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_第1页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_第2页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_第3页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_第4页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主讲教师城市与环境学院徐海英(副教授/博士),.,LOGO,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工业的出现与发展,1,产业类型及其分布,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3,(总计8课时),.,LOGO,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工业的发展和扩散机制及工业类型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LOGO,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一、,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LOGO,(一)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1.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探索。2.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和东西方贸易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3.欧洲的科学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同时发生的经济革命。近代初期,西欧的商业和工业有了迅速发展。,.,伽利略(15641642年)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比萨大学教授。牛顿(1642-1727年)因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达尔文(1809-1882年)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LOGO,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与地理学和航海术有密切联系的天文学领域。,.,LOGO,(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什么是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瓦特(17361819)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LOGO,.,初期发展工业革命过程及其重大发明,1733年凯伊约翰飞梭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机,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抽水马桶1779年克伦普敦走锤纺骡1785年卡特莱特动力织机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1797年亨利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1802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1812年特列维雪克科尔尼锅炉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5年汉戴维矿工灯1844年威廉费阿柏恩兰开夏锅炉,LOGO,.,第一工业革命特点棉纺织机的发明,棉纺织工业大发展。动力机器的革新。工厂的出现,工业布局更加灵活,脱离地理条件限制。交通运输业的革新,.,.,LOGO,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早期汽车早期飞机化学工业,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影响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世界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政治的影响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文化影响垄断主义;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生活质量文化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LOGO,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自动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LOGO,第二节产业类型及其分布,一.第一产业(primaryactivities),采矿业,伐木业,捕捞业,农业,.,内涵:第二产业指的是制造业。它加工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将其变成半成品或成品。分布: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原料需大量运进,产品又要大量运出,所以工厂多设在各种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与城市,特别是沿海的港口城市。这是因为海运的运量大,运费低。,二.第二产业(secondaryactivities),.,LOGO,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分布情况:(一)北美工业带(二)欧洲工业带(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四)日本工业带(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1.拉美工业区。2.亚洲工业区。3.非洲工业区。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第三产业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知识和发明而组织的,并以此对社会施以影响。新的知识导致新的工作方法,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因此,第五产业的变化也会影响其他四个产业。,LOGO,三、第三产业(Tertiaryactiviteis),三产结构演化,.,LOGO,第三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三、,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LOGO,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一)自然条件(二)资源条件(三)能源条件(四)市场条件(五)劳动力条件(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LOGO,(一)自然条件,为拓展空间,东京已填海5730公顷,.,总投资5.5亿美元的旺旺食品工业园旺旺集团占地面积2.6公顷,.,(二)资源条件,.,图:日本资源缺乏,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所以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一边。,.,各种原料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对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影响: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产品。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5、产品需要保鲜的企业。,.,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是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三)能源条件,(四)市场条件市场指向型工业食品工业(五)劳动力条件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LOGO,不同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五种指向型工业,A.原料指向型工业B.市场指向型工业C.动力指向型工业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E.技术指向型工业,.,习题,.,LOGO,(六)环境保护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污染工业的布置:污染空气的工业区位选择污染水源的工业区位选择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LOGO,(七)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国防安全的考虑政策变化的影响个人偏好的影响,.,LOGO,.,LOGO,二.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图: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运费最低点是最佳工厂布局点,.,LOGO,劳动力工资造成最佳区位第一次偏移,集聚因素造成最佳区位第二次偏移,.,韦伯区位论的评价优点: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工业理论的奠基人;2、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对许多理论与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不足: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运费率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2、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程度;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复习: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LOGO,(1)两强两弱趋势明显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b.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加强c.工厂对劳动力的数量、体力要求减弱d.工厂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加强(2)交通发达地区对工业的吸引力加强(3)通讯、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政治文化转向。政府、社会关系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四、工业分布空间变化1960s、1970s、1980s欧洲和北美核心国家都出现传统工业区的衰落现象。投资转向国内其他新的区域或者海外。案例:1960s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带大量的制造业工人失业,企业投资转向南部阳光地带和半边缘国家墨西哥或者南韩等。,图:这是新泽西州废弃的钢铁厂。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域。,.,利益驱动,劳动力,市场,政府干预,技术发展,工业空间变化动力机制,.,.,图:墨西哥和美国边境美国投资加工企业:纺织产品、电子产品、玩具、汽车配件和家具等,.,Clothingindustry,1970-1980s,欧洲、美国,1960s,1950s,日本,香港、台湾、韩国等,1990s,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2005,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越南等,劳动力价格比较:USA:10-12美元,每周时间37小时香港:5美元,每周时间50-60小时中国大陆:0.2美元,每周时间66-72小时,.,价格低廉的休闲服装全球空间变化是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驱动结果(buyer-driven),.,高档时尚的服装生产仍旧分布在纽约、伦敦、米兰、巴黎等时尚大都市(nearcostumers),.,生产者驱动下的汽车产业全球扩散,核心国家市场饱和,生产能力过剩,寻求新市场;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变化。,驱动因素,.,1980s通用、福特、戴姆勒-克拉斯勒、本田、大众、标致雪铁龙以及宝马、本田、雷诺日产构成了“6+3”俱乐部,控制全球80%销量。新兴的汽车制造商有韩国现代和巴西Proton。,80年代之后汽车产业走完集中之路,由国家产业转向全球整合汽车产业。,.,automobileindustry,1980s,美国、西欧,1960s,1950s,日本,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2000s,新汽车生产国出现:韩国、巴西、墨西哥中国,.,五、经济地理学新的分析框架:劳动分工(spatialdivisionoflabor)和空间表现,经济地理学家关注的不是基于不同产品类型的分工,而是基于劳动社会分工及其空间表现。,重视产品不同工序或者不同阶段的划分。,.,国家尺度上:技术和管理的地理:总部分布在大城市或者大都市郊区,而分公司主要分布在较远的郊区或者城市。工厂和其他工作场所地理:产业集聚区(大城市或者是小城市);其他办公室分布比较灵活。,.,跨国尺度上:国际劳动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New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Itisaformofthespatialdivisionoflabor,operatingattheglobalscale,facilitedbytheincreasingdivisionoflaborinTNCs,newtechnologiesandthecreationofapooloflaborindevelopingcountries.全球商品链(Globalcommoditychain)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微笑曲线全球生产网络(Globalproductionnetwork),.,.,菲尔奈特,耐克全球CEO马克帕克“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GlobalProductionNetwork,.,日本Toyota汽车全球生产网络:原材料供应商接近原材料;一些成本敏感零部件供应商接近劳动廉价劳动力;整装厂接近市场。,.,六、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Ueven,.,核心-边缘经济空间结构会一成不变么?能否打破?geographicalpathdependenceinitialadvantagesexternaleconomicslocalizationeconomies,.,4个集聚区域,瑞士钟表之镇BielGeneva钟表大街大约长200公里,.,Core,Periphery,Semi-periphery,图:韩国现代汽车整装厂家韩国曾经辉煌历史(年均增长率):1960s:18%1970s:17%1980s:12%1990s:7%,newlyindustrializingcountries依赖外资发展制造业迅速崛起。2005年,前20位最重要制造业国家7个属于新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南韩墨西哥、印度、阿根廷、泰国、巴西。,.,图:亚太地区新增长区制造业全球化促成一系列新的大都市区,.,区域经济核心区域是如何产生的?,newindustryA,Backwardlinkages,forwardlinkages,Localgrowthofconstructionindustryandservicesectors,localgrowthoffirmsandancillaryindustry,expansionoflocaltax,betterinfrastructureforsocialandculturaldeveloment,betterinfrastructureforindutrialdevelopment,.,区域经济核心区域是如何衰落的?,agglomerationdiseconomies,lossofjobsinmayorlocalindustry,lossofjobsinconstructionandserviceindustry,shinkingoflocaltax,Deterioratinginfrastructureandqualitylife,satuatedmarktet,lossofmarketshare,.,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路径,GPN,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iccoupling,win-win,.,复习:区域经济核心区域是如何产生的?,newindustryA,Backwardlinkages,forwardlinkages,Localgrowthofconstructionindustryandservicesectors,localgrowthoffirmsandancillaryindustry,expansionoflocaltax,betterinfrastructureforsocialandculturaldeveloment,betterinfrastructureforindutrialdevelopment,.,补充内容:知识背景经济下产业集聚的重要意义。,创新、学习和集群,.,knowledge-basedeconomyTheideathatanewtypeofeconomyhasdevelopedsincetheearly1990sinwhichknowledgehasbecomethekeyresouceandlearningthekeyprocessforfirmsandindividuals.,.,Codifiedandtacitknowledge显性的知识是指正式的和系统的知识,可以通过文字都以传递的。隐性知识是指直接的经验或者是操作,是不可以通过文件的形式传递的。发达国家都将创新和学习作为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最关键的驱动要素。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策略上“low-road”被“highroad”取代。也就是用知识的商业化取代对低成本的追求。,.,图:产品生命周期,.,美国1000家最大的公司过去5年来研发支出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1。各个行业的情况不同,从全世界来说,60以上的汽车公司减少了研发支出,80的因特网公司和软件公司增加了研发支出。过去30年来,美国研发总支出稳定增加。2008年,美国研发最强的531家公司共支出了2210亿研发经费,平均说来,研发花费占其公司营业额的4.5%。中国研发支出额跃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看知识的重要性,.,日本的研发支出几乎是持续性地增加,占GDP的比例为3.5%左右。2007年,全国研发支出总额为1480亿美元。2008年比上年增长4.4%。欧盟最强的350家公司在2008年的研发支出总额达到17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1%。俄罗斯2008年的政府研发支出达530亿美元,这是全国研发总支出的60。西方国家的公司将越来越大比例的研发活动外包出去,印度承接的研发活动最多,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承接的数量也可观,而中国是研发外包的未来增长点。来源:MarvinJ.CetronandOwenDavies,TrendsShapingTomorrowsWorld,TheFuturist,May-June2010,研发投入看知识的重要性,.,耐克全球CEO马克帕克“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Researchinstitutes,suppliers,Customers,Newmodelsofinnovation,.,Applesipod并非来自于新的发明,而是源于几个已经存在的元件的再组合。Apple公司为了打败对手MP3而采取的战略。平台设计portalplayer操作系统Pixo硬件Toshiba&Sony产品经历8个月,.,集聚的重要性Spatialagglomeration成功案例:美国硅谷、好莱坞、波士顿和第三意大利等区域,.,Siliconvalley,.,Hollywood,.,Marshall的集聚理论1)制造商和供货商之间的集聚减少运费技术工人“水池”2)基础设施和其他的集体资源知识背景经济的集聚和学习1)集聚经济的研究由对降低成本的思考转向对创新和学习过程的关注。2)集群的发动,重在培养区域的创新、学习和企业家精神培育。3)重视某些产业的发展,目的是增加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Contextforfirmstrategyandrivalry,Productionfactor,Relatedandsupportingindustry,Demandconditions,图:Port(1990)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模型,.,Learningregion:Aconceptoftheregionasanexusofinnovationandlearningprocesses,rootedinthelocalcincentrationsoftacitknowledgeandfor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