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家主权原则.ppt_第1页
第二节-国家主权原则.ppt_第2页
第二节-国家主权原则.ppt_第3页
第二节-国家主权原则.ppt_第4页
第二节-国家主权原则.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国家主权原则,一、主权的概念,国家主权或主权(sovereignty),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指国家独立自主的处理其内外事务的统治权力。主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内最高权。第二,对外独立权。主权是一个历史和发展的概念。,主权是绝对的吗?,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从属于外来意志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主权不是国际法赋予国家的,而是国家本质的、固有的属性(inherentright)正确认识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履行国际义务限制主权有时候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对主权进行自我限制主权意味着责任,二、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平等尤其包括下列要素:()各国法律地位平等;()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每一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第二节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一、产生背景,(一)联合国建立之前国际法对国家战争权的限制合法的战争权作战手段的限制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1928百里安-凯洛哥公约(巴黎非战公约),(二)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建立,二战与国际联盟失败的教训集体安全体制的构想集体安全体制的缺陷,二、该原则的含义,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AllMembersshallrefrainintheirinternationalrelationsfromthethreatoruseofforceagainsttheterritorialintegrityorpoliticalindependenceofanystate,orinanyothermannerinconsistentwiththePurposesoftheUnitedNations国际习惯法原则;强行法规则,几个相关问题,1、武力的含义(force)武装或军事力量2、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与使用武力或威胁的关系强调3、适用范围国际关系4、例外国家对侵略行为进行的自卫行动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下的武力使用,5.自卫(self-defense),(1)概念自卫权是当国家遭受外国武力攻击时,有权采取单独和集体的武力反击措施。(2)限制:受到武力攻击之后只能在安理会采取维和措施之前进行将要采取的自卫措施立即向安理会报告,并不得影响安理会采取的必要行动,(3)自卫的规则,必要性规则,即武力自卫必须是必要的;相称规则,自卫措施既要与受到的武力攻击规模,也要与自卫目标相称。,(4)关于“预防性”自卫,预防性自卫(anticipatoryself-defense)是指对于尚未实际开始但可以合理地认为已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使用武力实行自卫的行为。严格解释联合国宪章的结论,先发制人自卫(preemptiveselfdefense)TheUnitedStateshaslongmaintainedtheoptionofpreemptiveactionstocounterasufficientthreattoournationalsecurity.Thegreaterthethreat,thegreateristheriskofinaction-andthemorecompellingthecasefortakinganticipatoryactiontodefendourselves,evenifuncertaintyremainsastothetimeandplaceoftheenemysattack.Toforestallorpreventsuchhostileactsbyouradversaries,theUnitedStateswill,ifnecessary,actpreemptively.Wemustadapttheconceptofimminentthreattothecapabilitiesandobjectivesoftodaysadversaries.Americawillactagainstsuchemergingthreatsbeforetheyarefullyformed.U.S.StateSecurityStrategy,三、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的内容使用威胁或武力构成违反国际法及联合国宪章之行为,永远不应用为解决国际争端之方法。侵略战争构成危害和平之罪行,在国际法须负责任依联合国宗旨与原则,各国皆有义务避免从事侵略战争之宣传。每一国皆有义务避免使用威胁或武力以侵犯他国现有之国际疆界,或以此作为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包括领土争端及国际疆界问题在内。每一国亦有义务避免使用威胁或武力以侵犯国际界线,诸如经由该国为当事一方或虽非当事一方亦必须尊重之国际协定所确立或依此种协定确立之停火线。以上所述不得解释为妨碍有关各方对此等界线在其特殊制度下之地位及影响所持之立场,或解释为影响此等界线之暂时性质。,各国皆有义务避免涉及使用武力报复行为。每一国皆有义务避免对阐释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与自决权原则时所指之民族采取剥夺其自决、自由及独立权利之任何强制行动。每一国皆有义务避免组织或鼓励组织非正规军或武装团队,包括佣兵在内,侵入他国领土。每一国皆有义务避免在他国发动、煽动、协助或参加内争或恐怖活动,或默许在其本国境内从事以犯此等行为为目的之有组织活动,但本项所称之行为以涉及使用威胁或武力者为限。国家领土不得作为违背宪章规定使用武力所造成之军事占领之对象。国家领土不得成为他国以使用威胁或武力而取得之对象。使用威胁或武力取得之领土不得承认为合法。,四、侵略的定义(aggression)1974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或以本定义所宣示的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该定义同时规定一国违反联合国宪章首先使用武力,即构成侵略行为的明显证据。但联合国安理会可以根据情节及后果确定是否构成了侵略行为。,侵略行为,任何下列行为,不论是否经过宣战,都构成侵略行为:武装部队侵入或攻击他国领土;由侵入或攻击造成的军事占领;使用武力吞并别国的任何领土;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封锁另一国的港口或海岸;武装部队攻击他国的陆海空军、商船或民航机;一国违反协定使用在别国驻扎的军队或违约延期驻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以国家名义派遣武装团体、非正规军或雇佣军等,第四节不干涉原则,Non-interventionofinternalaffairs,一、不干涉原则的概念,1.形成与地位习惯国际法2.有关概念(1)干涉A.定义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事务的强制或专断的干预,旨在对该另一国家强加某种行为或后果B.形式直接干涉武装干涉间接干涉,(2)内政,学界没有统一概念内政“发生于一国境内的任何事”?内政“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宪章在解释内政时提到两点:(1)联合国不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2)宪章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宪章提请解决。“内政”与“非内政”划分关键是看国家在相关事务上是否已经承担了“国际义务”。例子禁止酷刑公约、计划生育制度等内政是指未经国际法确定为某国的国际义务,而可由该国自由处理的任何事项。,二、不干涉原则的内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均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干涉任何其他国家之内政或外交事务。因此,武装干涉及对国家人格或其政治、经济及文化要素之一切其他形式之干预或试图威胁,均系违反国际法。任何国家均不得使用或鼓励使用经济、政治或任何他种措施强迫另一国家,以取得该国主权权利行使上之屈从,并自该国获取任何种类之利益。又,任何国家均不得组织、协助、煽动、资助、鼓励或容许目的在于以暴力推翻另一国政权之颠覆、恐怖或武装活动,或干预另一国之内争。使用武力剥夺各民族之民族特性构成侵犯其不可移让之权利及不干涉原则之行为。每一国均有选择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之不可移让之权利,不受他国任何形式之干涉。,三、西方国家的干涉理论,(1)依据权利的干涉,即根据条约所规定的权利而对他国所实施的干涉,主要用于保护侨民过程中,本国政府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压制对方接受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2)应邀干涉,即受他国政府邀请而介入他国内政的行为。(3)人道主义干涉,即在他国严重侵犯基本人权的情形下,对侵犯国施加一定强制措施。(4)新干涉主义干预和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ICISS):responsibilitytoprotection,案例,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外国不得进行干涉?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因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第五节民族自决原则,self-determinationofpeoples,一、概念,是指每一个国家均有义务依照宪章的规定,以共同及个别行动,促进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以及自决权原则的实现,并协助联合国履行宪章所赋实施此项权利的责任,二、自决权,是指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奴役下的被压迫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需要澄清的问题,1、自决权与主权之间的关系如何?2、自决权=分离权?3、自决权与台湾“住民自决论”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第六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以及正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与废除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相联系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有多种,有关国家可以根据主权平等原则自由选择。,第七节国际合作原则,是指各国应当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在和平共存中进行广泛合作,在国际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具体化:(1)各国有义务在国际合作的各个方面彼此合作,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促进国际经济安定与进步;(2)实行各国之间的合作,应不问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差异如何;(3)各国应按照主权平等及不干涉内政原则,处理其在经济、贸易、社会、文化、教育、技术方面的合作关系;(4)各国应当加强合作,以促进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5)联合国会员国均有义务依照宪章相关规定,采取个别或共同行动,与联合国合作。,第八节履行依宪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