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涂料染色_第1页
第十二章_涂料染色_第2页
第十二章_涂料染色_第3页
第十二章_涂料染色_第4页
第十二章_涂料染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涂料染色,.,涂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和反应性,一般靠黏合剂将颜料机械地固着于纤维制品。涂料染色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具有最佳生态环保型、最主要和最需要发展的染色技术,它有着诱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涂料染色,.,涂料染色特点:,1品种适应性较强;2流程短,能耗低,设备简单,工艺简便;3符合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要求;4配色直观,仿色容易;5色光稳定,遮盖力强,不易产生染色疵病。6色谱齐全,染色牢度较好;7能生产一般染料无法生产的特殊品种;8中深色摩擦牢度和搓洗牢度一般;9织物手感发硬,吸水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节涂料,一、染色涂料的基本要求1良好的耐光、耐热稳定性2良好的耐化学药剂及有机溶剂稳定性3较高的着色力4较小的颗粒细度5适宜的密度,.,二、涂料的分类与性能,(一)无机颜料主要用于印花,如:白涂料(钛白粉)黑涂料(炭黑)金粉(铜锌合金)银粉(铝粉)等,.,(二)有机颜料,1偶氮类主要品种有黄、红、酱、深蓝等色2还原类常用品种有青莲、金黄等色3酞菁类主要品种是蓝、绿色4荧光涂料,.,第二节黏合剂、交联剂,一、染色用黏合剂的基本要求1、良好的成膜性和稳定性2、适宜的黏着力3、较高的耐化学药剂稳定性4、皮膜无色透明、不泛黄5、皮膜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老化,.,二、黏合剂的种类与性能,(一)天然:如甲壳质等(二)合成:常用1、聚丁苯橡胶乳液类2、聚醋酸乙烯酯类3、聚丙烯酸酯类4、聚氨酯类等目前,聚丙烯酸酯类黏合剂应用最广泛,且大多数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常用黏合剂品种:,国内常见品种:黏合剂有BPD(常州助剂厂)PD(上海纺织科学研究所)NF-1(上海新型纺纱技术开发中心染化室)LPD(常州化工研究所)国外进口品种:Helizarin黏合剂FWT(德国巴斯夫)Neopat黏合剂PM/S(意大利伦勃蒂)Imperon黏合剂CF(德国赫司托)等,.,三、交联剂的种类与性能,1、低温交联的多胺类交联剂:如交联剂FH、EH等。牢度提高较显著,但易泛黄、粘辊筒。2、高温交联型:即棉织物化学整理的树脂初缩体N-羟甲基化合物,如甲醚化羟甲基三聚氰胺(改性六羟树脂,即交联剂M-90)、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2D树脂)。牢度提高不显著。,.,第三节涂料染色方法与工艺,一、浸染在成衣染色中应用较广泛,尤其是仿牛仔布的新潮染色工艺。现已拓展应用于纱线染色。,.,(一)基本原理,纤维材料经化学改性后带上正电荷(即阳离子改性处理);颜料分子中含-NO2、-N=N-、-OCH3、-COOC2H5、-CONH-等负电性基团;带正电荷的纤维首先吸附带负电性的颜料,然后经黏合剂机械固着。,.,(二)工艺举例,1、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服装润湿处理(渗透剂JFC23mL/L,70,10min)预处理(7080,1520min)染色(7080,2030min)固色(80,1520min)皂洗后处理柔软处理脱水烘干,.,2、处方,预处理:阳离子化改性剂(对染物重)2%8%纯碱调节pH=79染液:涂料色浆(对染物重)x%尿素(g/L)520平平加O(g/L)12固色液:黏合剂BH(对染物重)5%8%交联剂SE适量,.,二、轧染,(一)工艺处方浅色中色涂料色浆(g/L)5101030黏合剂(g/L)10152030交联剂EH(g/L)25510防泳移剂(g/L)1020柔软剂(g/L)28815,.,(二)工艺流程,1常规染色法:浸轧染液烘干焙烘(后处理)2二次染色法:染色深度明显提高浸轧染液烘干浸轧染液烘干焙烘(后处理)3两相法:手感、牢度好,明显改善粘辊筒现象浸轧涂料烘干浸轧黏合剂、交联剂、柔软剂烘干焙烘浸轧涂料、交联剂烘干浸轧黏合剂、柔软剂烘干焙烘浸轧涂料、黏合剂烘干浸轧交联剂、柔软剂烘干焙烘,.,(三)工艺举例,织物规格:19.5tex14.5tex,(393.5236)根/10cm,纯棉府绸工艺流程:浸轧染液(多浸一轧,轧液率65%70%,室温)红外线预烘(二组)热风烘燥(955)焙烘(1653)水洗。,.,工艺处方:涂料藏青8204(g/L)3.6涂料绿86017.3涂料元85010.95黏合剂NF-1(g/L)20柔软剂CGF(g/L)1,.,(四)涂料轧染新技术,涂料轧染常规工艺存在问题:染色提升率低,染深浓色较困难;牢度、手感不理想;粘辊筒现象较明显等。,.,1染色原理,纤维素纤维经接枝变性带阳电荷,与表面阴离子化的涂料发生定位吸附;涂料通过变性剂中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具有一定聚合度的变性剂还能以范德华力与纤维结合;通过控制纤维变性的条件来控制涂料染色的深度和均匀程度。,.,2工艺流程,平幅进布浸轧变性剂交联接枝布面温湿度控制浸轧涂料染液红外线预烘锡林烘干(焙烘后处理)平幅落布,.,三、常见疵病及质量控制,色花:毛效不一致、水滴、油污渍等;前后色差:车速、液面、高位输液不畅等;左中右色差:轧液率、温度不均匀;阴阳面:烘干过急;牢度差:黏合剂、交联剂的选择与用量、工艺条件控制等;手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