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ppt课件_第1页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ppt课件_第2页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ppt课件_第3页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ppt课件_第4页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授课教师:周蕾,“十七年”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1、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2、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1、5070年代文学本时期的文学倾向于写重大题材和主题,以塑造英雄形象为首要任务,追求语言,形式和风格上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三者构成了本时期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色和总体风格。2、80年代以来的文学本时期的文学走出了前一时期文学的一体化格局,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文学门类,各种艺术风格的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十七年”文学思潮1949-1976,“十七年文学”的总体风貌特征,阶级斗争、政治斗争。,.,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一.第一次,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参加大会并发言。,文,会,代,第一次文代会“团结的盛会”,来自解放区、国统区的作家大聚会,是一次“团结的盛会”国统区代表矛盾发表讲话(意在总结教训)解放区代表周扬发表讲话(介绍解放区文艺的经验),.,文学规范的确立:,(1)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指导思想。(2)文学思潮转变,文学由过去的“百音竞奏”转变为“一种声音”,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进程。(3)把解放区文艺作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楷模,继承和发展了解放区文艺的精神内核。,意义: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开始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成立了“文联”。确立的讲话为新文艺惟一正确的方向,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原则。,第一次文代会当代文学的起点,.,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目的:肃清党内的一些不正确思想,确立毛泽东文艺的主导方向。,.,1949年末,上海文汇报在文艺副刊开展了“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讨论;主角(小资产阶级人物)“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英雄”是谁?,.,2.1950年,阿垅在天津文艺学习上发表论倾向性引起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过分的强调政治的重要性,文艺为政治服务。,为艺术?&为政治?,.,3.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做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杨绍萱在他的新天河配等剧本中把政治与文艺的关系简单化、庸俗化,人民日报批判其反历史主义倾向。,是艺术?&是政治?,.,小节:第一次文代会后的文艺讨论,1949年末,“为工农兵服务”的讨论;1950年,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倾向性讨论;1951年,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目的:肃清党内的一些不正确思想,确立毛泽东文艺的主导方向。,第一次文代会后的文艺批判,(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训的生平事迹(行乞兴学)为内容的传记影片。电影武训传导演:孙瑜主演:赵丹,.,武训传由褒至贬,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一面旗帜”,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关于武训传的批判,实质:用什么观点反映历史人物的问题教训:批评的简单、粗暴,把文艺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上来对作家形成了政治压力。使得创作界的空气紧张起来。P.S.错误的上升到反对土地革命、抗美援朝等政治高度。,.,(二)对萧也牧创作倾向的批判,.,“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教条公式出发。”,.,(三)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此书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新红学的学术地位从此得以确立。,2006年再版的红楼梦研究,2.著名的“两个小人物”,关于“两个小人物”蓝翎和李希凡。领导人的参与:毛泽东肯定了两个小人物的批判,并亲自发动领导了这场斗争。,3.批判俞平伯的“意义”,目的:批判胡适自由主义思想,清除其思想在大陆的蔓延。教训:对俞的评论及政治围攻以政治性批判处理学术问题,对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四)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49年胡风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与巴金、马思聪),胡风由于不满当时批评界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作风,1954年7月向党中央提交了30万言书对文艺问题的意见阐释了自己的文艺观,提出了“五把刀子”说,对文艺界的宗派主义、庸俗现实主义提出批评。,1.胡风文艺思想概述,胡风总起来,其基本立场是战争人民革命一边,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又保留着不同的看法,表现出重主观轻客观的倾向;林默涵、何其芳、郭沫若、茅盾都与其进行了论争;1955年初,胡风写了我的自我批判同年5月,被定性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全国掀起了肃清运动,2.胡风文艺思想的定性,(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二)对萧也牧创作倾向的批判(三)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四)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文艺讨论、批判,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期间,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召开,总结了文艺界的经验教训,这是建国以来对文艺上“左”倾教条主义的第一次批判。,.,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文艺讨论、批判,1956年5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双百”方针提出背景:,国内背景国外背景,.,创作界的繁荣局面,1.鼓舞了五四老作家的创作。2.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干预生活”、揭露阴暗面的创作。3.描写人性、爱情的作品。,.,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文艺讨论、批判,1956年5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1957年4月,全国范围反右扩大化,1957年4月,整风运动开始,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提高全党马列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搞好建设,全国范围反右扩大化。,大批文艺工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把一些优秀的作品粗暴的当做毒草批判;错误的批判了具有可贵探索精神的文艺理论文章。,.,左倾路线的发展,1958新民歌运动,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返修”“反右”,.,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文艺讨论、批判,1956年5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1957年4月,全国范围反右扩大化(极左),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背景:(国内国外)大跃进失败后,毛退居二线,刘邓主持政务,文艺政策有所松动。调整:,1961年新侨会议(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1962年颁布文艺十条,放宽创作条件,鼓励创作热情;广州会议(为工农兵为主体的全体人民服务)大连会议(写中间人物、现实主义),.,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文艺讨论、批判,1956年5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1957年4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