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东西方影响下的印刷工业,一、中国印刷史,1、说“纸”最早的文字写在哪里?,甲骨文卜辞,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数位典藏.tw/rub_public/System/Bone/home2.htm,青铜器钟鼎文,禹铸九鼎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o)京。立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问鼎,石为载体者,石碑等,石鼓文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琅琊台刻石李斯小篆,“侯马盟书”1965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玉为载体者,玉片书石片书,居延汉简,竹简木简木椟,华商尉史周育当为君牛不相当杀廿予恩己决恩不,一般用麻绳韦编(牛皮)丝编(丝绳)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断简残编,木简用于写字;木版用于绘图木版中,长二尺者称“檄”长一尺者称“牍”,通信常用“牍”长五寸者称“传”用于绘图,因而又叫“版图”,沿用至今,若木版作公文木版的盖称作“检”加盖再捆扎叫“函”,现代“公函”的来源检的封面上,写收与寄者姓名,为“署”捆绳的结头处,糊封泥盖印章,为“封”,蔡伦之前的纸一用丝绵制。一用麻等植物纤维制成,如“灞桥纸”(1957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灞桥古墓,一叠古纸残片,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麻和少量萱麻制成。多为包裹衬垫之用。),缣帛,马王堆帛书,后汉书蔡伦传说,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上奏,“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鄙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蔡伦任任“尚方令”,掌管宫廷中各种日用品的制作和供应。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纸,东汉至魏晋,缣帛、竹木和纸三者并用。纸到了隋唐,已有各种优良好纸出现了,比如竹纸、宣纸等。,宣纸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还魂纸”宋代,用废纸与新鲜纸浆混合。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录了用麦杆、稻草造纸事情。,有关造纸术的著作,宋以后相继出现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杀青篇对中国古代造竹纸和造皮纸的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他把造竹纸过程概括为五个环节,即新竹漂塘、碱液蒸煮、打浆抄造、覆帘压纸、透火焙干。书中还有造纸作业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技术最详细的记载。,纸药造纸的过程中往往要向纸浆中加入某些植物粘液,古代纸工称之为纸药。纸药的作用是作为悬浮剂,使纸浆中的纤维分散。同时它还能防止纤维互相粘结,使湿纸易以分张或揭分。我国古代造纸时常用的纸药是从黄蜀葵、杨桃藤、槿叶等的植物榨取的粘液制成的。,纸寿千年:纯天然碱性物质纸张入潢:黄檗万年红纸:铅丹,四氧化三铅,2、说“抄书”,为了手抄复制的统一,公元633年,颜师古提出了“颜氏字样”,后来又有颜元孙的“干禄字样”曾出现。还有以抄书为业的专业人士,比如出使西域的班超。,3、说“雕版印刷”,印章,印刷术产生之前,技术准备印章:捆绳结头处糊封泥盖印章为“封”雕刻反文;复制拓碑: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拓印技术材料准备:纸张,雕版印刷:先在一定规格的纸上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就做成了雕版。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现今能看到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公元868年),4、说“装帧”,1)卷轴装: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2)旋风装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3)经折装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4)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5)包背装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6)线装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5、说书商,从宋代开始,出版系统分三类:官办正式出版机构商办书坊书肆私人集资刻书,只有官办才有财力物力出版大型类书,如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等。私人刻书在明朝蔚然成风。在宋初有一位穆修,得到一部韩柳集,自己出资刻印,广泛赠送。“只要读得成句,便以一部相赠”。,6、说“活字印刷”,毕昇公元10411048年,北宋毕昇用胶泥制字。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李瑶用泥活字印刷的南疆绎史勘本,王祯元朝初、中期,是一位农学家,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王祯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以字就人,按韵取字。,毕昇发明的是胶泥作字,但没有推广开来。元代使用木质活字。此后有铜、木、泥等。明代也使用木活字印刷邸报。清朝刊刻官报则手写传抄。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使用铜活字。雕版印刷一直到用到清末。,二、西方印刷简史,文字和纸张北非: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发明了文字。早期文字铭刻在石头上。后来发明了纸草,即莎草纸。莎草的茎制成。先将茎切成细条,浸泡,细条水平铺,再垂直铺。这样一层一层码起来,用重物压榨后晒干。,公元前2世纪,为了遏制帕加马图书馆的发展以使自己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无人可及,托勒密王朝国王托勒密五世下令将纸草纸制造方法列为国家机密,并严格禁止向帕加马输出纸草纸。这样羊皮纸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以较低廉的价格取代了纸莎草纸。但是,直到11世纪教皇还用显示尊贵的纸莎草纸来书写诏书。,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公元前4、5千年,在今伊拉克境内的苏美尔人造了楔形文字,后来传给了巴比伦人。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12345.,作品名稱以古迪阿之名的磚塊材質陶土尺寸長32cm;長32cm年代古迪阿統治期間,西元前2125-2110年來源特羅,为保存泥版,需晾干后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每块重约一千克。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公元前15世纪西奈字母公元前11世纪左右,腓尼基文字。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岸北部的沿海地带,商业发达。希腊泥版书、莎草书公元前3千年,印度哈喇帕文字;古梵文北方用桦树叶,南方用棕榈叶书写。,名称砖块壁板:行走的狮子材质上釉陶土尺寸高107cm;长227cm年代约公元前580年来源巴比伦,古罗马人使用拉丁语。罗马征服希腊后,把希腊的图书作为战利品品,运回本国翻译成为拉丁文,抄书繁盛。出售莎草书的书店也开始营业。羊皮书。据说公元前24世纪,就有埃及人在皮革上写法令文件。羊皮书最初是书卷型,4开8开等。基督教决定采用书本形式,以与世俗书籍区分。,三、毕昇vs谷登堡,为什么欧洲人认为谷登堡发明了印刷术?谷登堡印刷术约1455年,谷登堡在他的家乡美因兹,印成了著名的拉丁文42行圣经。,谷登堡(JohannesGensfleischzumGutenberg,?-1468)是西方活字印刷的第一人,他印出的第一批书便是拉丁文的圣经,时间约在1452年至1455年间。,1、谷登堡的金属活字是浇铸的,铸造活字的合金由铅、锑、铝和锡组成铅为主,取其熔点低、凝点高锡可以增加合金熔液的流动性,便于浇铸锑则可以增加合金的硬度,使字迹清晰把合金熔液浇入字模盒,放在手动冲压器内冲压,就形成了性能良好的金属活字,2、谷登堡还发明了印刷机。德国的美因兹盛产葡萄,制酒业也在全世界名闻遐迩。谷登堡把一台压葡萄的榨汁机改装成印刷机,用长柄转动木螺杆,朝下向平放在木制板台上的活字版上的纸张加压。印刷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3、油墨的制造与木板雕刻印刷使用水墨相比,金属活字对水性墨的适应性很差,因此必须使用新的着色剂,古登堡选择了油性墨的制造。其制作方法为:将亚麻仁油煮沸,冷却后呈暗黑色,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碳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即成适用油墨。,4、谷登堡印刷术需要的纸,在当时的欧洲已经普及了。大约11世纪纸从中国流入欧洲,在此之前,欧洲使用山羊皮或绵羊皮制成的羊皮纸。欧洲的第一个造纸厂建于意大利,时间是1276年,德国则在1391年建立了造纸厂。,5、谷登堡活字印刷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使用的音节字母文字,只要几十个印刷好的字模,排版上也容易得多。这为印刷术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谷登堡圣经,1.手抄本与摇篮本(manuscriptandincunabula)装帧:中世纪至十五世纪手抄本与摇篮本,封面装帧多以木板为底,外加处理过的兽皮(如鹿皮,牛皮与猪皮)制作封面与书背。,2.压纹装帧(blind-toolingbinding):多出现在十七世纪以前,以滚轮与预制压条,反复施作于皮质封面与书背,常使用猪皮,鹿皮等本身具有厚度的材料。,3.皮纸装帧(vellumbinding):多出现在十六至十八世纪早期印本,使用轻薄但坚韧的(牛)羊皮纸.同样可施作装饰图案.常见简单皮纸装帧,仅于书背书写简单书名。,4.全皮装帧(fullcalforleatherbinding):流行于十六与十七世纪英国与法国出版的书籍,稍后亦流传至欧洲其它地区.使用质感柔细的小牛皮或坚韧的山羊皮,常于书背施作纹饰图案.,.,5.1/4或1/2皮革装帧(quarterorhalfcalfbinding):多出现于十八世纪以后的书籍.只在书背,封面边角与靠近书背1/4或1/2处使用皮革,其它部分保留花纹色纸的硬纸封面.,6.纸板装帧(hardboardbinding):常出现于十八与十九世纪早期欧陆地区.只以朴素的硬纸板制作封面,进一步装帧则留待书主自行选择.到了十九世纪早期,出版社多使用印有花纹的色纸,取代单调朴素的硬纸封面.德国常见此类装帧形式.,7.布面装帧(clothbinding):使用亚麻布等织品,制作书籍封面与书背.亚麻布装帧通常较为朴素,但为了美观起见,也常见压纹或烫金书背,8.纸本装帧(brochureorwrapper):有条件大量生产大众阅读的书报刊物.这类刊物常有时效性,且要求轻便与便宜。,和中国的印刷术不同,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比较:在谷登堡印刷术出现之前,欧洲的大部分书籍是用拉丁文写的,1人1天只能抄写24页,书籍极为珍贵,数量也很少。,中国由于较早地发明了雕版印刷,书籍的使用要比那时的欧洲多得多,这也是历史上中国长期居于世界文化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但是,雕版印刷的技术也限制了书籍的发行,印一页书,雕一块版,一部书往往要若干刻工刻几年,雕版的保存也需要很大的空间。,特点:机械造字、合金铸字、印刷机,油性墨,并形成一套程序。中国泥活字,易碎;水性墨,与金属不亲和;没找到适于铸造的金属;未借助机械,石墨即石油燃烧所制之墨;油烟墨系燃油所获烟炱所制之墨;松烟墨则是燃烧松木所制之墨。当时的制墨方法,易燃的烛心,放在装满了油的锅里燃烧,锅上盖好铁盖或呈漏斗形的铁罩;等到铁盖或漏斗上布满烟炱,即可刮下来,集中到臼里,加入树胶,混合搅拌,使其成稠糊状;将成稠糊状的墨团,用手捏制成一定的形状,或放到模具里,模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墨锭,这是油烟墨的制法。松烟墨则是通过燃烧松木来获取松烟粉末,然后与丁香、麝香、干漆和胶加工制成。,松烟墨的制作,李约瑟认为:“直到今天,没有人认为古登堡曾看到过中国的印刷书籍,可是不能排除他听到人们谈论过这件事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发明(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是一种再发明,而不是很有独创性的发明”(见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七章第12节)。钱存训教授也说:“传说古登堡的妻子出自于威尼斯的孔塔里家族,因此他见到过带回威尼斯的中国雕版。这使他受到启发,才作出进展,发明了活字印刷。”(钱存训,纸与印刷,第283页),四、近代中西印刷交流,其实,早在明末清初时,中国人就已经见到了近代形态的欧洲纸张和书籍,例如王肯堂,曾经记载说利玛窦的书,“两面皆字,不相映夺。”书的装帧则类似宋朝等。,1、改良中国文字如果用机器印刷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字多,手工刻字太麻烦。第二、排字效率太低。第三、手工印刷太慢。,逐渐解决,手工木刻活字当然最初使用的是手工刻的活字。如1807年马礼逊(RobertMorrison)来华之后的第7年,在马六甲设立了印刷所,在20年时间里面雕刻了20万个以上的铅活字,印成了马礼逊编写的马礼逊字典(或称英华字典)600部,以及多种英华合刊的书籍。,“香港字”1838年英国伦敦会牧师戴约尔(SamuelDyer)在马六甲英华书院,先雕刻钢模,冲制铜字模,再制活字,几年努力之后,制成了大字模1845枚和一部分小字模。英华书院后来迁到香港,这些字称为“香港字”。沿用到1859年。,“明朝字”1844年,美国长老会的姜别利(WilliamGamble)用电镀方法创制华文字模取得了成功。制成大小铅字7种,编号为17号,笔画横轻直重,仿明朝刻书体,称为“明朝字”,也称“美华字”,此后该字广泛出售给各报关及他国。美国长老会曾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于澳门,第二年迁宁波。1860年迁上海,改名为美华书馆。,姜氏将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技术优化方案深度解析报告
- 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反思
- 校长在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上讲话:科学防控近视共建光明校园
- 幽门螺杆菌课件教学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A证考试试题题库
- 2025年腰部达人商业化发展研究分析报告:流量中场商业新秀
- 输电线路运维课件
- 尾气环境采样员培训课件
- 输液泵的应用课件
- 输液室相关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
- TTT系列课程-结构化思考力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锂离子电池生产安全讲座
- 画魂空手套无删减全文下载
- 主题教育苏轼生平介绍人物经历等PPT模板(内容完整)
- 眼科学-眼科检查(课件)
- 产品碳足迹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美国地图高清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