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雯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周晓雯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周晓雯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周晓雯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文献综述一 绪论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绵延和发展,房地产以经济强势产业的姿态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房地产行业因为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一直以来都是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两年楼市被炒得沸沸扬扬,住房问题无疑成为各大媒体和广大民众最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也带来了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比如地产广告业。虽然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仍然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房地产广告由于符合了本土的文化要求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及成熟的广告制作水准。现在,人们随便翻开手边的任何一份报纸,里面会有大量的楼市广告,各类售房广告主题语中充斥着“钜献”“尊贵”“奢适”“至尊风范“皇家”“精致豪宅”“私家水岸线”“显赫”“尊荣”“国际”“豪华府邸”“坐享英伦”“贵族气质”等顶级语汇,这些语汇极具夸张性,甚至是夸张到极致了。因此,本文从以武汉市房地产广告为例来探讨房地产广告语中的一些极限性语言表达现象。二 主体现在,“住房”是一个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民生百姓都热切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售楼广告也充斥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报纸,互联网以及户外广告无处不见售楼广告的身影。然而我们发现售楼广告语中有大量的夸张形容和表达,甚至是名不副实的,但是,存在即合理,因此对售楼广告语中的这种极限性表达言语现象做一些探究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针对这一主题,笔者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首先,在阅读文献方面,根据指导老师潘老师给的一些思考方向:论文从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动物行为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符号学和哲学等角度展开解释。从社会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像“高端居住范本、中华领袖之地、巅峰意式体验区、缔造江城豪宅巅峰巨著、绝版水岸名邸、270度顶级观湖景观”这类的极限性言语表达属于一种炫耀式消费,而这种炫富心理是从马广海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人类学中找到依据的,即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裴利民. 在夸张“可接受性”的心理及语用探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文中指出两点:一,“夸张”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必然产物;二,从语用学角度论夸张的“可接受性”。这两点为笔者论证售楼广告言语表达极限性的心理建构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黄合水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告心理学 中的广告心理效应模式也为极限性表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吴为善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告语言中对售楼广告运用夸张的手法所带来的效应即夸张效应做了详细的论述。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李思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告符号学阐明了符号学的四大概念体系,以及广告是如何让消费品成为一种标示物,一种符号,来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符号消费的实质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何宁在“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与房地产广告论述了“天人合一”观对中国的传统居住文化有多方面的影响。徐协在房地产广告语言的艺术化情感化趋向(修辞学习2002年第5期)中表达了房地产广告诉求语言的艺术化、情感化。杨先顺、陈秀华的房地产广告语的消费文化解读对物化严重、洋味十足、自我包装的地产广告语进行了成因解读及影响探析。杨宁宁通过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房地产广告解读从符号学的视角切入深刻解读了中国房地产广告。谭汝为在楼盘命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修辞学习2004年第1期)中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楼盘命名的语言运用技巧进行考察和阐析。赵洪梅、 周勇在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论述了广告语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意义。霍娜在消费社会中广告的欲望叙述(今传媒 2010年第10期)中从消费社会入手,阐述消费社会中广告如何叙述、唤醒消费者的欲望。张筱薏,李勤在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发表了消费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的观点。以上文献对于笔者此次的论文写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能够帮助开拓学术视野,加强思想深度。三 总结 房地产广告是以房地产开发商为确定的广告主,通过一定的大众传播媒介,以房地产销售为传播内容的一种广告,是当前投放量最大的类别广告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被风格各异的房地产广告所包围。在广告语的表达上越来越趋向极限性,没有最顶级的语汇,只有更顶级的言语表达。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情达意、与人进行沟通的工具,在诉求方式上也越来越表现出一种追求文化多元的倾向。四 参考文献1何自然、陈新仁. 语用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2何自然、冉永平. 新编语用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3吴为善. 广告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10月4黄合水. 广告心理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5马广海. 文化人类学.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6刘放桐. 现代西方哲学. 人民出版社. 1990年2月7杨堃. 民族学概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7月8王晓莉. 名族研究文集文化民族民俗考古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9【美】乔纳森H特纳. 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 孙俊才、文军译. 东方出版社. 2009年11月10屈哨兵. 广告语言方略.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年11赵宏. 广告言语艺术.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1月12王晓、付平. 欲望花窗当代中国广告透视.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年13裴利民. 夸张“可接受性”的心理及语用探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9卷 第5期 第106-107页14杨宁宁.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房地产广告解读. 现代商业.第266页15周晓芸. 城市的面孔从房地产广告看城市文化冲突. 第13-15页16刘艳秋. 文化定位在房地产广告创作中的现实意义. 新闻界. 2007年第3期. 第105页17何宁 .“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与房地产广告. 科教文汇.2007.2(下半月刊)第192页18罗旋. 从符号学角度反思房地产炫富广告. 时代经贸2008年4月 第6卷第26页19谭汝为. 楼盘命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修辞学习2004年第1期(总121期) 第37-40页20赵洪梅、周勇. 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今传媒 2008年10月第33页21宋芙晖. 人,诗意地居住 谈传统文化对房地产广告创作的影响. 广告探微 2007.3 (下半月)第31页22霍娜. 消费社会中广告的欲望叙述. 今传媒 2010年第10期 第87-88页23张筱薏,李勤. 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 第35页24Han Yuan.The language of newspaper advertising in Chines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99125Gerald Zaltman Robin Higi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