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写作绪论ppt课件_第1页
第一章 基础写作绪论ppt课件_第2页
第一章 基础写作绪论ppt课件_第3页
第一章 基础写作绪论ppt课件_第4页
第一章 基础写作绪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写作,30.04.2020,.,主讲教师徐玉英,电话:0951503853113995477189Emil:xuyuying0308QQ:512108702办公室:12#512室,30.04.2020,.,仙人掌(艾青)你爱郁金香,我爱仙人掌。生长在热带,沙漠是故乡。挺在风沙里,出奇的顽强。哪怕再干旱,花照样开放。养在窗台上,梦想着海洋。,30.04.2020,.,30.04.2020,.,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时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是盼望出发,一个是盼望到达。,30.04.2020,.,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0.04.2020,.,第一章绪论,30.04.2020,.,本章应1、掌握写作的含义。2、掌握写作的作用。3、熟悉写作的特点。4、掌握记叙散文中记事散文的写作技法。,30.04.2020,.,第一节导言,30.04.2020,.,一、写作课的性质,基础写作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文科各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理、工、农、医类各专业学习的课程。,30.04.2020,.,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系统地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和各类文体知识,使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通过多种严格的写作训练,有选择地赏析各类文章,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阅读、分析、欣赏文章的能力。进而能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的文章。,30.04.2020,.,写作课除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创新品质的重任。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从事各项社会工作,进行专业深造、学科研究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1、传授写作知识;2、培养写作能力;3、提高写作素养;,30.04.2020,.,三、教学内容,1、学习写作基本理论和各类文体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与技法,30.04.2020,.,第五章新闻文体(消息、通讯)第六章文学文体(小说、散文)第七章理论文体(文学评论、科技论文)第八章应用文体(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第九章行政公文(通知、会议纪要、会议记录),30.04.2020,.,2、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训练贯穿写作课的全过程。3、赏析各类文章文章赏析:讲授各类范文,借鉴写作经验,消化写作理论,促进理论转化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30.04.2020,.,四、写作课的特点:,1、明显的综合性(1)写作主体总体能力,基本素养(2)学科涉及多种学科2、很强的实践性理论实践能力叶圣陶:“写作是行的事情,不只是知的事情。要动脚,才会走;要举手,才会取;要执笔,才会写。”,30.04.2020,.,五、学习写作的意义,(一)微观:写作是每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1、对个人来说,写作是吸取营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写作进行学习”摄取学习说表现抒发(最恰当的方式)写,30.04.2020,.,鲁迅:“故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2、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顺利进行写作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所必备的一种能力。,30.04.2020,.,(二)宏观:写作是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1、写作是人类运用书面语言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曹丕:“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0.04.2020,.,2、写作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显得更为重大与深远3、在未来社会,也离不开写作叶圣陶:“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出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出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30.04.2020,.,六、写作课的学习方法,(一)重视写作理论的学习(二)重视写作准备,要善于观察,勤于观察(三)博览,精读,勤记(四)加强实践,多写多改,第二节写作的含义与作用,30.04.2020,.,一、文章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一)古代1、先秦(1)文彩;文青与赤;章赤与白;,30.04.2020,.,(2)车服,旌旗;(3)经籍,典籍;(4)礼乐,法度;文章(有时用“文”代替)、文、文学(有时指学术)相交叉。,30.04.2020,.,2、西汉文章、文学有所区别,又出现了文辞。文学学术文章辞章,30.04.2020,.,3、魏晋三国情形仍然相同。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序,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初步定型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30.04.2020,.,4、隋唐两宋文章、文学、文、文辞混用。5、明清文章、文学逐渐泾渭分明。,30.04.2020,.,(二)近现代,1、广义文章:20世纪20年代70年代(1)1922年,陈望道作文法讲义制作(2)1923年,顾实文章学纲要利器(3)1939年,汪馥泉文章概论表达法(4)唐韬文章修养用文字技巧实现表现(5)辞海文字(6)现代汉语辞典单篇作品,30.04.2020,.,文章,能反映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主题,有完整结构,可以独立成篇的书面语言。广义的文章,既包括各类文学作品,又包括各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30.04.2020,.,2、狭义文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夏丏尊、叶圣陶、刘熏宇等开始注意狭义文章的概念,他们认为:文章是真实记载世间事物,外(物)化作者心情,适应与读者交际的、能独自成篇的书面语言。,30.04.2020,.,许多论者正式提出狭义文章概念,主张一切用白纸黑字记载的人类精神劳动的成果统称为“书面语言”或“文字记载”。一切审美的“美文”、“文艺文”称“文学”,而切实致用的“实用文”称“文章”。,30.04.2020,.,1983年,张寿康文章学概论绪论1984年,扬振道、韩玉奎文章学概论狭义的文章,指文学作品以外的各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30.04.2020,.,二、文学,在古代,“文学”除了与“文章”混用,还是一个官职的名称。现代汉语辞典,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特点:通过典型形象认识生活,反映生活。,30.04.2020,.,三、写作,(一)传统写作含义现代汉语辞典,写作是指“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1、写作是书面语言的运用文字的出现和书面语言的运用标志着写作的正式产生。,30.04.2020,.,2、写作以文章为其表现形式文学文章写作现代意义上的“文章”不包括零散的段落、语句和词汇。“写作”与“文章”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写作”指行为活动的过程,“文章”指过程的结果;“写作”是成品的制作,“文章”是成品的存在。3、写作是一种制作过程,30.04.2020,.,(二)现代写作新概念,1980年12月24日,“中国写作研究会”(后改称“中国写作协会”)宣告成立,这为当代写作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为该学科的建设扎下营地。刘锡庆基础写作学第一次打出了“写作学”的旗帜。1981年7月10日,写作杂志创刊,正式提出“写作”这个称谓,它是写作学会创办的第一个自己的刊物。,30.04.2020,.,写作定义很多:写作是文学作品和一切应用文章的制作;写作是一种行为过程;写作是一种能力体现;写作是一种工具、手段;写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的创造性认识和书写的活动;写作是运用文字为主的符号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30.04.2020,.,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写作的认识过程:1、起初,人们强调的是写作结果的多样性;2、此后,人们强调的是写作的过程;3、最新的写作定义表述侧重写作的功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社会信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30.04.2020,.,四、写作的作用,(一)写作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1、作者在寻求自我表现中将生命投入写作左传襄公24年提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写作)。纪念碑(普希金).doc2、寻求表现是现代人具有的基本素质,30.04.2020,.,(二)写作是人的智慧的一种生成机制,智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写作智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为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实现文章的写作功能,对具体时空处境、各种控制因素的思维应对策略、技巧的选择。,30.04.2020,.,1、写作对人的智慧能力结构的全面培养和综合运用人的智慧由三种能力构成:(1)外部世界转化内部世界认识和把握外在事物的心理基础(2)对自身内部世界的反思内心图式创造新事物的心理基础(3)内心图式转化新的事物使人的智慧获得一种对象化的存在,30.04.2020,.,2、写作能增强人的思维活力写作对人的思维有催化作用关键在于语言的运用:(1)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2)使思想的意义变得清晰、明确,30.04.2020,.,(三)写作是人获得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途径1、消除精神压抑,实现更高意义上的新的心理平衡2、肯定自我,在自我实现中获得审美享受,30.04.2020,.,(四)写作能满足读者的求知需要,求知途径:(1)直接经验,实践求知(2)间接学习,阅读求知1、阅读求知是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2、阅读求知是最“经济”的求知方法3、阅读求知为实践求知提供了认识前提,30.04.2020,.,约翰卢伯克书的神妙:“像一个人的记忆一样,书就是人类的记忆。因为在书里,包含着人类的历史,进化发展的过程,年代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也描述了自然的神奇与优美。借着书的帮助,人类度过了多少难关,抚慰了多少忧患和悲戚,使忧伤的时光重沐愉快的阳光;借着书的启导,使我们获得较完美的、较爽朗的思想和满脑子的概念,而使得个人能够迅速超越自己。”读书的情趣和艺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版。,30.04.2020,.,(五)写作能实现文本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指自然界的对象和现象或者人类劳动的产品,由于具备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感受。写作创造的精神产品都具有审美价值;文学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审美价值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30.04.2020,.,山居秋明王维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30.04.2020,.,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0.04.2020,.,天净沙秋思马志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0.04.2020,.,荷塘月色,第三节写作的特点,30.04.2020,.,一、目的性作者主观的意图、动机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评论诗经兴观群怨后汉王充论衡自纪篇为世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序文以载道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事清顾炎武与人书三务世明清小说劝善惩恶,警世醒世“五四”以后有所为现在“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0.04.2020,.,二、个体性写作活动全部由个人完成1、写作活动体现作者的个性他的2、写作活动是个体的由一人完成3、写作的客体对象是个体的写作主体心灵选择的产物为我之物写作客体,指相对于写作主体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30.04.2020,.,4、写作的载体是个体的写作载体,指写作主体将其写作构思转化为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传播的文本时所使用的物质媒介系统。,30.04.2020,.,一般意义上的载体是人类精神交流的最完善的符号系统语言语言是社会化、全民性、共有的。然而,被写作主体用到文章里组合成篇,便体现出个性色彩。,30.04.2020,.,三、创造性,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的“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结果。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为取得其创造性成果所经历的三种境界:,30.04.2020,.,1、“望尽天涯路”: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蝶恋花北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30.04.2020,.,2、“衣带渐宽终不悔”: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凤栖梧北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0.04.2020,.,3、“回头蓦见”: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次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0.04.2020,.,灵感,是创造者在求索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遇合的产物。,30.04.2020,.,必然性:执着追求,功到自然成偶然性:无法预计,不期而至创造性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不期而至的,当然,这种不期而至只能出现在创造者苦苦求索中,而且,常常是以灵感的方式出现。,30.04.2020,.,清金圣叹评论西厢记时说:“文章最妙是此一刻被灵眼觑见,便于此一刻放灵手捉住,盖于略前一刻亦不见,略后一刻亦不见,恰恰不知何故,却于此一刻忽然觑见,如不捉住,便更寻不出。今西厢记若干文字,皆是作者于不知何一刻钟,灵眼忽然觑见,便疾捉住,因而直传到如今。细想万千年以来,知他有何限妙文,已被觑见,却不曾捉得住,遂总付之泥牛入海,永无消息。”,30.04.2020,.,四、综合性多维综合,1、作者的素养和条件思想、生活、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的综合。扬长避短,以巧藏拙,化而用之,综合成文。2、写作所需能力摄制力物意表现力意文长短相济,渗透交错,化而用之,综合成篇。,30.04.2020,.,3、写作学作为学科体系自身三大支柱:生活、思维、语言相关学科: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自然科学、逻辑学、修辞学、语言学广为储备,相机摄取,化而用之,综合成体。,30.04.2020,.,4、是调动的艺术以整个“面”(作者全部储备),支撑这一“点”(欲写的文章)综合治理:(1)指以各种素养,各种能力的综合提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