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ppt_第1页
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ppt_第2页
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ppt_第3页
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ppt_第4页
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人文景观,110830孙渌,杭州雷峰塔,雷峰塔由来,雷峰其实就是现在杭州的夕照山。,1924年8月,因塔脚被挖空等原因,古塔全部崩塌。2002年在原址基础上建成了新塔,塔身的设计沿袭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形制,高45.809米,共分5层,保留了宋塔的贯有风格。,杭州雷峰塔,杭州雷峰塔,雷峰塔舍利子疑云,雷峰塔名字由来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ch)因黄妃得子建,初名“黄妃塔”因地建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此明可验者。”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实是语在双关,韵味无穷。,杭州雷峰塔,雷峰塔历史沿革,杭州雷峰塔,目录,雷峰塔历史沿革,杭州雷峰塔,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如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著名古塔。,目录,雷峰塔历史沿革,杭州雷峰塔,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郑重决策:顺应人民群众的心愿,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文物保护原则,发掘雷峰塔地宫,建造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并对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0年至2001年,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对倒塌废墟进行了清理,并发掘了地宫,出土了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一批重要文物。,目录,雷峰塔历史沿革,杭州雷峰塔,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就风格来说,新塔选择了南宋塔重建时的外观。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杭州雷峰塔,传说峨眉山中,有条白蛇经过千年修炼成了美丽女子,名叫白素贞。一年清明时节,她和由青蛇修炼成人的侍女小青,同游杭州西湖,结识了许仙,两人结为夫妻。有一次,许仙到金山寺进香。和尚法海见到他就说他身上有妖气,连劝带逼要许仙出家消灾。最后法海不肯善罢甘休,趁白娘子生了儿子身体虚弱,用金钵罩住她,又把她镇压到雷峰塔底,扬言:白娘子若想脱身,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小青只好逃回峨眉山中刻苦修炼,武功法力大有长进,重来西湖营救白娘子。白素贞的儿子许梦蛟在许仙抚养下长大成人,赴京应考高中状元,到雷峰塔前向母亲报捷。小青和许梦蛟、许仙在雷峰塔下重逢,同又来作恶的法海展开殊死搏斗,终于打败法海,救出白娘子,合家团圆。,雷峰塔的传说,杭州雷峰塔,雷峰塔的舍利子杭州雷峰塔地宫释迦佛螺髻发舍利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在对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中,在一只重达100公斤的铁函内,发现了装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结合遗址中出土的石经残碑、铭文砖上的干支纪年,可以初步确定雷蜂塔的建造年代应在公元972976年之间。这也表明地宫中出土的佛螺髻发舍利已历千年,而未曾有过移动和毁损。释迦发舍利的出土,在世界范围内当属首次,是继法门寺地宫之后,对释迦佛真身舍利的重大考古发现。,何谓舍利子?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舍利,据观察,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据说,只有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