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 州 市 职 业 大 学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训 2013年 1 月 7 日至 2013 年 1 月 8日共 2 天院 系 计算机工程系 班 级 10网络安全(CIW) 姓 名 胡帅帅 系 主 任 李金祥 教研室主任 谭方勇 指导教师 高小惠、肖长水 一、实习(实训)目的和要求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训是网络安全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本实训,能够掌握Windows基本磁盘的管理和数据文件的恢复,熟悉数据文件恢复常用工具的使用,了解常见常见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磁盘阵列的基础知识,学会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运用工具配置磁盘阵列。培养学生在容灾备份操作方面的能力。加深对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方面概念的理解,掌握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常见方法和基本措施。通过实习,为学生成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实习(实训)内容项目一:Windows基本硬盘管理1、在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2、在扩展分区中增加逻辑分区3、利用Winhex软件分析硬盘分区表结构项目二:FAT32文件恢复1、手工恢复文件1)使用WinHex打开D盘查看各项参数2)创建文本文件、备份相关数据3)删除文件4)查看删除标记5)根据备份数据恢复文件2、模糊恢复文件1)格式化D盘2)根据DATA区的数据内容恢复文件3、使用FinalData进行文件恢复4、使用文件粉碎机进行粉碎项目三:RAID基础(Windows下创建磁盘阵列)1、恢复Windows系统环境,添加磁盘2、创建RAID51)升级磁盘2)创建简单卷并扩展为跨区卷3)创建和测试镜像卷4)创建RAID 5项目四:RAID应用(Linux下创建磁盘阵列)1、恢复Linux系统环境,添加磁盘2、创建RAID01)fdisk -l,查看当前系统硬盘情况2)将新建的md0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3)查看目前磁盘阵列的运行情况3、创建RAID11)将新建的md1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2)查看RAID情况、将新建的/dev/md1挂载到系统上3)在md1中将sdd标记为已坏,然后查看RAID情况4)在md1中将sdd移除掉,然后再查看RAID情况5)在md1中再将sde标记为已坏并移除掉,然后查看RAID情况4、创建RAID51)停止md0、md1、创建RAID 52)将新建的md0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然后查看RAID运行情况3)将新建的/dev/md0挂载到系统上,重启,查看RAID运行情况4)在md0中将sdd标记为已坏并移除掉,重启,查看RAID运行情况5)在md0中依次将sdb、sdc移除掉,分别查看RAID运行情况完成项目文档1、项目计划2、项目实施文档3、项目总结三、实习(实训)方式 集中 分散 校内 校外四、实习(实训)具体安排序号教学内容题目学 时 分 配小计讲课实训1Windows基本硬盘管理442FAT32文件恢复7253RAID基础(Windows下创建磁盘阵列)7254RAID应用(Linux下创建磁盘阵列)66合 计24420五、实习(实训)报告内容(有指导书的可省略)1、实训地点:信2-5102、实训时间:2013.1.72013.1.83、小组成员:胡帅帅4、具体内容:项目一、Windows基本硬盘管理一、 实训要求:通过实训掌握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的操作,掌握在扩展分区中增加逻辑分区的操作,学会使用Winhex软件分析硬盘分区表结构二、 实训步骤:1在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1)首先关闭虚拟机系统,然后选择VMware Workstation菜单栏“VM”“Settings”或快捷键Ctrl+D,在弹出的“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窗体中,单击“Add”按钮,选择要添加的硬件类型(Hardware types:)为“Hard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中“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择磁盘类型(Virtual disk type)为“SCSI”,然后点击“Next”按钮,设置磁盘大小(Disk size)为1G,然后单击“Next”直到完成。如图1-1所示:图1-1:添加一个1G的硬盘(2)重启Windows系统环境。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工具。(3)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此时弹出“磁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页签,默认单击“下一步”直至完成,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如图1-2所示:图1-2:完成磁盘初始化向导(2)右击磁盘1未指派空间,选择“新建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选择“主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分区大小选择“500MB”,点击“下一步”,指派驱动器号F,然后选择格式化磁盘分区文件系统为NTFS,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新建向导,如图1-3、1-4所示:图1-3:新建主磁盘分区图1-4:新建主磁盘分区完成(3)右击磁盘1未指派空间,选择“新建磁盘分区”,开始新建磁盘分区向导,点击“下一步”,选择“扩展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分区大小选择默认的“517MB”,然后选择格式化磁盘分区文件系统为NTFS,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向导,如图1-5、1-6所示:图1-5:新建扩展磁盘分区图1-6:新建扩展磁盘分区完成2在扩展分区中增加逻辑分区(1)右键单击刚刚新建的扩展磁盘分区,选择“新建逻辑驱动器”,点击“下一步”,在“选择要创建的磁盘分区”中选择“逻辑驱动器”,点击“下一步”,选择默认的分区大小“517MB”,然后指派驱动器号G,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新建向导,如图1-7、1-8所示:图1-7:选择“逻辑驱动器”图1-8:新建逻辑分区完成3. 使用Winhex软件分析硬盘分区表结构(1)单击工具栏“WinHex”按钮,打开WinHex。单击“工具”“打开磁盘”,在逻辑驱动器中选择“(F:)”,确定。通过WinHex可以看到新加卷F中所包含的目录、文件、文件分配表的大小和起始位置等相关信息。如图1-9所示:图1-9:用WinHex分析磁盘F的分区表结构(2)用同样的方法打开逻辑驱动器G,如图1-10所示:图1-10:用WinHex分析磁盘G的分区表结构三、 项目小结:通过对本项目的上机操作,我掌握了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中增加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操作,掌握了在扩展分区中增加逻辑分区的操作。我还学会了通过WinHex软件来查看磁盘中所包含的目录、文件、文件分配表的大小和起始位置等相关信息,并进一步使用Winhex软件来分析硬盘分区表的具体结构。项目二、FAT32文件恢复一、 实训要求:通过实训了解Windows文件系统,了解FAT32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工具恢复被删除的文件,学会手动恢复被删除的文件。二、 实训步骤:一手工恢复文件1使用WinHex打开D盘查看各项参数 (1)格式化D盘在“资源管理器”左侧树状结构中,右键单击“本地磁盘(D:)”|“格式化”|在文件系统中选择“FAT32”|“开始”|“确定”,对D盘进行格式化。如图2-1所示:图2-1:对D盘进行格式化 (2)使用WinHex获取D盘快照 单击工具栏“WinHex”按钮,打开WinHex。单击“工具”“打开磁盘”,在逻辑驱动器中选择“(D:)”,确定。 注 不要选择“不要再显示此提示信息”,如果选中了则不能获取新快照。可以通过“帮助”|“设置”|“初始化”来取消选择。获取新快照后可以看到驱动器D中所包含的目录、文件、文件分配表的大小和起始位置等相关信息。如图2-2所示:图2-2:用WinHex打开本地磁盘D (3)查看FAT1 单击WinHex中D盘快照中文件列表中的FAT1即可查看FAT1。单击FAT1中的数据可在左侧的参数框中看到数据所代表的簇号和簇的当前状态。如图2-3所示:图2-3:查看FAT1的内容 (4)计算FDT的起始位置 在文件列表中可以看到FAT1和FAT2的第1扇区位置,FAT2是FAT1的备份,所以大小相等内容相同。因此可以推算出它的大小为:FAT2的第1扇区位置FAT1的第1扇区位置。FAT1的大小是: 2271 。 FDT的位置在FAT2之后,所以可以通过:FAT2的第1扇区位置FAT1的大小来得到FDT的起始位置。 FDT的起始位置的逻辑扇区编号是: 4576 。 (5)跳转到FDT的起始地址单击“位置”|“转到扇区”|在扇区输入框中输入FDT的起始位置的逻辑扇区编号|“确定”,即可跳转到FDT的起始地址。如图2-4所示:图2-4:跳转到FDT的起始地址 (6)根据实验原理了解FDT表中的目录登记项的各部份含义。2创建文本文件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文本文档“Hello.txt”,内容为“Hello World!”的文本文件。文件名和内容使用英文是为了便于查找。如图2-5所示:图2-5:在D盘根目录新建文本文件3备份相关数据 (1)重新获取磁盘快照此时弹出对话框提示“有快照可以重用”,单击“获取新快照”即可获得逻辑驱动器的当前快照。如图2-6所示:图2-6:获取新快照 (2)备份FDT中“Hello.txt”的目录登记项 根据FDT的起始位置的逻辑扇区编号跳转到FDT的起始地址。找到文件“Hello.txt”的登记项。根据数据区右侧的明文找到倒数32个与文件“Hello.txt”相关的字节,即是文件的目录登记项。如图2-7所示:图2-7:找到文件“Hello.txt”的登记项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选中文件“Hello.txt”的目录登记项的32个字节。右键单击被选中的数据块|“编辑”|“复制选块”|“置入新文件”|将新文件命名为“FDTH.dat”保存位置是C盘根目录下|“保存”。此时新文件会在WinHex中被打开。如图2-8、2-9所示:图2-8:保存文件FDTH.dat图2-9:FDTH.dat在WinHex中被打开 根据实验原理中对目录登记项各部份的定义,文件“Hello.txt”的文件名在目录登记项中的十六进制代码的第1字节的值是 48 。 文件的大小是 32 字节,在目录登记项中的十六进制代码是 0C000000 。 文件的首簇编号是 3 ,在目录登记项中的十六进制代码是 0300 。 (3)备份FAT1中的相关数据 参考FDT数据的备份步骤,将FAT1中的有效数据备份到C盘根目录下,文件名为“FAT1H.dat”。 (4)查看DATA区域中文件“Hello.txt”的数据单击“位置”|“转到扇区”|在簇输入框中输入文件“Hello.txt”的首簇号|“确定”,即可跳转到文件“Hello.txt”的起始地址。如图2-10所示:图2-10:跳转到文件“Hello.txt”的起始地址4删除文件 在D盘根目录下选中文件“Hello.txt”,按“Shift+Delete”键将其删除。5查看删除标记 (1)重新获取D盘快照。 (2)对比当前FDT中文件“Hello.txt”的目录登记项和FDTH.dat中的相关数据。 FDTH.dat中第一个字节是 48 。 当前FDT中文件“Hello.txt”的目录登记项的第一个字节是 E5 。 (3)对比FAT1中相关数据的变化。 FAT1H.dat中文件“Hello.txt”簇链相关位置的十六进制值是 48 65 6C 6C 6F 20 57 6F 72 6C 64 21 00 00 00 00 。 上述位置的值在当前FAT1中相同位置的值 48 65 6C 6C 6F 20 57 6F 72 6C 64 21 00 00 00 00 。 (4)查看DATA区域中文件“Hello.txt”的数据。 根据FDTH.dat记录的文件“Hello.txt”的首簇位置跳转相关簇并查看文件数据。文件数据是否有变化?有6根据备份数据恢复文件 (1)根据备份数据FDTH.dat和FAT1H.dat恢复FDT与FAT1中的相关数据。 在FDT与FAT1的数据部分,用鼠标单击要修改的数据,然后通过键盘输入数值。 按“Ctrl+S”键保存上述修改。出现提示信息,单击“确定”|“是”完成保存。 (2)刷新D盘根目录查看文件。 文件是否被恢复?文件被恢复了。文件名是 HELLO.TXT 。如图2-11所示:图2-11:恢复已删除文件二模糊恢复文件1格式化D盘 (1)重新对D盘进行格式化。 (2)使用WinHex重新获取D盘快照。 (3)对比格式化前后FDT和FAT1中数据的变化。2根据DATA区的数据内容恢复文件 (1)根据FDTH.dat中的记录跳转到文件“Hello.txt”首簇位置查看文件数据。文件数据是否有变化?有。 (2)根据文件首簇位置和文件大小修改FDT和FAT1。 根据FDT的定义,文件“Hello.txt”的目录登记项中表示文件首簇位置的是第 26 至 27 字节。根据DATA区域中文件“Hello.txt”的相关内容,在这些位置中应填入 0300 。 表示文件大小的是目录登记项中的第 28 至 31 字节。根据DATA区域中的相关内容,在这些位置中应填入 0C000000 。 根据DATA区的数据内容修改FAT1。文件“Hello.txt”没有写满一个簇,因此找到文件“Hello.txt”在FAT1中的首簇位置写入“FF FF FF 0F”,表示文件结束。 (3)修改文件名。 表示文件名及其扩展名的是登记项中的第 0 至 10 字节。此时,假设只知道文件类型是文本文件而不知道文件名,则可以在相关字节中填入其它十六进制值,但是必须保证这些值符合文件名命名规则。07字节为文件名,可以全部填入十六进制值“46”;810字节为文件扩展名,填入十六进制值“54 58 54”。 按“Ctrl+S”键保存上述修改。 (4)刷新D盘根目录查看文件。文件是否被恢复?恢复了。文件名是 HELLO.TXT。如图2-12所示:图2-12:恢复文件三安全擦除文件1将恢复的文件安全擦除 (1)安全擦除文件单击“工具”|“文件工具”|“安全擦除.”|选择刚被恢复的文件|“删除”|在“用16进制数值填充”中输入数值|“确定”|“确定”,文件即被不可逆删除。为了便于查看可在“用16进制数值填充”中输入有特征的数值,例如,输入“1234”。如图2-13所示:图2-13:安全擦除文件图2-14:用16进制数值填充 (2)在DATA区查看文件数据 跳转到被安全擦除的文件的首簇位置查看被安全擦除的文件的数据。文件被安全擦除后DATA区中的数据是否有变化?有,如图2-15所示:图2-15:查看DATA区中的数据2尝试恢复被安全擦除的文件 (1)尝试模糊恢复被安全擦除的文件。 (2)查看文件 文件能否在目录中显示?能。 文件能否正常打开?不可以文件能否正确显示其原来的内容?不可以如图2-16所示:图2-16:四使用FinalData进行文件恢复 (1)新建一个文件并模拟错误删除,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文件,如一个Word文档“RecoverTest.doc”,我们新建这个word文档来做演示,在文件中写入方便记忆的文字并记录文件大小,你新建的word文档的文件名是:RecoverTest.doc;文档大小:20 字节;文档内容:10网络安全胡帅帅。(2)删除文件(从硬盘中彻底删除)。如图2-17所示:图2-17:彻底删除文件(3)恢复文件。启动“FinalData”,依次单击“文件”“打开”,然后在左侧选中要恢复的分区,然后单击“确定”。会有几秒钟的扫描文件的过程,之后会让我们选择簇范围,点击“取消”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些被删除文件的信息,其中有我们刚刚删除的文件RecoverTest.doc,选中并恢复它。恢复后的文件大小为 20 字节。如图2-18所示:图2-18:恢复被删除文件五使用文件粉碎机进行文件粉碎(1)首先在“D:WorkFileRecover”下新建一个文件,如一个word文档,我们新建这个Word文档来做演示,在文件中写入方便自己的文字并记录这个文件大小。你新建的Word文档的文件名是:test.doc ;文件内容:10网络安全胡帅帅 ;文件大小:20 字节。如图2-19所示:图2-19:新建word文件并写入内容(2)使用文件粉碎机粉碎文件,单击工具栏中的“粉碎机”按钮打开文件粉碎机,在“处理范围”组框中选择“添加文件”按钮,然后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刚刚创建的Word文档,之后点击“开始粉碎”按钮。粉碎文件结束后,再次利用FinalData查看目录“D:WorkFileRecover”。如图2-20、2-21所示:图2-20:用粉碎机粉碎文件图2-21:用FinalData查看目录“D:WorkFileRecover”(3)利用步骤二的文件恢复方法查看被粉碎的文件是否可以被恢复:不可以。三、 项目小结:通过对本项目的上机操作,我了解了Windows的文件系统,了解了FAT32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其中各字节的定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准确定位FDT的位置,FDT(文件目录表)是根目录区,紧接着FAT2(即备份的FAT表)之后,记录着根目录下每个文件或目录的起始单元,文件的属性等。定位文件位置,操作系统根据FDT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确定文件在硬盘中的具体位置和大小。我学会了通过WinHex工具查看各磁盘中所包含的目录、文件、文件分配表的大小和起始位置等相关信息。能够运用WinHex和FinalDate等工具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懂得了手动恢复被删除的文件的方法,掌握了通过粉碎机对文件进行彻底粉碎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原因是没有正确计算出FDT的位置,后来通过查看实验原理得到了解决。项目三、RAID基础(Windows下创建磁盘阵列)一、 实训要求:通过实训理解磁盘阵列的相关知识,学会在Windows制作常用的磁盘阵列。二、 实训步骤:1添加磁盘选择VMware Workstation菜单栏“VM”“Settings”或快捷键Ctrl+D,在弹出的“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窗体中,单击“Add”按钮,选择要添加的硬件类型(Hardware types:)为“Hard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中“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择磁盘类型(Virtual disk type)为“SCSI”,然后点击“Next”按钮,设置磁盘大小(Disk size)为0.2G,然后单击“Next”直到完成。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再添加两块硬盘。如图3-1、3-2所示:图3-1:添加硬盘图3-2:硬盘添加完成三块硬盘添加完成后,启动Windows系统环境。二创建RAID 51升级磁盘 (1)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工具。(2)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此时弹出“磁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页签,默认单击“下一步”直至完成,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如图3-3所示:图3-3:磁盘初始化完成(3)鼠标右键单击磁盘1,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转换到动态磁盘”选项,将显示“转换到动态磁盘”对话框,选中磁盘1、磁盘2和磁盘3,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就会开始磁盘升级过程。升级完成后,磁盘下面的属性介绍会由“基本”变为“动态”。如图3-4所示:图3-4:将磁盘1、2、3转换为动态磁盘2创建简单卷并扩展为跨区卷 (1)鼠标右键单击磁盘1右侧的白色区域,选择“新建卷”。在弹出的“新建卷向导”欢迎页面单击“下一步”到“选择卷类型”页。默认即为“简单”卷,单击“下一步”直到完成。在接下来弹出的“找到新的硬件向导”页面选择“是,仅这一次”,单击“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磁盘1被格式化后,设置简单卷的过程结束。如图3-5所示:图3-5:新建简单卷打开磁盘F,新建文本文档,内容任意。 (2)下面扩展F盘。鼠标右键单击新加卷(F:),选择“扩展卷”。进入“扩展卷向导”,单击“下一步”到“选择磁盘”页。在左侧的“可用”栏中选中“磁盘2”,然后点击“添加”按钮。这时“磁盘2”就被添加到了“已选的”栏中。单击“下一步”直到完成。这时可以看到F盘的容量是磁盘1与磁盘2的容量之和。如图3-6、3-7所示:图3-6:扩展卷向导图3-7:扩展F盘完成3创建和测试镜像卷(1)鼠标右键单击“新加卷(F:)”,选择“删除卷”,并在弹出提示框中选择“是”。这时步骤2创建的跨区卷及其中的数据被删除。如图3-8所示:图3-8:删除新加卷F鼠标右键单击磁盘1右侧的白色区域,选择“新建卷”。在弹出的“新建卷向导”欢迎页面单击“下一步”到“选择卷类型”页。选中“镜像”卷,点击“下一步”到“选择磁盘”页。将“磁盘2”添加进“已选的”框,然后单击“下一步”直到完成。注意F盘现在的容量,与磁盘1和磁盘2的容量是一样的。打开F盘,在该盘新建一个文档,写入一点内容并保存。如图3-9、3-10所示图3-9:新建镜像卷图3-10:新建镜像卷完成 (2)然后关闭系统。按下Ctrl+D组合键,在弹出的“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窗体中,选中磁盘1或磁盘2中的一个,记下它们所对应的磁盘文件名称。然后点击“Remove”按钮,将它暂时移出虚拟机。这一步是用来模拟镜像卷中一块硬盘坏了的情况。如图3-11所示:图3-11:移除磁盘1(3)启动Windows系统,查看磁盘F文本文档是否存在:存在。打开“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查看新加卷(F:)的布局类型,分析磁盘镜像失败的原因:镜像卷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硬盘,而硬盘1已经被移除了,所以磁盘镜像失败了。如图3-12所示:图3-12:查看新加卷F的布局类型(4)关闭虚拟机。使用Ctrl+D组合键打开“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窗体,单击“Add”按钮,选择要添加的硬件类型(Hardware types:)为“HardDisk”,单击“Next”按钮。在“Select a Disk”页选择“Use an existing virtual disk”,单击“Next”按钮。在“Select an Existing Disk”页单击“Browse”按钮,选中先前记下的那个文件名称,直至完成。如图3-13所示:图3-13:选择添加已存在的硬盘(5)启动Windows系统,打开“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鼠标右键单击“新加卷(F:)”,选择“重新激活卷”,在弹出的提示框中点击“确定”。这时两块硬盘会重新同步,直到完成。这样,镜像卷就被恢复了。如图3-14所示:图3-14:重新激活卷4创建RAID 5 (1)鼠标右键单击“新加卷(F:)”,选择“删除卷”,并在弹出提示框中选择“是”。这时步骤3创建的镜像卷及其中的数据被删除。 鼠标右键单击磁盘1右侧的白色区域,选择“新建卷”。 在弹出的“新建卷向导”欢迎页面单击“下一步”到“选择卷类型”页。选中“RAID5”卷,点击“下一步”到“选择磁盘”页。如图3-15所示:图3-15:新建RAID-5卷将“磁盘2”、“磁盘3”添加进“已选的”框,然后单击“下一步”直到完成。打开F盘,在该盘新建一个文档,写入一点内容并保存。如图3-16、3-17所示:图3-16:添加磁盘2、3到已选的卷图3-17:新建RAID-5卷完成(2)然后关闭虚拟机。在“Virtual Machinie Settings”窗体中删除一个磁盘(记下它所对应的磁盘文件名称),这一步模拟镜像卷中磁盘损坏。添加新磁盘,用于在卷修复时替代已损坏的磁盘。这个虚拟磁盘用来在卷修复时替代被删除的磁盘。如图3-18所示:图3-18:删除磁盘1并添加新磁盘(3)启动Windows系统,查看F盘及其中的文档文件是否还在,发现文件存在,再打开“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查看各磁盘情况。如图3-19所示:图3-19:查看各磁盘情况鼠标右键单击“已损坏的新加卷(F:)”,选择“重新激活卷”,再打开F盘查看文件是否存在:存在。鼠标右键单击“新加卷(F:)”,选择“修复卷”,查看F盘情况。如图3-20所示:图3-20:重新激活卷三、 项目小结:通过本项目的上机操作,我理解了磁盘阵列的相关知识,掌握了RADI的实现方式和分类等知识。对冗余技术、热拔插和校验、卷的类型等知识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掌握了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环境下制作常用的磁盘阵列的方法。通过实验,我发现,镜像卷RADI1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硬盘,当其中一个动态磁盘意外损坏之后,镜像卷将会出错。RAID-5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硬盘,出现错误后可以重新激活卷和修复卷。我理解了“动态磁盘”的相关知识,从“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磁盘数据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从“动态磁盘”返回到“基本磁盘”,磁盘中的数据会全部丢失。所以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慎用此功能。项目四、RAID应用(Linux下创建磁盘阵列)一、 实训要求:通过实训进一步理解磁盘阵列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mdadm在Linux制作常用的磁盘阵列。二、 实训步骤:1虚拟机添加磁盘按Ctrl+D组合键打开虚拟机设置界面。单击“Add”按钮,选中Hard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中“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选项,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择磁盘类型为“SCSI”,然后点击“Next”按钮,设置磁盘大小为0.2G,然后单击“Next”直到完成。再以相同的方式添加四块硬盘。五块硬盘添加完成后,启动Linux系统环境。如图4-1所示:图4-1:添加五块硬盘2.创建RAID 0(1)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控制台”按钮,进入工作目录。在控制台中输入命令:fdisk -l,查看当前系统硬盘情况。记下sdb到sdg各块硬盘的大小(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如图4-2所示:图4-2:查看当前系统硬盘情况 (2)输入如下命令:(3)新建/etc/mdadm.conf文件,输入如下信息,如图4-3所示:图4-3:编辑/etc/mdadm.conf文件(4)输入命令:mke2fs -j /dev/md0,将新建的md0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如图4-4所示:图4-4:将md0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 (5)输入命令:cat /proc/mdstat查看目前磁盘阵列的运行情况,如图4-5所示:图4-5:查看磁盘阵列的运行情况(6)再次输入:fdisk -l,查看md0的大小,它应该接近sdb和sdc两块硬盘大小之和。如图4-6所示:图4-6:查看md0大小三创建RAID 1 (1)输入如下命令:(2)修改/etc/mdadm.conf文件内容如下: 修改完成后存盘退出。此文件可以保证在系统重启后,raid可以自启。(3)输入命令:mke2fs -j /dev/md1,将新建的md1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如图4-7所示:图4-7:将md1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4)输入命令:cat /proc/mdstat查看RAID情况。如图4-8所示:图4-8:查看RAID情况(5)输入命令:mount /dev/md1 /mnt,将新建的/dev/md1挂载到系统上。在该磁盘中新建一个文件,并输入一些信息。如图4-9所示:图4-9:新建文件并写入内容 (6)输入命令:reboot重启系统。重启后查看RAID运行情况,如果显示情况与图4-2相同,则说明RAID运行正常。结果发现运行正常。(7)输入命令:mdadm /dev/md1 -fail /dev/sdd,在md1中将sdd标记为已坏,然后查看RAID情况,如图4-10所示:图4-10:查看RAID情况 (8)输入命令:mdadm /dev/md1 -remove /dev/sdd,在md1中将sdd移除掉,然后再查看RAID情况。 (9)在md1中再将sde标记为已坏并移除掉,然后查看RAID情况,应出现如图4-11:所示文字。图4-11:查看RAID情况 (10)将/dev/md1挂载到系统上,查看保存的文字及其数据是否损坏 未损坏 ,查看完成后,首先离开/mnt目录,然后输入命令:umount /dev/md1,取消/dev/md1的挂载。四创建RAID 5 (1)输入命令:mdadm -stop /dev/md0 /dev/md1,停止md0、md1。 (2)输入命令: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5 -raid-disks=3 -spare-disks=1/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创建RAID 5。如图4-12所示:图4-12:创建RAID 5 (3)修改/etc/mdadm.conf文件内容如下。 DEVICE /dev/sdb-e ARRAY /dev/md0 level=5 devices=/dev/sdb-e(4)输入命令:mke2fs -j /dev/md0,将新建的md0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3。然后查看RAID运行情况。如图4-13所示:图4-13:查看RAID运行情况 (5)将新建的/dev/md0挂载到系统上,在该硬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并输入一些信息。重启系统,然后再查看RAID是否运行正常:正常。 (6)在md0中将sdd标记为已坏并移除掉,然后重启系统。 (7)查看RAID运行情况,此时md0仍为active,且把md0挂到系统中,我们建立的文件仍然可读出,则RAID 5依然可用。 (8)参照上面步骤,在md0中依次将sdb、sdc移除掉,分别查看RAID运行情况,并填写表格4-14:移除raid组件raid是否活跃目前raid中的磁盘raid内文档是否可读sdd是sdb sdc sde可读sdb是sdc sde可读sdc不活跃sdb sdc sde不可读表4-14:查看RAID运行情况在W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干部培训通知课件
- 2025人力资源经理劳动合同(标准版)
- 出口行销学课件ch7
- 2025烘焙食品批发合同
- 冲压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合同范本】简约搬运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KA卖场管理及合同谈判策略((版,内部教学资料))
- 纯电动公交驾驶操作教材讲课文档
- 2025物业员工合同
- 潍坊电子发票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别让眼睛受伤害》教学设计
- 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商标审查协作中心面试模拟题答案
- esg考试试卷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徐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统编版五升六语文开学摸底测试卷(十二)(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哈尔滨新区教育系统专项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军用电台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外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