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论述.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论述.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论述.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论述.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论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论述-作者:-日期:黑龙江省卫生厅文件黑卫医发2009776号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下发重症医学科等三个科室 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各市(行署)卫生局,省农垦、森工总局卫生局: 为做好县医院标准化建设,提高我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厅组织专家编写了黑龙江省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室、手术室三个科室的工作标准(试行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至各县级医疗机构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同时各地应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将有关情况反馈我厅医政处。 联系人:赵昱辉 联系电话。:主题词:卫生学科标准通知抄送:卫生部医政司。黑龙江省卫生厅办公室 2009年12月22日印发黑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标准(试行) 一、设置 (一)分区 1、应独立分区,布局合理、分区标识明确。 2、儿科急诊必须单独分区,不允许在成人急诊区域内设置儿科急诊区。 3、应有单独出入口,运送病人的车辆可直接到达急诊科(室)或抢救室门前 4、急诊科(室)应有标志和路标,其标志应醒目,路标准确,二者均应昼夜可见。各功能区标示明确,易于辨认。 (二)占地面积 根据卫生部文件要求,急诊科建筑面积应占该院总面积的23。原则上急诊医学科用房面积二级医院一般不得少于700m2。 (三)功能科室设置 。 急诊门诊必设:内科、外科、抡救室、治疗室、外科处置室、留观室、急诊重症监护抢救区、血液灌流(或血液净化)室、洗胃室等,以及病人候诊区休息区、医护办公区等其他辅助配置齐全。X线、cT、MRl等大型检查设施以离急诊医学科就近为原则。 (四)床位设置 急诊重症监护抢救床:2张(每张床占地面积应达1 52 0m2),留察床:观察床数量不得低于医院床位数的2。二级医院12张。 二、人员配置 (一)人员数量 1、医师 急诊医师人数每班1人,可与抢救室合并计算。固定医师与轮科医师的比例2:1;急诊科医生7 5以上固定。 2、护士 人数与病床的比例 急诊医学科固定护士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 5。急诊重症监护抢救区 每班至少1人,可与抢救室合并计算。留观室 每班至少l人。 3、配置适当数量的担架工、护理员、保卫人员等。 (二)资质要求 1、专职急诊科主任。急诊科主任为高年资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在急诊科连续工作5年以上。 2、急诊科护士长为护师以上职称以上,在急诊科连续工作5年以上。 3、固定医师:有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5 0,并经过其他科室轮科1年以上,按要求完成规定的病种数量和操作。 4、固定护士:有护士执业证书;4 0以上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三、设备及药品配置 (一)各功能单元配备要求 1、急诊门诊抢救室 监护仪1台、除颤器l台,心按压机l台、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设备l套,呼吸机(或转运呼吸机)1台、输液泵1台、心电图机l台、电动吸引器1台、供氧装置等。创伤外科必备的紧急包扎、止血、固定等器械和设备。 2、急诊重症监护抢救区 监护仪每床1台(其中1台需配备无刨心肺功能监测功能),除颤器1台(双向波、带体外起搏装置),气管插管设备12套,呼吸机1台、输液泵每床1台,注射泵每床l台。每床有独立供氧装置,心电图机l台,血糖仪1台,电动吸引器1台等。 3、留观病房:每床单位设施完整,配备有功能良好的病床呼叫系统。 4、外科处置室(清创室):配有清创台,完备的清创设备,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识。 5、洗胃室:配备洗胃机l2台,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6、抢救车:根据各功能区单独配备,不得混用。 (二)基本诊疗设备完备,急救仪器完好率l 00。抢救药品齐全、充足,无过期。 四、医疗技术 (一) 医技检查结果分析能力 急诊医生能规范、准确分析各种医技检查结果:血、尿、粪三大常规;肝功、肾功、离子、血糖、血气分析;血、尿淀粉酶;血乳酸;凝血功能检测;血浆D一二聚体;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胆碱脂酶;脑脊液常规生化测定;BEG;胸、腹部及外伤性骨平片;头颅CT等。 (二)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 医、护人员能规范与熟练操作:气管插管、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含电复律、电除颤);血液滤过(净化);导尿术;胸腔穿刺抽气、抽液;腹腔穿刺术;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洗胃术;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技术。 (三)常见急症及危重病的诊治能力 具有下列症征与疾病的诊治能力:休克、昏迷、晕厥、胸痛、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中毒、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大咯血、脑卒中、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暑、电击伤、淹溺、内分泌急症、急腹症的诊治、脓毒症、严重创伤初期救治、癫痫持续状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五、“急诊绿色通道”和重点病种救治程序 (一)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并有与“急诊绿色通道”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及时就诊治疗。流程便捷,标识醒目,功能配套。 (二)重点病种救治程序 建立并完善重点病种救治程序: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休克、中毒、出血、急性感染性疾病、脏器功能不全及创伤等常见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六、留观病人管理 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2小时,建立病历,书写规范,有沟通记录。 , 七、急诊质量监控管理 (一)规章制度、应急预案 1、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急诊各项工作制度,并落实到位。 2、病历书写规范或管理符合规范要求,病区住院病历必须符合黑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抢救室病历或危重病人抢救记录要及时、准确。 3、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 危重病人告知书签名制度;急诊手术知情同意书、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特殊诊疗知情同意书、贵重药品应用告知书及委托书及沟通记录等,并在病历中体现。 4、急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对药物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和及时处理。特殊(包括麻醉、剧毒)药品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诊室出诊医生不得脱岗,不得推诿病人。危重病人转 运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二线备岗医生手机需24小时开机,接到通知后应在20分钟内到达急诊现场。 6、急诊化验检查应于半小时内发出报告。 7、制定批量病人接诊处理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有处理急危重症病人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大批伤病员的能力。 8、制定急诊病种、科内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处理医疗争议和纠纷的预案。 (二)岗位职责健全规范 1、分管院长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急诊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管与考核。 2、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健全落实。 3、医护人员对急诊病人坚持床旁交接班,并写好规范的交接班记录。 - (三)人员培训 1、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要求后方能上岗。 2、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