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_第1页
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_第2页
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_第3页
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_第4页
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建议颜盈盈 刘学忠(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作者简介:颜盈盈,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通讯作者:刘学忠,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产业经济。摘要:利用商务部、FAO 、UNCOMTRADE等统计数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和市场机构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与国际茶叶进口市场的品种结构相差较大;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是非洲,其次是亚洲,亚洲及欧美茶叶市场特别值得中国开拓。中国应区别世界不同地区分别开拓红茶和绿茶市场,对于英国、俄罗斯等高纬度的茶叶消费地区,应在保持传统的绿茶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红茶市场;对于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富裕的产油地区,应积极宣传绿茶的功效,大力开拓绿茶市场。关键词:茶叶出口;品种结构;市场结构Analysis on Chinas Tea Exports Structure and SuggestionsYan Yingying Liu Xuezhong(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Abstract: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from Ministry of Comme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AO and UNCOMTRAD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varieties and market in Chinas tea export and it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structure of varieties in Chinas tea expor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international tea import market, in addition,the mainly tea export market of China is Africa, the second is the Asia, part of the tea market in Asia and Europe and American is particularly worth pioneering. The foreign market of black tea and green tea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should be opened up by China respectively. For United Kingdom, Russia and other relatively high latitudes, we should explore the black tea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green tea market. To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Saudi Arabia and other rich oil producing area in Middle East,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ublic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green tea and develop the green tea market.Key words: tea export; structure of varieties; market structure 1引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国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茶叶是中国出口兼内销的农产品,茶产业是中国部分山区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茶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广大茶叶产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净化山区空气、保持水土流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改善山区农村综合生态环境的重要绿化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共有茶农8000多万人,从事茶叶相关工作的达到1.2亿人,茶叶年产值达100亿元,茶产业在主产区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茶叶成为主产区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有利于解决山区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发展山区茶叶生产成为解决中国山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其它产茶国的兴起以及国外先进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的应用,国际茶叶市场供给量以及茶叶的质量水平大大提高,国际茶叶市场的供给已经转变为供大于求,茶叶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目前中国的茶叶出口主要是绿茶,出口单价低于世界平均价格,这与国际上其它茶叶生产大国主要出口红茶不同。当前中国茶叶出口的市场结构如何,中国主要出口国名单与世界主要进口国名单有什么不同,世界主要茶叶进口国进口茶叶的品种结构是怎样的,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应该如何调整才能适应世界茶叶市场需求,这些问题非常值得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中国的出口茶叶分为10 类:每件净重不超过3 千克的绿茶(09021090)、红茶(09023090)、花茶(09021010)、乌龙茶(09023010)、普洱茶(09023020),每件净重超过3千克的绿茶(09022090)、红茶(09024090)、花茶(09022010)、乌龙茶(09024010)、普洱茶(09024020)。其中,红茶和绿茶之外的其它出口茶叶统称为特种茶。联合国统计暑UNCOMTRADE数据库中绿茶包含中国统计中的花茶,红茶包含中国的乌龙茶和普洱茶,本文凡是应用UNCOMTRADE数据进行的分析仅包括绿茶和红茶两大类。 本文数据,凡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最新到2011年,来源于UNCOMTRADE数据库的,因部分国家缺少2011年数据,部分国家还在更新中,考虑到准确性最新数据截止2010年。FAO数据最新至2010年。2中国茶叶出口结构分析2.1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分析从2001-2011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出口的茶叶以绿茶为主,而且绿茶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1年的65.4%上升至2011年的79.8%,10年间上升了14.4%;红茶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本来就不高,而且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16.4%下降至2011年的11.0%,10年间下降了5.4%;特种茶(包括乌龙茶、花茶、普洱茶等)出口量所占的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从2001年的18.3%下滑到2011年的9.2%,10年间下降了9.1%(表1)。这种出口结构与国际茶叶进口市场的品种结构差异较大,2010年国际市场红茶占进口总量的83.3%,绿茶占16.7%。中国绿茶出口量已经占世界市场的90%,如果按照联合国统计再加上花茶的话,则已经占92.9%,可见绿茶的市场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表1 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 单位:万吨品种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出口总量25.0 25.2 26.0 28.0 28.7 28.7 28.9 29.7 30.3 30.2 32.3 绿茶16.3 17.0 18.2 19.6 20.6 21.9 22.4 22.3 22.9 23.4 25.7 占比(%)65.467.569.970.072.076.377.375.275.777.479.8红茶4.1 4.1 3.8 3.9 3.6 3.2 3.0 4.0 4.0 3.7 3.6 占比(%)16.416.214.514.112.511.010.513.613.212.111.0特种茶4.6 4.1 4.1 4.5 4.5 3.6 3.6 3.3 3.4 3.2 3.0 占比(%)18.316.315.615.915.512.712.311.211.110.59.2资料来源:2001-2004出自中国海关统计2002-2005,其余出自商务部中国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统计报告茶叶2.2 中国茶叶出口的市场结构分析2.2.1 中国茶叶分大洲出口情况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地区是非洲,约占中国茶叶出口的一半,亚洲占1/4多一点,而对发达的欧洲、北美洲出口分别位居第3、4位(表2)。然而世界上茶叶进口的地区结构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分别占世界进口量的36.5%、33.2%、19.0%、8.5% ,进口额的35.4%、37.8%、13.3%、10.0%(表3)。非洲气候炎热,而绿茶消暑止渴功效明显,这正好与中国茶叶生产的品种结构相吻合,加之落后的非洲国家对产品质量要求较低,有利于中国茶叶出口,但是却不利于我们提高茶叶以及整个茶产业的质量。从表3可以可以计算出,非洲茶叶进口价格比亚洲茶叶进口价格低28%,比欧洲和北美洲茶叶进口价格分别低38%、40%。中国茶叶分大洲出口与世界各大洲茶叶进口比较可以发现,亚洲和欧美(尤其是欧美)茶叶市场特别值得中国开拓。2005年以来世界茶叶进口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亚洲和非洲的进口量占比由61%、28.2%下降到2010年的36.5%、19.0%,而欧洲和北美洲占比则由5.5%、0.5%上升到33.2%、8.5%。可见欧洲和北美洲茶叶市场潜力之大。表2 2011年中国茶叶分大洲出口情况洲别数量(万吨)占比%金额(亿美元)占比%均价(美元/千克)非洲16.3250.64.7449.12.90 亚洲8.8227.42.5526.42.89 欧洲4.3113.41.4414.93.34 北美洲2.547.90.747.72.91 大洋洲0.150.50.121.28.00 南美洲0.110.30.060.65.45 总计32.25100.09.65100.02.99数据来源:商务部表3 2010年世界各大洲茶叶进口情况洲别进口量(万吨)占世界%进口额(亿美元)占世界%均价(美元/千克)亚洲62.05 36.519.95 35.43.22 欧洲56.59 33.221.30 37.83.76 非洲32.32 19.07.49 13.32.32 北美洲14.45 8.55.61 10.03.88 南美洲2.68 1.60.57 1.02.13 大洋洲1.80 1.11.25 2.26.94 数据来源:FAO2.2.2 中国茶叶分国家(地区)出口情况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是摩洛哥、香港、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出口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占茶叶出口总量的62.5%,占茶叶出口金额的64.5%。摩洛哥是中国出口茶叶的第一市场,占中国茶叶出口近五分之一,如果再加上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多哥三国,前10位出口国中非洲国家就占出口总量的31.5%;美国、日本、俄罗斯占比均在10%以下(表4)。表4 2011年中国茶叶分国家(地区)出口情况单位:万吨,亿美元出口国家摩洛哥香港美国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多哥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其它出口量6.36 1.15 2.39 1.81 1.79 1.59 1.23 1.00 0.98 1.86 12.10 占比%19.73.67.45.65.64.93.83.13.05.837.5出口额1.90 0.67 0.66 0.55 0.54 0.47 0.45 0.34 0.32 0.32 3.43 占比%19.76.96.85.75.64.94.73.53.33.335.5数据来源:商务部3 世界主要茶叶进口国及中国对其出口情况分析为了探讨中国茶叶出口结构调整的方向,下面我们将世界主要茶叶进口国与中国主要出口国进行对比,并对不在中国主要出口国之列的部分世界主要进口国的进口市场结构和品种结构进行分析。表5 2010年世界主要茶叶进口国与中国主要茶叶出口国世界主要进口国占世界进口额比重%占世界进口量比重%均价(美元/千克)中国主要出口国占中国出口额比重%占中国出口量比重%均价(美元/千克)俄罗斯10.111.03.10 摩洛哥20.020.32.56 阿联酋9.45.55.76 日本7.26.42.89 英国7.69.12.81 美国7.18.22.24 美国7.27.73.16 香港6.73.84.58 巴基斯坦5.56.62.80 俄罗斯6.07.02.19 埃及4.08.61.57 毛里塔尼亚5.13.93.39 沙特阿拉伯3.81.96.69 阿尔及利亚3.93.92.58 日本3.52.64.51 德国3.43.02.91 德国3.03.13.32 多哥3.12.92.81 加拿大2.91.19.10 乌兹别克斯坦3.06.11.26 合计57.057.1合计65.465.6 数据来源:商务部、UNComtrade由表5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日本、德国茶叶市场开拓尚可,只是中国对其出口价格皆低于三国茶叶进口均价,差价在0.4-1.6美元/千克。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茶叶进口国,在中国茶叶出口国中排名第5位;英国以及中东的阿联酋、沙特三国均不在中国茶叶出口主要国家之列,而且作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阿联酋和沙特的茶叶进口价格都较高,因此有必要对该四国的茶叶进口情况进行分析。埃及进口价格很低,暂且不讨论。因篇幅所限,其他国家也不再单独探讨。3.1 俄罗斯茶叶进口结构及中国对俄罗斯茶叶出口情况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茶叶进口国,2010年进口茶叶18.16万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1%。但是作为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茶叶只占中国出口总量的7%,占俄罗斯进口量的11%,因此分析俄罗斯的茶叶进口结构,探讨如何调整中国茶叶出口结构,进而扩大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非常必要。3.1.1 俄罗斯茶叶进口市场结构除了个别年份外,俄罗斯茶叶进口基本呈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15.64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8.16万吨。2010年主要茶叶来源国是斯里兰卡、印度、中国、越南、肯尼亚、印尼,六国共占进口总量92%,进口比较集中。其中斯里兰卡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茶叶来源国,2010年俄罗斯从斯里兰卡进口茶叶5.4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0%,其次是印度4.6万吨,占25%,中国和越南均占了11%,位居第三。图1 俄罗斯茶叶进口市场结构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计算3.1.2俄罗斯茶叶进口品种结构表6 2001-2010俄罗斯茶叶进口品种结构变化 单位:数量(万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进口总量15.6416.5316.8917.2117.9617.2918.1618.1918.2118.16绿茶0.520.680.951.161.271.381.661.841.581.87绿茶占比%3.34.15.66.77.18.09.110.18.710.3红茶15.1115.8515.9416.0516.6915.9116.516.3516.6316.29红茶占比%96.795.994.493.392.992.090.989.991.389.7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整理由表6可知,目前俄罗斯进口的茶叶主要是红茶,约占进口总量90%左右。从最近10年俄罗斯进口茶叶的品种变化来看,绿茶进口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01年-2010年由0.52万吨增加到1.87万吨,年均增长13.7%,占进口茶叶的比重也是逐年增长,由3.3%增长到10.3%;红茶进口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其所占比重却在减少,2001年进口红茶15.1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6.7%,2010年进口红茶总量为16.29万吨,所占比重降低到为89.7%。可以看出,最近几年俄罗斯绿茶进口增长的速度大于其红茶进口增长的速度,这也是与最近几年绿茶的许多养生功能被发现分不开的,但由于地处寒冷地带,俄罗斯茶叶消费仍主要是红茶。俄罗斯主要从中国、斯里兰卡、德国进口绿茶,2010年从中国进口绿茶3500.5万美元,占进口绿茶总金额的65%,其次是斯里兰卡722.7万美元,占13%,然后是德国,占了进口绿茶总数的10%,三国共占绿茶进口额的88%。可以看出俄罗斯绿茶进口比较集中,因此中国应该继续稳住俄罗斯绿茶市场,并逐步扩大出口,稳住老客户。俄罗斯进口的红茶主要来自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越南和印尼,其中斯里兰卡占大多数,为进口总额的45%。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红茶很少,仅占其进口红茶额的3%。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俄罗斯市场消费的茶叶90%以上是红茶,因此中国还应积极开拓俄罗斯红茶市场。3.2 英国茶叶进口结构及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情况英国人以喜爱饮茶闻名于世,每天消费1.6亿杯茶,但英国是非产茶国,消费的茶叶全部依靠进口。目前英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茶叶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出口国,2010年进口茶叶14.98万吨(进口量位居第二),其中复出口3.07万吨,国内消费11.91万吨。3.2.1 英国茶叶进出口基本情况2001-2010年英国茶叶进口量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15-16万吨左右,金融危机后有小幅下降;出口量在2.5-3万吨左右,但出口单价是进口单价的45倍,2007年甚至达到了6倍。英国约用进口茶叶的1520%出口,支付了进口茶叶8085%的外汇,2007年茶叶出口几乎支付了茶叶进口全部所用外汇。3.2.2 英国茶叶进口市场结构表7 英国茶叶进口市场结构 2001-2005年平均量2006-2010年平均量国别进口量(万吨)进口量国别进口量(万吨)进口量占比(%)占比(%)总进口15.84100总进口15.5100肯尼亚7.245.5肯尼亚7.9351.2 印度2.2614.3印度2.1914.1 印尼1.408.8印尼1.097.0 马拉维1.117.0中国0.764.9 中国0.593.7 马拉维0.53.2 英国茶叶进口来源国比较固定,主要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肯尼亚,约占英国茶叶进口总量的一半,而且最近几年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次是印度、印尼、中国和马拉维,2006年之前马拉维一直是英国茶叶进口第四大国,但是其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不断减少。2006年以后中国出口到英国的茶叶取代马拉维成为其第四大茶叶供应国,并一直保持。2006-2010年间,英国来自五大进口国的茶叶共占其进口总量的80%以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第三大出口国,出口到英国的茶叶相比同类生产大国印度、印尼少之又少,近五年仅占英国茶叶进口总量的4.9%。3.2.3 英国茶叶进口品种结构表8 2002-2010英国茶叶进口品种结构 单位:万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进口总量16.40 16.4415.6315.6215.3416.1315.7215.7214.7714.98绿茶量0.220.23 0.22 0.34 0.25 0.34 0.42 0.48 0.40 0.50 占比(%)1.361.401.412.181.632.112.673.052.713.34红茶量16.1816.21 15.41 15.28 15.09 15.79 15.30 15.24 14.37 14.48 占比(%)98.6498.6098.5997.8298.3797.8997.3396.9597.2996.66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 数据整理由表8可知,英国进口的茶叶基本上都是红茶,占了总进口量的96%以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为绿茶。从最近10年进口茶叶的品种结构来看,英国绿茶进口量呈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0.2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0.5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但在总进口量中的占比仅3.3%,而红茶的进口量虽有小幅减少,但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很小。 英国绿茶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德国、瑞士和波兰,其中中国绿茶在英国绿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占进口绿茶总量近60%,中国应积极的推进这种贸易,稳定出口量。英国红茶进口也比较集中,主要来自世界红茶生产大国肯尼亚,2010年从肯尼亚进口红茶7.8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5%;从中国进口红茶仅0.51万吨,只占其进口量的3%。3.3 阿联酋茶叶进口结构及中国对其出口情况阿联酋人对茶叶情有独钟,茶早已是他们的首选饮料,大大超过咖啡,经常饮茶的人5倍于饮咖啡者。阿联酋是世界人均茶叶消费最大的国家,年人均茶叶消费量可达公斤。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茶叶进口国(进口额排名,进口量第六位), 2010年进口茶叶9万吨,其中又出口1.85万吨,是世界上第六大茶叶出口国。2008年以前阿联酋茶叶进口量增长很快,从2003年(UN comtrade 数据库中阿联酋进出口只有2003年以后的数据)6.86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0.96万吨,这与阿联酋作为世界上产油大国,收入水平高,茶叶作为天然饮品很受欢迎,需求不断增加有关。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茶叶进口有所减少。出口变化趋势与进口基本一致。2010年由于金融危机后各国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其进口单价上升幅度较大。阿联酋茶叶出口单价变化不大,维持在2-3美元/千克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出口单价比其进口单价要低,2003年两者差距为1.07美元,到2010年差距扩大为2.56美元,说明阿联酋出口的茶叶主要是低端茶叶,是在进口的茶叶中质量较低的部分。2008年以前约占进口量40%的茶叶用于出口,出口去向主要是伊朗、伊拉克(伊拉克市场近几年逐渐萎缩,伊朗市场坚挺),近两年出口比重有所下降。表9 2010年阿联酋茶叶主要进口国家 单位:万吨,万美元国家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越南印尼中国英国进口量3.26 1.08 0.40 0.14 0.11 0.09 0.03 占比(%)36.212.04.41.51.21.00.4进口额1211137711230279200330317占比(%)23.37.32.40.50.40.60.6平均单价3.72 3.48 3.10 2.06 1.83 3.68 9.96 数据来源: UN comtrade由表9可知,阿联酋主要从斯里兰卡、印度、印尼、肯尼亚、越南等国进口茶叶,其中第一大进口国为斯里兰卡,进口3.26万吨,占其总进口量的36.2%,其次是印度,进口1.08万吨。就其进口价格来看,印尼和越南两大发展中国家单价仅为2美元左右,远远低于其它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出口到阿联酋的茶叶仅占阿联酋进口量的的1%,占中国出口茶叶总量的0.3%UNcomtrade数据库中阿联酋进口茶叶分品种统计最新数据至2008年(且只有2005、2007及2008三年的数据),据此,阿联酋进口茶叶量的99%为红茶。资料表明,阿联酋人主要喝红茶,绿茶消费很少。袋茶在阿联酋尤其受欢迎,需求量不断上升。3.4 沙特茶叶进口结构及中国对其出口情况与大多数阿拉伯人一样,沙特人喜爱喝茶。喝茶是沙特人一天工作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沙特人的习惯,通常是以早饭喝茶开始一天的工作,以喝完最后一道茶结束夜生活。但由于沙特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合种植茶叶,因此沙特消费的茶叶完全依赖进口。据统计,2010年沙特进口茶叶3.16万吨,是世界第七大进口国,其中从阿联酋进口茶叶1.35万吨,占其进口总量的42%,其次是茶叶生产大国斯里兰卡0.5万吨,占总量的16%,还有印度、越南、肯尼亚、也门和中国等,进口最多的前七位共占93%,进口中国茶叶只有1113吨,仅占其进口总量的3.5%。沙特进口茶叶品种比较集中,红茶占92%以上,绿茶占比大多数年份在6-7%左右,最高的年份不超过8%,最低的2008、2009年仅1%左右。实际上,沙特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经常饮用绿茶可以起到降暑、防晒的作用,而中国作为绿茶生产大国,应该加大绿茶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沙特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