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doc_第1页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doc_第2页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doc_第3页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doc_第4页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疾病一、单项选择题:1、在哪种血液病史发生骨髓变性改变 BA、B12缺乏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球细胞性贫血 D、酶缺少性溶血性贫血2、除下列哪种疾病外,血清铁均下降 DA、妊娠性贫血 B、慢性肾内能不全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萎缩性胃炎3、出生后,人的主要造血内器官是 D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4、血液病的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 CA、病史 B、体检 C、实验室检查 D、X线检查5、关于贫血的诊断,最重要的是 CA、贫血的类型 B、贫血的程度C、贫血的病因 D、贫血的表现6、网红增多的贫血是 B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贫血的表现7、网红减少的贫血常见于 C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性贫血8、贫血的治疗首要原则是 AA、病因治疗 B、对症处理 C、输血 D、脾切除9、最常见的贫血是 A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 D、巨幼性贫血10、再障的临床表现中不出现 BA、贫血 B、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感染11、慢性再障的治疗药物常用 BA、雄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造血细胞因子 D、脾切除术12、对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效果最好的是 DA、去除病因 B、药物治疗 C、输血 D、脾切除术13、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的治疗是 BA、去除病因 B、激素 C、输血 D、脾切除1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主要依据是 AA、酸溶血试验 B、蔗糖试验 C、热溶血试验 D、Coombs试验15、抗生素中常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是 BA、庆大霉素 B、氯霉素 C、青霉素G D、SM2co16、慢粒白血病首选药物是 AA、羟基脲 B、马利兰 C、靛玉红 D、干扰素17、慢淋白血病最常用药物是 AA、苯丁酸氮荠 B、羟基脲 C、马利兰 D、干扰素18、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类型是 DA、单纯型 B、腹型 C、关节型 D、肾型19、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常少于 AA、20109/L B、30109/L C、50109/L D、100109/L20、慢性血水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常少于 CA、20109/L B、30109/L C、50109/L D、100109/L二、填空题:1、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三类:_大细胞性_、小细胞低色素性_、正常细胞性_。缺铁性贫血属_小细胞低色素性_。2、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标准,其中以_血红蛋白_降低最为重要。3、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可分为:_吸收障碍_、_丢失过多_。4、铁剂的补充以口服制剂为首选,网织红细胞于服用后逐渐上升,_5-10天_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_2_周后应该上升,_2_月后可恢复正常。5、铁剂的补充以口服制剂为首选,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_4-6_月,或待血清铁蛋白50g/L后再停药。6、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_贫血_、_出血、_感染_。7、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发生的急缓、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_急性_、_慢性_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_时称为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_1.5109/L_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_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9、成人急性白血病中以_急非淋_最为多见,儿童急性白血病则以_急淋_较为多见。10、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_急性_和_慢性_两大类。11、急性白血病可分为_急淋_和_急非淋_两大类。上述两类又可分成多种亚型。12、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全国白血病学术讨论会建议完全缓解后应实施巩固强化_6_个疗程。13、急淋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常用_长春新碱_加_强的松_ (VP)方案。14、急非淋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目前常用标准的诱导缓解方案是_DA(柔红霉素+阿霉素)_方案,缓解率可达85%。15、组织病理学上淋巴瘤分为_霍杰金_和_非霍杰金_两大类。1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为_糖皮质激素_。17、检查缺铁性贫血最敏感的指标是_铁蛋白_。18、临床上主要依靠 _骨髓象_ 来诊断急性白血病。19、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低于_120g/L_、RBC低于_4.5x1012/L、HCT(红细胞比积)低于_0.42_,可诊断为贫血。20、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_100_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_35%_。21、正常细胞性贫血MCV_80-100_及MCHC_32-35%_。2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_80_及MCHC_32%_。23、缺铁性贫血补铁首选_口服铁剂_,目前常用的有_硫酸亚铁_和_右旋糖苷铁_。24、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缺乏_叶酸_、_B12_引起的贫血。25、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好发于_儿童_,常有_上呼吸道感染_史。26、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好发于_青年女性_。2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改变急性型常少于_20109/L _,慢性型少于_50109/L _。2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首选_糖皮质激素_。29、血友病A是_因子_缺乏或减少,血友病B是_因子_缺乏或减少。30、Plummer-Vinson综合征是 缺铁性吞咽困难 。三、简答题: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分型。主要临床表现:贫血, 感染、发热, 出血分型:重型再障(SAA),非重型再障(NSAA);急性,慢性2、 简述急性白血病血象、骨髓象特点及诊断依据。血象:三低:Hb、RBC、PLT;一高:WBC,可见较多幼稚细胞。(当WBC正常时,可见到少量白血病细胞,WBC时,可以见不到白血病细胞)骨髓象:大多数AL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以原始和幼稚细胞为主,但也有低增生性白血病。诊断依据:法美英协作组诊断标准(FAB标准) 骨髓原始粒细胞(I型+II型),原单(淋)+幼单(淋)30%;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WHO标准)血或骨髓原始粒细胞(I型+II型),原单(淋)+幼单(淋)20% 3、 如何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性进行性增高,分类中以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较成熟的细胞为主,脾脏明显肿大或巨脾。90以上的患者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4、 简述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无痛性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邻近器官压迫: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上腔静脉时,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压迫食管和气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和乏力5、 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急性型:儿童多见,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急;出血明显,不仅皮肤黏膜出血,还有内脏出血,如消化道、颅内出血慢性型:多见青年女性,起病隐伏,无前驱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轻而局限,月经过多较常见,严重内脏出血少见。可见失血性贫血,感染可加重病情。诊断要点:出血;血小板减少;脾不大或轻度肿大;泼尼松治疗有效;脾切除有效;PAIg+;PAC3+;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四、病例分析:病例1患者女,41岁,职工。头晕、心悸近8月,晕厥1次而入院。患者从今年2月份起每乘公共汽车,登梯时觉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出现,且较重,本次因发生晕厥被送往医院急诊,收治入院。 平素月经量多,每次常需平卧床23日,无痛经史。1998年5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窦炎”。 体检:神清、精神可T 37.10C,P76次分,R 18次分,BP 1611 kPa,中度贫血貌、检查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左颌下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无压痛。颈软、气管正中,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柔和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助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 血液:血红蛋白 72 gL,红细胞 2.5 1012L,白细胞 5 109L。 N0.70,L0.30;BPC 130 109L。网织红细胞0.0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67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17 pg,血清铁5.5mol/L,总铁结合力100mol/L,血清铁蛋白2g/L。大便:镜检无异常,大便潜血检查阴性。 尿液检查:尿蛋白阴性,白细胞 0 1高倍视野。X线检查:心肺无特殊发现。 请解答:(1)该患者的诊断,其依据是什么? (2)治疗原则。(3)大约多长时间Hb开始上升?Hb恢复正常需多长时间?病例2李X,男性,28岁,个体做鞋工5年。主诉:无力,反复鼻出血2年,加重1周。现病史:两年来经常出现无力,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双下肢散在瘀点,服中药及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半月前感冒,体温382,头痛、咽痛、咳嗽,感冒冲剂及琥乙红霉素(利君沙)3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近一周无力、出血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收入院。病来无黑粪,无深色尿及血尿。 既往史:健康,无肝炎病史,近5年有苯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 1208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扁桃体I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率10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散在瘀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4 109L,N 0.20,L 0.80,Hb 80gL,PLT21 109L,网织红细胞0.01,尿常规正常,粪隐血阴性;出血时间12分钟(DUke方法),束臂试验阳性。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无核红细胞:有核细胞为160:1。粒细胞系统( G)占24,红细胞系统( E)占16,G:E1.5 :1。粒细胞系统增生减低,各阶段细胞比值偏低,形态大致正常;红细胞系统增生减低,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比值占50,形态正常,一张骨髓涂片见巨核细胞2只,易见网状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末梢血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占60,血小板罕见,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NAP积分3 60分。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占 30,脂肪组织明显增加,骨髓间质水肿、血窦充血及血窦内皮细胞肿胀,网织纤维较少。巨核系统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增多。 腹部彩超:肝、脾不大,腹腔淋巴结未见肿大。 胸片:心、肺未见异常所见。问题1:分析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给出名称)问题2:该患者诊断是什么病?该病国内如何分类?问题3: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问题4:如何治疗?问题5:该患者可能的病因?病例3女性,38岁。肛周疼痛3天,发热1天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周围疼痛,逐渐加重,自行清洗肛门局部,效果不佳。1天前发热,体温38.8C,无畏寒、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泻。为明确诊断来诊。体检:体温38.4C,脉搏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3/9.3Kpa(130/70mmHg)。轻度贫血外貌,皮肤粘膜无瘀点及瘀斑,双颌下、双颈部、左腋窝、双腹股沟处可触及多个淋巴结,直径最小者0.5cm,最大者1.2cm,质稍硬,活动良好,无触痛,口腔内无溃疡及血泡。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骨下段压痛阳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5cm,脾肋下1.0cm,质软,无触痛。肛门右侧有一直径约2.5cm的红肿区,表面温度高,有触痛,未扪及波动感。血常规:WBC 52109/L,N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