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九江综合大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 定 xxxxxx审 查 xxxxxx项目负责人 xxxxxx某建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年三月第 56 页 共 65 页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编制人员姓 名职称执业资格工 程 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工 程 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工 程 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112目 录Contents第一章 总 论31.1 项目概况31.2 编制依据81.3研究范围及内容91.4 主要研究结论10第二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182.1 区域概况18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12.3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312.4 道路现状分析322.5 沿线建筑、河流、管线等情况322.6 自然条件和地震烈度区划322.7 工程地质资料362.8 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37第三章 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383.1现有交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383.2某区交通量预测39第四章 采用的规范、建设标准434.1 设计依据434.2 设计标准444.3 机动车道数的拟定464.4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48第五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515.1 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515.2 拟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改善程度515.3拟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525.4 改造道路对文物、树木等的保护52第六章 工程方案内容536.1 方案设计原则536.2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536.3 道路工程546.4 排水工程626.5 附属工程64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677.1环境保护677.2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717.3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72第八章 劳动安全设施748.1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748.2防护及监控措施75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779.1建设工期779.2项目管理779.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89.4项目招投标79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310.1投资估算范围8310.2主要编制依据8310.3项目资金筹措91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9311.1概述9311.2国民经济评价93第十二章 节能分析10412.1 概述10412.2节约能源的计算104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10813.1 结论10813.2 建议108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区某道路改造工程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1.3 建设性质道路改造1.1.4 项目背景*,古老神奇的某高原上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祖国西部大开发热潮中迅速崛起的现代化新城,她因拥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企业某集团而蜚声海内外,享有高原圣地、中国绒城的美誉。某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地处某高原腹地,揽于九曲黄河“几”字湾怀抱之中,是国家新兴能源重化工基地某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某区域总面积2530平方公里,人口43万,辖9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2个在建新城区。某市现已经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迅猛,综合效益显著。地处内蒙金三角地带的某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成功的经营理念,打造了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走在了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前列。实行城市化建设是某市的一项战略目标,它对于改变过去“靠天吃饭、刀耕火种、穷泽而鱼”的方式,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大意义。某区作为某市的中心城市,必须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先行一步,走在全市的前面。某区新区的建设,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发模式成为某市城市发展的典范。翻开了某区文明城市建设史上的光辉一页。近年来,某区按照“城乡统筹,三化互动”的发展思路,遵循“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坚持走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力实施了城市发展“拉大、补欠、崛起”三步走战略,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和发展环境。投资近200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区面积从15.6平方公里扩展到67平方公里,累计新建和改建道路20多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0.6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从6.8平方米增加到1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5平方米增加到30.5平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从1.2万吨增长到5.5万吨,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城市积聚效应明显显现,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达到了93。从2003年起,某区相继开展了环境建设年、招商引资年、文明建设年、文明建设推进年等主题年活动,组织实施了“城市文明与您同行”等多项活动,市民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城市整体素质明显加强,城市对外开放能、招商引资能力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城乡结合部的经济繁荣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用地问题、交通问题、城市建设的问题日益严重,*区现状布局结构已不能满足城市继续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打造城市核心区,改善旧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拓宽和改造延伸主次干道。市政府拟计划实施组织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的改造扩建将对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味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1.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某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与首府呼和浩特、钢城包头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特别是“十五”以来,某区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构筑绒纺、煤炭、建材、林沙为主的工业体系,呈现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整体推进、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2006年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全国县域排名,某区综合排名由2005年的56位上升到第25位,是自治区连续两年唯一入围全国县域百强的旗区。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增长34.2%;财政收入完成65.1亿元,增长29%,继续列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区首位。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05亿元,增长39.7%;财政收入完成74.6亿元,增长5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2500元、7600元,增长28.2%和20.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225亿元,增长19.6%;三次产业比例为13960;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200吨,化学需氧量削减600吨,万元GDP能耗下降8.4%。2009年,某区将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和区第六次党代会第四次年会精神,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某区将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加快旧城区改造进度。继续加大拆迁力度,加快改造步伐,力争完成包府路片区等五大片区的拆迁改造;完成宝日陶亥西街、包府路等“两街七路”和补拉塔、格舍壕经济适用房片区28条道路工程建设,拓宽改造砖瓦厂巷等12条巷道,硬化小街小巷5万平方米;完成绿洲商城、富兴公园等8处绿地广场建设,实施东康线、包茂高速公路某区段、北出口、金三角公园滴灌工程,完成纺织街、乌审西街、某绿化和部分道路绿化补植改造工程。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某区经济的发展,改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是改善行车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某区交通量大,每天都有近万人从此路经过,道路拥挤。特别是在早晚下班高峰时段,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更是占据了大半幅的路面,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该项目的完成,将进一步打造城市核心区,改善旧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拓宽和改造延伸主次干道,大大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3、是推进某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要求过去几年,某区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如今某区已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协调、城乡发展相对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相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格局,围绕“一市两区、三个组团”的全市整体城市规划,使某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地位更加突出,几年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始终引领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成就卓著,城乡满眼绿色,初步形成春季有绿意、夏季有特色、秋季有品味,冬季有个性的绿色景观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整体向小康迈进。为不影响某市总体规划,有效控制某区的建设规模,规范某区用地的规划、改造与开发,必须切实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交通不畅对某区建设造成制约的不利影响。4、是优化蒙中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的需要蒙中经济区位于自治区中部,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万,区内有呼市、包头及某市,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活力最大的地区。这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学技术人才相对发达。同时,蒙中经济区位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具有特殊的地域条件和发展机遇,某区处于连接南北、跨越东西的重要交叉点,其在区域经济中将起到重要的支点作用。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规划,某市作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第三个“火车头”,但其城市规模和人口与呼市、包头相比,相差甚远,所以加快某区的城市建设,使之与呼市、包头共同形成“金三角”地区,对优化该地区的城镇体系,促进蒙中经济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某区现状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某区扩展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势在必行,否则将阻碍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5、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效实施,某区将逐步引进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工业项目,这给某区对外开放、资源转换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加快某区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引内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逐步使某区成为全市乃至全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区域。1.2 编制依据1、*区(2010-2020)总体规划;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一市(建标200299号);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计办投字200215号通知;1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13、项目相关设计资料及勘察资料1.3研究范围及内容1.3.1工程改造范围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九条道路的改造:1、某区*全长615米2、某区*全长321.9米3、某区阳*改造工程全长226.7米4、某区*全长549米5、某区*全长551米6、某区*全长300.5米7、某区*改造工程全长114.7米8、某区*改造工程全长298.3米9、某区*改造工程全长247米1.3.2,工程内容工程内容包括以上各个道路的道路绿化工程以及道路附属工程(不含照明)。1.3.3 研究内容1、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分析预测2、项目影响区交通系统和道路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3、项目影响区雨水、污水管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4、道路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及规模6、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7、主体工程方案设计8、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9、工程量及投资估算10、工程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11、资金筹措12、经济评价13、环境评价14、社会评价15、综合评价1.3.4 评价年限本工程建设期为八个月1.4 主要研究结论1.4.1 工程建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同等规模市区前列,经济实力雄厚,道路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14.2 交通量预测本次研究中收集,调查了区域内近几年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资料,并进行了交通量现状调查和观测,根据确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区内规划路网,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表1-1某区*总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 年 份20102015202020252030交通量( pcu/d)26283370472561077777表1-2*总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 年 份2010201520202025交通量( pcu/d)2080284136665461表1-3*总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 年 份2010201520202025交通量( pcu/d)18152538325342071.4.3 工程建设标准一、道路工程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城市道路设计规划(CJJ37-90)及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4。表1-4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主要技术指标备注*路*路*街1道路红线宽度m4024302机动车道宽度m26.024.025.03非机动车道宽度m25.023.024.04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带宽度m23.022.022.05人行道宽度m26.023.024.06路面横坡%2.02.02.07人行道横坡%1.51.51.58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级城市次干道II级城市次干道II级9设计速度Km/h50404010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二、排水工程1、雨水工程(1)设计重现期:p1年。(2)暴雨强度公式:q =(3448.6896+2955.591LgP)/(t+6.146)0.891(l/s.ha)(3)地面综合径流系数:0.6。(4)地面集水时间t10 min。2、污水工程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考虑到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生活、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排放标准按用水量的90计算,工业污水的排放标准按用水量的80计算。总污水量为22.6 万吨/日。1.4.4 工程建设规模一、道路工程根据合同要求,本工程道路建设规模如表:表1-5本工程道路建设规模 序号改造道路名称起止点建设标准(城II 级)建设长度红线宽度设计车速(Km/h备 注1主干道61540502支路321.97203支路226.77204次干道54924405次干道55130406支路300.59207支路114.75208支路298.38209支路247620合计3224.1二、桥涵工程 本工程道路沿线无设置桥涵情况。三、排水工程(一)、雨水管道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之排水专业规划所确定的排水方向,结合街坊汇水面积,经水力计算本工程道路下敷设雨水管道的管径和长度详见表1-6。(二)、污水管道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之排水专业规划所确定的污水量和污水排除方向,经计算本项目道路下敷设污水管道的管径和长度见表1-7。表1-6 雨水管道工程量一览表名称规格单位 数量备注钢筋砼排水管DN300米502钢筋砼排水管DN400米620钢筋砼排水管DN600米851.1 包括预留管钢筋砼排水管DN800米647钢筋砼排水管DN1000米421钢筋砼排水管DN1200米183PVC 排水管DN230米1929雨水口连接管圆形砖砌检查井1500座47圆形砖砌检查井 1250座53圆形砖砌检查井 1000 座70圆形砖砌检查井 700座54雨水口 个252雨水铸铁篦子750x450个252重型铸铁井盖及井座700座224表1-7污水管道工程量一览表名称规格单位 数量备注钢筋砼排水管DN600米1054 包括预留管圆形砖砌检查井 1000 座17重型铸铁井盖及井座700座17四、附属工程本工程道路沿线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相应交通管理设施,无障碍设施以及绿化工程等。1.4.5 道路征地拆迁该项目为道路改扩建工程,不涉及征地拆迁。1.4.6 工程方案设计一、 道路工程(一) 路线平纵面设计(1)平面、纵面基本按某市总体规划进行控制,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在工程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标准。(2)平面设计:以某为例,某按40米控制,基本布置为主车道12米,两边各3米分隔带,两边各5米非机动道,两边各6米人行道。道路平面线型原则上以顺畅、美观、合理为主,并兼顾两侧的单位和居民利益设计而成,在各主要交叉口进行红绿灯控制,以完善城市道路的多功能性,加快交通流量。(3)纵断面设计:由于某区内地形起伏不大,设计时主要考虑线路美观与节省造价,合理衔接主要道路交叉口,经过某市市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能科室的论证,并结合道路的实际确立横断面设计方案。横断面车道横坡均为2.0%,人行道横坡为1.5%。超高横坡为2%。(二)路基路面1、路基宽度以某为例,某路基宽40米,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标高。(2)路基边坡路堤在路肩以下0-8m部分为1:1.5,8-20m的部分采用1:1.75,不设平台。路堑边坡为1:1,10-19m为1:1.25,中间设1.5m平台。(3)路基标高为设计标高减路面铺装厚度,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中已扣除此厚度。(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体积计,移挖作填时,压实系数按1.09计算。2、路面(1)设计标准:清水塘路设计轴载BZZ-100,日交交通量500轴次/车道。(2)路面宽度:清水塘路主车道宽12米。(3)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回填模量以30Mpa计。(4)机动行车道路面结构:车道采用宕渣为路基填料,最小宕渣层厚度 50cm,以下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沥青路面允许弯沉LR0.048cm;25cm5水泥稳定碎石顶面允许弯沉值LR0.086cm。水泥稳定碎石顶面两边各宽出面层25cm。3cm 厚 AC-13沥青砼5cm 厚 AC-16沥青砼7cm 厚 AC-25沥青砼25cm 5水泥稳定碎石 总厚 40cm(5)路面横坡、机车道为路中心向外侧1.5%的横坡,人行道由外向路中心2%的横坡,进入交叉口或其它出入口的,人行道应由高20cm变为0cm,处理方式同无障碍设计按1:12放坡至接顺交叉口内的地面标高。(6) 容许弯沉值(1/100mm)由上至下各弯沉值依次为24.8、27.6、70、90、140。(7) 水泥稳定基层的压实度(按重压型击实标准)及7天(20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1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上、中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抗压强度为3.0mpa,下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6%,抗压强度2mpa。3、人行道路面结构(1)人行道采用20cm 宕渣为路基填料,20cm 以下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 5cm 人行道环保砖2cm M7.5 水泥砂浆5cm C10 水泥混凝土 总厚 12cm(2)人行道设计从方便残疾人与老年人出发,沿线设置盲道板,在交叉口、路口高差处设置无障碍人行坡道。4、公汽停靠站布置公汽停靠站布置在交叉路口出口附近,公汽停靠站采用铺砌形式同人行道结构。二、排水工程(一)排水总原则1、根据具体路段的实际状况及结合周边已建排水系统考虑,清水塘路排水采用分流制,所有污水全部接入已建城市下水道,雨水分别排入已建城市盖板涵。2、雨水口、检查井的设置:检查井一般50m设置一处,雨水口在坡度较缓地适当加密,全线采用平篦式雨水口。3、排水管全部采用原有道路的机制管。(二)检查井1、预制或现浇盖板必须保证底面平整光洁,不得有蜂窝麻面。2、安装盖座须座浆。井盖顶面要求与路面平。3、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度根据路面要求而定,但不应低于95%。(三)雨水口1、各种雨水口篦面均应比周围路面或地面低3-4cm,并与路面或接顺,以利进水。2、各种钢筋砼预制构件,均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制做,表面要求平整光洁。3、安装篦圈时,下面应座浆,篦圈与道牙之间用砂浆填缝。三、其它工程1、做好道路绿化设施。2、在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处设置盲道。3、路面按GB5768-1999标准进行规范标线。第二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 区域概况2.1.1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区1983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某区县,设立某区市(县级),仍归伊克昭盟领导。1984年1月1日正式撤县设市,2000年撤市设区。2009年,全区辖泊尔江海子镇、罕台镇、塔拉壕镇3个镇,下设38个行政村;某区城区设交通、建设、林荫、公园、富兴、天骄、诃额伦、巴音孟克8个街道办事处,下辖49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25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2483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1355人,农业人口76956人,有蒙、汉、回、藏等21个民族。2.1.2 地理位置*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中部偏东,揽于九曲黄河“几”字湾怀抱之中,是某市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某区城区位于市境中东部羊场嚎乡,即北纬39度49分和东径110度00分交汇点附近。自某区起,东106公里至准格尔旗沙吃堵;西南39公里至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西139公里至杭锦旗锡尼;北83公里至达拉特旗树林召,105公里至包头;东北257公里至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包头一西安公路(210国道)、呼和浩特一乌海公路(109国道)、包头一府谷公路以及包头一神木大柳塔铁路交汇于某区。某区位于某高原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0908041102311,北纬393042395851,境内平均海拔高度1460米,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在巴音敖包乡的布日嘎斯太村,海拔1615米,最低点在塔拉嚎乡的红泥塔村,海拔1269米。某区地处某高原,地势西高东低。以柴登乡城梁村至漫赖乡海子湾村一线为界,东部为丘陵沟签区,西部为波状高原区。东部地区海拔l2691584米,从柴登乡城梁村至最东潮脑梁乡,中间隆起一条东一西走向的脊线,称某区梁,为某高原东部的南北分水岭。该地区沟整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地区海拔13671615米,地势较为平缓,西、北、东三面略高,中南部较低,近似盆地。该地区是毛乌素沙地的延伸地带,风蚀沙化严重。某区城区地势平缓,平均海拔1460米,东北略高于西南,外围为丘陵所环绕。2.1.3 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区总面积2512.3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9%。在全市总面积中,丘陵沟整占42.97%,坡梁台地占24.8%,沙地占15.64%,滩地占11.78%,水系占4.81%。丘陵沟整占42.97%,坡梁台地占24.8%,沙地占15.64%,滩地占11.78%,水系占4.81%。二、矿产资源某区所处地质构造位置是一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型沉积盆地,境内自上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地层发育齐全,构造简单,无岩浆活动,矿产均为沉积矿产。某区已探明矿种30多种,共有矿床、矿点24处,尤以优质煤闻名遐迩,某区煤田已探明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陶土探明储量4.33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英砂4226万吨,石灰岩、白云岩、建筑粘土等建材资源储量惊人。三、农畜产品资源全区共有天然草原面积22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14万亩,人工提供饲草料10839万公斤,农畜产品、林果山珍、中药材久负盛名。盛产有“纤维钻石”之称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企业某羊绒集团总部就设在某区,“某”羊绒服饰品牌享誉海内外,“温暖全世界”。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道路改建扩建项目的立项和建设需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准确地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水平和特征,是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各项主要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2.2.1 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一、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表2-1 *区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单位:万元)指标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20014063627121241304157937217756107642285202002563015117552797612714992497611819526795620037090501649835920533334732320525712348917200494097918951445720476308405620314794370992005136484716629536160812058488000275355155352006186897416350735581111704362311127219650330增 2001-200238.665.015.971.914.769.017.3长2002-200325.940.328.422.829.441.330.2率2003-200432.714.924.142.925.522.425.3%2004-200545.0-12.220.370.520.3-12.517.92005-200636.9-1.737.237.627.7-11.426.1图2-1 *区国民经济增长率示意图从2001年至2006年这5年期间,*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较上年有所下降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长率均有所上升。从2001年到2006年,某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59.9%,年平均增长71.9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了129.6%,年均增长25.9,第二产业增长了204.8%,年均增长61.0,第三产业增长了607.3%,年均增长141.5。三次产业都在大幅度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第一产业:某区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从2002年起,某区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直到2005年一直呈现出增长率递减的趋势稳步增收,2004年该区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8951万元的最高值,2005年以后,农业总产值略有下降。近阶段以平均增长率为10.0%来计算,到近期2010年产值达到约2亿元。第二产业:由图2-1 所示,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长比较平稳。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底数较小,增长率较高,随着产业基础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其增长率远期呈下降趋势。近阶段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以保守估计平均增长率20%来计算,预计近期2010年产值达到约130亿元。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从2002年起出现回落,2003年增长率又迅速上升,到2005年增长率达到最大值,到2006年总产值达到111亿元。从这一趋势看,第三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和良好的前景,今后第三产业将成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速度。以规划预测平均增长率30.0%来计算,到近期2010年产值达到约240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某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态势良好,除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略有下降外,第二、三产业均以较高的增长率稳步发展,其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经济,在某市处于经济发展的中上水平。二、人均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某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与首府呼和浩特、钢城包头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特别是“十五”以来,某区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构筑绒纺、煤炭、建材、林沙为主的工业体系,呈现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整体推进、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2006年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全国县域排名,某区综合排名由2005年的56位上升到第25位,是自治区连续两年唯一入围全国县域百强的旗区。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增长34.2%;财政收入完成65.1亿元,增长29%,继续列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区首位。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05亿元,增长39.7%;财政收入完成74.6亿元,增长5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2500元、7600元,增长28.2%和20.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225亿元,增长19.6%。 图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 国民经济发展预测表2-2 某各阶段国民经济预测情况指标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市区工业生产总值(亿元)市区农业生产总值(亿元)20103738.031328201575315.23263112020112126.51412132030305637.2595815增长率%2010-201520.417.919.87.52015-20209.814.811.33.62020-203017.34.113.31.52.2.2 产业结构优化(一) 农业现状总体特征某区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宗旨,以打造城市核心区建设为宗旨,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度转移农村人口,实现了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全区农牧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农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但是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差距大,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总体实力不强。(二) 工业现状总体特征某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以园区经济为主,充分依托城市和资源优势,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突破口,建设了一批如富兴羊绒、鄂绒纺织、康巴什煤化工、万利建材、铜川沙棘、罕台机械制造等专题园区,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要求,促使园区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发展轨道。2006年,某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5亿元,煤炭、纺织、电力燃气等支柱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伊泰股份、神华万利煤矿、某电力、鄂绒股份、蒙泰煤电、万正集团等重点企业增加值均超过亿元。工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已开始显现,发展后劲增强,为某区工业持续发展、工业化水平提升,产业链条延伸、资源深加工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 第三产业现状总体特征第三产业发展态势相对良好。房地产业、餐饮旅馆业、商贸、金融业、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呈快步发展态势,占国民经济比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开始成为某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房地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四) 产业结构调整*区以城市化为载体,全面打造文化教育、旅游消费、物流配送和金融商贸四大中心,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档次和水平。目前某区各类商品市场和商业网点总数达到8000个,经营商品种类达到3万余种,销售总额达到8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财政收入34.5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到了60%,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突破。表2-3 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万元)年份指标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国内生产总值40636256301570905094097913648471868974第一产业71211175516498189511662916350第二产业241304279761359205445720536160735581第三产业1579372714993333474763088120581117043图2-3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2.2.3 其它主要经济指标一、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全区共有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15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8.22 亿元,比上年增长69.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7.37亿元,增长71.5%;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0.68亿元,下降41.9 %;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0.17亿元,下降66.4%。 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36 亿元,增长 955.5%;第二产业投资67.21 亿元,增长96.7 %;第三产业投资116.48亿元,增长53.6 %。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2.3 : 35.7 : 62.0。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为 6.68亿元,国内贷款 22.03亿元,企业自筹资金159.86 亿元,分别占资金来源总额的3.4 %、11.2 %、8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4.05 亿元,比上年增长88.0 %。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9.20亿元,增长74.1%。商品房竣工面积 120.93万平方米,下降5.7%;商品房销售面积 275.84万平方米,增长79.4%,其中,商品住宅210.36万平方米,增长52.7%,商品房销售额达到87.76亿元。图2-4 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二、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表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份指标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100307114200149681571684669110840352增长率()13.931.1281.917.025.6图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 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表2-5 近年来城区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元)指标单位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706697478879306118191409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153245632813940471654302.2.4 道路客货运输量分析某区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2007年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7708 万吨,增长34.8 %,货运周转量639478 万吨公里,增长36.4 %;完成公路客运量 1119万人,增长36.5 %,客运周转量85715万人公里,增长 38.1%。铁路货运量 219.6万吨,增长134.6 %,铁路货运周转量 11596.0万吨公里,增长 22.7%;铁路客运量38.4万人次,增长 43.8%,铁路客运周转量 1763.2万人公里,增长 22.3%。表2-6 全市公路运输历年发展状况表指标年份公路客运量(万人次)公路货运量(万吨)公路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200135819823196414905820023851462345451104132003389170235036109000200458233444562025235220057885152591084104132006820571862063468876增长率%2001-20027.5-26.28.1-25.92002-20031.016.41.4-1.32003-200449.696.530.2131.52004-200535.454.129.662.62005-20064.111.05.014.2从2001年至2006年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成递增趋势,而货运量却从2001年开始降至2002年达最低谷,从2004年始,货运量开始回升,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基本上与货运量相同。从2001-2006年,公路客运量年均增长25.8%,客运周转量年均增长18.8%;货运量年均增长37.7%,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42.9%。根据表2-6,2001年-2006年间,某区道路客运的平均运距将由2001年的89.3km 降至2006年的75.7km;道路货运的平均运距将由2001年的75.2km 增至2006年的82km。2.3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某区是某市交通中心,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环城公路为中心,以国省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公路铁路并进,高速快速贯通,环网相连的城市立体交通网。同时距离周边铁路干线非常近,交通十分便利。交通运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某市的地区性交通枢纽性质日趋强化。2.3.1 公路自某区起,东106公里至准格尔旗沙吃堵;西南39公里至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西139公里至杭锦旗锡尼;北83公里至达拉特旗树林召,105公里至包头;东北257公里至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包头一西安公路(210国道)、呼和浩特一乌海公路(109国道)、包头一府谷公路以及包头一神木大柳塔铁路交汇于某区。公路运输在某区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重要作用。2008年,某区交通局着重从提高公路等级、打通重要出口路和连接线,将主要路网及格局拓展为“三横六纵九大出口”。其中一级公路4条,总里程22.65公里,共投资5.3亿元;二级公路1条,总里程8.6公里,共投资8500万元;三级公路14条,其中煤炭路9条;修建农村砂石路6条,共计49.3公里。2.3.2 水运某区河道较窄,目前尚未规划水路运输情况。2.3.3 铁路包神铁路以及在建的准东铁路、东乌铁路、国铁包西线纵横贯穿全境,铁路运输十分方便。2.3.4 航空某区距包头机场80公里,距某机场仅有15公里,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是内蒙古西部交通信息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2.4 道路现状分析某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环城公路为中心,以国省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公路铁路并进,高速快速贯通,环网相连的城市立体交通网。某区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交通量大,每天都有近万人从此路经过,道路非常拥挤,有的地方路面比较狭窄,且路线弯道太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5 沿线建筑、河流、管线等情况本项目建设工程包括某区某、某等九条原有道路的改建扩建工程,根据业主意见,不考虑建筑物的拆迁,道路沿线未跨越河流、沟渠,道路沿线管线以原有道路管线为主,不考虑新管线的敷设。2.6 自然条件和地震烈度区划一、 地质地貌1、构造某区的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南向西倾斜的缓倾单斜层。地质倾角一般为3-5度;基地为太古界古老变质岩系。元古代和下古代处于隆起状态,从上古代的中晚石炭纪开始接受沉积,沉积覆盖层包括华力系构造层、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2、地貌某区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在西部巴音傲包厢布日嘎斯泰村,海拔1615米,最低点在东部塔拉壕乡红泥塔村,海拔1269米。按地貌特征,全市可明显地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发柴登乡的城梁村至漫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