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PPT课件_第1页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PPT课件_第2页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PPT课件_第3页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PPT课件_第4页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2012年12月,王小广研究员,2,主要内容,一、十八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二、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三、未来我国汽车消费政策与产业政策取向,3,一、十八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特点:调整、整顿、改革、提高(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调整)1、经济增长放慢(中速增长):最终需求不足问题与发展阶段(中等收入水平)的变化。2、结构深刻变化。新的发展动力,新结构(消费主导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制造业升级)。3、房地产将进入调整期。4、宏观经济政策重点的重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与质量上。扩大消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二)政府将整顿经济社会秩序(整顿)1、反腐败力度加大。2、去泡沫化,鼓励实体和实干。3、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民的生活质量。(三)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改革)三大重点改革领域:1、着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促进城镇化发展新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效率与质量;释放消费需求;提高农业效率。最终实现由二元经济向一元(一体)经济转换。2、收入分配体制改革。3、财税体制改革。,5,(四)提高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能力3“五”思路1、“五”新目标:新方式、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2、“五”个依靠(五动):内需消费拉动;新产业带动;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互动。3、五个重点体制改革、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开放型升级。,6,二、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汽车发展的长期周期与短期周期1、“三浪”增长规律产销量的三个“坎”1000万辆,3000万辆,50006000万辆。2、短期周期4年周期,2年上升,2年调整。从2002年开始基本都是遵循这样的市场波动特点。20092010年高增长,20112012年调整。2011年:全部汽车产量增长3.0%(达1919.1万辆),基本乘用车增长5.9%(1045万辆)。2012年:6%(2034万辆2050万辆);8%(1130万辆左右)。2013年预测:8%左右和10%左右。,7,(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特点1、乘用车增长较独立于宏观经济。独立行情,有一定的交叉影响。2、产销增长与效益增长同步。行业效益比较见表1.3、商务车增长受宏观经济特别是投资与政策鼓励的影响较大。,8,(三)影响未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1、限购政策(交通拥堵问题引致)的影响(极大的误区)2、油价与消费税的抑制3、城镇化进程(汽车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推动4、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休闲业的发展对其有巨大促进作用5、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影响(汽车结构)6、出口市场开拓的影响(与竞争力提高也有很大关系),9,(四)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挑战:1、合资模式的陷阱2、消费政策的失败(消费导向)3、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的影响(城市化不足、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竞争力低下)机遇:1、中产比重扩大的长期利好;2、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持续推动;3、中低档(紧凑型)汽车的定位优势(中餐式创新)。,10,三、未来我国汽车消费政策与产业政策取向,(一)提高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提高城镇交通运行效率,防止限购政策的滥用。(二)呼唤更有效的汽车消费政策出台1、黄金周进一步改革和公路收费政策改革;2、制定更合理的差异化汽车消费政策(以节能为导向);3、政府采购(包括公用部门采购)。4、原油税进一步改革。5、停止出台“稳增长”或“保增长”等为由的汽车调控政策,将合理政策长期化(不要让汽车市场成为“政策市”)。,11,(三)制定战略导向作用强的汽车产业政策1、让“合资”离婚,充分竞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