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馆设计_第1页
第二章 文化馆设计_第2页
第二章 文化馆设计_第3页
第二章 文化馆设计_第4页
第二章 文化馆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馆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系,文化馆设计,专题综合设计建筑篇2,.,1、体系与性质: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机构和场所。2、建筑特征:(1).综合性-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多种多样。文化馆建筑必然要同文化活动的内容相适应,设有宣传教育、文化娱乐、学习辅导等多种活动设施,其内容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多用性-建筑空间组织和建筑空间表现形式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3).乡土性-文化建筑与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各地的文化教育,习俗风尚、产业结构、开发计划,以及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动态、生活水平等因素千差万别。因此文化建筑的地域性非常突出和强烈,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在设施内容的决定、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以充分的重视。,文化馆设计(前言),前言,.,一、设计理论类(一)人性类: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2、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3、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设计类:1、中国现代建筑集成文化,施泽淞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出版;2、现代建筑集成文化建筑百通集团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出版,文化馆设计参考书目(补充内容),景观书目,.,二、建筑设计工程类1、国家、省、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景观书目,.,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是一种图示思维与解决矛盾的过程2、建筑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空间环境建构过程(二)方案设计任务依据设计条件提出试探性的图面解,包括协调设计目标与环境的关系,提出空间组织的建构设想,确定结构方式、形式表现的初步解决方法等,在上述工作成果基础上提供为建筑设计以后几个阶段工作的依据。(三)设计程序步骤环境设计一群体设计一单体设计一细部设计正确的设计程序应是先从环境设计入手,再进入群体设计或单体设计,最后深入到细部设计。但这种设计不是截然分明,总是交织在一起,处于动态进行之中,有时需要同步进行考虑。,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一)功能问题1、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2、公共建筑功能分区3、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4、功能对于单一空间量、形、质的规定性(二)公共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1.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1)墙承重结构(2)框架结构(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三)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1、形式美的规律多样统一的法则古今中外的建筑,尽管在形式处理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但凡属优秀作品,必然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多样统一。多样统一,也称有机统一,也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或者是寓杂多于统一之中,强调有秩序的变化。2、形式美的若干基本范畴(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2)主从与重点(3)均衡与稳定(4)对比与微差(5)韵律与节奏(6)比例与尺度,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3、内部空间处理单一空间的体量与尺度、形状与比例、围与透、分隔与界面处理、色彩与质感。多空间组合中的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节奏与序列。4、外部体形处理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要考虑建筑个性与性格特征的表现,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主从分明,有机结合、对比与变化、稳定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虚实凹凸、色彩与质感、装饰与细部)5、群体组合建筑与环境关系要有机联系、统一和谐。建筑要结合地形设计。运用对称、轴线引导与转折、向心等手法,可通过结合地形、体形重复、形式与风格一致等手段获得统一与和谐。6、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三、文化馆建筑设计(一)基地和总平面(1)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2)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b、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c、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3)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4)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二)一般规定(1)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二)一般规定各类用房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室内允许噪声级(dB),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2)展览用房一、展览用房包括展览厅或展览廊、贮藏间等。二、展览厅内的参观路线应通顺,并设置可供灵活布置的展版和照明设施。三、展览厅应以自然采光为主,并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四、展览厅(廊)出入口的宽度及高度应符合安全疏散、搬运版面和展品的要求。,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3)阅览用房一、阅览用房包括阅览室、资料室、书报贮存间等。二、阅览用房应设于馆内较安静的部位。三、阅览室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避免眩光及直射光。采光窗宜设遮光设施。四、规模较大时,宜分设儿童阅览室。五、阅览桌椅的排列间隔尺寸及每座使用面积指标,可参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执行。,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4)综合排练室一、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毗邻用房的影响。二、室内应附设卫生间、器械贮藏间。有条件者可设淋浴间。三、沿墙应设练功用把杆,宜在一面墙上设置照身镜。四、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净高,五、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5)普通教室和大教室一、课桌椅布置及有关尺寸,不得小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二、大教室根据使用要求,可为阶梯式地面,并设置连排式课桌椅。6)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7)美术术书法工作室宜为北向采光8)音乐工作室应附设琴房,并考虑室内音质及隔声要求。9)观演厅、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等人员密集的用房宜设在底层,并有直接对外安全出口。,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10)文化馆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表的规定。走道最小净宽度(m),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一、建筑设计(一)、教学要求1、初步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2、掌握文化馆类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娱乐建筑的一般常识,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环境及景观的关系。3、以工作模型作为思考、构思及设计的手段,加深对建筑空间尺度及地形环境的感性认识。4、提高与检验建筑创作构思与处理功能、技术、艺术问题的综合能力。,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二)、设计任务某城市区级文化馆1、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5000m2左右三-五层2、设计要求:分区合理、使用方便、造型新颖3、项目要求()群众活动用房2500m2(使用面积,以下均同,设计时另加走廊、楼梯等辅助面积);1、门厅(休息厅)120m22、演出、录相厅(包括观众厅,舞台,放映等)450m23、多功能厅400m24、游艺室(棋类、桌球、电子游戏、乒乓球)200m25、舞厅200m2,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6、展览、陈列(厅、室、廊皆可)200m27、图书阅览室200m28、儿童阅览室120m29、辅助书库120m210、儿童活动室120m211、老年人活动室120m212、青少年活动室120m213、茶室100m214、小卖部30m2,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业务工作用房250m21、文艺工作室1间30m22、编辑室1间30m23、美术工作室1间30m24、音乐工作室1间30m25、戏曲工作室1间30m26、舞蹈工作室1间30m27、摄影工作室1间30m28、摄影暗室1间30m2,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学习辅导用房660m21、普通教室2间60m25、美术书法教室1间60m22、音乐教室1间60m26、教师休息室1间60m23、视听教室1间60m27、小报告厅1间120m24、电脑教室1间60m28、综合排练厅1间120m2()行政管理用房250m21、馆长室1间24m26、办公室1间24m22、总务室1间24m27、文印室1间24m23、财会室1间24m28、接待室1间24m24、值班室1间24m29、其他1间24m25、会议室1间60m2,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辅助用房1、卫生间24m2/层2、储藏间120m2(可分成若干间)3、配电等设备用房间120m24、门卫、传达、票房(在总体布置中划出位置,不包括在总面积内)50m2()室外场地1、入口区停车(小车位6个,自行车停放100辆)入口广场、绿化、小品2、内院露天活动场地,草坪、绿化、水池等,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三)、设计要求(1)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动静分区应合理,各部分均应自然通风、采光。(2)、建筑造型和空间环境要求文化馆在建筑造型上应充分发掘文化馆在建筑文化和艺术上的特点和潜力。从外部环境看,应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建筑“场所”创造。从内部空间看,应根据人的行为心理来进行空间和流线设计。(3)技术要求1、建筑覆盖率40绿化率302、结构形式和建筑造价不限3、遵守有关设计规范和法规,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四)、图纸要求(1)图纸规格:a、图纸尺寸:590X420b、表现方式:透视图可用硬笔淡彩或水彩渲染,其余一律钢笔黑白表现;c、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2)图纸内容a、总平面图:1:500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b、各层平面图:1:100要求:应注明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标明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平面图:包括用地环境设计,室内家具。,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c、立面图:1:100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d、剖面图:1:100要求:一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e、透视图:要求: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可结合于图纸中。f、设计说明: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A、设计构思说明B、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等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五)、设计进度安排设计时间:7周(1)第一次草图阶段,2周这一阶段之初,将进行文化馆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文化馆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1)了解房间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空间之间的关系;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作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第二部分:文化馆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2)第二次草图阶段,2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视线设计等各种问题;,第二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