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PPt_第1页
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PPt_第2页
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PPt_第3页
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PPt_第4页
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2年4月,4.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求解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2002年4月,3,2002年4月,企业竞争力问题的复杂系统求解框架问题的复杂性功能的复杂性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切过程:设计、管理、经营等对象的复杂性上述过程很难形式化描述随机性不确定性大量、经常存在目标/约束的多样性T、Q、C、S、E、K解决这样的复杂系统的理论进展还大大落后于实际应用的需求。,4,2002年4月,复杂问题求解的基本框架多层面的综合集成及综合管(理)控(制)基本框架:管理层面宏观层面方法论层面技术的宏观层面实现技术层面微观层面数学等理论工具层面微观层面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如集成制造;(推式)计划的生产组织;精良生产与“拉式”生产组织;经营过程重组;协作生产的组织模式国内国外都有先进的管理理念,5,2002年4月,方法论体系结构的概念(系统结构);开放系统的概念标准化;企业建模的方法论,如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决策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动态模型等等。方法论不在数学层次解决问题,但重要的在于将问题纳入一个正确的方向。多数情况下,方法论主要还在定性阶段。,6,2002年4月,实现技术解决如何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制造企业。“现代”: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与集成化。“六化”是“现代”的主要技术特征,柔性的、协同的、敏捷的。基础信息化信息集成并行工程(过程的重建和优化)虚拟制造敏捷制造,7,2002年4月,数学等理论工具解决系统的优化问题,这也是管理/控制的目的,例子:生产线的调度优化理论可重入流生产线的调度优化问题推/拉结合的生产计划与调度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调度优化问题供需链管理中的优化问题工作流建模与管理,8,2002年4月,复杂问题的求解方法:综合集成与综合管/控宏观与微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现代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数学工具与人工智能结合,9,2002年4月,10,2002年4月,综合信息化: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s),11,2002年4月,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按系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市场需求分析到最终报废处理)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管理)、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T、Q、C、S、E(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12,2002年4月,5.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发展,从一个国外例子看美、日竞争力近二十年的变化:70年代美国过份贬低了制造业的作用:“夕阳工业”、“生了锈的皮带”;80年代初,石油危机显示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衰退。优势为日本占有(如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电子、计算机等),为了重振制造业的优势,美国人提出:“CIMS,nolongerachoice”。,13,2002年4月,结果:美日竞争力发生变化美入围世界“TOP500”日本;通用、福特取代三菱、三井,居一、二位(1997)。“今天,带动美国经济的是300家芯片公司和3万家软件公司。”,强调信息技术和“企业重组”,14,2002年4月,为什么能够跨越?后发展效应我们不必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我们对制造业没有美国70年代的政策偏差;可以不先“孤岛”后集成;我们对信息集成没有走GM的MAP模式。,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发展,15,2002年4月,信息技术的四大发明:1946年计算机1947年晶体管1953年激光1959年芯片。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纺织机械、工程机械。,为什么能够跨越?可以充分利用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16,2002年4月,新时期的“二弹一星”精神是可以继承和发扬的。振兴祖国的强烈的共同愿望+市场环境下的合理的“利益机制”。CIMS的三项国际大奖说明了这一点。,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能够跨越?,17,2002年4月,1994年、1999年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中心”和华中理工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分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大学领先奖。,18,2002年4月,199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获SME工业领先奖,19,2002年4月,“五要”:针对我们制造业的瓶颈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外国的做法。系统观点:“综合治理”和“系统发展模式”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是个综合性问题,即系统问题。各种有效的办法一起上,不是分散的各行其是。“系统发展模式”的成功例子。,如何跨越?观念和方法,2002年4月,竞争优势,创新能力,时间,产品和服务,产品开发能力和制造过程,组织原则,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供应商和顾客,从管理入手,从政策入手,当前对多数企业是普遍有效的,省钱的,21,2002年4月,加强信息、工艺和管理(集成也是管理)“加强产品开发环节,强调管理。当前多数企业车间层适度自动化(提倡数控等,但并不提倡FMS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提倡:CAD/CAM、PDM、CE、VM;MRP、ERP、BPR、AM。CIMS是一个我国传统产业工业化、信息化相结合的好的切入点,一条有效的途径。,22,2002年4月,科技界要从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急需去寻找思路,科技界也需要克服计划经济的影响。从技术到技术,解决不好我国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领导部门和企业界也要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要从现代化管理和高技术中寻找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要转变观念,23,2002年4月,十多年863计划的实践,我们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中学到并实践了几条最主要的认识,这是观念上的重大进步:基于国情我国企业的瓶颈分析使我们走了一条与美国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的创新之路;树立“企业说好,才是真好”的应用技术评价标准;以企业效益,企业竞争力作为技术实施的最终目标。,24,2002年4月,“四不要”:不问市场,单纯提高装备及工艺能力,花巨资引进,导致技改“早改早死,晚改晚死,不改等死”传统的技改观念造成的对技术进步的误解。“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肥水不流外人田”。只依靠基于“廉价劳动力和批量生产”的价格战。而不是依靠产品开发及科技进步。制造学科中部分存在的与经济建设脱节,狭隘的门户观念以及保守性,妨碍了学科和技术的渗透、集成。,25,2002年4月,6.结论:,我国企业面临严峻形势,系统观点是观察、分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复杂性问题是系统科学当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密切的联系。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更应该结合国情和厂情。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分析是必须做好的基础。,26,2002年4月,对我国多数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弱,管理粗放是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