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主要知识点一、国内生产总值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的计算遵循国土原则。区分最终产品和劳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不投入生产。中间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其他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存在的产品和劳务。【注:判断一件产品或劳务究竟是最终的还是中间的,取决于谁购买了它以及用于什么目的】你3、名义GDP与实际GDP(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实际GDP名义GDP(3)GDP折算指数=,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4、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的计算遵循国民原则。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生产法:又叫增值法,采用对每个生产过程新增价值加总的方法计算GDP。2、支出法:GDP=C+I+G+(X-M)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注:(1)住宅购买不包括在消费支出内。 (2)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购买支出内 (3)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存货投资3、收入法:GDP=税前工资+利息+税前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三、国民收入其他衡量指标及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当期资本耗费)之后的产值。 NDP=GDP-折旧2、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3、个人收入(PI):PI=NI-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个人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5、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GDPNDPNIPIDPI+政府补助金+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税前工资税前工资税前工资税前工资税前工资利息利息利息利息利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租金租金租金租金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企业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企业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折旧-个人所得税4、 储蓄投资恒等式(一)两部门经济:I=S,投资=储蓄1、两部门经济是由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的经济。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即Y=C+I;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即Y=C+S;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C+S,即I=S(二)三部门经济:I=S+(T-G),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1、政府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像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即I+G=S+T(三)四部门经济:I=S+(T-G)+(M-X+Kr),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1、三部门经济加进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Y=C+I+G+(X-M);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本国对外国转移支付, 即YC+S+T+Kr;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X-M)=C+S+T+Kr, 即I+G+(X-M)=S+T+Kr练习一、选择题 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 B. 政府转移支付 C. 政府税收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工资C. 资本折旧 D. 间接税 3.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 价格决定理论 B. 工资决定理论 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 汇率决定理论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家务劳动 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企业转移支付 C. 间接税 D. 直接税 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 B. 折旧 C. 直接税 D. 净出口 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政府税收 D. 个人收入 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B. 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 资本折旧 9. 已知C = 6亿,I = 1亿,间接税 = 1亿,g = 1.5 亿,X = 2 亿, M = 1.8亿,则( )。 A. NNP=8.7亿 B. GDP=7.7 亿 C. GNP=8.7亿 D. NNP=5亿 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 B. GDP=C+S+G+(X-M) C. GDP=C+I+T+(X-M) D. GDP=C+S+T+(M-X) 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餐馆购买粮食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 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间接税 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 D. 企业投资 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A. 政府转移支出 B. 折旧 C. 企业投资D. 间接税 14. NI包括的项目有( )。 A. 利润 B. 间接税 C. 折旧 D. 企业转移支出 15.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6.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住宅 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 以上都是 17. 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订购一笔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 18. 在统计学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收入 D. 个人收入 19. 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购买 C.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20. 下列各项应计入GDP的是(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二、判断题 1.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国民收入理论。( )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 )3. 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美国GNP的一部分。 ( )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 )5. 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 )6.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 = S +(T - G )。 ( )7.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 )9.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 10. 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13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元的购车费应计入2015年的GDP中。 ( )11.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2. 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3. 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14. 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15. 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16. 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17. 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18. 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思考题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2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3. 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为什么要减去进口?4. 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为什么不包括转移支付?5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稅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变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7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核算方法有何缺陷?应如何弥补?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主要知识点一、均衡产出1、含义:均衡产出即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2、均衡收入的决定条件:投资=储蓄3、i=s 的含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回顾】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投资恒等式i=s,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 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实际储蓄。 而i=s指的是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同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2、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C表示消费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a) 图形上,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b) 0MPCMPC,且随着收入的增加,APC逐渐趋近于MPC(3)线性消费函数:c + y其中,为必不可少的自主消费,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为消费支出,y是随收入引致的消费。(二)储蓄函数1、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s(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2、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1)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 APS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2) 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s表示储蓄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s/y MPS为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3)从消费函数C+y中能够得出储蓄函数,即s=y-c=-+(1-)y注:(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三)两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1、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其中i、均为常数 y=c+ic+yy=c+i=+y+i2、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其中i、均为常数i=s=y-cs= -+(1-) 3、 乘数论: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1-1-MPC11 K= = =y-t+ 这里略去(4)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1、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i+g=s+ts=-c =-(+) = -+(1-)设c=+=y=c+i+gy=+(y-t)+i+g 2、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3、 三部门经济各乘数(1) 投资乘数:(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3) 税收乘数:(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若MPC = 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 40万 B. 60万 C. 150万 D. 250万 2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 A. 收入 B. 价格 C. 边际消费倾向 D. 偏好 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 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 D. 投资增加 4若MPC = 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 A. 5 B. - 0.25 C. -4 D. 25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 A. Kg KtrB. Kg Ktr C. Kg Ktr D. 不确定 6.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 A. 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 B. 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 C. 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 D. 与边际储蓄倾向反方向变动 7. 当消费函数为C =+y时,则APC( )。 A. 大于MPCB. 小于MPC C. 等于MPC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 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 )。 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 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 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 D. 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 9. 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 = 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 A. 不变 B. 增加200万元 1、 C. 增加100万元 D. 减少100万元 10. 当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不变时( )。 A. GDP下降,S增加 B. GDP下降,S不变 C. GDP和S都减少 D. GDP不变,S减少 11.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2.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13. 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 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14.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 A. 两者完全等同 B. 除了特殊失衡状态,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 C. 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的水平 D. 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15. 下列( )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 自发性支出增加 B. 自发性税收下降 C. 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 净税收增加 16.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两者之和( )。 A. 大于1 B. 小于1 C. 永远等于1 D. 永远不等于117.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8 B.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5 D. 边际消费倾向为0.418. 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不能确定 19. 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 A. 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 支出乘数增大,净税收乘数变小 C. 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D. 支出乘数变小,而净税收乘数变大 20. 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 )。 A. 消费和储蓄将上升 B. 消费和储蓄将下降 C. 消费将下降,但储蓄将上升 D. 消费将上升,但储蓄将下降 三、判断题 1. 凯恩斯定律是指市场不能完全出清。( ) 2.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 )3.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 = c + i 其中c,i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 )4.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条件为I=S,它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 5. 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 )6. 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APC递增,且APCMPC。 ( )7.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 )8. 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 ( )9. 消费曲线具有正斜率,但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 ( )10. 定量税时,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为y =(+ I + g-t)/(1-)。 ( )三、问答题 1.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那些限制? 3. 写出两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并说明其含义。 4.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总需求时只计算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5. 试述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内容。 6. 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约的悖论”?试解释。7. 经济学家认为,“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为什么?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主要知识点1、 投资函数1、 决定投资的因素包括: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2、 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反方向变动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 i=i(r)=e-dr I = e - dr 其中,e为自主投资,即利率r为零时也有的投资量;d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r即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即引致投资。二、IS曲线1、IS曲线表示的是在产品市场上,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IS曲线的推导3、 IS曲线的斜率 (1) 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 0(2) 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b和h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h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I对r的变化越灵敏,Y对r的反应越灵敏;h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I对r的变化越不灵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4、IS曲线的移动(1)投资的影响: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反之,若投资需求减少,IS曲线就向左移动。 注意:i=e-dr, 这里d指投资对于需求的敏感程度,一般而言,这个与社会整体的偏好有关,这里假设不变,变动的主要是e。(2)储蓄的影响:储蓄增加,IS曲线就会向左方移动;反之,若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移动。(3)政府购买的影响(政府购买与投资等价): 政府购买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反之,若政府购买减少,IS曲线向左移动。(4)税收的影响: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若税收减少,IS曲线向右移动。(5)政府转移支付的影响:政府转移支付增加,IS曲线右移;反之,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则左移。二、利率的决定1、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2、货币需求动机(流动性偏好)第一,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日常交易或者支付。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与收入成正比。 第二,谨慎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一般认为: L1 = 交易需求量预防需求量 = L1(y)= k y 这一动机基础上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也和收入成正比。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在手边持有 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与利率变动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L2L2(r)=hr3、货币需求函数L = L1 + L2 = L1(y) + L2(r) = ky - hr4、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量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和,或企业、个人及外国所持有的现金及其他随时可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的总和。 (2)货币供给量主要指狭义的货币M1,即现金活期存款。(3)简单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由国家用货币政策调节,是一个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5、名义货币供给量与实际货币供给量(1)名义货币供给量:指不问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货币供给量。用 M 表示。(2)实际货币供给量:指按照货币实际购买力计算的货币供给量。用 m 表示。(3)m = M/P6、利率的决定 当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等于实际货币量L = m时,货币市场达到了均衡。三、LM曲线1、LM曲线反映货币市场上,L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2、LM曲线的推导 m=ky-hr,或 y=hr/k+m/k或 r=ky/h-m/h3、LM曲线的斜率4、 LM曲线的三个区域第一,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凯恩斯区域是一条水平线,斜率为零,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政府发行货币,希望能够降低利率,拉动投资,但如果位于流动性偏好陷阱中,那么就不能实现目标。这时就应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二,古典区域 古典区域是一条垂直线,斜率为无穷大,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第三,中间区域 中间区域向右上方倾斜,斜率大于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有效。 5、LM曲线的移动 (1)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的影响 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LM曲线向左移动。 (2)价格水平的变动的影响价格水平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m就变小,LM曲线就向左移动;反之,LM曲线就向右移动,利率就下降,收入就增加。四、ISLM模型分析1、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影响。区域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is有超额产品供给LM有超额货币供给is有超额产品供给LM有超额货币需求is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需求 is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供给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IS和LM交点所决定的均衡收入有时候会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3、 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 IS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投资大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上升,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LM不均衡会导致利率变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调整最终都会趋向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投资大于储蓄,说明总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产出需要增加,反之,投资小于储蓄,说明生产过剩,因此产出需要减少。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支出增加1元将( )。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1元 B使IS曲线向右移动1元(1MPC) C移动LM曲线 D以上都对 2税收的减少将( )。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B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C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D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3. 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 )。 A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B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CLM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DLM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4. 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 )。 A较陡的计划支出曲线 B较小的政府支出乘数 C较平的IS曲线 D以上都对 5. 下面关于LM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收入水平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 BLM曲线向下倾斜,并且价格的增加将使其向上移动 C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实际货币供给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 D沿着LM曲线,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 6. 货币供给的增加( )。 A将使LM曲线向左上移动B将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 C将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 D将使IS曲线向左下移动 7. 如果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不敏感,那么( )。 A当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不会移动很多 B为抵消收入变化而导致的货币需求增加,只需利息率发生很小的变化 CLM曲线相对较平坦 D以上都对 8. 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 )。 A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 B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 Cy值和r值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 D以上都对 9. 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 )。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要求的准备率 C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没有任何变动,但物价水平下降 10. IS曲线表示:( )。 A收入支出均衡 B.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投资 D以上都对 11. IS曲线右方各点代表了( )。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支出大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C总支出小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D计划的总支出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2.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30亿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30亿元 B左移3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 13. 在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3.5万亿元,自发支出为1.6万亿元,引致支出为1.9万亿元。如果利率下降到4,引致支出不变,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3.7万亿元,自发支出为( )。 A1.9万亿元 B1.8万亿元 C2.1万亿元 D1.6万亿元 14. 如果实际收入提高,同时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导致利息率下降,那么( )。 AIS曲线定垂直 BLM曲线一定垂直 C中央银行必定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2、 D中央银行必定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 15. 如果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增加税收( )。 A利息率将必定提高 B利息率将必定下降 C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提高 D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下降 16. 如果( ),IS曲线将向右移动。 A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增强 B公司对经济更加乐观并决定在每个利息率水平都增加投资 C政府将增加转移支付 D以上都对 17. 如果人们在每个利息率水平,突然希望增加货币持有,( )。 A货币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LM曲线将向左上移动 C实际收入将减少 D以上都对 18. 如果人们工资增加, 则增加的将是( )。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预防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任何一种 19. 当利率变得很低时, 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 A. 变的很小B. 变的很大 C. 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 不发生变化 20.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 投资小于储蓄, 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 投资大于储蓄, 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二、判断题 1.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 2.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3. 投资增加,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 )4. 消费增加,IS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 )5. LM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6.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 7. 货币供给增加,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 8. 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 9. 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 )10.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 ( )三、计算题 1. 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L2=2000-500r。 (1) 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 (2) 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 若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 (4) 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为多少? 2. 已知:Md/P=0.3y+100-15r, Ms=1000, P=1, 求当Ms增加到1090时,LM曲线移动多少? 3. 已知: C=100+0.7(y-T), I=900-25r, G=100, T=100, Md/P=0.2y+100-50r, Ms=500, P=1, 求均衡的y和r。 4. 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 0.8(1t)Y, 税率为t= 0.25, 投资函数为I= 90050r, 政府购买G = 800, 货币需求为L= 0.25y62.5r, 实际货币供给为500。 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四、问答题 1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3. 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4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5. 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 简述ISLM模型。 7运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 第十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主要知识点一、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在价格水平、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所有行为主体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总支出水平来表示。2、总需求函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支出与价格水平间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表达式:y = AD = f(P)3、价格水平变化对总需求AD(或y)的影响:P上升会使AD减少,从而y减少;反之,P下降会使AD增加,从而y增加。即价格水平与均衡收入呈反向变动关系。4、总需求曲线5、AD曲线的移动(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右移。反之,紧缩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左移。(2)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曲线右移。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使AD曲线左移。二、总供给曲线1、总供给函数: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2、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AS曲线具有斜率,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长期AS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它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3、不同性质的总供给曲线(1)古典总供给曲线;(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3)常规总供给曲线三、ADAS 模型1、AD左移:意味着经济萧条,存在过剩生产力,而且越偏离充分就业,产量下降程度越大,但是价格下降空间越小。此时应该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总需求。 AD右移:经济过热,生产能力比较紧缺,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价格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应该采取紧缩性政策稳定物价。2、 AS左移: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危机、粮食大面积歉收等冲击导致。结果形成“滞胀”。 AS右移:突然的技术进步、新能源的发现等冲击导致。结果是产量增加和价格水平下降。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有 2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3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4总需求曲线(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5总需求是( )。 A对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上进口需求 B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C对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D家庭和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 6总需求曲线是( )。 A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一条垂直线 C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D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条曲线,但也可能是一条垂直线 7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 A使IS曲线向左移动B使IS曲线向右移动 C对IS曲线无影响D与投资增加对IS曲线的影响一致 8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有影响 9与上题中的假设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供给,将( )。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 C增加名义工资10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 10与第8题中的假设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 11总供给通常是指( )。 A所有生产厂商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 B所有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购买量之和 C所有生产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 D政府能够让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数量 12总供给曲线是( )。 A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B一条垂直线或向上倾斜的曲线 C. 一条垂直线或向下倾斜的曲线 D始终向上倾斜的曲线 13得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条件假设是( ) 。 A假定价格是不变的 B假定生产函数是不变的 C假定收入是不变的 D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特别是货币工资是不变的 14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 。 A. 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15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体林权纠纷方案
- 人文病房执行方案
- 雕塑保护方案模板
- 养殖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 房屋装修防漏电方案
- 脑白质微结构改变评估-洞察及研究
- 测井成果转化方案
- 2025年成都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度智能办公空间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行业绿色认证与环保标识合同
-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专项练习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专利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拍卖公司员工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 广东省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工作指引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浙江2025年6月高一学考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 杭州市萧山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程序设计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秋一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4 日月山川
- 2025年中国离子膜法烧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