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旨在为蜂巢中小甲虫(主要是指蜡螟幼虫等)侵害情况提供一套科学、准确且可操作性强的鉴定流程。该标准适用于养蜂业中对于蜂巢内是否存在小甲虫侵害以及其程度进行评估的情境。

根据此标准,首先明确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包括但不限于“蜂巢”、“小甲虫”、“侵害程度”等相关概念的确切含义,确保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方对同一词汇理解的一致性。接着,在材料与设备章节中列举了进行鉴定所需的各种工具及试剂,比如放大镜、解剖针等基本器具,还有专门用于观察或捕捉小甲虫的装置。

标准详细描述了鉴定步骤,从样品采集开始,规定了如何选取代表性样本,并强调了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如避免破坏正常蜜蜂活动等;然后是样品处理阶段,介绍了具体的清洗、分离技术;接下来是关键的小甲虫识别环节,通过形态特征对比等方式来判断是否属于目标害虫;最后是对侵害程度的评价,依据发现的小甲虫数量及其分布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给出结论。

此外,《GB/T 34737-2017》还特别指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需保持环境清洁,防止交叉污染;同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使用某些化学品时更应谨慎行事。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11-01 颁布
  • 2018-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_第1页
GB∕T 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_第2页
GB∕T 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1220 B41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 Methodsofidentificationforsmallhivebeetleinfestation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34737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参考世界 动 物 卫 生 组 织 制 定 的 陆 生 动 物 诊 断 试 验 和 疫 苗 标 准 手 册 年 版 (OIE) (2013 )第 章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 2.2.5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181)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周婷 吴艳艳 罗其花 王强 代平礼 宋怀磊 : 、 、 、 、 、 。 GB/T347372017 蜂巢小甲虫侵害的鉴定方法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鉴定蜂巢小甲虫 Aethinatumida 侵害的材料与试剂 受侵害蜂群的症状 样品采 ( ) 、 、 集 鉴定和结果判定方法 、 。 本标准适用于蜂群中蜂巢小甲虫的鉴定 。2 材料与试剂 皱褶纸板 较箱底各边长尺寸均短 的木板和体式显微镜 无水乙醇 质量分数 、 1cm ; ( 97%)。3 受侵害蜂群的症状 31 受蜂巢小甲虫侵害的蜂群繁殖力下降 甚至飞逃 . , 。32 显著特征为蜂蜜颜色改变且变得稀薄 并伴随发酵现象 蜂蜜起泡并溢出巢房 且散发出近似烂橙 . , , , 子的气味 。33 蜂巢小甲虫幼虫所经之处留有带臭味的黏性物质 见图 . 1( 1)。34 蜂群内发现深褐色至黑色成虫 在检查过程中 成虫因避光而藏匿至角落 . , , 。35 如出现 所述症状 需采集成虫及幼虫进行后续鉴定 . 3.13.4 , 。 图 1 受蜂巢小甲虫侵害后的蜂蜜和巢脾 4 样品采集 41 蜂群内 . 411 揭开箱盖 将箱盖盖口朝上放置于地面 取下继箱交叉置于箱盖之上 后移开继 . , , ,5 min10 min 箱 查看并分离箱盖内的可疑甲虫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