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_第4页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提出者:保罗.克鲁格曼主要观点:两国在各方面均相同,包括要素禀赋、偏好、技术、商品均衡价格等,即不存在比较优势。但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仍可开展贸易,并均可获利。因此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又一原因。,.,保罗.克鲁格曼,1953年2月28日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一、规模经济,某一假定行业投入产出表,.,(一)涵义,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二)表现形式,1、内部规模经济(1)涵义:企业内部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报酬增加。,.,(2)图示,厂商的平均成本线,AC2,AC1,Q2,Q1,AC,AC,Q,.,(3)内部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内部规模经济多见于产品差异性较强的行业。在内部规模经济条件下,企业规模越大,竞争优势越大,即大企业具有成本优势。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通常面临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外部规模经济(1)涵义:由部门或产业整体规模扩大或发展而产生的成本下降和报酬增加。,.,(2)图示,.,(3)外部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外部规模经济多见于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在外部规模经济条件下,大企业和小企业没有区别。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设第一个在中关村开业的电脑销售公司每天出售一台电脑。从郊区的电脑生产基地专程开一辆车运送这台电脑,成本100元。该公司扩大规模,每天出售10台电脑,同样只需一辆车运送10台电脑,那么,每台电脑的运输成本就只有10元,由此产生的平均成本下降就是内部规模经济。现在有10家电脑公司聚集在中关村,每家公司每天出售1台电脑,这些公司共同雇用一辆车子运送电脑,每个公司为此支付10元。由此产生的成本的下降就是外部规模经济。,.,(一)差异产品1、涵义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类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2、产生原因(1)生产者角度:获得定价权(2)消费者角度:消费者福利水平提高,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3.与规模经济的关系规模经济:大规模、批量化、标准化、单一生产。差异产品:小批量、多样化生产。矛盾解决途径:国际贸易,.,(二)产业内贸易,1、涵义产业内贸易是指发生在同一产业内差异性产品的贸易,即一国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称作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2、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从使用价值角度考虑,进口和出口的商品具有非常高的替代性;(2)进口国和出口国在该商品的生产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别。,.,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1)规模经济(2)差异性产品(3)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和垂直一体化投资。,.,结论: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业间贸易模式,而差异性产品的规模经济生产决定了产业内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差别越大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越多,要素禀赋越接近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产业间贸易反映了先天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后天的比较优势。可见,即使是产业内贸易也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已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4、产业内贸易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tradeindex)T=1-X和M分别代表一个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M,X+M,.,T的值介于0到1之间T0,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该国只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0T1,即存在产业内贸易,T的值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越发达。T=1,表明出口与进口相等,此时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化。,.,5、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果(1)产业内贸易使厂商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2)产业内贸易使消费者从更广泛的选择中获利。,.,6、产业内贸易的贸易模式: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不是完全确定的。协议分工(小岛清)协议分工的条件两国经济发展大体类似;无论在哪个国家生产利益差别不大;协议产品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总结:1、贸易基础:差异产品、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2、贸易模式:无固定模式。既可自发产生,也可协议分工或在政府保护下产生。3、贸易利益:规模经济导致低成本低价格;消费者享受差异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提高。,.,以瑞士和泰国的手表业为例,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P2,Q2,.,贸易模式:先行优势某国率先进入某一行业,控制了市场,从而对后进入的国家形成了先行优势。,.,第三节重叠需求贸易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也叫相似需求理论,其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该理论是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在论贸易和转换一书中提出的。从而从需求角度揭示了产业内贸易现象。,.,一、相关概念二、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一、相关概念(一)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收入水平决定需求水平,需求水平反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并不是绝对平均的。,.,国家总值(亿美元)1美国1425632日本506813中国490904德国335275法国267596英国218367意大利211838巴西157409西班牙1464010加拿大13364,国家总值(亿美元)11印度1236012俄罗斯1229213澳大利亚997214墨西哥874915韩国832516荷兰794817土耳其615318印尼539419瑞士494620比利时4704,200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国家人均GDP(美元)1卢森堡1045122挪威790853卡塔尔688724瑞士675605丹麦561156爱尔兰513567荷兰482238阿联酋468579美国4638110奥地利45989,国家人均GDP(美元)11澳大利亚4558712芬兰4449213瑞典4398614比利时4353315法国4274716德国4087517日本3973118加拿大3966919冰岛3797720新加坡37293,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国家总值(亿美元)1美国15,924,22中国7,426,13日本5,974,34德国3,305,95法国2,555,46英国2,258,77意大利2,023,78巴西2,023,59加拿大1,563,610俄罗斯1,476,9,国家总值(亿美元)11印度1,430,012西班牙1,374,813澳大利亚1,219,714墨西哥1,004,015韩国986,316荷兰770,317土耳其729,018印尼695,119瑞士522,420比利时461,3,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国家人均GDP(美元)1卢森堡1088322挪威844443卡塔尔761684瑞士672465阿联酋597176丹麦561477澳大利亚555908瑞典488759美国4728410荷兰47172,国家人均GDP(美元)11加拿大4621512爱尔兰4568913奥地利4498714芬兰4448915新加坡4311716日本4282017比利时4263018法国4101919德国4063120冰岛39026,2011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二)代表性需求与重叠需求1、代表性需求:(1)概念:一个国家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是基本的收入人群,对各类产品的需求量最大,代表着这个国家的需求水平。我们把代表一个国家对各类产品的需求量最大的需求称为代表性需求。(2)特点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生产者总是随着代表性需求的演变而发展。,.,2、非代表性需求在一个国家除了代表性需求以外的需求,不论较高的需求还是较低的需求,由于需求量较少,不具有代表性,我们把这类需求称为非代表性需求。3、重叠需求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对某种产品消费需求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二、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一)理论分析1、消费者行为假设(1)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其消费偏好不同。(2)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消费偏好与需求结构也相同。2、理论核心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相似的需求结构和收入水平决定的。,.,3、图示,YA,YB,Y,A,B,C,D,E,F,G,H,O,P,Q,(收入),(需求),.,4、理论要点(1)一种产品是否生产,首先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如果要出口,还必须有来自国外市场的有效需求。(2)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就越相似,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3)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更好地满足本国的非代表性需求,使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4)贸易使各国专门生产的产品有了更大的市场范围,规模经济效果会更加明显。,.,5、适用性(1)适用于解释工业品(制成品)的国际贸易。(2)适用于解释收入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6、评价(1)积极意义首先,该理论从需求角度论述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是对其他贸易理论的补充;其次,该理论从“趋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对于解释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2)局限性林德认为该理论主要适用于工业产品或制成品。,.,(二)例示例如:我们假定家用汽车共有五档:美对汽车需要:4、5档,代表性需求:5日对汽车需要:3、4、5档,代表性需求4韩对汽车需要:2、3、4、5档,代表性需求:3档中国对汽车需要:2、3、4档,代表性需求:2档。如果没有贸易,这些国家非代表性需求就不能满足,现假定有贸易,则:,.,美国从日本进口第4档,同时向日本和韩国出口第5档。日本从美国进口5档,从韩国进口3档,同时出口4档韩国从美国进口5档,从日本进口4档,从中国进口2档,同时出口3档中国则从日本进口4档,从韩国进口3档,同时向日本、韩国出口2档、当然中国1档不可能出口的美国,美国第5档也不可能出口到中国。,.,第四节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一、技术差距说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案例:战后美日两国的无线电产品竞争二战刚结束,美国创新并掌握真空管技术,故垄断无线电产品市场;几年后日本达到同样技术,凭借劳动力优势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随后,美国发明了晶体管,重新在技术上有优势,但几年后日本又掌握了该技术;之后美国又通过对印刷电路的创新而在同日本的竞争中占据上风。,.,一、技术差距说(technologicalgaptheory)要素禀赋理论在考察国际贸易原因时,假定两个国家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而现实中,各国所使用的技术确实存在差距,那么如何解释建立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呢?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发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建立了技术差距模型。,.,(一)主要内容,技术差距的存在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新产品,直到进口国逐渐掌握了该项先进技术而转变为出口国,创新国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贸易就会不断地持续下去。,.,需求时滞: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需求的这段时间。反应时滞: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以新方式生产产品的这段时间。掌握时滞:从模仿国开始生产到模仿国停止进口这段时间。模仿时滞: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各国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不同,创新国发明新产品,产生国际间技术差距,创新国的技术垄断优势,后进国对该产品有需求,创新国出口新产品,后进国模仿生产,后进国掌握技术,技术差距消失,需求时滞,产品移动的同时技术溢出,掌握时滞,.,结论:(1)贸易基础:技术差距(2)贸易模式:存在技术差距时,创新国出口;技术差距消失时,模仿国出口。(3)贸易利益:创新国获得创新利益。,.,(二)评价,1、积极意义(1)指出即使需求与要素禀赋都相似,技术差距也可以诱发国际贸易;(2)从动态角度进行问题的研究。,.,2、缺陷他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规模有多大,也没有探讨技术差距差生的原因以及技术差距究竟是如何随时间而消失。,.,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雷蒙德.维农(RaymondVernon)在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productcycletheory)。,.,(一)产品生命周期,1、涵义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某一产品从问世(上市)到衰亡(退出市场)的过程。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四个阶段。,.,2、图示,t,利润,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二)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1、主要内容维农认为技术的传播就是比较优势从技术领先的发明国转移到技术落后的国家的过程,即发明国生产并出口新产品,标准化之后则是落后国家生产并出口。,.,2、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1)新产品阶段生产国:创新国(美国)优势:技术的垄断优势贸易方向:创新国出口到收入水平相近的一般发达国家,.,(2)产品成熟阶段生产国:创新国(美国)与模仿国(一般发达国家)优势:资本优势贸易方向:创新国、模仿国(一般发达国家)均出口到落后国家,海外投资:国际投资:创新国对一般发达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生产国: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优势:劳动力优势贸易方向:落后国(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三个阶段的特征,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产品特性,比较优势,市场结构,贸易方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创新国的技术优势,模仿国的资本优势,落后国家的劳动优势,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创新国出口,一般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模式图示,净出口,净进口,t1,t2,t3,t4,t5,贸易开始,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净出口国,创新国开始成为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发展中国家,其它发达国家,创新国家,时间,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