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1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2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3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4页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暨大附中杨世俊2005年11月制,(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2.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1)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2)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3)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江泽民十六大报告,整体主义价值观要求维护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的和谐。同时,和谐本身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和谐不是无差别的完全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有机结合。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在他看来,只有不同事物之间的统一才会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既不能产生新事物,也不能发展。孔子也主张“和而不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他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社会的和谐。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明确把和谐视为全社会应当遵循的共同价值准则。,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就是谋求民族、国家内部的和谐以及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和平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珍视民族团结,尊重中华各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主张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对各兄弟民族持久的亲合力以及对其他民族、国家巨大的感召力。,与和平相对的是战争。中华民族崇尚自由,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国家的自由。她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反对通过侵略、掠夺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对此,许多西方思想家都有深刻的洞悉。以和为贵的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宽容豁达的胸怀。,“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他们(指中国人)也低于我们的水准。这不是出于无知,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有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径,也因为他们似乎在遵循着为不少人误解并夸张到可怕地步的基督教崇高的教义厌恶战争本身。”-法国近代思想家莱布尼兹中国近事序言,“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英国哲学家罗素,勤劳勇敢,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同牧业民族的骠悍、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成了勤劳质朴的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对民族、国家利益造成危害的不仅有各种自然因素,而且还有各种人为因素,特别是外族的侵略。中华民族反对侵略,但从不惧怕侵略。面对每一次外敌的入侵,中华儿女总能够空前团结起来,勇敢对敌,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然灾害、外来侵略不但不能使中华民族屈服,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造了她勤劳勇敢的性格。,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的现象,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辞)的思想。天体永不停息、周而复始、不知疲倦地运行。没有谁要求它这样做,也没有谁给它力量。其动力完全来自自身的生命力。同样,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也来自于自身,来自她的成员对国富民强的不懈努力,来自对民族自立、自尊、自强的强烈渴望,来自对致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就民族、国家的发展而言,在民族兴旺发达、繁荣向上时期,人们总是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人们顽强地反对侵略,反抗民族压迫;就个人的人生价值而言,自强不息表现为仁人志士在强暴面前坚持正义,宁死不屈,在人生遭遇挫折时则奋发图强,为理想不懈奋斗。自强不息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每当社会积弊日久之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振臂高呼,为民请命,或变法维新,或革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韧,砥柱中流,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1、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尺度。,2、民族精神的作用,1、民族精神的内在关系,(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3、特征:,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