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村镇规划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村镇规划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村镇规划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村镇规划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村镇规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村镇居住区规划,前言一、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二、居住建筑的节能与新世纪生态建筑三、居住区道路规划,-,2,前言,居住区的功能是为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环境,它是城镇功能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区规划是确定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几个主要功能部分的空间位置及有机组合。一个完整的居住区是由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建筑小品、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工程设施等实体和空间经过规划形成的。在村镇中,居住建筑用地约占村镇总用地的30%70%。因此,居住区规划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村镇的空间形态和村镇的发展,-,3,-,4,一、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一)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内容居住区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的创造一个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居住区规划是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编制内容,-,5,(1)根据村镇总体规划确定居住区用地的空间位置及范围(充分考虑周边环境)(2)根据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居住区规模和用地大小(3)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的规模和大小、分布位置(4)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和联结方式(5)拟定公共活动中心位置和大小(6)拟定绿化用地数量与分布(7)拟定给排水、煤气、供配电等相关工程规划方案,-,6,(二)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实用要求2.环境要求3.安全要求火灾、地震、空袭等4.经济要求5.美观要求,-,7,(三)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1.居住建筑类型的选择2.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1)建筑朝向和日照间距的要求(2)居住区建筑的平面布置(行列式、自由式、混合式等)(3)居住中心环境的设计(规划式、自由式、混合式),-,8,住宅的类型,(1)农房型住宅别墅式: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联排式:将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住宅。院落式:我国农村主要采用的一种方式。(2)城市型住宅单元式,-,9,独立式,-,10,并联式或联排式,-,11,-,12,建筑朝向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a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b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c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d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e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要求。,-,13,-,14,-,15,行列式布置自由式布置里弄式布置混合式布局,优点: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缺点: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容易发生穿越交通的干扰,自由式是在结合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同时满足日照、通风的指标的要求,灵活安排建筑的一种形式,它的好处就是防止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布置这种住宅类型要注意的是自由式布局,而非散乱式布局。,混合式布局,以行列式为主,部分建筑周边布置形成的布局方式。保留了行列式的优点,周边式的布置有形成了公共庭院的空间。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交往的场所,缺点是易形成东西向居室,在夏热冬冷的地区不适用,北方地区可以挡风沙,减少院内积雪。,-,16,-,17,2.居住区中心环境设计,-,18,(一)居住建筑的节能1、建筑选址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盆地、沟底等凹地里,主要原因是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使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若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则所耗能量会相应增加。,二、居住建筑的节能与新世纪生态建筑,-,19,-,20,对夏热冬暖的地区,单纯从通风而言,建筑物最好建在山顶或山脊上,但对冬季有采暖要求的地区,强劲的冬风往往会对建筑物的保温造或一些不利的影响。,-,21,温度升高时空气会变轻,气流上升,便产生局部的低气压。利用这种现象,就可以设计人造风。而且平滑的水面,有利风的流通。,-,22,2、建筑布局与形态进一步设计以减少建筑采暖能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a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b增加建筑物的层数;c加大建筑长度或增加单元组合体,-,23,(二)新世纪生态建筑,一般生态建筑定义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推行生态住宅设计,一栋节能建筑和不节能建筑相比,空调能耗差45倍,建筑若合理采用节能设计,可轻松获得5060的节能效果。按生态住宅标准建造的节能建筑,可让一个三口之家一年节能58,节水25,每年每户可省1000多元水电费。,-,24,节能型生态建筑,-,25,浙江安吉夯土生态屋,-,26,仿生型生态建筑,-,27,有机建筑,-,28,被动房,-,29,三、居住区道路规划,(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1、城市道路的延续2、居住区的骨架3、居住区景观的游览路线,-,30,三、居住区道路规划,(二)居住区道路设计原则1、顺而不穿,通而不畅2、合理的选择道路系统以及道路断面形式3、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的联系以及居住区空间多样化创造。,-,31,三、居住区道路规划,(三)居住区道路分级1、居住区级道路:要求道路断面宽度2030m,车行道宽度9m,相当于城市道路的支路。2、小区道路:在采暖区,要求路宽14m;非采暖区,要求路宽10m。3、组团级道路:采暖区路宽10m,非采暖区路宽8m。4、宅间小路:最小宽度2.5m,-,32,三、居住区道路规划,(四)道路系统1、人车分流功能明确,安全性高,造价高,适于规模较小的用地。2、人车合流投资少,人车干扰大3、部分人车分流,-,33,三、居住区道路规划,(五)静态交通1、机动车停车场:室外4*6m2/辆,室内30m2/辆2、非机动车停车场:0.8*2.2m2/辆3、要求服务半径最小,避免走回头路,避免绕远。,-,34,三、居住区道路规划,(六)道路系统技术标准1、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2、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3、居住区内尽端道路长度不应超过120m,在末端应设置12*12m2的回车场地。4、小区级道路尽量避免采用尽端式格局5、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35,三、居住区道路规划,6、人行出口间距不应超过80米,当超过80m的时候应设置人行通道(底层设置)7、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