设的探究版块。首先学习教师放置的课件,明确学习目标,然后进入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要完成 的任务:实验装置模拟图,实验过程模拟,实现现象观察,实 验结果分析。其中由教师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并配以动画 模拟显示。教师在整个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给予适时的指导。3 互相交流协作,教师指导答疑 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版块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还可以通 过网络将各自观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上传进行网络交流讨 论,通过分析讨论,寻求规律。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这个环节,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各自的成果 放到共享的文件夹里共享,方便大家相互评价。4 学生练习测试,教师接受反馈。 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进入在线测试版块。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独 立完成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反馈给师生。教师根据反 馈结果,反思教学,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完善自我知识结构。5 提供应用情境,学生实践创新。 学生完成知识的掌握,可以进入实践创新版块。在这个反思版块中。然后进入迁移创新版块,教师创设应用情境。如“宇航员来到一个不熟悉的星球上,他想探测一下这星球上是 否有磁场,可以怎么做?”学生自由发挥,包括选择器材、操 作过程、探测结果的依据等,从中体验学习新知识的乐趣。在 这一版块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电磁感应的现象上传到交流讨论版块,供所有师生讨论证实及共享。如:有的学生提出“磁悬浮列车”也运用了这一原理。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中还有日志反思这一版块,要求师生 把每节课的收获及反思结论上传,有利于师生的教学过程进 一步优化。四 结束语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技术和手段也应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造就新 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洪延姬.网络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140-141.2 杨公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网络平台设计与开发J.远 程教育杂志,2008,(1): 59-62.3 李增蔚,张艳.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43-44.I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in Network EnvironmentHUANG PanHE Ren-sheng(College of Physics and Microelectron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nrolled students are usually lack of creativity.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class teaching has limit in cultivationof the students creative talents. Web-based instruction is playing the very vital role in the raise innovation abilitys process due to its study independ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openness, teaching constitution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way multiplicity, teaching evaluation polytrophic and so on. Analysis of the innovate teaching systems foundation, th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飞机驾驶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架空乘人装置司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说课稿3 新人教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系统升级与用户体验报告
-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历史中国历史 第三册统编版(五四学制)
- 风电影子效应分析-洞察及研究
- 高位泡沫发生液合同模板(3篇)
- 安全证考试题及答案
- 高密自媒体推广合同模板(3篇)
- 农业贷款合同利息优惠及还款期限调整规范本
- 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
- 2024年太原市小店区供热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join-in-六上-Unit3-Festivals-Part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及市政道路监理大纲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防震减灾科普
- 酒店工程节能降耗培训展示
- 设备维保的预防性保养与维护策略
- 【经典阅读】四年级阅读训练-人物描写分析(知识梳理+例文解析)(有答案)
- 2024年针灸学(正高)考试历年全考点试卷附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