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改变及对应措施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护士岗位轮换前后自身心理状况及对应措施。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方式,调查急诊科护士交换岗位前后(半年)的自身心理状况。结果:在急诊工作半年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在内科病房工作的护士;急诊科护士到病房工作半年后,其心理健康状况可得到改善。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岗位轮换可以作为一个改善心理状况的方法。关键词急诊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measures Zhang-Jing(Department of Nursing Xin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nurses between they worked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and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dealed with correlated measures. Metho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urses working in the emergency room and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after both groups had worked 6 months. Result: the scores of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urse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in terms of somatization,constraint,depression,anxiety,crankiness, sensitivity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fter working 6 month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the mental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emergency nurses can be improved. Conclusion :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emergency nurses were poor, and the alteration of duty may be a useful method of improve.Key words: nurses of emergency room; SCL-90; mental health;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急诊科护理具有工作繁重、突发事件较多、护理风险大的特点。加之目前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急诊护士群体的压力随之增高,如果高水平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或调整,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护理质量下滑。为了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内科病房护士的差异,并探索病房轮转制度对急诊科护士身心压力的缓解作用,现将急诊科护士岗位轮换前后自身心理状况改变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急诊科及内科病房护士共40人,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1.2 方法1.2.1 调查工具:心理问题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SCL - 90 共由90 项有关心理或精神症状的问题组成,内容涉及情感,感觉,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9 个因子,每一因子反映了答卷者相应方面的情况。评分方法:分为5 级评分,0 = 从无,1 = 轻度,2 = 中度,3 =偏重,4 = 严重。分析指标包括总分、总症状指数(国内称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 得到) 、阳性项目数(是指评为1 级4 级的项目数)等。1.2.2调查方法利用晨会交接班时间和护士集中学习的时间向护理人员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取得支持与合作。然后详细讲解问卷的具体内容和填写注意事项, 发放问卷, 集中填写, 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0份, 收回有效问卷80份, 有效回收率100%。1.2.3 研究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先到急诊科工作,B组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填写SCL 90量表.然后A,B两组调换工作岗位,B组到急诊科,A组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再次填写SCL 90量表.进行组间对比和自身前后对比.1.2.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应用t 检验、2 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在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表1 A,B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组别 人数 年龄/岁 工作年限 文化程度职称 (年)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A20275.28.22.541245105B20285.57.92.35 10 541242.2 A组在急诊科工作6个月,同时B组在内科病房工作6个月,两组SCL-90得分比较(表2),可见急诊工作半年后,A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差于B组护士,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表现,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而在交换工作岗位,即A组到内科病房工作6个月,B组到急诊工作6个月,再次测量SCL-90,发现A、B两组的得分几乎较前相反,B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差于A组护士(表3)。表2 半年后的A,B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 x s)因子 A组护士 B组护士 u 值 P躯体化3.782.29 2.021.785.07 0.01强迫3.502.72 2.752.234.200.01人际关系敏感4.413.02 2.973.014.870.01抑郁3.993.32 2.042.355.770.01焦虑4.023.10 3.012.474.450.01敌对2.491.95 2.332.040.57 0.05恐怖1.342.33 1.421.970.800.05偏执2.592.29 1.931.12 3.870.01精神病性1.772.03 1.592.220.850.05阳性项目数38.5717.07 29.5715.573.350.01表3 交换工作岗位半年后的A,B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 x s)因子A组护士 B组护士 u 值 P躯体化2.121.45 3.572.424.99 0.01强迫2.632.43 3.502.29 4.350.01人际关系敏感2.782.97 4.043.11 4.450.01抑郁1.982.21 3.382.795.240.01焦虑3.322.57 4.323.32 4.250.01敌对2.291.97 2.472.10 0.770.05恐怖1.372.11 1.572.09 0.900.05偏执1.792.24 3.032.77 4.090.01精神病性1.972.25 1.922.19 0.570.05阳性项目数30.2815.39 41.2315.59 4.400.012.3 A、B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前/后、与在内科病房工作时,做自身前后对比研究,发现其SLC-90的得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阳性项目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表4)。表4 交换工作岗位前后,A、B两组的自身前后对比因子 A组 B组躯体化 0.010.01强迫0.050.05人际关系敏感0.010.01抑郁0.010.05焦虑0.050.05敌对0.050.05恐怖0.050.05偏执0.050.01精神病性0.050.05阳性项目数0.010.013讨论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既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又要耗费大量体力的特殊职业群体-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员的忧虑.已有大量研究表明1-2,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差于一般人群3-4.在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其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所需的职业技能等均有不同,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显然有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科室的护士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急诊科的护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而经受着较其他病房护士更大的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处于更令人忧虑的心理状况。赵丽杰5采用SCL-90量表对急诊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发现急诊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国内外众多研究报道6-8采用护士工作问卷对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急诊护士的分值明显高于参考值,且以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最为突出,提示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本研究将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均相似的两组护士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急诊科工作半年的护士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内科病房护士;而原先各因子得分较低的内科病房护士到急诊科工作半年后,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升高。提示急诊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强度等因素严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可能为:.急诊科较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急诊科的就诊人数多、病情重且变化快,护士经常处于抢救病人的高度紧张状况;急诊常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就诊高峰,而每班的护士人数相对固定,此时护士需同时处理多个病人,还要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其劳动强度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常明显高于病房护士。.急诊科特殊的工作环境。急诊科是个开放的环境,常有醉酒、自杀、车祸、打架甚至吸毒等人员聚集,护士自身的安全常受到潜在的威胁;抢救室内满布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吸引器等仪器,发出噪音、刺眼光线等,对人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急诊科属于医院内死亡率较高的科室,急诊护士常会目睹生命的结束,对其心理必然产生较大的冲击,惟恐自己的稍有疏忽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或者对抢救失败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进而造成自我价值的否定。为了缓解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当采取多方面的办法。除了心理疏导、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加人力降低相对劳动强度等措施以外,本研究发现轮换工作岗位不失为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本研究将两组护士做急诊室工作前后的自身对比,发现急诊护士到内科病房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心理状况可获得较明显改善。在本研究中,急诊护士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在躯体化、抑郁、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改善。急诊科护士是医院的主力, 通过本研究可看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而作为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因此, 护理管理者应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大环境下对急诊科护士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价, 积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1范建萍,罗彩双,李素婷.急诊护理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 .18(26)131-132.2王凤丽, 李静芝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11(6)545-548.3田晓岚, 王芳.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2). 287-289.4樊秀枝, 苏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2)208-209.5赵丽杰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11(25):88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英语词汇及语法知识总结
- 风电项目雨季施工风险管理方案
- 河道清淤工程安全监理管理细则
- 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与自我评价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智能制造工厂技术升级实施方案
- 电力工程施工方案会议纪要
- 企业客户满意度调研方案与数据分析
-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管理策略
- 人教版一年级复韵母教学设计模板
- 2026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计划招聘55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必考】附答案详解
- 2024年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4.2《让家更美好》 课件 2025-2026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
- 2025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司法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司法协理员(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1《评选吉祥物》课时练(含答案)
- ERCP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百里香酚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岗位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检验员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