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类型解读海口乙肝医院1.ppt_第1页
病毒性肝炎类型解读海口乙肝医院1.ppt_第2页
病毒性肝炎类型解读海口乙肝医院1.ppt_第3页
病毒性肝炎类型解读海口乙肝医院1.ppt_第4页
病毒性肝炎类型解读海口乙肝医院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炎病毒类型解读,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中心,HAVHEVHBVHCVHDV,消化道传播,急性肝炎,急性、慢性肝炎,输血、血制品、注射器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一、概述,(一)历史背景,1963年:Blumberg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HBsAg,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1970年Dane在电镜下发现HBV完整颗粒,称为Dane颗粒。,Blumberg于1976年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二)目前流行情况,目前全世界约有3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每年有30万人因此成为肝癌患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为10%,而广东地区的HBV携带者则高达17,二、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二)抗原抗体组成(三)培养特性(自学)(四)抵抗力(自学),(一)形态与结构,1、小球形颗粒2、管形颗粒3、大球形颗粒,1、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主要成分为HBsAg,不含病毒DNA和DNA多聚酶。,2、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度50-700nm,由若干小球形颗粒串连而成.,以上两种颗粒均不具有传染性,3、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HBV颗粒,有双层衣壳又称Dane颗粒,直径为42nm,(二)抗原抗体组成,1、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2、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HBcAb)3、e抗原(HBeAg)和e抗体(HBeAb),1、HBsAg和抗-HBs,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中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于HBV感染2周后出现,重点,表面抗体(抗-HBs):,由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表示曾感染过HBV,并获得免疫力。阳性: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乙肝疫苗接种后。,重点,2、HBcAg和抗-HBc,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不易在外周血循环中检出有着较强的抗原性,核心抗体(抗-HBc):,无中和病毒的作用血清中的抗-HBc多在HBsAg出现后35周出现“窗口期”产生两种抗体:抗HBc-IgG和抗HBc-IgM,a:抗HBc-IgG,在血中持续时间较长阳性:低滴度是过去感染,高滴度是病毒活动性复制,重点,b:抗HBc-IgM,是感染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感染后1周),可作为早期感染的指标阳性:HBV在肝内处于增殖状态。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重点,3、HBeAg和抗-HBe,e抗原(HBeAg)存在于病毒的内衣壳上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的血清中阳性:HBV复制活跃及血清具有传染性,重点,e抗体(抗HBe),由HBeAg刺激机体产生对HBV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重点,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三、致病性与免疫性,(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二)致病机制(三)临床类型,1、传染源,a:乙型肝炎患者在潜伏期(60-160天)、急性期、慢性活动期均有传染性。b:无症状HBV携带者:因不易被发觉,作为传染源危害更大。,传染方式1)血源为主-输血、注射、手术、针刺、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等。传染性强:10-610-7ml含病毒的血液2)密切接触家庭聚集现象3)母婴传播:分娩时经产道感染、宫内感染、哺乳传播。,母婴传播,HBsAg阳性母亲,HBeAg阳性HBsAg母亲,婴儿HBV感染率88.1%,婴儿HBV感染率38%,85%90%发展为慢性乙肝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二)致病机制,1、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2、免疫复合物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3、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伤,(三)临床类型(不同机体表现各异)1)HBV肝细胞内增殖细胞表面表达病毒抗原致敏T细胞清除病毒并造成肝细胞损伤被感染肝C数量不多,免疫应答正常:特异CTL摧毁被感染细胞,释放至细胞外的HBV则可被抗体中和而清除急性肝炎被感染C数量众多,细胞免疫应答亢进大量细胞坏死,肝衰重症肝炎机体免疫低下,病毒复制CTL仅部分杀伤病毒,亦无有效抗体中和病毒,病毒持续存在慢性肝炎成纤维C增生肝硬化/原发肝细胞癌,四、微生物学检查,(一)HBV抗原抗体的检测(二)HBV-DNA的检测,(一)HBV抗原抗体的检测,1、是目前乙型肝炎诊断的主要方法。2、常用的有RIA和ELISA法。3、检查项目主要是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俗称“两对半”),(二)HBV-DNA的检测,是诊断HBV感染最直接的标志用PCR法检测HBV-DNA,可对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进行客观判断。以指导疾病诊断及临床用药。,(一)一般预防,1、严格筛选献血员2、输血及手术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3、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4、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排泄物、用具及食具应彻底消毒,五、防治原则,(二)人工自动免疫,1、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2、三代疫苗:第一代:HBsAg血源疫苗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第三代:HBsAg多肽疫苗或HBV-DNA核酸疫苗,正在研制中。,a:新生儿接种(“0,1,6方案”),产后24小时内一个月六个月5ug5ug5ug,b:H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产后24小时内一个月六个月10ug10ug10ug,c:成人接种方案,首先检测“两对半”,HBsAg、抗-HBs阴性注射疫苗:首日一个月六个月5ug5ug5ug,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在90%以上,如果阴性,连续接种3次,每月1次,免疫剂量为每次10ug。,(三)人工被动免疫,1、含有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以用于乙肝的紧急预防。2、接触HBV后8天之内注射0.08mg/kg,两个月后重复注射一次。,六、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中医中药有一定的优势,药物:拉米夫定,阿昔洛韦,阿糖腺苷作用机理:抑制DNA聚合酶活性,干扰病毒逆转录过程,阻止HBVDNA复制。3、免疫调节剂:胸腺素、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猪苓多糖、香菇多糖等。,1、干扰素(interferon,IFN)2、核苷类似物,检测,主要经血传播的肝炎病毒有、_以及和。具有免疫原性,用以制备乙肝疫苗的成分是_。“大三阳”的三个阳性指标是_、_、_。HBV感染后产生的主要保护性抗体是_。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_。思考题:分析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HBV抗原抗体(小结),HBsAg感染了病毒;具传染性HBsAb乙肝恢复的标志,具保护作用或预防针注射后,HBcAg:血中难检出抗-HBc:无保护作用,是HBV对机体损害程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