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_第1页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_第2页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_第3页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_第4页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职业卫生网:,内容提要,放射性危害及管理的特点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一般要求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放射性危害及其控制、管理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1)特殊管理危害特点(2)制定管理办法有待落实,问题的提起,工作人员在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接触的危害身体健康并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对放射工作人员,主要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发出的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职业病放射性危害因素,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全称为致电离辐射,直接或间接使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并形成离子的辐射放射卫生 :是研究天然或人工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防护方法的学科。,天然辐射与人工辐射照射比较,天然辐射与人工辐射,铀矿、非铀矿山、地下工作场所评价,天然辐射所致平均年有效剂量,外照射宇宙射线 0.4mSv地表伽玛 0.5mSv内照射吸入(氡) 1.2mSv食入 0.3mSv总和 2.4mSv,相关用语或术语概念,放射源(449号令)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非密封放射性物质(449号令)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1954- 1998年放射事故,后果:放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射线装置(449号令)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射线装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放射源,含放射源的装置。,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监测规范,3 工业应用工业辐照加速器运行等7项,6 其它教育兽医学及其它,1 核燃料循环铀矿开采铀矿水冶反应堆运行 等7项,2 医学应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4 天然源民用航空煤矿开采其它矿藏开采等6项,5 国防活动核舰艇及其支持设备其他防卫活动,职业照射,特点之一应用广泛公众不了解危害,辐射应用新进展,辐照加工装置工业探伤装置放射治疗装置其他强辐射装置,事故特点,伤亡人数少社会影响大 原苏联核电站事故死亡28人 中国放射事故死亡12人 职业放射性疾病数百人国际敏感 人民关注 领导重视人员救治困难,特点之二计量单位(辐射量)数量多、变化大、概念复杂,活度:表示放射源的强度,照射量:X、伽瑪射线的量,吸收剂量:物体吸收的能量,有效剂量:与射线种类及危害相联系,常用辐射量及新旧单位的换算,放射危害大小照射剂量剂量与效应有较明确的关系,特点之三,照射:受照的行为或状态。 外照射和内照射,正常照射与潜在照射,照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确定性效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有剂量阈值;随机性效应:其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无阈值;遗传效应: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有害效应。,辐射效应分类,不同剂量X、伽瑪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剂量Gy 损伤程度0.25 无明显病变0.25-0.5 可恢复的机能变化0.5-1 机能、血液变化,无临床症象1-10 各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部分死亡)10-50 肠、脑性型急性放射病(全部死亡),放射线的危害,管理原则和方式与国际接轨,ICRP,UNSCEAR,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6、60号出版物)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电离辐射源与效应,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及附件),IAEA,特点之四,国际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IAEA-ICRP),放射防护三原则电离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干预或防护措施的最优化所有相关实践的复合照射不应超过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国际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IAEA-ICRP),管理中应遵循的其他原则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源的设计和运行中引入纵深防御措施通过优质管理和质保等系列措施确保安全提高安全文化素养,外照射防护措施,1.时间防护:减少接触时间,时间与受照剂量成正比;2.距离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人体受照剂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即距离延长一倍,剂量则减少到原来的1/4;3.屏蔽防护:利用一定厚度的物质吸收和减弱射线的原理,在人体与辐射源或散射体之间设置一定的屏障,降低人体受照剂量;4.控制照射强度和受照面积:满足照射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强度和减少受照面积。,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法律要求,现行法律、法规国家主席令第60号 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国务院令第449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149号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124号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法律依据,卫生部令第52号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第46号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18号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第25号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 第49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24号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31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放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框架,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部门规章,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规,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卫生中的职业照射和职业性放射病的诊断属于职业病防治法调整的范围,因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责任、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以及监督检查和处罚条款等内容均适用于职业性放射病的防治管理。,评价机构的资质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等文件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8号) 2005年8月10日附件1 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附件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附件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资质审定标准代替了: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卫办法监发200355号)卫生部关于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309号),认证对象(31号令第二条) 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服务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放射卫生服务机构,包括以下四项技术服务: 认证项目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3、放射卫生防护评价、检测;4、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检测。,负责审定的部门及审定范围:卫生部负责: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2、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1、放射卫生防护评价、检测;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认证部门,甲级资质部分关键性条件,(一)人员甲级资质: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40%。放射卫生专业人员总数不少于10人.,(二)设备X、剂量率仪,放疗剂量仪,能譜仪,低本底、测量仪,低本底能譜仪*,环境X、剂量率仪,低本底液闪测量仪*,中子测量仪,甲级资质部分关键性条件,评价人员的要求,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评价培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318号):主要编写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编制人员必须接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评价过程的要求,分类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及标准、规范,分类评价,评价报告格式分类,以下下建设项目编制评价报告书1、核设施2、辐照加工设备3、加速器4、放射治疗装置5、工业探伤机6、油田测井装置7、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8、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评价报告格式分类,以下下建设项目编制评价报告表1、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2 、CT扫描装置3、深部X射线治疗机的设施4、诊断X射线机房5、X射线探伤、6、行包X射线检查7、使用或贮存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不大于 3.7X1010Bq的建设项目,评价报告格式分类,以下下建设项目填写评价登记表1、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2、核子计应用设施3、含X射线发生器的分析仪表使用设施,卫生部负责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项目:(一)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200亿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二)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其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其授权部门负责,分类管理,评价程序,建设评价单位签定合同或协议,收集有关资料,初步调查和工程分析,筛选评价因子,提出并确定评价方案,评价:调查、检测、分析,汇总、分析资料,编制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质量控制,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的关系,合同、协作关系签定并遵守合同或协议(合同法)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的评价规定建设单位应如实提供评价所需资料评价应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第三者区别于环评、安评,评价技术(方法)要求,评价者通过资料调研和现场调查分析,将获取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要求的数值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作出评估,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评价方法 类比法 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经常使用。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评价方法 风险评估法:风险和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概率安全评价(PSA)起源于航空事业,后来扩展到国防工业和宇航事业,20世纪70年代被应用于核电站安全评价,目前有的国际组织(如ISO)和国家(如中国、美国)将这种评价方法应用于医疗、化工、石油、交通等行业。在放射防护领域,通过风险评估控制潜在照射,降低放射性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评价用标准,分类 根据标准的性质、使用对象和审批部门,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标准协调范围,放射卫生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 卫生行业标准WS 职业卫生标准GBZ 核工业行业标准EJ,用于评价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基础标准-辐射监测相关标准 医用放射防护标准 核设施与辐照装置 核与辐射技术工业应用 辐射源安全与潜在照射 公众照射防护相关标准,我国的放射防护新基本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新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前言1 范围2 定义3 一般要求4 对实践的主要要求5 对干预的主要要求,6 职业照射的控制7 医疗照射的控制8 公众照射的控制9 潜在照射的控制源的安全10 应急照射情况的干预11 持续照射情况的干预,防护目标和要求,人的防护和健康: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将随机性效应发生的几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尽可能低的水平,源的安全源的实物保护控制辐射水平,剂量限值,制定的主要依据是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考虑到经济发展、人们对辐射危害的认知等社会因素。是可忍受的,但不是安全限值。重要但不应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工作人员剂量限值,本标准附录B 规定的剂量限值与原基本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的比较,公众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 年有效剂量,1mSv;b)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a, 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c)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d)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报告书内容的要求,预评价报告书,1 概述2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 辐射源项分析4 防护措施评价5 辐射危害评价6 辐射监测7 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8 放射防护管理9 结论和建议,非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3 放射性危害因素或辐射源项分析3.1 辐射源项概况介绍辐射源项概况,包括:辐射源装置的结构,与辐射有关的主要参数;辐射源的位置分布;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物质中核素的名称、状态、活度、能量等指标。3.2 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辐射源项3.2.1 叙述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主要辐射源,辐射种类,产生方式,辐射水平。3.2.2 叙述异常或事故状态下的主要辐射源,辐射种类,产生方式,辐射水平;如放出放射性核素,给出核素名称、状态、活度。,4 防护措施评价4.1 工作场所布局、分区与分级4.1.1对工作场所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如对非密封源辐射工作场,要求按放射性污染水平高、中、低顺序合理安排工作场所;对医用辐射设施,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或单独设置。,4 防护措施评价4.2 屏蔽设计4.2.1 对放射防护屏蔽设计进行描述,包括设计依据、计算模式或公式,使用的参数。4.2.2 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对屏蔽蔽设计能否满足防护要求并符合最优化原则进行评价。注意:是对设计方案的描述和核对,4 防护措施评价4.3 防护安全装置对核设施、辐照加工与放射治疗设施等职业病危害风险较大的建设项目,应按标准详细叙述以下防护安全装置拟设置情况并作出评价:(1) 安全连锁装置:门-机连锁,控制台与装置连锁,其他连锁;(2) 装置故障系统:故障自动停机系统,故障显示系统和报警装置;(3) 装置运行保障系统;(4) 观察和对讲装置。,4 防护措施评价4.4 其他防护措施从下列各项中选择适合于被评价项目的内容,按标准要求叙述拟采取的放射防护措施并作出评价:(1)中子、质子等粒子辐射的防护;(2)感生放射性的防护; (3)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4)工作场所排风、控制空气放射性污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措施;,4 防护措施评价4.4 其他防护措施(5)非密封源辐射工作场所的设备表面、墙壁、工作台等处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措施;(6)出入口人员污染监测措施;(7)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计划;(8)三废处理过程中的防护措施,5 辐射危害评价5.1 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辐射危害评价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内、外照射,关键人群组可能的平均年有效剂量、最高年有效剂量,与管理目标值和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的比较。5.2 异常和事故情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评价潜在照射的健康影响,包括估计异常和事故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可能受到照射的人数及其受到危害的程度。,报告书内容的要求,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防护措施评价核实工作场所布局、分区与分级的落实情 况,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检查屏蔽设施是否按屏蔽设计要求施工建造。对核设施等职业病危害风险较大的建设项目,应核实防护安全装置的设置,检查其运行情况,对安全装置和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5 辐射监测与评价5.1 建设项目单位的自主监测5.1.1 介绍辐射监测大纲实施概况5.1.2 叙述并分析个人剂量监测情况5.1.3 叙述并分析辐射源或含源设备的监测概况,5 辐射监测与评价5.1.4 叙述并分析工作场所的监测情况,内容包括:(1)介绍监测点分布,绘制监测点平面图;(2)监测项目,监测方式:连续监测或巡测或定期采样分析;(3)采用的监测设备、监测方法、监测周期;(4)监测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5 辐射监测与评价5.1.5 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查验监测仪器的检定、校准、比对、认证记录。5.1.6 对建设项目单位自主监测状况作出评价,包括辐射监测大纲的制定、实施和定期复审情况;自主监测的项目、种类、方法及其监测结果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与规范的要求。,5.2评价报告编制单位的验证监测5.2 1 叙述验证监测的范围与内容,包括监测的区域和位置,人员范围;介绍验证监测的内容。5.2 2 叙述监测使用的仪器与方法,给出监测仪器的名称、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并列表表示;介绍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5.2 3 叙述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5.2 4 以列表的方式给出监测结果,将监测结果与相应标准进行比较分析。问题;缺乏监测方法培训,氡的监测与评价,6.7 应急准备与响应6.7.1 应急组织与职责介绍应急组织的组成结构情况及其职责。6.7.2 应急准备详细描述应急准备的实施情况,包括物资、通讯、技术、人员、经费等准备的落实情况,泄险区设置,救治资源。6.7.3 应急计划介绍应急计划落实情况。6.7.4 应急能力的保持介绍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习等情况。,6.8 放射防护管理6.8.1 管理组织介绍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和职责。6.8.2 管理制度及其实施介绍建设单位制定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查验其实施情况。,卫生防护检查、健康监护、辐射检测、质量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