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磐安县石头村观光农业规划背景1(一)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发展1(二)建设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意义 1二、磐安县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的优势1(一)地理优势 1(二)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 2(三)经济发展和人文资源的优势 2三、磐安县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规划2(一)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项目实施条件 2(二)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项目的实施步骤 3 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 摘要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形态。是指为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笔者根据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实际情况,从发展的优势开始分析,最后对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进行规划。关键词石头村 观光农业 规划设计 银杏观光园一、磐安县石头村观光农业规划背景(一)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区人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民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 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民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二)建设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意义观光农业生态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民对吃穿以为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石头村积累了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农业基础雄厚,各类农业设施齐全。再立足农业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实现该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它害你将成为该村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二、磐安县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的优势(一)地理优势区位和历史沿革。石头村位于磐安县西部,磐安县城东南方向40省道沿线,离磐安县城4公里,离花溪风景区5公里。石头村是磐安县安文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庄原名式团村,全村246户人家,718多人口,全村人均为朱姓。先祖是东夷伏羲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落,是商王朝的后裔。元代中期(公元1330-1340年),石头村祖先反抗元朝官府的残酷压迫,从台州黄岩避世隐居于现居地,并从附近村落购买山林、旱地和水田,繁衍生息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二)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石头村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山间谷地。四周山峦叠嶂,景色优美,有世外桃源之形。石头村年平均温度在13.917.4之间,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村庄四周树林茂密,栽培有百亩银杏林,村口有二十多株树龄已有500多年的古树,特别是红豆杉,是石头村的“镇村之宝”。石头村重要生物资源还有各种中草药、各色水果、瓜果蔬菜和银杏。其中特色水果“牛心柿”个大味甜,曾经是贡品。(三)经济发展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石头村现留存山坡旱地800多亩,全村仅有200多人口留村务农,其他人口或外出经商办厂或外出从事木雕、建筑等工作。经济收入,农业主要来源于药材种植,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村民外出务工。村域内有中小企业十多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农产品加工、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石头村有浓厚的耕读传家文化,多出文人和贵人。据统计全村在外任职的人员有1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村中尚保存数座古建筑,显示石头村古时的兴盛。三、磐安县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规划(一)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项目实施条件目前除了20余户下山移民户搬迁到位于云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的上马石村和黄畈自然村之间的西城地块,石头全村农户仍然生活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间谷地。数百年来,该地块划分为名叫“来龙”、“飞凤”、“东山”、“长大”、“西阁岭”等,村庄四周山峦叠翠,栽种有百亩银杏林和数百亩桃树林。石头村口有常年奔流的百米瀑布穿流在数十株树龄达500多年的古树群中,尤其是国宝级的红豆杉,是朱氏文化的图腾。在上古时代伏羲联盟中有一支部落,他们对生活环境中的赤心木(即红豆杉)称为“朱木”,当作本部落的神来崇拜,认为自己是神圣朱木的后裔,并把自己称为“朱”氏族,于是古老的朱氏氏族并形成了。8000年过去了,石头村的朱氏祖先仍崇拜赤心木(红豆杉),迁徙至石头村后在村口栽种了红豆杉,祈祷朱氏之神保佑石头村朱氏平安、兴旺。时至今日,石头全村男子全部姓朱,且严格按照族谱编排辈份,实属罕见。石头村民风纯朴,重视耕读,多出文人和贵人。目前全村700多人中,有100多人在外工作,其中处级以上和硕博以上的人才有20多位。石头村的中草药、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也颇有特色,特别是水果“牛心柿”个大味甜,曾列为贡品。石头村建筑分为新建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等三种类型。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的建筑占全村面积的2/3强,大多已显得老旧,有的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村属建筑有村委会办公楼和村大礼堂,还有1000平方米的村民广场一处。石头村东村口、西村口分别有两条通村公路连接40省道。村内有东西、东南、西南走向等三条干道,道路宽窄不一,蜿蜒曲折,但道路密度低,达不到消防抗灾要求,必须拓宽改造。目前石头村的自来水系统比较完备,开通了程控电话、宽带网络、有线电视。(二)石头村观光农业生态园项目的实施步骤 以银杏园为依托,做精做细做强做响银杏果的品牌,并配农家乐经济、银杏、银杏果深加工、新乡村旅游、可循环经济、益智,延展绿色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创意农业,开展观光农业、户外运动、康体休闲活动,以养生农业为提升方向,集游乐、休闲、体验、度假于一体的原生态、高端生活的共同体。 1农家餐饮产品邀请本地餐饮能人,根据“绿色生态、养生滋补、风情美味”的原则,以本地原材料为主,研究开发粗粮系列、药膳系列、山珍系列、野菜系列等山村美食菜谱。参考磐安当地风俗研究开发春季全席、元宵全席、夏至全席、中秋全席等民间节日菜单。让游客在享受乡村美食的同时,体验节日民俗风情、食物养生知识和了解民间烹饪技术。为了保证旅游餐饮产品精益求精,餐饮制作实施厨房招商制,即通过烹饪竞赛选取“色、香、味、养”更好的厨师和餐饮产品,采取多厨房和多厨师竞争供菜模式,向游客供应餐饮产品。厨师厨房实行独立核算,优胜劣汰,保证乡村农家生态餐饮产品的质量。2农家住宿产品根据游客住宿偏好和石头村的环境条件,开发酒店式住宿、庭院式住宿、木屋式住宿和帐篷式住宿式等多种类旅游住宿产品。酒店式住宿产品。规划天子山庄开发酒店式住宿产品,设计大中型会议室各1间,高级客房和标准客房30间,满足商务休闲、会议休闲游客和偏好酒店住宿游客的需要.庭院式住宿产品。规划梅苑、兰苑、菊苑、竹苑等四片村民居住区,各开发45幢休闲别居,每幢别居设计23个房间,达到接待100位游客的容量规模。满足隐世休闲游客、家庭游客、聚会游客的住宿需要。木屋和帐篷式住宿产品。规划在百草园开发木屋住宿产品,在百果园和天子台上开发帐3生态“养生”休闲游系列项目篷式旅游住宿产品。木屋和帐篷式住宿产品的开发,主要考虑节假日旅游旺季住宿游客较多,标准住宿无法满足游客住宿需要的情况下,临时解决游客住宿需要。旅游商品依托山区生态资源开发吃、穿、用、玩等多种旅游商品,满足游客购物需要。重点开发三类旅游商品:(1)土特食品。开发笋干、菌干、野菜、粗粮、蔬菜干果等土特食品等,特别是养生食品,满足游客购物需要。(2)花卉园艺。开发红豆杉、银杏、草本和木本有花常绿中草药、其他花木等各种珍贵花卉盆景,特别是具有养生和净化空气的花卉盆景,满足游客购物需要。(3)原生态家用什品。主要以竹、木、草为原料,开发各种原生态家庭用什品。如生态樟木衣架(樟木具有衣服防蛀功能),竹木玩具等等。(4)银杏、银杏果休闲。银杏与人文紧密结合,提供最佳观赏感,最佳内心感受,让游人体会农业之美,环境之美,自然之美,激起对农业的兴趣,提升农业休闲的品味。4农业元素与现代养生元素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农养SPA:a、泥疗SPA: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推广泥浴等特色疗养项目,在休闲之余,和自然泥土亲密接触,感受脏兮兮的健康。b、水果SPA:利用各式水果对皮肤、身体的益处开展水果SPA,如番茄可以平衡油脂、木瓜可以白肤、苹果可以让肌肤由外而内增添光泽等。农业休闲:a、开心农场模式:借助网络版 “开心农场”的盛行的东风,推出现实版的“QQ开心农场”。b、趣味田园。结束语在全民奔小康的背景下,国民的内需范畴主要集中在了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范畴。事实已经证明了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休闲经济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从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旅游经济的一部分属于休闲经济的范畴,但农村休闲经济远远不止这一部分。在发展农村休闲经济的过程中,除了更好的满足、刺激外来的农村休闲旅游者需求,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外,更应该注重开发提升本地及周边附近居民生活质量的休闲消费产品,旅游活动固有的季节性特点,使旅游经济收入也呈现出明显的波峰与波谷的巨大差距。参考文献:1田里旅游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